06.12 瀕危物種“獲救”復壯,代價竟是失掉這項重要能力

瀕危物種“獲救”復壯,代價竟是失掉這項重要能力

澳大利亞瀕危動物如北部小袋鼬在孤島上茁壯繁衍。圖片來源:JONATHAN WEBB

它本來可以被看作是一場拯救瀕危物種戰役的鮮少勝利。

過去80多年,北方小袋鼬—— 一種體型類似貓的長著尖鼻子和毛茸茸的長尾巴的有袋類動物——已經從澳大利亞大多數地方消失。

它們成為有毒的入侵物種甘蔗蟾蜍的犧牲品。

為了保障袋鼬能夠存活下來,保護學家把一些小袋鼬送到了沒有捕食者的庇護島嶼上,結果它們在那裡茁壯繁衍。

但當人們在13年後試圖將它們重新引入澳大利亞本土後,北方小袋鼬很快被野狗吃掉,而它們的祖先卻很容易避開這一威脅。

現在,一項新研究解釋了為什麼袋鼬會如此之快地被野狗的剿滅:

充滿詩意的島嶼生活很快塑造了這一瀕危物種的遺傳和行為,讓它們沒有對自然棲息地中面臨的危險做好準備。

並未參加此項研究的堪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態學家Adrian Mannin說,這項研究“非常有趣,也極為重要”。

他表示,新研究結果“為對捕食者的領悟力喪失得多快提供了洞察”。

北方小袋鼬曾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廣闊的區域。在歐洲人到來後,新的捕食者如貓開始讓袋鼬數量下降。

在20世紀30年代甘蔗蟾蜍被引入之後,它們的數量更是急轉直下。

北方小袋鼬是一種貪婪的捕食者,它們以昆蟲、小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為食,它們發現甘蔗蟾蜍是豐富的食物來源。

然而唯一的問題是,這種蟾蜍的毒性非常大。今天,北方小袋鼬已經瀕危,它們僅存於澳大利亞本土的小面積區域。

然而,在距離澳大利亞北海岸數公里的阿斯泰爾島和波巴蘇島上,這種動物卻非常繁盛,因為那裡沒有捕食者和蟾蜍。

自從保護學家在2003年把64只小袋鼬轉移到那裡之後,它們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千只。

2016年,墨爾本大學博士生Christopher Jolly和同事嘗試將29只小袋鼬從阿斯泰爾島重新引入卡卡都國家公園。

這是附近的一個本土保護區,以前那裡的袋鼬群曾被甘蔗蟾蜍摧毀。

為了讓它們更好地生存下去,研究人員甚至訓練一些袋鼬不去吃蟾蜍。但另一個出乎意料的威脅卻隨之而來:野狗。

兇猛的野狗在21周內幾乎吃光了所有袋鼬。“前腳剛解決了一個問題,後腳就來了另一個。”Jolly說。

為了找到背後的原因,該團隊對比了來自阿斯泰爾島和澳大利亞本土的袋鼬對捕食者氣味的反應。

他們設置了3個含有粉蝨的盒子,袋鼬可以將鼻子通過一個孔伸入每個盒子裡。這些孔分別內襯著澳洲野狗皮毛、貓毛,或是根本沒有皮毛。

來自本土的袋鼬通常生活在其捕食者附近,當它們嗅到捕食者的氣味時會特別敏感。

它們從野狗毛和貓毛內襯的盒子中吃的粉蝨非常少,而會花更多時間觀察這些盒子。

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於《生物學通信》的報告中說,阿斯泰爾島的袋鼬則不理會盒子的情況,而是對其同樣視之,它們對捕食者的氣味也不會感到厭惡。

有趣的是,兩個群體的後代都由人工飼養,但它們卻表現出與父母相同的行為模式,表明這些動物的反應具有一定的遺傳學基礎。

Jolly說,阿斯泰爾島種群迅速失去辨識捕食者的行為“讓我們所有人驚訝”。

這些袋鼬在該島上僅僅生長了13代左右,大多數研究人員以前都認為,失去這些特性可能需要經過數百或數千年的進化後才會出現。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表明,幫助某些袋鼬避開本土上的捕食者的行為可能會讓它們在阿斯泰爾島劫數難逃。

例如,一隻特別謹慎的袋鼬可能會逃脫野狗捕食者,但這種警惕性卻會阻止它們在沒有捕食者的島嶼上冒險,以找到足夠的食物。

從而僅僅讓那些大膽的袋鼬生存並將其基因遺傳下來。

Jolly說,當動物被隔離後,它們會很快失去反掠食反應,這可能是很常見的。這也引起人們對其他保護項目的擔憂。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行為生態學家、環境保護生物學家Daniel Blumstein對此表示贊同。

“現在,主要的保護策略之一就是建造防捕食者的圍欄。”他說,“這篇論文表明,如果這麼做,受保護動物會很快失去反掠食者的能力。”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呢?讓捕食者生活在它們周圍。

一些保護團體正在保護區內納入少量食肉動物,以確保瀕危物種不會失去防禦能力。

例如,Blumstein在南澳大利亞參與了一個名為“乾旱恢復”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另外兩種有袋類動物——穴居袋鼠和兔耳袋狸與少量的野貓一起被置於保護區內。

他們發現的一些證據表明,這些動物比生活在無捕食者區域的動物更警惕捕食者。

“除非這些瀕危物種有一些應對(捕食者的)方法。”Jolly說,“否則它們將會被隔離到島嶼上或圍場裡,以防被時間遺忘。”(晉楠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8-06-11 第3版 國際,原標題《拯救瀕危物種的“不完美”勝利》)

濒危物种“获救”复壮,代价竟是失掉这项重要能力
濒危物种“获救”复壮,代价竟是失掉这项重要能力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