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何叔衡,湖南寧鄉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他的忠骨,早已融入他摯愛的土地。而這片土地,正以新時代的繁榮與生機,告慰著他不朽的英靈。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在長汀縣濯田鎮梅逕村的一座山坡上,高聳著一座紀念碑,四周翠柏掩映,四處開滿了鮮豔的山花。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的殉難處。

1914年,他與毛澤東同志結識並共同就讀於湖南師範學校,成了毛澤東的知己和革命戰友。1921年6月29日,何叔衡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爾後,何叔衡與毛澤東在湖南領導革命運動。北伐軍佔領湖南後,他先後擔任湖南省法院陪審員、省中山圖書館館長等職務。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濯田鎮何叔衡烈士紀念館講解員 曹秋香:1931年秋,(何叔衡)進入中央蘇區。“一蘇大”當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擔任中華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部長、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重要職務。他堅持真理、堅持法制建設、堅持與貪汙腐敗作鬥爭,被譽為“反腐先鋒、蘇區包公、紅色管家”。】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從1932年年初至1934年秋紅軍長征之前,蘇維埃中央政府在蘇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以肅清貪汙浪費、官僚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廉政運動,正式開啟中共黨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反腐倡廉運動。在這次反腐運動中,處決謝步升就是其中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槍。

【濯田鎮何叔衡烈士紀念館講解員 曹秋香:何叔衡蘇區反腐事蹟很多,比較典型的是謝步升的反腐案件。謝步升(當時是)瑞金縣葉坪鄉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原為暴動隊隊長。掌握了一點權力後,為非作歹,貪汙公款,強姦婦女。1932年5月5日,瑞金縣蘇維埃裁判部舉行公開審理,判處謝步升槍決。5月9日,臨時最高法庭進行終審,維持5月5日的公審處決。槍決謝步升,打響了中央蘇區反腐肅貪的第一槍。】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何叔衡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

【濯田鎮何叔衡烈士紀念館講解員 曹秋香: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何叔衡奉命在蘇區堅守游擊戰爭,1935年2月,根據中央分局的決定,何叔衡同瞿秋白、鄧子恢,在紅軍一個警衛排的護送下,從於都縣井塘村向閩西轉移,2月24日在濯田梅逕村燒火煮飯時,炊煙引來了國民黨保安團。經過一番激戰之後,鄧子恢擁有比較豐富的作戰經驗,成功突圍。瞿秋白不幸被俘,後在長汀西門羅漢嶺從容就義。何叔衡年紀較大,為不拖累其他同志,跳崖後身負重傷,後被打了兩槍後犧牲。】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何叔衡,本不過一舊式知識分子,卻心憂天下,無論是在軍閥主政的長沙,還是在革命紅遍的蘇聯;無論是為新民學會的籌劃,還是為中央蘇區的工作,他都為中華民族的新民主主義事業竭誠盡力。哪怕是在與敵人作最後一搏的時候,依然堅守一個共產黨員的信念與風節。

汀州記憶:何叔衡-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永遠的叔衡,永遠的懷念,革命英烈的偉大精神仍將激勵著新時代的人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朱芳彬 丘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