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80年代潛艇兵學農,躺在“金絲床”上聽“楊家將”是最幸福的時刻

在崇明島艦隊有片農場,每年秋季收割十分繁忙,考慮到修艇部隊不擔任戰備應急機動,工作量相對輕鬆,每年這個時節,總要在修艇部隊中抽調一部分力量幫助搞秋收,我便是被抽調的其中一人。記得是83年國慶節剛過,喬部門長通知,基地要抽調人去崇明農場勞動,時間是二到三個月,願意去的自己報名。我一聽不假思索地報名參加了。這次我們艇共抽調五名,除我外還有季動力長、艦務的黃維軍、聲納小高、舵信小范,與上海基地登五支隊某登陸艦的大隊人馬組成了一箇中隊,由該登陸艦副長任隊長兼指導員,我艇季動力長任副隊長。

80年代潛艇兵學農,躺在“金絲床”上聽“楊家將”是最幸福的時刻

八十年代初潛艇兵用石頭塊下棋也是其樂無窮

出發的那天是午飯過後,天氣非常晴朗,我們一行背上行李登上了登陸艦,大家興高采烈,異常興奮,就著行李坐在甲板上。登陸艦航行在黃浦江上,江風暖暖地吹拂,兩岸風光盡收眼底,黃浦江上著名的軍港——虯江軍港、吳淞軍港都從眼前一一略過,引得我們陣陣激動。大約下午三點我們靠上了崇明島堡鎮碼頭,然後坐上去農場的軍用卡車,下車後步行了約二十多分鐘的崎嶇泥地,方才到達即將工作的一個連級編制的場隊。

舉目四顧,這裡異常冷清荒涼,沒有繁華,甚至很難見到老百姓,用窮鄉僻壤形容一點不為過。場隊只幾間簡陋的營房,一處打穀場,堆放些草垛和零散的農具,一望無邊的田野裡稻穗翻滾,正等待我們去收割。隊部更是簡陋的叫人驚訝,一間平房竟還是稻草屋頂,平凡的猶如貧瘠的農舍,然而裡面卻溫暖如春。如果不是裡面擺放的整潔、亮堂,還有那鮮豔奪目的錦旗很難讓人想到這就是隊部。

收工了,戰士們對我們的到來投來友好的微笑,他們穿戴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夾克工作服,有的是沒有領章的藍色舊軍裝,臉上身上沾滿了泥巴、稻秸,他們忙著洗澡、刷鞋,然後匆匆吃飯。生產量很大,今晚場隊要加班,這是我們來的第一個晚上。拖拉機聲,脫粒機聲,劃破農場的寧靜,傳進我們的宿舍。負責穀場上作業的幾個戰士從頭至腳穿的嚴嚴實實,穀場上燈火輝煌,塵埃飛揚,戰士們一派忙碌,還沒有等到他們結束,我們也進入了夢境。我第一次看見了這樣一支人民海軍,春秋兩季他們也穿上水兵服,統稱為人民海軍的水兵。入伍前他們中間有來自城市,更多的是來自農村,在他們的夢想裡有大海、軍艦、海鷗,想象著駕駛戰艦馳騁在萬里海疆,想象著自己是一名水手,走在舷梯上,忙碌在甲板上的矯健的身影,然而現實中他們卻是一名農場裡的戰士,從大的方面講,“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但從情感上講這和他們曾經的夢想卻是大相徑庭,特別是來自農村的戰士,與在家從事相同的工作,所不同的現在是名在役軍人,過著大熔爐般的生活而已。

我們一行全被安排睡地鋪,地上鋪好了幹稻草,我們隨即放開行李,掛好紋帳,鋪上被褥,人躺在上面如“金絲床”般的感覺。據我們帶隊的負責同志說,開始場隊領導及戰士堅決要求把床鋪讓給我們,他們自己睡地鋪,我們謝絕了,被他們的推讓深深打動了。

80年代潛艇兵學農,躺在“金絲床”上聽“楊家將”是最幸福的時刻

第二天我們便投入了正式的生產,我站在一塊近二十畝的稻田裡,抬眼一望,黃燦燦的一片,我懵了半天,竟不知如何下鐮刀。我們艇五個人中有三個來自農村,只見他們“刷刷刷”往前移動。我雖然來自南方的一個小縣城,周圍全是農村,可真的沒有正兒八經的幹過農法,雖學農時“操刀”幾次,但那簡直就是在“糟踏”糧食。南方人割水稻時和北方還是有區別的,印象中我們這裡的割稻方法時,比如以三五棵為行列,每次下刀一棵稻穗,左右復始,儘管頻率較快,但進度不快。而看他們北方人割稻方法時每次下刀三五棵,在收刀的一剎那,又復始下個動作。整個過程乾淨利索,連慣嫻熟,且效益高。只聽得“刷刷”、“刷刷”的聲音,一個行列很快就到頭了。而我一個行列還沒完成一半,這時他們又會幫我完成。一天的勞動下來後,才真體會到什麼叫是腰痠背痛,就這樣一天一天堅持著,學習著,後來動作、速度也慢慢有了很大的提升。

80年代潛艇兵學農,躺在“金絲床”上聽“楊家將”是最幸福的時刻

崇明農場供應條件有限,伙食自然說不上好,無法和“潛灶”相提並論,但飯量卻變大了,並且吃起來也很香。一天中我最快樂的是晚上躺在“金絲床”上,與大家一起說話聊天。和我們住一宿舍的有幾個登陸艦上的,彼此相互談談各單位的情況,比如我們瞭解些登陸艦上的常識,他們也知道了潛艇的基本原理。其中有個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挺有印象。他個頭在1.78米的樣子,長的黑黑的,油性皮膚,臉上有些小豆豆。他性格外向,成天樂呵呵的,說話時聲音很有磁性,他尤其喜歡唱歌,並且歌唱的挺好,是屬於男中音的那種,音色特美,就象海水那麼厚重、沉醉。我很喜歡聽,但平時不是一個單位的,所以不好意思向他提出想聽的要求。小范來時帶了臺收音機,那段日子電臺正好播音劉蘭芳的長篇評書《楊家將》,每天我們就盼著晚上快快到來,過上這半個小時的癮,我們希望下雨,這樣就不用下田勞動了,就可以打牌,逛集鎮。

得到消息,說我們馬上要走了。聽說場部首長在場隊視察工作時,狠狠批評了隊上領導,多次問到支援部隊的生產工作情況,對我們的這支支援部隊不太滿意,生產進度緩慢,留在這裡意義不大。場部首長準備調動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突擊兩天,做最後的掃尾工作,我們從支援隊長、副隊長那裡也得到了證實,此消息是確切的。兩天後我們真的結束了這次農場勞動,中午一頓冬瓜就米飯後,就踏上了返回之路。

80年代潛艇兵學農,躺在“金絲床”上聽“楊家將”是最幸福的時刻

大家好,這裡是“潛艇兵之家”,請關注我們支持一下可愛可敬的潛艇兵們,這裡每日為您推送有關他們的文學、攝影作品及戰友聚會報道等信息,如果您喜歡本文請評論、轉發吧,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人民海軍的風采!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