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中國股市為何股災頻發?

股災其實國內外都有,美國股市在健全之前,也發生過各種類型的股災。從當年荷蘭的鬱金香事件開始,這種人為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換了個形式罷了。

從發展歷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外股票市場至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也都經歷過股災。

A股30年的發展歷程則更像是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縮影,因此,看起來股災發生的頻率要高一些。

從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發展,部分機構和個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鉅額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大起大落。

從市場監管角度看,監管機構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有時候這種進步滯後於市場投機者的行為,這也就給予了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使得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從投資者角度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居多,而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即不成熟的投資者居多,而這些投資者又極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或未經驗證的消息影響,追漲殺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從投資機構行為看,有時候機構投資者基於某種目的,需要進行調倉或其他行為,短期內大幅買入或賣出,也會引起市場大幅波動。

一定要記住: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開心、後悔、抱怨和慌亂對你的投資毫無幫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生活,繼續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罵聲一片

中國股市已經成長28年,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而三四年賺錢效益兌現後沒有及時鎖住利潤,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回來,導致中國股市10年過去指數還倒跌沒了3000指數,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

中國股市主要還是散戶市場,散戶為主體角色,但往往主體角色卻把主力機構當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時候就連都配合他們想要連根拔起(去散戶化);這樣散戶化怨氣更加濃,罵聲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就拿題主的問題來分析,為什麼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呢?這是描述了2017年藍籌慢牛行情,個股嚴重分化,指數在“漂亮50”帶動下上漲,個股卻賺了指數虧了錢;“買的假股票”“買在2600套在3500”“牛頭熊身”等等罵聲一片;中國股市確實走出了這麼的行情,指數連漲,個股連續陰跌破了2600的股價,甚至有些跌破了歷史新低;中國股民罵股市我覺得非常正常,就連我都想要罵中國股市,但是罵有什麼用,只能面對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市場,吃啞巴虧吧!

中國股市確實問題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國十年還在熊市中沒有走出來,指數倒跌一半;這些都是問題是主要原因,投機性太強,肉弱強食,把散戶當韭菜收割,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呢?退市企業沒有幾家,上市企業每週十家!上市圈錢後業績360度轉變,馬上翻臉不認人,留下垃圾股份給散戶們自己買賣,自由發揮等等的一個市場,試問又有幾個股民能受的住這個怨氣呢?只能用罵聲一片來發洩散戶們的情緒!中國股民們只能吃啞巴虧!

莊家操作一隻股票的流程何嘗不是一樣把散戶耍的團團轉。

中國股市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是跌入3000點之下?是機構市,還是操縱市?

2015年上半年是牛市,毫無疑問。但現在是什麼市?大多數都迷茫了。因為2015年下半年開啟的暴跌宣告熊市的到來。那是否意味著熊市來臨了呢?沒人確定。因為啊,許多專家,包括李大霄之類的,整天在說牛市又來了,整的小散戶一愣一愣的。還有的人則是專門唱空,整天熊市不離口。到底該聽誰的呢?

照我說,小散戶要想不虧錢,得有自己的判斷吶!怎麼判斷呢?最簡單的還是市盈率這個指標!

2007年上證最高市盈率都有70倍了,太瘋狂了。

2009年上證最高市盈率30倍,也是非常高的一個估值了。

2015年上證市盈率最高22倍左右,處於合理水平的偏高水平,但深成指市盈率高達62倍,比2009年的水平還高。2009年之後,A股經歷了6年大熊市,這次,會有多久的調整?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這就是股市最本質的運行規律,很難偏離。一旦偏離,後續的調整時間也會很久。

現在A股市盈率,上證是16.6倍,還算合理。深成指是44倍,明顯還是很高的,2012年最低時不到20倍的市盈率,才造就了大底和後面的大牛市。

所以,通過簡單的市盈率分析,我們可以基本判斷,中小板創業板大概率未來幾年很難有牛市了,必須要經歷估值的調整。而如今IPO速度加快,監管不斷加碼,正是對中小創擠泡沫的動作。不要以為只有樓市在擠泡沫,中小創同樣如此。

對於目前的市場,我們究竟該如何投資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斷中小創不是太靠譜,因為估值太高了,而近期銀行股中字頭的不斷活躍,似乎又在告訴你市場的真諦。到底該不該跟著市場走呢,還是堅持自己的以往觀點,其實真的不用太過於糾結,關鍵是認清楚自己。

散戶不要充當替罪羊該學習點選股

5日均線買股戰法:

一般謹慎的買股方法,都是k線在20均線上方,遊走在20日均線下方一般不主張炒,道氏理論告訴我們20日線是大浪,5日線是中浪,日K線是小浪,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k線就如同船隻一樣,漂泊在20線大浪之上,如果在下,則翻船,預示著股價的下跌開始。

這種買法是漲停板(或大陽線)的買法,學習波浪,就應當先學會波浪的形態分析(主要是分解組合方法),時間分析及空間價格分析,平時主要分析大浪(比如二十日線浪),再分析中浪(比如五日線浪),再分析小浪(比如日K線分時圖浪)。

5日買點基準圖解,口訣:一買二T三全賣,四看上下五再買,六開始繼續按一做。

第 一天逢低買入,稱為一買,第二天T 0,第三天全出,第四天判斷,如果收中陽,第五天可買入,如果收陰線可先放棄等待5日線回調20日均線不破又上翹時的基準買點,收十字星的話可以再看一 天,如果後一天出現跳空陽最好,基準當天也可以買,如果買不到很低的價格就第二天逢低買,口訣熟時如出現新基準則按新基準算。

買點基準1:5日均線上穿20日均線收大陽(最好是漲停板)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買點基準2: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出現先三陽後兩陰(三陽必賣,兩陰敢買)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買點基準3: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收兩陽加一陰(後一陽最好包住前面陰)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買點基準4:十日線二十日線上的跳空大陽漲停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買點基準5: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某天出現十字星後的跳空大陽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案例: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下面再看日K線的五日線浪:

1、 5日線上穿20日線後的大陽

5日線浪的均線第一買點B1特徵就是5均線上穿20日均線收漲停或大陽。大陽後的第一天買入,前二三天最好是二三大陰。這是很重要的中長線買點。

還有一種買法是5線上穿20均線後回調,這時5日線碰到或接近20日線後又出現漲停或者大陽線,5日線開始向上,大陽後第二天買入,這時候是第二買點B2。(見圖1)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2、 20日線上出現兩陽加一陰

三天K線的兩陽夾一陰,是指股價第一天先上升。第二天下跌調整,第三天再上升,正好是一個N字波浪,背後的理論就是波浪理論。一般後面的陽線實體較大,並且包住前一根陰線比較好,兩陽一陰連起來看成一個基準,注:(中間陰線可以是1至2根小陰,不一定是一根)(見圖3)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兩陽加一陰的4種買法圖示: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3、不自我中心。以自我為中心,正是頂尖交易員的致命傷。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別再因而成為犧牲者。以自我為中心的交易員,是無法面對虧損的。他們幾乎禁不起連續幾次的虧損。這導致他們往往以非常短期的績效,評估交易方式的好壞。市場沒有立即順著自己的交易走勢,便急急出場,無異是投資大忌。

4、在能力範圍之內交易。交易不能影響正常生活。如果無論獲利或虧損,投資人總是情緒緊崩,就千萬別進場,因為一時的情緒極易導引出災難性的策略與謬誤的判斷。投資人最嚴重的錯誤之一,便是獲利後就加碼。這種事最糟糕不過,因為歡樂後,緊接著而來的,往往便是虧損。在虧損之前加碼,便會使得虧損較獲利加快一倍。交易金額應保持恆常,畢竟,緩步穩健者,才會是最終贏家。

5、無論獲利虧損,都別情緒化。交易就像打高爾夫球。每個高爾夫球員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成績也就時好時壞。當成績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像老虎伍滋,以為已經找到了打球訣竅,不會再打進砂坑或水塘。不幸的很!下次他就發現自己進入了砂坑,大喊再也不打球了。

其實,交易心理才是在這些市場獲利的關鍵。只有那些精確瞭解這些規則,及市場與投資人心理尤其自己心理的投資人,才能更有獲利機會,而且同時還保持著理性。

我們可以戰勝市場麼——投資者三境界

隨著投資理論與實踐的不斷加深,尤其是在連年虧損的業績下,兩個問題一直徘徊在我心中久久無法釋懷,作為投資者的你真的可以戰勝市場麼?如果可以,那麼從時間週期上看是永續還是階段的?當然,我們要肯定的是巴菲特先生與芒格先生是那一小撮人裡最出色的的一組搭檔,無論是戰勝市場還是最長時間週期上都已滿足,在此深表敬意。

每一個投資者在內心深處都要對上述問題做出的答案,這個清晰而明確答案才是對自己的家庭與財富真正的負責。王國維先生對人生區分了三個境界,受此啟發,我認為投資其實也分為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被動投資,即跟隨市場先生同富貴、共患難。當一名投資者無法通過個人投資能力獲取長期穩定超越無風險收益率的正收益且無法找到合適的代理者時,被動投資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否則通脹總有一天會將你財富吞噬。當然,被動投資的最重要前提是有效市場假說與美國一百多年來長期上漲的數據支撐。

第二個境界是跟隨成功的代理者,即將你積累的財富交給或跟隨某個機構、個人投資者進行財富增值。在這個階段要求的是你要對代理者有準確的判斷。舉例,比如看中了巴菲特先生的伯克希爾公司,在其上市後的前十年的任意一年買入,你現在財富增值的速度將遠超大多數。再比如,雪球上確實有很多大牛展示公開賬戶,你也可以跟隨,很多年後也可能會有很好的投資回報率。

第三個境界是投資者的個人投資天賦與能力,即個人打敗市場。這個境界有很多個體做到了,在時間週期上有階段的、有到目前為止永續的。但永續是相對的,因為個人投資者的生命是有限的。這個境界其實沒什麼可多說的,無數投資者心目中的至高境界。

三個境界的後兩個是主動投資,第一個是被動投資。主動與被動之間的收益率不同,第二、三境界的收益率相差不大。對個人投資者而言,適合自己境界的才是最好的。

中國股市罪魁禍首終於落幕!散戶成為最大的“羔羊”!

中國股市的十大定律

第一定律:聞利好消息應堅決斬倉。此時態度之迅速決絕,非用壯士斷臂一詞不足以形容。

第二定律:聞利空消息可傾囊一搏。尤其要大力買進ST家族之寵兒,公司越發布股價異動告,越宣佈虧損嚴重,越不需理會,或者乾脆視為利好消息可也。簡言之,公司越虧損,股票越易漲,也即負利潤率與股價成正比。

第三定律:專家意見與選股錯誤率呈正相關。越聽專家意見,越容易選錯股。這倒不是說專家都是騙子。一般情形是,若專家推薦兩隻潛力股,你斟酌再三,選中一隻。未選中的偏偏大漲,你買的那隻絕對不漲,而且必跌無疑。

第四定律:買入時機肯定錯誤。無論多好的股票,無論大盤漲勢多麼肯定,你一買入必下跌。

第五定律:賣出時機絕對錯誤。持股一年甚至兩年,非但不漲而且大跌,於是忍痛斬倉。但今日出局,該股明日十有八九漲停矣;而且十有八九要連續漲停數日。其停止上漲的時間,一般在你追高後之一小時內,而且隨即大幅回調,再度令你套牢。

第六定律:鼓吹做短線的股評家一般是券商的喉舌;鼓吹做長線的專家大多是莊家的哥們,或者就是莊家本人。故中國股欲不受人擺佈,以做中線為宜。何謂中線?定律曰:中線的時段長度,一般正好是你買入的那家公司從盛而衰直至破產,開始有謠傳將被收購這樣一個較長的週期。

第七定律:股市指數變化與絕大多數股所持股票價格的變化沒有關係。即,指數上升而很多個股價格下降。

第八定律:公司業績與公司經營狀況無關,一般是根據大市特別是該公司股票的表現而確定年報的贏利狀況。在帳面上做業績,可以避免被摘牌、被告、被股拋棄。

第九定律:決定股票價格的既非贏利水平,也非供求關係,而是題材。題材決定價格,猶如文學上的題材決定作品藝術水準。故從審美意義上,中國股市可以稱為會主義的革浪漫主義的證券市場。

第十定律:由以上所有定律可以得出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定律:對一切股市資訊,基本上均應從相反方面理解並以此為投資決策之依據。此種決策之所以正確,乃在於可保證投資者不虧本。當然也不會贏利。因此,零收益率乃是中國股的理想境界。

選擇投資目標的注意事項!

在選擇要投資的企業時,我們都會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或者說一個基本的原則,那麼你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是選擇成長型的企業,還是選擇價值型的企業,這樣選擇會帶來什麼樣的投資成果,只有經過認真的思考,才能做出理性的決策。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價值型個股的增長速度已經不會太快了,企業的體量也比較大了,在A股來說恐怕市值已經超過500億,甚至超過了1000億這一點也不奇怪,年收入恐怕已經達到或者超過100億左右,利潤也在幾十億的規模了,總之公司的體量已經不小了,這樣的公司再出現大幅增長的難度顯然會比市值只有幾十億,收入幾個億利潤大幾千萬的公司難度要大的多,但同時我們也清醒 的知道這樣的公司,多為細分行業裡的龍頭類個股,市場地位穩固,競爭優勢明顯,公司出現重大風險的可能性比較小,這樣的公司優點與缺點同樣明確,那麼你怎麼選擇?

反過來成長型公司也一樣,你把價值型的優點與缺點反過來,就是成長型的優點與缺點了,成長速度可能會比較快,但公司體量較小,風險相對比較大,一旦增長速度放緩,那麼雙殺就會到來,並且這樣的雙殺,可能幾年就會來經歷一次,需要你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非常理性並且準確的判斷,否則投資 於這種成長性的企業,會讓你深刻體會到市場的無情。

選擇哪一種類型的投資標的,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價值型的企業,儘管增長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但是有雙擊的可能,而成長型的儘管當下增長速度比較快,但一定會有雙殺的到來,必須要做好風險的防範,至少如果你持有了這樣的股票,應該要有這樣的風險意識,要知道當風險真的來臨時應該如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