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如何引爆創意(下篇)

如何引爆創意(下篇)

在介紹瞭如何引爆創意上篇後,即1.保持簡單,2.場景化後,現在我們接著來看其他方法。

3.別讓人看出你在做廣告

“文案教父”路克·蘇立文曾說:“人們不是為了看廣告而去買雜誌的,為什麼要讓你的廣告看上去像廣告呢?廣告的意思就是‘請翻下一頁’。”為了不讓人輕易“翻到下一頁”,內容文案創作者要學會打破常規。2014年6月,在國外的Facebook、Twitter裡和國內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一封信突然走紅,這個名叫凱蒂的小女孩用蠟筆給谷歌寫了一份信(見圖1):

親愛的谷歌工人:

你可以在我爸爸上班的時候,給他放一天假嗎?比如讓他在週三休息一天,因為我爸爸每週只能在週六休息一天。

凱蒂

附:那天是我爸爸的生日

再附:現在是夏天(暑假)

很快凱蒂爸爸的上司丹尼爾·席普藍剋夫給她回覆了一封正式的信件:

親愛的凱蒂:

感謝你的來信和你提出的要求。

你的父親在工作上一直很努力,他為谷歌和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設計出了很多漂亮的、令人欣喜的東西。

鑑於他的生日即將來到,以及我們也意識到了在夏天挑個週三休息一下的重要性,我們決定讓他在7月的第一週休假一個星期。

祝好!

丹尼爾·席普藍剋夫

如何引爆創意(下篇)

圖1 凱蒂的信和回覆

這兩封信一經曝光,立刻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轉載。無論是媒體還是普通網友,都在進行主動傳播。據統計,當時谷歌上能搜索到的相關記錄超過7500萬條。在主動傳播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會意識到這是一則宣傳谷歌的文案,即使意識到了,又有多少人會討厭這則文案,即便明明知道它來自一次精心設計的策劃。

可見,最能激發人們分享慾望的內容文案,莫過於“不像廣告的文案”。

4.不是優秀短篇小說的段子不是好文案

文案最終是為了某廣告的宣傳目的而進行展開的。在創作的過程中,文案難免會透露出廣告的“氣息”。而根據以往的經驗,消費者對廣告是非常反感的。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廣告形式處理得合理,消費者也是有可能會喜歡廣告的。如果我告訴你,有些人是為了看廣告而逗留在社交網絡裡面,你會怎麼想?

這不是胡說,事實的確如此。如微博紅人“天才小熊貓”的粉絲眾多,而“天才小熊貓”基本只發長微博,而且每條微博都是一則廣告文案。這就等於說,有相當多的粉絲是為了看他的廣告而關注他,他們並沒有因為這是廣告而選擇離開。目前“天才小熊貓”的粉絲數達到600多萬,而且相當穩定,他的每一條“廣告段子”都大受歡迎,有上千萬的閱讀量以及數萬的轉化率,更有甚者還有很多粉絲每天都在他的微博裡催他發廣告。再如“衣錦夜行的燕公子”的微信公眾號,基本是以90%以上的比例在公眾號上推送廣告文章,但每一篇“廣告”基本上都能達到“10萬+”的閱讀量。而且很多粉絲明明知道是廣告,仍然讀得很開心,甚至還會在讀完全文後主動對文章進行“打賞”。

可見只要處理得當,即便你的文案中透露出了廣告信息,粉絲們也是會追捧的。當然,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變化並不是因為人們比以前更喜歡看廣告了,而是因為在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網絡上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段子手”,他們站在傳播的“前線”,和用戶、粉絲近距離接觸。對他們來說,“漲粉”和“掉粉”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所以他們對傳播效果的研究和感受也是最直觀的。他們千方百計地創作出形式新奇、內容有趣、製作用心、有創意、娛樂化的文案,讓人在明知道是廣告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期待、閱讀並分享。

文案寫手應該好好向段子手取經,學習如何讓文案更具有傳播力。但文案跟段子還是有區別的:段子手只考慮內容的傳播性,而文案除了傳播性之外,還需要考慮內容的營銷性。所以段子可以是低俗、引人發笑的笑話,而文案除了是優秀的段子之外,它也一定能夠洞察人性、人生或者群體規律,只是這種洞察往往有著逗趣的表象。

尊敬的用戶,您已經完成從“生活1.0版10~19歲篇”到“生活2.0版20~29篇”的更新。此次更新內容如下:1.修正了可以徹夜不睡的bug,一過12點就撐不住。2.屏蔽了“幹吃不胖”外掛,吃一斤胖兩斤。3.大大提高了戀愛難度。4.加入“工作”副本,任務多多。5.新增“怪阿姨”稱號。6.豐富的“生病”情節。

你若軍訓,便是晴天;你若放假,便是雨天。

你若發奮做作業,便是開學前一天。

有男朋友是什麼樣的感覺?變得連礦泉水都擰不開了。

第一次看球,如何快速融入群體?不管什麼比賽,你只要罵裁判就對了。

這一類“段子”的傳播效果往往十分驚人,因為很有趣,而且能夠引起共鳴。互聯網文案也可以按照這樣的公式來寫:洞察+逗趣。

洞察,就是窺視消費者的心理,並將這些隱秘或無法言說的心理表達出來。這本來就是寫文案的必經之路,前文已經提到過,這裡不贅述,如何在洞察的基礎上加上逗趣效果,才是重點。“洞察+逗趣”的段子通常有以下幾種創作方法。

方法1:預期相背

簡單地說就是顛覆讀者的習慣性思維,讓讀者產生被戲耍的體驗,由此產生閱讀樂趣。如段子文案“如果你覺得自己一整天累得跟狗一樣,你真是誤會大了……狗都沒你那麼累”,這類型文案的基本結構是:鋪墊+報復。鋪墊是為了建立第一思路,引導讀者接受和默認第一思路所闡述的相關邏輯,報復是延伸第二思路,突兀但合理地打破第一思路。如美容院的文案,普遍情況下會這麼寫:

讓女人更美。

美麗我做主。

當然,如果美容院真寫這樣的文案,那也太隨便了,於是文案人員再進一步,認真研究消費者,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寫道:

女人應該為自己而活。

女人,對自己好一點。

這樣的文案有了進步,但它有一個弊端,就是這樣的文案提倡的是女性要獨立,要對自己好,適合於任何女性產品,不僅僅是美容院。於是你繼續進一步洞察,發現女人“想要變美”的心理背後的焦慮:這個世界到處在售賣美麗,永遠都有比你更美的人,於是文案可以這麼寫:

你比你想像中更美。

女為悅己者容,你是為了誰化妝呢?

這樣的文案,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傳統媒體單向傳播時代是可行的,但這樣的文案顯得太中規中矩,不可能跟粉絲產生互動,也無法讓消費者轉發分享。此時,你可以考慮加上逗趣的效果,將文案寫成:

請不要同剛剛走出本院的女人調情,她或許就是你的外祖母。

其傳播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很多,是不是這樣?

方法2:災難效應

除了製造逗趣的效果,還可以試著像段子手一樣學會應用“災難效應”,所謂的“災難效應”是指人們意識到“災難”的存在,同時又讓人們和“災難”保持著安全的心理距離。想一想看周星馳電影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笑?因為他往往在電影裡讓自己置於很“慘”的狀況中。當然,這種“慘”並不是那種真正嚴重的、真正令人感到害怕的“慘”狀,“慘”本身並不可笑,可當周星馳面對“慘”時的自嘲和嘲諷表達方式,讓觀眾拉近了心理距離,這才有了“逗”的效果。文案也可以這樣,如杜蕾斯在父親節寫下如此文案:

To all those who use our competition’s’ products,happy father’s day.

(向所有使用我們競爭對手產品的人道一聲:父親節快樂。)

當父親的成本:奶瓶費、保姆費、童車費、玩具費、童裝費、奶粉費、尿不溼、學費、生活費、買車、買房、結婚……

不當父親的成本:杜蕾斯。

這則文案就是典型地使用了“災難效應”,當父親很“慘”吧?活該,誰讓你不用杜蕾斯呢。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慘”也好,還是對“慘”幸災樂禍也好,都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這樣才能讓人產生認同感。同時使用調侃的語氣,要讓人明顯看出來這是一則玩笑。如上面的杜蕾斯文案,即使是真的當了父親的人,也會從這種調侃式的表達中得到同感,為之一笑,而並不會把它刻意放在心上。

方法3:出人意料的類比

關於類比,前面已經闡述過,這也是段子手經常使用的一種創作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洞察出不同事物的類比,創造出“神”一樣的類比,達到逗樂效果。如阿里巴巴上市之後,在網絡上流傳這樣一則文案:

女:你有車嗎?

男:沒有。

女:你有房嗎?

男:沒有。

女:那我們還談什麼?

男:我是阿里的老員工。

女:討厭啦,怎麼不早說。

這則文案就是將阿里老員工跟有車有房的人進行類比。

方法4:毀經典

互聯網是一個腦洞大開的世界,少不了對權威、經典的惡搞,於是在互聯網文案撰寫中,還有一種製造笑點的方式叫“毀經典”。通常,名人名言或者一些經典的話語、故事已經廣為流傳,在人們腦中形成了固定的思路和印象。所謂的“毀經典”就是對這些固定思維進行翻轉,用公式來表示就是:經典+槽點=小調。如在網絡上大為流行的一些“毀心靈雞湯”、“毀小清新”的“負能量”段子,運用的就是“毀經典”的手法,例如:

兩人分手多年,在一座城市不期而遇。

男:“你好嗎?”

女:“好。”

男“他好嗎?”

女:“好。”

女的問:“你好嗎?”

男的回答:“好。”

女:“她好嗎?”

男:“她剛才告訴我她很好。”

一位沉默後,女:“你聽說過安利嗎?”

這個文案,屬於典型的用“毀經典”的邏輯來製造出笑料,開頭看以為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初戀情人再次相遇的故事,看到最後直接被惡搞了。為什麼這類“負能量”段子會得以流行呢?

從內容上看,比起“心靈雞湯”導致的天真、幻想、逃避和盲目樂觀,這類“負能量”的文字反而更加貼近生活的真相;從讀者群體來看,作為網絡用戶主流群體的“80後”“90後”,經受互聯網信息社會的洗禮,對經不起推敲、毫無邏輯、價值觀單一的“心靈雞湯”和“小清新”,自然不再輕易地相信;從時代觀念和傳播角度來看,社會現實擺在眼前,價值觀多元化也成為趨勢,“負能量”的自嘲態度,反而更能給人帶來共鳴和撫慰。所以,隨著社交媒體作為主流傳播手段的時代到來,毀一毀經典,來點“負能量”的文案,也是蠻受歡迎的。

“毀經典”是可以的,但不能因為“毀經典”而毀經典,如果那樣就本末倒置了。要想做好這一點,需要遵循兩個規則:一是必須和經典的邏輯相反,如上面的案例,和唯美的愛情故事相反的邏輯,不唯美,超級功利,超級世俗;和“心靈雞湯”的鼓舞安撫相反,不鼓舞,不安分。二是文案的“槽點”要和產品掛鉤,上面的案例最後與產品“安利”掛鉤。當然,這並不是安利的互聯網文案,只是一個惡搞的網絡段子,但與產品掛鉤是一定要的。比如寶馬借用李宗盛歌曲《山丘》中的一句歌詞“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燈火”創作的文案:

悅(注:諧音品牌名“BMW之悅”)過山丘,才發現你已跟丟。

“槽點”表達的是寶馬車的產品優勢:速度。接下來一大批汽車品牌快速跟進,如路虎的文案:

越過山丘,才發現你已掉進溝。

“槽點”很好地突出了路虎“越野”的優勢。雷克薩斯的文案:

越過山丘,才發現你已沒油。

“沒油”這一“槽點”,從反面表達雷克薩斯“省油”的競爭優勢。奔馳的文案:

越盡山丘雪峰,才發現你們都已回家大修。

突出的也是奔馳在質量方面的優勢。

除了惡搞“經典”之外,還可以用“毀小清新”“毀心靈雞湯”式的段子句式。如2016年4月,河南一位女教師辭職,在所提交的辭職信上只簡單地寫了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封信迅速在網上走紅,被人們稱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正當這事件風靡社交網絡時,天氣通App的一條借勢文案出現:

看啥世界啊!未來5天都是霾!

這文案將原本很經典的“去世界看看”的文藝范進行顛覆“吐槽”,將文藝拉回現實,滿滿的“負能量”,在製造笑點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貼切地聯繫產品功能。

5.舊元素重新組合

關於創意,史蒂夫·喬布斯曾說:“創意只是將不同的舊元素重新組合,當你詢問那些創意者他們是如何獲得這麼好的創意時,他們多少會有些心虛。原因是這個創意並非原創,他們只不過是看到某些東西,經過一段時間潛移默化的沉澱,將經驗連起來,組合成新的創意。”其實,很多創新的靈感源自將貌似毫不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如電話與複印件的結合有了傳真機,電話跟互聯網結合有了智能手機……

“舊元素重新組合”也適用於內容營銷的創新。早些年,曾有一首《我還沒有男朋友》的網絡歌曲被廣泛傳播,其歌曲之所以能傳播,原因在於其歌詞的“有趣”:

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男朋友;雌雄雙兔傍地走,我還沒有男朋友;一江春水向東流,我還沒有男朋友;問君能有幾多愁,我還沒有男朋友;抽刀斷水水更流,我還沒有男朋友;舉杯消愁愁更愁,我還沒有男朋友;路見不平一聲吼,我還沒有男朋友;此曲只應天上有,我還沒有男朋友。

這首歌就是典型的“舊元素+新組合”的創意模式,這種創意模式在互聯網上經常使用。如2017年7月,新浪微博的熱門榜第六名是#鄭州地鐵標語火了#,不少媒體都在轉發這組鄭州地鐵的標語,標語內容主要以網絡化、接地氣的語言,提倡大家多讀書,其中不少標語採用的就是“舊元素+新組合”的模式,如“讀詩三百首,不做單身狗”(見圖2)。

如何引爆創意(下篇)

圖2 鄭州地鐵標語

6.5個“W”

美國學者H·拉斯維爾於1948年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論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並按照一定的結構順序將它們排列,形成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5W”模式。這五個W分別是英語中五個疑問代詞的第一個字母,即:Who(誰)Says What (說了什麼)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麼渠道)To Whom(向誰說)With What Effect(有什麼效果)(見圖3)。

如何引爆創意(下篇)

圖3 “5W”模式

用戶閱讀你的內容是因為你的文章符合用戶的需求,使他們想了解你的產品,並最終購買你的產品。用“5W”能有效地為你提供新創意。

【怎麼做】+【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如大寶早起的廣告語“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

【給誰看】+【怎麼做】+【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如某智能手環具備追蹤的功能,其廣告語為“給老人家帶上追蹤器手環,再也不擔心老人走丟啦”。

【什麼時候】+【給誰】+【做什麼】

如: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看病人,送初元。

芝華士結合了父親節造勢做了一個營銷方案,文案的內容側重在父親節的情感訴求上,也傳遞出來產品文案撰寫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即你對誰說,在哪裡說。

因為我已經認識了你一生

因為一輛紅色的RUDGE自行車曾經使我成為街上最幸福的男孩

因為你允許我在草坪上玩蟋蟀

因為你的支票本在我的支持下總是很忙碌

因為我們的房子裡總是充滿書和笑聲

因為你付出無數個星期六的早晨來看一個小男孩玩橄欖球

因為你坐在桌前工作而我躺在床上睡覺的無數個夜晚

因為你從不談論鳥類和蜜蜂來使我難堪

因為我知道你的皮夾中有一張褪了色的關於我獲得獎學金的剪報

因為你總是讓我把鞋跟擦得和鞋尖一樣亮

因為你已經38次記住了我的生日,甚至比38次更多

因為我們見面時你依然擁抱我

因為你依然為媽媽買花

因為你有比實際年齡更多的白髮,而我知道是誰幫助它們生長出來

因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爺爺

因為你讓我的妻子感到她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因為我上一次請你吃飯時你還是想去麥當勞

因為在我需要時,你總會在我的身邊

因為你允許我自己犯的錯,而從來沒有說過一次“讓我告訴你怎麼做”

因為你依然假裝只在閱讀時才需要眼鏡

因為我沒有像我應該的那樣經常說謝謝你

因為今天是父親節

因為假如你不值得送CHIVAS REGAL這樣的禮物

還有誰值得

芝華士 心領神會

本文選自《軟文營銷與內容運營——移動浪潮下的心智佔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