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佛學與投資

不知何時,“佛系”成了一個流行詞,由“佛系”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詞語。本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小馬對於這個詞進行簡單的研究,我發覺該詞問題很多,今天就跟大家閒扯一下“佛系”,並將佛家思想運用於理財投資。

概念

佛系,網絡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

佛學與投資

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態狀態和人生態度。亦指有也行,沒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對很多事兒的看開、看淡、不在意了。

佛教思想

“佛系”是把佛教思想表皮化,把佛學的一種淺在的表象界定為佛學。簡單來說就是把佛教徒某一種行為,認定為佛學表現,只要有這種行為就是“佛系”。

小馬對於這種淺層文化是深惡疼絕的,因為他們在沒有真正的去試圖瞭解一種文化,而通過某些表象就不負責任的拋出一些所謂潮流的東西,這是對人們智商的挑戰,也是對於文化的侮辱,讓更多人看不到文化的核心。

小馬最近讀了一本以色列作者所著的暢銷書《人類簡史》,其中對於佛教的解釋我認為還是很中肯,篇幅較長,希望大家有耐心將它讀完,瞭解真正的佛學思想。以下就是作者原文:

佛學與投資

佛教的核心人物釋迦牟尼不是神而是人,俗名喬達摩·悉達多(Siddhartha Gautama)。根據佛教經典,釋迦牟尼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是個喜馬拉雅山區小國的王子,看到身邊的人深深陷於苦難之中,而心生不忍。他看到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僅時常受到戰爭和瘟疫等災難襲擊,還無法免於種種焦慮、沮喪和不滿的情緒,似乎這一切都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事。人類追求財富和權力,獲得知識和財富,生兒育女,建起宮殿和房屋。但不論取得多少成就,卻仍然無法滿足。窮人夢想著要變富,有一百萬的想要兩百萬,有兩百萬的想要一千萬。而且就算真的有錢了、有名了,他們還是不滿意,還是有無盡的煩惱和憂慮,無法從生老病死中解脫。至死,一切如夢幻泡影消失,生命就像是毫無意義的追尋。然而,這個輪迴該怎樣才能跳出?

在29歲時,釋迦牟尼半夜離宮,拋下了財富和家人,流浪走遍印度北部,希望為這一切痛苦尋找出路。他前往各個修院修行,聆聽各個大師講道,但還是無法完全感到解脫,有什麼不滿依然縈繞。他並未絕望,決心反求諸己,直到找到徹底解決的方法為止。他入禪六年,思索各種人類苦痛的本質、原因和解決方式。最後他體會到,一切苦難並非來自噩運、社會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於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釋迦牟尼認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會產生慾念,而慾念總是會造成不滿。遇到不喜歡的事,就想躲開;遇到喜歡的事,就想維持並增加這份愉快。但正因如此,人心就永遠不滿、永遠不安。這點在碰上不悅的時候格外明顯,像是感覺疼痛的時候,只要疼痛持續,我們就一直感到不滿,用盡辦法想要解決。然而,就算是遇上歡樂的事,我們也從不會真正滿足,而是一直擔心這種歡樂終將結束或是無法再持續或增強。有些人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愛情,但等到真的找著了愛情,卻還是不滿足。有的開始整天擔心對方可能會離開;有的又覺得自己太過屈就,應該再找更好的人。(而且,我們也都認識某些人,又擔心別人離開,又覺得自己屈就)。

雖然上天可以賜雨,社會機制可以提供公平正義和衛生保健,有好的運氣就可以變成百萬富翁,但不論如何,我們的基本心態都不會改變。因此,就算是最偉大的國王也無法避免焦慮,得不斷逃避著悲傷和痛苦,也總是想要追尋更多的快樂。

釋迦牟尼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跳出這種惡性循環。在事物帶來快樂或痛苦的時候,重點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著重在它帶來的感受,於是就能不再為此所困。

雖然感受悲傷,但不要希望悲傷結束,於是雖然仍有悲傷,也能不再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傷,也是一種豐碩的經驗。雖然感受快樂,但不要希望快樂繼續,於是雖然仍有快樂,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靜。

但要怎樣才能讓心裡接受事物的本質,而放下種種欲求,知道苦即為苦、樂即為樂?釋迦牟尼制定一套冥想的技巧,能夠訓練心靈感受事物的本質而排除種種欲求。通過訓練,心靈專注在“我現在是什麼感受?”,而不是問:“為什麼是我?”這種境界很難達到,但並非不可能。

釋迦牟尼將冥想落實在各種道德規範上,好讓信眾更能專注在實際的感受,而不會落入各種欲求和幻想之中。他要求信眾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因為這些作為一定會讓慾望如野火燎原,而一心追求權力、感官享受或財富。等到這些火焰徹底撲滅,原本的欲求就換成了圓滿和寂靜,稱為涅槃(梵文的原義就是“熄滅”)。達到涅槃,也就是解脫了所有苦痛,能夠無比清晰地感受身邊的現實,沒有什麼幻想和幻象。雖然人們很有可能還是會遇到苦痛,但苦痛已經不再能影響他們。畢竟,無慾則無苦

根據佛教經典,釋迦牟尼本人就達到了涅槃,從痛苦中完全解脫。而在這之後他就被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接著,佛陀一生前往各地普傳佛法,希望讓所有人離苦得樂。佛陀的教誨一言以蔽之:痛苦來自慾望;要從痛苦中解脫,就要放下慾望;而要放下慾望,就必須訓練心智,體驗事物的本質。

對佛教徒來說,這條“佛法”就是舉世皆同的自然法則,“痛苦來自慾望”這件事,舉世皆同,就像在現代物理裡E總是等於MC2。所以,所謂的“佛教徒”,就是相信這條法則,將這條法則落實在一切日常活動中的人。

通過上述文章我們可知,佛教思想核心是無慾,而網絡流行語“佛系”是隨性,只是佛教思想的皮毛。

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

小馬行文以投資理財為導向,今天談佛學也不例外,不能偏題。其實佛學思想在我國的影響深遠,應用於投資理財也非新鮮之事,今天只是談談個人看法。

“佛系”一詞大火,很多人就以佛系炒股、佛系理財為題,寫了很多的文章。我今天和大家談的是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就不大篇幅的去講解所謂“佛系”的衍生詞了。

從上節中我們知道了佛學核心,“痛苦來自慾望,無慾則無苦”。那麼投資理財中,我們如何做到無慾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上文中說的“事物帶來快樂或痛苦的時候,重點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著重在它帶來的感受,於是就能不再為此所困”。但付諸於實踐卻是困難重重,所以世界如此之大,能配得起金融大亨或大鱷的人卻寥寥無幾。

我用個人理解,嘗試把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聯繫起來,說的對大家受用,說的錯便一笑了之。

佛學與投資

首先是接受,佛學要大家棄欲,投資亦同。我一直堅信,市場無法預測,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既然發生就學會接受,這是一種果。這樣你就不會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自己的判斷,這一點“海龜”締造者理查德.丹尼斯就是很好的代表。

然後是研究,佛心需要訓練,投資需要研究,你是否能夠獲得收益,研究的意義遠大於交易。只有願意為投資耗費精力的人,才能最終在投資中獲得成功。當然,這不僅僅針對證券投資,其它投資一樣適用。

最後是悟質,佛學思想是放下現象窺視本質,終能涅槃。投資也是一樣,投資大鱷並不在意一次兩次交易的成敗,他們終其一生去尋求的就是投資獲利的本質。對此,現在沒有一種世人皆認同的結果,究竟是人性,還是市場,或是需求等等,也留待大家去尋找。正因不斷探索,行成無數的投資流派,常見如價值投資、技術投資、博弈投資等。當然,源於佛學的流派不是今天才有,比如很多人喜歡的纏中說禪就是源於佛學。

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就跟大家聊到這裡,對於佛學和投資,人人都有自己的認識,這點小見解與大家分享,或能起個拋磚引玉的用處罷了。

小馬有話說

佛學與投資

小馬以前就說過,無論是用任何的技術,核心思想都是一樣,都是選擇有上升潛力的證券進行投資,獲取預期收益。既然本質相同,最終殊途同歸。那麼同樣的觀點,用現代科學能說通,用傳統文化一樣也能說通,無論哪種流派最終都是迴歸事件本質,萬法歸宗就是這個意思。

寫這些小觀點,也是因為“佛系”火了,我們做證券投資一樣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下次周易火了,小馬一樣也能根據周易寫出投資理念和心得。但是,其實投資的核心思想永遠沒有變,個人認為投資就是為了獲利。只要把握住核心,方法不過是選擇前往核心的道路。

佛學與投資

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被表象迷惑,就像“佛系”的隨性只是佛學的皮毛,以偏概全傷人誤己。對於什麼感興趣,一定要更全面的瞭解,最好批判性的去理解,這樣對於進行投資理財也是很有好處的。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