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薛姨娘分宮花,賈家三姐妹首位黛玉放其後,為何如此安排?

藝嶼Eyesvot


薛姨媽送宮花,發生在紅樓夢的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本是進京待選的薛寶釵,在住進賈府之後,待選的事情就沒有了下文,宮花,是寶釵與待選之事的最後一點兒聯繫,之後,大家就默契的沒有再提過寶釵待選的事情。

宮花,是宮制的假花,也算是有些來歷,薛姨媽見寶釵不喜歡,就想著送給賈府的姑娘們戴,放眼賈府的年輕女子,除了迎探惜,黛玉,還有一個王熙鳳,雖然已經嫁人,但是年紀並不大。

先說下迎探惜姐妹,這三個姑娘,雖說都住在榮國府這邊,卻都不是王夫人的閨女,迎春,是大老爺賈赦與妾室生的,沒了娘,邢夫人對她也不是很關係;探春,是賈政與趙姨娘生的,庶出,但是很懂事,很受王夫人的喜愛;惜春,是寧國府賈珍的親妹妹,因為老爸賈敬痴迷修仙,哥哥荒淫無度。這三個姑娘,加上入宮的元春,是賈府正經的小姐,賈母疼惜她們無人教養,就統一放在榮國府,也就是賈母和王夫人住的地方養著。

再看下送宮花時的情景,當時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周瑞家的處理完這件事,來給王夫人覆命,這是大家族的規矩,碰巧王夫人在薛姨媽那裡拉家常,就找到了薛姨媽這裡,於是薛姨媽就順勢把送宮花的事交給了周瑞家的。

薛姨媽是大家出身,對於禮數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她給出的送宮花的順序是這樣的:迎探惜姐妹-黛玉-王熙鳳,先說為什麼迎探惜在黛玉之前;

上文已經說了,迎探惜是賈府的小姐,以黛玉的話說,她們姐妹三個是賈府正經的主子,黛玉是外來的,而且王夫人在場,所以要把迎探惜排在黛玉之前,這是很合理的。

再說王熙鳳,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內政管家,還是王夫人和薛姨媽的內侄女,按照親疏是不是應該排在前面呢?肯定不能這樣,王熙鳳與前面的小姐們不同,她是已經出嫁之人,在古時候大家族,未出閣的女子地位是遠遠高於媳婦們的,就像黛玉來賈府的第一頓飯,黛玉坐在賈母的左手邊,迎探惜姐妹等都坐了,但全程都未見王熙鳳和李紈上桌,她們要在旁邊站著侍候。

所以,薛姨媽將王熙鳳放在最後,是合禮數的,而為了補償,熙鳳的宮花多了兩隻,也可能是因為,有平兒的原因吧。

而周瑞家的,出於某種心理,把送花的順序改變了,遭到黛玉的挑禮,以黛玉的聰明,看到碩大的盒裡裡面孤零零的兩朵花,很快就明白了,黛玉先是給周瑞家的下了個套,問道:是單送我一人了,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回答是什麼?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

只說了各位都有了,具體細節卻沒敢說,與送迎探惜三姑娘時的“說明緣故”差別很大,為什麼?因為她明白先送王熙鳳是自己失禮了。“別人不挑剩下,也輪不到我”黛玉一下子點出了周瑞家的心病,而周瑞家的自知理虧,一句話都沒講。

作為一個未出閣的小姐,在禮數森嚴的大家族,我看到的不是黛玉的挑剔刻薄,而是她的七竅玲瓏心,黛玉知禮懂禮,一個糊塗的老婆子在她面前弄鬼,她的說辭並沒有為什麼問題,送宮花事件的鍋,不應該黛玉來背。


心慌慌是情殤


我以為,在大家貴胄之家,如果子女出在不同房中,按嫡庶貴賤,都是有著嚴格要求的。如果她們同時出現在一個場合,按照長幼順序,排位自然不能亂。除非事主特別偏愛,才會打亂這種規矩的。

因之,薛姨娘分宮花,把賈家三姐妹放在首位,黛玉放其後,是合乎禮數規矩的。因為,賈家三姐妹年長,而黛玉年幼。賈家三姐妹地位比黛玉高,黛玉稍低一籌。賈家三姐妹自幼相見,黛玉作為外孫女來賈府的時日不多(這條有點不妥,主要是前兩條)。



用戶62081517873


別小看了紅樓夢中的次序,恰恰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最能代表豪門貴族禮儀法制。



從親疏關係論,自然是鳳姐、三春、黛玉,而若論在賈府的地位,則是黛玉、三春、鳳姐。派送的順序數量,代表著薛姨媽處世是否得體,待人接物是否禮物周全。事實上,薛姨媽的安排用心良苦。

薛姨媽寄居賈府,又與王夫人是姐妹,且安排送花時王夫人在側,本次回饋以賈府三豔為尊,最能體現出薛家對賈府的感恩之情。



而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又是任何人不能小覷的。她的受寵程度比肩寶玉,如果安排到最末則有慢待之嫌,安排在三春之後,鳳姐之前,算是比較穩妥。

按照先小姐後媳婦的封建家族尊卑順序,禮應把鳳姐安排到最末,然而在薛姨媽內心,王熙鳳是她的親侄女,關係最緊密。所以又額外加大了數量,別人是二支,而鳳姐是四隻。



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派送,任何人都不會有意見和微辭,這就是為人處事的禮儀章法。然而,周瑞家的擅自更改了派送順序,就有輕慢黛玉之嫌疑。別忘了,黛玉心細如髮,又深諳賈府的禮儀規矩,拿眼一掃,就知道周瑞家的行為疏漏。



送宮花的順序大有學問,這和賈府每次宴會、點戲都要言明座次順序是同一個道理。


那小子曰


薛姨媽分宮花一文,發生在《紅樓夢》第七回,薛姨媽叫周瑞家的說:“你且站住,我有一宗東西,你帶了去罷”。帶什麼東西?薛姨媽說:“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枝,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姐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今兒你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有些版本,每人二枝)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兒罷”。

上文就是薛姨媽“分宮花”,我的感覺是這“宮花”是不能以“花”論“花”的,這恰如“抽花籤”,是不能以“花籤”論“花籤”的,應細思作者的“一喉二歌”,“一擊二鳴”的寫作妙法。表象“送宮花”,細思是應伏後的迎春、探春、惜春、黛玉、鳳姐、平兒的婚姻,這“對”和“枝”,就是她們到底是成“對”,還是分枝。

來讀一下,周瑞家“宮花”分送,周瑞家到迎春房裡,“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原故,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命丫環收了”。這段文好解讀,迎春收了一對,她在後文,嫁給孫紹祖,成了“對”。探春收了一對,她在後文遠嫁,也成了“對”。

周瑞家的給惜春送“宮花”,“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兩個一處玩笑”。周瑞家的便把花匣打開,說明原故。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這段送花文,後文是說,”惜春的“宮花”本應成“對”。但由於出家作了姑子,不能成“對”。

周瑞家的給熙鳳送“宮花”,賈璉正在戲熙鳳。平兒問周瑞家的:“你老人家又跑來作什麼?”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與他,說送花之事。平兒聽了,便打開匣子,拿了四枝,轉身去了。半刻工夫,手裡又拿出兩枝來。叫彩明送到東府給小蓉奶奶戴去。這段送花文,其實伏後文熙鳳被休,平兒離散,今日賈璉戲熙鳳,後文熙鳳被“轉送”,伏休棄,平兒大概也不能成“對”,而是花分二枝。

周瑞家的黛玉送花。“誰知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作戲。周瑞家的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來與姑娘戴。”寶玉聽說,便先說:“什麼花?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兩枝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這段送花文,作者寫了幾點,一點,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卻在寶玉房中,這意含黛玉已經婚姻初定寶玉;二點,黛玉在解“九連環”,這解九連環作者不會隨便寫的,黛玉的婚姻確因連環,黛玉、寶玉、湘雲、寶釵、北靜王(可能);三點,別的姑娘挑剩的給了黛玉,伏黛玉只能作愛妾。四點,文中闡明“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迎、探等根本沒說什麼花,只有黛玉的“花”,在強調此花不是一般花,而是“宮制”之花。五點,此“宮花”寶玉接“花”,黛玉未接,伏後文,黛玉拒嫁。

送宮花文,實伏迎春、探春、惜春、熙鳳、平兒、黛玉的婚姻,不能以“花”論“花”。

否則,黛玉不會為小小的假宮花而耍小性,周瑞家的也不可能輕視黛玉而最後送花。所以,“送宮花”文,實細含深意,不能一看而過,細思在曉作者寫作之妙。(亂答)


老猴悟通靈




這是薛姨媽剛剛入住賈府後為了報答收留之恩,給賈家送禮物的情節。

我覺得贈送流程沒有什麼不妥,反正都是宮花,先後不是什麼問題,只是先想到誰後想到誰而已,估計曹公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再說如果一定要說,那賈家自己的姑娘當然要排在林黛玉前面,而王熙鳳怎麼說也是媳婦兒,所以排在最後,同樣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說鳳姐放到最後卻分到最多,是因為其他四位都是姑娘,人際交往比較簡單,有兩支就行。而鳳姐已經結婚,人際關係比較複雜,再說還有平兒,剩下的都給她,可能派上用場。

我覺得其實整個情節沒有那麼多歪門邪道,只是為了表現林黛玉的性格,這也導致她在賈府不受人喜歡。

《紅樓夢》確實博大精深,但我覺得不必讀到死角里去,不然永遠走不出來。


輕上紅樓


第八回薛姨媽安排周瑞家的送宮花經常被人拿來說事。很多人都說這裡薛姨媽故意冷落林黛玉,周瑞家的狗仗人勢故意送錯宮花順序。周瑞家的說的不錯,但薛姨媽的安排卻沒有問題,處處體現了世家大族的規矩禮儀!被人拿出來說三道四明顯冤枉了她。

薛姨媽道:“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你今兒來得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薛姨媽這裡的安排體現了為客之道的禮儀。

首先,薛姨媽是客,當著王夫人和下人的面要對賈家人客氣。

賈家是豪族,王夫人哪怕到妹妹這裡串門子也會帶幾個人的。周趙二位會跟著,金釧兒彩霞等丫頭也會跟著幾個。薛姨媽雖然當著王夫人面姐妹閒話家常,大多時候也會有人在身邊。自然要保持貴族的身份。所以薛姨媽先說有新式宮花給他們姐妹佩戴。然後再安排所送的人選 ,這都體現出作為客人所應該有的禮儀。哪怕至親之間,在下人面前,也要保持一點的客套。


其次,薛姨媽的分花安排沒問題。

宮花一共十二支。要送的是五個人。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王熙鳳。薛姨媽安排的也是這個順序。但這裡邊其他人都是兩支,而王熙鳳卻有四支這是有講究的。

第一,十二支宮花六對怎麼安排都無法做到平均。與其如此不如姑娘每人兩支,王熙鳳四支。

第二,王熙鳳之所以多,全因她是成年人,本就應該比小女孩多一點,王熙鳳管家辛苦,應酬多用到宮花的地方也多,自然也是應該多送幾支。


最後,林黛玉排在王熙鳳前面正好。

薛姨媽當著王夫人和賈家眾人的面,自然要以賈家姑娘為主。所以她先說你家三位姑娘每人一對,林黛玉兩支。這正是禮儀有先後。如果這裡薛姨媽先說林黛玉,反倒失禮了。薛家住在榮國府,於情於理榮國府上下排在薛家人首位。林黛玉次之。斷沒有先林後賈的說法。

薛姨媽安排的順序也是讓周瑞家的按照順序送過去,避免給人厚此薄彼的說法。不想周瑞家的巴結王熙鳳,私自篡改了順序,到了林黛玉那裡就只省了兩支。這對於林黛玉這個客人來說也是極端不禮貌的。畢竟斷乎沒有先主人拿完了再給客人送過去。由周瑞家的表現可知道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不過這裡與薛姨媽的安排倒沒有任何關係了。

題外話:林黛玉說的那句“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一定原封不動的傳到了王夫人的耳朵。林黛玉屢屢如此不知避諱,也實在為她一嘆!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薛姨媽的十二枝宮花,引起數百年的爭論,關係到周瑞家的是否勢利、林黛玉是否多心小性子、薛家是否重視賈家規矩,乃至黛玉在賈府處境如何。如果這數百年不休的爭論被薛姨媽知道了,她老人家一定會悔不當初。如果有機會穿越,她一定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罷罷罷,這十二枝宮花就讓它“白放著”變舊、發黴、爛掉,也不會送出去惹事了。

好,玩笑開過,書歸正傳。薛姨媽(題目中用“薛姨娘”,這個提法是錯誤的。寶玉叫過姨娘,寶釵也叫過姨娘,但從來沒有貫以姓氏稱為“薛姨娘”。貫以姓氏稱“姨娘”,是對周、趙等侍妾的專用稱呼)家商人出身,所以有一些新奇而沒有太大價值的東西,雖然比不得鳧靨裘珍貴,也是好玩有趣的。拿十二枝宮花送給親戚,不是作為專門的禮物,而僅是隨意的贈品。所以沒有鄭重其事地派人送,只是讓賈家的下人、周瑞家的捎了去。

讓人捎東西,該如何安排順序?當然是先給對方家裡人。論起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跟探春最近,而迎惜二春遠了些。但三春住在一起,由王夫人統一照管,所以三春並提,非常自然。接下來才說到黛玉,是客居賈府的外人,但又享受著與賈府主人一樣的待遇。如果只給三春,不給黛玉,未免失禮。可也沒有先提黛玉、後說三春的道理。


至於王熙鳳,本來跟薛姨媽關係最近,是有血緣的親姑侄。(探春是姨甥,在古代社會姨甥要遠於姑侄,不相信可以參看寶玉說的“咱們是姑舅姊妹,寶姐姐是兩姨姊妹,論親戚,他比你疏”。)按照中國的傳統禮儀,自己人、親密的人、較近的親戚,要往後面排,遠親才要格外尊重。所以王熙鳳排在最後。

還有一點,旗人規矩,已婚的媳婦地位低於未婚的姑娘。這一點在《紅樓夢》中也屢有表現:黛玉及三春坐著吃飯,李紈王熙鳳站著伺候。從這點來說,王熙鳳也排在最後。


既然排在最後,為什麼給王熙鳳的是四枝,別人只有兩枝呢?這又跟王熙鳳的地位有關。她是榮國府總管,執行總經理的角色,必要的人情往來一定不少。多給她一倍宮花,她可以有個周旋餘地。就像邢夫人討鴛鴦,王熙鳳託詞“舅母那邊送了兩籠子鵪鶉”,用親戚送的禮物招待自己的婆婆;螃蟹宴後又要幾個回家吃,同時送上“舅太太那裡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給奶奶姑娘們吃”。這種人情事故、禮尚往來,是王熙鳳的職責,而未嫁少女不需要的。所以有富餘的情況下,多給王熙鳳兩枝。事實上,王熙鳳的確把兩枝宮花轉送給了秦可卿。

紅樓似海,相逢是緣。為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薛姨媽的安排是合情合理的。我們再看看《紅樓夢》第七回,

薛姨媽叫周瑞家的說:“你且站住,我有一宗東西,你帶了去罷”。帶什麼東西?薛姨媽說:“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枝,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姐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今兒你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兒罷”。


當時,薛姨媽和王夫人在聊家常,周瑞家的來回話,薛姨媽順便託她送宮花。於情上自然先說三春。三春和黛玉一樣,先後都沒問題。鳳姐是媳婦,地位上,未出嫁的姑娘要比媳婦高。這點,《紅樓夢》中也多次提及,黛玉及三春坐著吃飯,李紈王熙鳳站著伺候。鳳姐放最後是符合古禮的。送四枝給她也有緣故,她管家人情來往比姑娘多,李紈又不能帶花,不如給鳳姐。


送宮花,錯在周瑞家的私自更改送花順序。作為,讀者,我們知道送花順序已經更改。可黛玉不知道。但黛玉是賈敏調教出來的,人情世故什麼的,她都懂。看她初進榮國府的言行,讀者應該瞭解榮國府的規矩,一不小心,就會被人笑話。拜見兩個舅舅,兩個舅母都考驗過黛玉,所幸,黛玉應付得體,沒讓人小瞧。


我們再看周瑞家的如何送花:

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原故

惜春處,周瑞家的將花匣打開,說明原故

鳳姐處,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給他看道:“送花兒來了。”平兒聽了,便打開匣子,拿了四枝,抽身去了。

這裡沒寫周瑞家的“說明原故”,平兒怎麼曉得只拿四肢?自是周瑞家的說明原故了。

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兒來了。”

作者交代得如此清楚,讀者還視而不見,只怪黛玉對下人不禮貌,愛生氣。

聰慧的黛玉,深諳賈府的禮儀規矩,拿眼一掃,就知道周瑞家的行為疏漏,為護自己,自然要把該說的說出來。要不然,下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輕慢。

如果黛玉像迎春那樣,那處境不堪想象。

看看迎春處事

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要是二姐姐是個男人,一家上下這些人,又如何裁治他們?”迎春笑道:“正是,多少男人衣租食稅,及至事 到臨頭,尚且如此。況且‘太上’說的好,救人急難,最是陰騭事。我雖不能救人, 何苦來白白去和人結怨結仇,作那樣無益有損的事呢?”

迎春不願與人結怨結仇,她屋裡的奶媽丫鬟下人才會欺她。在賈府有人護著還能生存下去,出嫁後的生存處境:

那時迎春已來家好半日,孫家婆娘媳婦等人已待晚飯,打發回家去了。迎春方 哭哭啼啼,在王夫人房中訴委屈,說:“孫紹祖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 的媳婦丫頭,將及淫遍。略勸過兩三次,便罵我是‘醋汁子老婆擰出來的’。又說 老爺曾收著五千銀子,不該使了他的。如今他來要了兩三次不得,便指著我的臉說 道:‘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准折賣給我的。好不好, 打你一頓,攆到下房裡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冀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 論理我和你父親是一輩,如今壓著我的頭晚了一輩,不該做了這門親,倒沒的叫人 看著趕勢利似的。’”一行說,一行哭的嗚嗚咽咽……

孫家婆娘媳婦如果沒回家,迎春還不敢訴委屈。迎春不善良不知禮嗎?還有比迎春對下人更好的人嗎?結果怎樣?好好的人,一年就被折磨死了。

想想這些姑娘的命運,認為黛玉不該生氣的讀者,你還會堅持嗎?

黛玉對身邊的人其實很好,只要身邊的人不像周瑞家的、趙姨娘那類人。文中很多地方都寫得明明白白,隨便挑兩個吧:

鶯兒道:“這一個送咱們林姑娘,回來咱們再多采些, 編幾個大家玩。”說著來至瀟湘館中。黛玉也正晨妝,見了這籃子,便笑說:“這 個新鮮花籃是誰編的?”鶯兒說:“我編的,送給姑娘玩的。”黛玉接了,笑道: “怪道人人贊你的手巧,這玩意兒卻也別緻。”一面瞧了,一面便叫紫鵑掛在那裡。


小紅聞聽,在窗 眼內望外一看,原來是本院的個小丫頭佳蕙,因答說:“在家裡呢,你進來罷。” 佳蕙聽了跑進來,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在院子裡洗東西,寶玉叫往 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 們的丫頭們呢,見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兩把給我。也不知是多少,你替我收著。”


ld依荷聽雨


這個順序不是薜姨媽安排的,數量是,給鳳姐多第一她是親侄女,第二,她是已婚婦女,給小姐的就一樣多。順序是周瑞家安排的,她可是王夫人的陪房,也就是說她這個人是王夫人的私人嫁妝,在她心裡黛玉肯定沒有另外的人重要。所謂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就是從這種細節體會出來的,黛玉的神經比較纖細,估計如果是湘雲肯定沒那麼敏感。順便說一句,我前陣子得肺炎,晚上兩點準準地醒了咳,當時我就想了,難怪林黛玉脾氣有點差,誰成宿不睡光咳嗽心情也好不了,有不服的自己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