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世界盃激戰正酣,但小組賽最不可思議的冷門就是號稱日耳曼戰車的德國隊,小組賽3戰1勝2負小組墊底慘遭淘汰,這在德國隊的世界盃歷史上是難得一見的。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就實力而言,貴為上界冠軍,隊員都身居五大聯賽的核心球員,球員間國家隊合作時間超過10年,教練也是當今少有的冠軍教練,陣容齊整,兵強馬壯,經驗豐富,小組賽3個對手都沒有戰勝自己的經歷,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解釋德國戰車此次的潰敗,但它卻真實的發生了。

拋開所謂賭球的陰謀論不談,深入這支世界冠軍的俄羅斯之旅不難窺探出一些失敗的端倪。

1.光環加身之下,卻敗象初顯。

四年前德國人一路過關斬將高高舉起了大力神杯,其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整體,一群名氣不大,但活力十足的球員,組成了這支球隊的核心陣容,以國家隊為班底的拜仁慕尼黑俱樂部更是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高舉歐洲冠軍盃。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四年之後,這些核心隊員也被各歐洲豪門俱樂部挖到帳下,但世界盃前的狀態卻難稱良好,門神諾伊爾大傷初愈,主力博阿滕,胡梅爾斯,也是帶傷上陣,穆勒,厄齊爾,赫迪拉的狀態在過去一個賽季嚴重下滑,這一切都被冠軍的光環所掩蓋,教練對冠軍陳容的迷戀,讓他固執的堅持使用老將,而這些老將的使用卻直接導致了最慘的失敗。

2.兵強馬壯,卻無法融合。

兩年前的世界聯合會杯了,以二隊為班底的德國隊以絕對優勢戰勝各大洲冠軍,輕鬆捧杯,可以說年輕人的快速成長,也為德國隊本次世界盃之行能走的更遠增加了很大的籌碼。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世界盃開賽前最驚人的消息為自於英超冠軍曼城俱樂部的核心中場薩內沒有入選世界盃德國隊大名單,這個看似平靜的新聞,卻透露出球隊嶄露頭角的新星無法融入球隊的情況。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再細想來,四年前的世界盃德國是主力的第一陣容,二年前的聯合會杯是第二陣容,兩個冠軍陣容為自兩套完全不同的人馬,打法也不完全相同,而將這兩套人馬組合起來的時候,起到的作用完全是1+1<1的效果。

我們看到新人維爾納在場上象無頭蒼蠅一樣的亂跑,新人王基米希無效的邊路跑動,厄其爾隨意傳導失誤,層出不窮。

在老將還不肯退位,新人又渴望成長的時候,其實擺在教練勒夫面前的是一道難題,但他處理的並不好,無限拖延問題的解決最終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3.冠軍之心的深處,埋藏著驕嬌二氣。

從分組來看,德國人其實是抽到了一支上上籤,小組中沒有歐洲強隊,只有二流的墨西哥,瑞典和三流的韓國隊,這似乎給了德國隊大膽壓制的理由。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從場面來看,三場比賽的大多數時間,德國人都是將對手壓制在半場,想憑藉傳導滲透以及中路直塞完成拿下對手的任務,這其實就是將簡單的任務複雜化了。

首先德國人從來就不是以控球技術而聞名的球隊,將對手壓制在半場過份依賴控球就是讓自己選擇了一項最不擅長的事情,場面上很熱鬧,對手11人,10個人都回至禁區防防守,球場空間被密密麻麻的球員佔據,幾位以靈活跑位著稱的球員如穆勒完全無從發揮,而從第一場控球效果來看,比控球技術,德國人甚至還不如墨西哥人。

其次,大家還記得02世界盃德國獲得亞軍的時候是什麼稱號嗎?對“德國頭球隊”,拼身體爭頭球歷來是德國人擅長的事情,但對流暢配合的傳導球的迷戀,讓他們放棄了這種簡單粗暴,但是有效的方法,所以當面對身體瘦小單薄的墨西哥和韓國時,德國人仁慈的放棄了這種45度起球,爭頭球直接打擊的方法,使得對手禁區的天空一片和平。而瑞典人正是憑藉強悍的身體,和不講理的打法,3:0將墨西哥斬落。

放棄自己的擅長至勝打法,算是德國人另一大敗筆。

其三,三場比賽的開場,都是四平八穩的傳導,中場不慌不忙,最後久攻不下的劇本。也說明,德國人始終堅持傳控打法的目的並不是只是為了小組賽的這幾個“孱弱”的對手,其目標是想放在對陣淘汰賽時的強隊,這種根本不把對手放在眼裡的想法,並沒有給德國人帶來必勝的勇氣,換來的卻是久攻不下帶來的茫然和急燥。

足球的魅力就在於沒有永遠的勝利者,沒有任何一支於球隊可以不遵守盛極而衰的規律,只看表象,也許換教練,換隊員就可以將這個次失敗責任推開,但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需要看清事情 的本質,德國人從來不缺乏嚴謹的作風,不缺乏堅強的意志,他們還有出色的球員。

是什麼讓德國戰車如此慘敗


希望這次世界盃的失敗只是給德國人敲響警鐘,讓他們從中汲取教訓並修正錯誤,努力開始下一次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