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我為什麼從來不借窮人錢:因為窮病,真的沒法救

文丨爐叔

上海人給外人的印象一向是精明、勢利、人情味很寡淡的,其實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偏見。我就當面問過一位上海土生土長的朋友,如果別人借你錢,你借麼。

結果他回覆我的第一句話,就把我說楞了。

“我和我在上海的親戚朋友之間,我們從來沒有錢上面的往來。”

我當時下意識調侃了一句,“你的圈子裡,大家都這麼有錢麼?”

結果他一聽,立馬挺直了身子,一本正經地跟我說起。

“我們上海人一直以來的觀念就是,做事情,永遠只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絕不觸碰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如果我現在要買車,但手裡只有五萬塊,那我肯定會買那個四萬塊的,剩下的錢給車子買保險什麼的,不能說你手裡有五萬塊,你非要借錢去買二十萬的。除非你是借去應急,家裡有人生病急需錢,或者出門忘帶錢急著用,否則,對不起,救窮我們不救。”

聽他講完後,我又追問了一句,“那如果親戚就是想借錢找你買車呢,你借不借?”

他很淡定地說,“借啊,但是我們上海人會很自覺地給別人打個借條,借你多少錢,什麼時候還,然後等還錢的時候,給別人把利息一併還上。至於那種賣人情的事情,我們不做。

講人情的地方在心裡,不在錢上面,對待錢首先要講規矩。不信你去上海人家裡去問,我們很少會有人家因為錢的事情而鬧得面紅耳赤,這一點比北方人要好很多。”

那次和這位朋友聊完天后,讓我受益匪淺,一方面是因為對以往上海人的偏見有了一種更加正確的認識,但更主要的是,他所傳遞出的金錢觀。

中國人常講的一句老話,救急不救窮,說的其實就是這個理。

不信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凡是真正幫助過窮人的人,一定在嘴上數落窮人最多,因為他們曾經被窮人各種各樣的花式坑過。

我為什麼從來不借窮人錢:因為窮病,真的沒法救

今年春節期間,湛江遂溪縣官湖村,天地壹號的創始人陳生籌建258套別墅,準備無償贈送給村民使用。

本來是好事一件,結果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本來事先已經規按照常住人口規劃好數量,由陳生投資2億多元,建這些別墅,但在一期項目即將竣工交付之時,卻湧現出了大量的反對聲音。

有些村民提出子女已經結婚或即將結婚,希望再分多一兩套;有些戶口早已外遷的原村民聯名寫信,也希望回村分房;甚至有村民表示如果要拆舊房建二期工程,除了按計劃給他們分配別墅,還得支付賠償……

吃相有多難看,就不多說什麼了。

別人好心好意自掏腰包來幫助你,你還恬不知恥地得寸進尺,別人欠你了?

生活裡總有些人,他過不下去的時候,你去幫他一把他會感激你,但當你對他的好成為日常,他便失去了做人的分寸。

就好比你給一個口渴的人白開水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喝下去,但當你每天給他一杯水,過一段時間後突然往他的杯子里加一塊糖的時候,他便開始對你做出要求,今天的糖放多了,昨天的糖放少了。

這就是人性。

早在幾十年前,毛姆在《人性的枷鎖》裡就寫道,“實際上,受惠者的知恩報答心理,要比施惠者的施恩圖報心理淡薄得多。”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你以為你能力大了,責任就該大起來。但事實上,物質上的不足是容易彌補的,但靈魂上的貧窮則永遠無法補救。

我為什麼從來不借窮人錢:因為窮病,真的沒法救

我一朋友幾年前給我講,他們家有個遠方親戚,從湖南來到深圳打拼,因為只有初中學歷,所以找工作的時候,經歷了很多波折。

那孩子的爸媽在孩子到深圳之前,就給我朋友打電話,讓他幫忙多照顧,孩子一個人在外地,就你一個熟人。朋友本來就是心特別軟的一人,再聽別人這麼講,大有赴湯蹈火的意思。

那會朋友還沒結婚,這個親戚來了之後,就住他家裡的一個小臥室,吃的也是他管,時不時還帶別人下頓館子。至於工作方面,朋友更是不遺餘力,比別人還上心,每天在報紙和網站上翻看招聘廣告。

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在車間負責把商品裝箱,一個月4400的收入。可那親戚做了沒倆月,就開始抱怨工作太累,太枯燥。後來索性直接把工作辭掉了。

朋友剛知道情況的時候,其實是很生氣的,但後來換位思考了一下,畢竟孩子小,可能那工作真的不適合,便又幫他找了份新工作。換工作中間的空窗期,朋友還借給那孩子1000塊。

結果又是沒多久,那孩子又不做了,更讓人咋舌的是,他剛辭職後沒幾天,朋友家裡就來了幾個混社會的,說他們家有人借了5000塊高利貸,別人來催債。

朋友起初還以為是別人搞錯了,再三詢問,別人都一口咬定,借錢的人留的地址就是他們家。結果他一問那個親戚才知道,他借錢偷偷買了一個蘋果4S。沒辦法,人在他們家,大家又是親戚,朋友只好先把欠的錢給墊付了,一共是6000多。

這件事之後,他便讓那個親戚搬出了他們家,至於那幾千塊錢,他到現在一分錢沒拿回來,反而每次回老家的時候,都能聽到別人的風言風語,說他刻薄,小氣,有本事了就看不起窮親戚。

“我TM欠你們的!”每次朋友跟我講起這件事,最後都忍不住要噴一句。

我為什麼從來不借窮人錢:因為窮病,真的沒法救

張愛玲說過一句話,現在看來,真的是把人性刻畫得入木三分,“你救的窮是永遠討不回的債,除非最初你就甘願送他,因為只要討,你便不再是他的恩人而是仇人。”

你窮,你還不思進取;你窮,你還心比天高;你窮,你還到處坑人。

為什麼你月入500,非要月花2萬?

為什麼明明你沒有能力償還自己的債,還要利用別人的善良與信任進行欺騙?

為什麼別人對你的好你都視而不見,別人對你一次批評,你就狗咬呂洞賓?

這世上最難治的病,就是窮病,因為紮根在人性深處的劣根,你永遠無法剔除。

所以說,為什麼有些人不借給窮人錢,並不是他們冷血,而是他們在善意付出之後見識了太多人性的冷漠和無情。

好心總被當作驢肝肺,別人又何必做個老好人。

畢竟窮的是你自己,和別人又沒關係,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本來人活著就不容易,誰閒著沒事幹,總往自己身上攬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