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東陽年鑑》彰顯地方特色 亮出“建築業”金名片

2018-07-10 09:5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朱凱迪 通訊員 張勤 王凱婷

《东阳年鉴》彰显地方特色 亮出“建筑业”金名片

日前,史志辦成員與建管局及6家特級資質建築企業年鑑撰稿人進行業務交流。

為充分突顯地方發展特色,做好《東陽年鑑2018》編纂工作,近日,東陽市史志辦副主任陳雙佳帶領年鑑編輯部到東陽市建築業管理局,與建管局及中天集團、廣廈集團、東陽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海天集團、歌山集團、新東陽建設集團6家新入鑑特級資質建築企業進行年鑑編纂工作對接。

眾所周知,建築業是東陽市的傳統和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建築業發展迅猛,成為了東陽市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東陽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和全市城鄉居民金融機構存款餘額中的60%來自建築業,GDP的貢獻度達到13%,稅收佔東陽市地方稅收的三分之一左右。

東陽建築業總量大,人才薈萃,名聲彰顯。現有建築企業325家,其中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6家,一級企業67家,有註冊建造師7215人,施工技術管理人員4.47萬餘人,這些建築企業施工隊伍更是遍佈全國和境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完成建安產值2573億元,連續9年蟬聯全國縣級市首位。各建築企業累計創“魯班獎”40項,是全國創魯班獎最多的縣級市,全國最大的民營建築企業中天集團、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建築企業廣廈集團均為東陽建築企業。

近年來,東陽市建築業致力於創新和轉型升級,政府強化政策引導和服務,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戰略。建築業實現“五個國內首創(第一)”,即:設立全國第一個建築業政府轉貸基金;首創成立建築業公、檢、法專門法務維權機構;成立國內第一個行業綜合服務平臺——建築業“店小二”服務中心;成立全國首家建築產業發展聯盟;搭建全國建築行業第一個全產業鏈的建材集採平臺。

此次的年鑑編纂工作對接,就是要把東陽市建築業取得的成績及建築管理上的多項創新在《東陽年鑑2018》中充分體現出來,在以往綜合性描述東陽市建築業情況的基礎上,增設分目,豐富內容。責任編輯嚴研虹說,要把東陽市建築之鄉這張金名片做好做強,在內容選擇時,就要用心突出地方特色,在有限的篇幅內聚集建築業的有關資料與信息,摸清本地建築業的發展情況,做好建築文獻的整理編輯工作。“把東陽最有個性、最有特色的亮點展現給讀者,激發人們對東陽的嚮往與熱愛,把我們年鑑做成有個性、有特色的精品年鑑,使年鑑文化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

中天集團年鑑撰稿人樓永標說,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年鑑工作,覺得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在他看來,年鑑就是一本微型志書,記載的是一年內的重要時事、文獻和統計資料,涉及方方面面。而建築業是東陽市的一大特色,在全國都有著重要地位,而中天作為全國建築民營企業的龍頭,在東陽建築歷史中無疑也佔有重要的地位。此次,集團領導十分重視年鑑工作,要求他們按要求規範保質保量完成,把2017年中天的重要事件及業務、獲獎記錄、產值等等都記入其中。“作為建築領頭企業,能入鑑不僅是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做好年鑑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可以培養下一代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併為宣傳企業、宣傳東陽起到積極作用。”

對接會上,史志辦介紹了年鑑編寫的基本知識,提供了年鑑編纂的培訓手冊,並提出在往年年鑑的基本上整合借鑑多個建築大市的《年鑑·建築卷》形成的建築板塊初步綱目,初步綱目包括建築業和建築企業兩個分目。

通過與撰稿人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討論互動,對建築板塊的初步綱目進行調整、修改、完善,形成了更為合理的綱目。建築業綱目主要內容包括東陽市建築業概況、建築市場管理(市內、市外、國內、國際市場)、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建設科技、先進表格、專題性條目等。創新擬定建築企業基本綱目,主要內容包括公司概況、國家級優質獎工程介紹、國家級工法介紹、重點工程介紹、重大活動、國家領導人考察建設工程或企業、企業重大投資事項、購置的大型先進設備、公司獲得的年度榮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