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亲子|孩子过于听话是什么心理?

经常有人会问诸如“孩子调皮不听话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这类问题,看来对颇有反抗意识的孩子,家长们都有种无奈的苦恼。却偏偏也有一些家长询问,“我家孩子太听话了,是不是不正常啊?”,“孩子太听话,心理正常吗?”。对“不听话”的孩子,我已另有文章进行解读,今天就谈谈过于听话的孩子,他们都有怎样的心理以及将面对什么样结果。

亲子|孩子过于听话是什么心理?

胆小怕事,避免惩罚

这样的孩子多半做事比较谨小慎微,大概是体会过来自于父母的严厉和责罚,或者是父母对于自己听话顺从行为的赞赏和表扬,让孩子学会了如何讨好父母,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压能力弱,无法承受可能出现的责备,为了避免出现自己不愿意面对的局面,孩子选择“乖”。

“听话”后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太过“听话”,顺从父母的意见,这样长期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一方面会让父母忽视孩子真正的需要,甚至出现一切包办代替,忘记询问孩子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也大大压抑了孩子真实需求的满足,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的将是懦弱和妥协,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更不敢拒绝。

亲子|孩子过于听话是什么心理?

表面顺从,变相表达

有些孩子迫于家长的威严,不得不用“听话”的方式来应对。但是他们的需要因为没有被满足而充满愤怒和不满,这种感受虽然一时被压抑下去,终归会通过变相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破坏一些玩具或不打紧的事物;有些孩子其他事情都很听话,唯独还是会“不小心”尿裤子;吃饭时,妈妈按自己的理解,把各种有营养的食物放在孩子碗里让孩子吃,有些孩子不会表达抗议,但会趁家人不注意,偷偷丢掉一些等等,这都是孩子变相的表达不满,只是表面顺从罢了。

“听话”后果:这样的孩子,你可以说他们聪明,懂得察言观色,但同时也学会了“阴奉阳违”的处事模式,他们比那些真的胆小怕事的孩子比,更具有反抗意识和变通方式,当然对孩子而言,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行为则是潜意识的。

亲子|孩子过于听话是什么心理?

什么才是最好的“听话”?

成年人尚且不能做到忽视自己的想法,对父母言听计从,更何况心理发展和自律行为尚不成熟的孩子。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并不是要求孩子像机器人一样,下个指令就完全顺从,太过听话的孩子仍会引起家长的顾虑,生怕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那孩子什么状态才是父母最期待的呢?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懂事,能通过讲道理,减少无理取闹和不合理行为,按时吃饭、睡觉,当下的情境中顺利完成当下要做的事,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然而想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付出足够的耐心、有策略的引导,而粗暴的打骂、无策略的权威压制、无原则的利益交换都不能换来孩子合理的“听话”,只会影响孩子应对父母的行为模式。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才会让父母减轻对于孩子过于出现“调皮捣蛋”亦或是“过于听话顺从”的焦虑。当教育模式恰当合理,父母与子女相处模式走向良性循环,孩子这些所谓过度的行为方式,也就相应的调整恰当了。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如果养育孩子过程中,您有什么疑问和困扰,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头条号,或是加我qq:2508846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