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作为泰国正大国际集团董事长的谢国民,其职务身份或许为很多人所知晓——他冠名的央视《正大综艺》曾红遍上个世界90年代,翁倩玉那首长久不衰的《爱的奉献》就是这个节目的主题曲。如今,正大集团在以农牧食品、商业零售、电讯为核心的情况下,涉足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汽车摩托车等10余领域,业务遍及近2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300多家,为8万余人解决工作岗位。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谢国民祖籍广东汕头澄海,1939年出生在泰国华侨家庭。他的父亲谢易初1921年从澄海移民泰国后开了一个种子店,逐步扩展到贩卖动物饲料和肥料,形成了正大集团的雏形。谢易初将儿子们分别取名为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谢国民,意为“正大中国”,还将他们全部送回中国接受教育。

1964年谢国民接手正大业务后,逐渐垄断了泰国国内的饲料市场。1979年,正大集团在深圳设立中国首家外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号码为“001”,随后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1号”外商营业执照。如今的正大集团全球员工超3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

谢国民是幸运的,他的童年不像其他成功人士那样充满了辛酸,也没有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史。1939年,他出生在曼谷,他父亲则是著名的旅泰侨商谢易初。

作为一个中国人,谢易初先生为了让他的孩子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特意将谢国民送到广东汕头读书,后来,又送他到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商务。

谢易初先生深知,历来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为了打破这种说法和魔咒,等到谢国民大学毕业回到泰国后,不是让他立刻进入正大集团,而是把他安排到其他公司做事情,从而积累经验。

有了这段在其他公司从商的经历,20多岁的谢国民,吃苦耐劳,身上没有半点富家子弟的娇、傲之气,反而显出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深谋善断的企业家气魄和品质。

是金子总会发亮,这种气魄和品质,早已被谢易初看在眼里。致使,谢国民进入正大仅仅5年的时间,就接受了父亲的交接棒——正大集团董事长。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谢国民在泰国芭提雅的豪宅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巨大的绿荫花园、草地、泳池、白色圆形建筑以及金色的圆屋顶,在泰国明媚的阳光下令人心旷神怡。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对于没有去过泰国的人来说,气死对它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里曾经是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的外景拍摄取景地。另外,泰国政府也会经常借这个庄园作为开会、度假用。

谢国民是家中第四子,三个哥哥分别名为正民、大民、中民,合起来即“正大中国”。

正大,取自成语“光明正大”,意思是恪守道义、公正做事,其父谢易初创立的“正大庄”也来源于此。

他的“中国梦”在这里起步。

和在泰国一样,谢国民从“祖业”农业切入。而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正大集团的机会在哪儿?

谢国民带来的,正是当时的中国农村最缺的三样东西——技术、资金和市场。

正大集团卖的是饲料,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又不是。“当时我们的饲料比市场价格贵很多,为什么大家还要来买我们的?因为我们提供的是附加价值。”

谢国民在深圳提出“一个人养一万只鸡”的想法,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根本不敢想。

“这个目标怎么实现?第一个,靠标准的鸡棚,第二个是专业的服务队伍,比如打疫苗,第三,用我们最好的饲料来养最好的鸡种。”

通过分工,正大集团让农民去做自己擅长的事——养鸡,在其他的环节——饲料、配送、销售——正大集团则提供一条龙服务。

农民富起来了,就有购买力了,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这个朴素的逻辑在谢国民的商业帝国组建过程中从未改变,从开始到后来,从泰国到全球。

截至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占比只有2.36%(来自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的统计数据)。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正大集团给中国农村带来的世界先进技术、理念,无疑都非常珍贵。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正大集团全球化的进程,以农业为切入点,谢国民也加快了对华投资的步调。

1990年,《正大综艺》开播,风靡一时。这个用趣味知识问答形式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节目,成为很多人打开世界大门的第一扇窗。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1997年,对于谢国民来说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谢国民最敬佩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去世了。邓小平那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解决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被谢国民铭记于心。

早在1990年春天,邓小平便接见谢国民,重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100年不动摇。

第二件事,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正大集团的母国泰国处在漩涡中心。

谢国民把这次金融风暴称为自己“一生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难”,一瞬间,还钱成了摆在谢国民面前的头等大事。

除了泰国总部,正大集团在东南亚各地的投资也受到影响,银行怕正大还不上钱,都来讨债,还冻结了正大的资产。

而在此之前,正大集团是银行拼命想要送钱的对象,正大得以在各个领域快速扩张,也离不开银行的“资助”。

如今银行一冻结,正大集团仿佛一夜之间从天上掉到地下。

而在这个危机关头,谢国民又淡定地做了两件事。

第一,断臂求生,舍车保帅。

谢国民说,一艘大船在经历风浪时要减轻负荷。于是,他卖掉了泰国莲花超市大部分股份,以换取现金流。

谢国民跟哥哥们说了两个意思:“第一,从农业到食品业都不要动,这是根基,也是我们的祖业;第二,超市是我们新创的事业,把这个卖掉就够了,你们放心去旅游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谢国民始终铭记这句古训。

第二,节流之后,还要开源。

谢国民砍掉了泰国莲花超市,又陆续关闭一些低效企业,却保留了上海零售业——金融风暴开始时,卜蜂莲花超市落户上海浦东不足1个月。

他把卖掉泰国莲花的钱,一部分用于还债,一部分用于集中力量,把资本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继续投资中国。

选择保留中国的业务,或许是桌上那本《邓小平文选》给了谢国民信心。

那时候,世界零售巨头家乐福和沃尔玛刚刚进入中国,谢国民深知,“我们不能停,停就是灭亡,我们反而要大发展。”

广为人知的正大集团 其掌舵人鲜为人知曾被邀等天安门观礼

这一次,谢国民赌对了吗?

风暴来了,食品行业反倒赚钱,正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得以扩大,利润率甚至从以前的5%提升到15%,谢国民借此打了一场翻身仗。

经此一役,谢国民也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之一。

然而另一方面,谢国民力保的中国业务,在1999年到2004年间并没有取得与中国经济增速相应的增长,2003年的收入仅为35亿美元,比金融危机后1999年的水平还低。

“这些年我们没有进步,我们落后了。”谢国民也说。

这中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就像当初踏上深圳的土地、第一次抓住中国农村的机会一样,金融风暴后,谢国民仍然坚定地相信,“这十几年,这十几年要把握机会,中国这十年可能就等于其他国家五六十年的经济发展。”

据报道,谢国民卸任了集团董事长和CEO的职务,其长子谢吉人接任董事长,三子谢荣人接任CEO。谢国民或将担任高级董事长,继续参与集团经营。

学习中文,从谢国民开始一直到他的孙辈,已经成为家族不成文的规定。

从谢国民手中接棒的下一代,能否带领融合了潮汕文化和泰国佛教文化的正大集团,抓住中国发展的下一轮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