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

老農民說事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一直是我們國家的根基,而農村的這些俗語老話就是凝結著我們農民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這些俗語老話對下一代的人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和參考作用,教授了我們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話能教給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我們都知道螞蟻雖然個頭不大,但卻是非常勤勞而且團結的一種昆蟲,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螞蟻都能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團結找到生存的機會。我們反過來看麻雀,咱們農村人對麻雀一直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麻雀不僅吵鬧,還偷吃我們的糧食。每天嘰嘰喳喳的一點用也沒有,也不能像其他的動物一樣靠一些行為來為我們農民預報天氣。我們也用麻雀嘴來形容農村中一類只知道在背後說三道四而不幹實事或者沒有志向的人,例如《史記·卷三十六·陳涉世家》中記載: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也說明燕雀是甘於平庸,沒有志向的人。

所以說,古人留下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踏踏實實,付諸行動,不要紙上談兵,光說不幹。

農村留下來的很多俗語都有著非常深刻的道理,正所謂話糙理不糙,每一句話都需要我們仔細去品味!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大學畢業後,想了很多不切實際的東西,很多工作自己又看不上,好的工作又找不到,有些“眼高手低”的感覺,過年的時侯,回到農村和爺爺聊天,爺爺雖然住在農村,可也算是飽經滄桑的知識分子,他握著我的手說,孩子啊,做人呢,要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我思前想後也沒悟出什麼道理,回家一問奶奶,才恍然大悟,原來爺爺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



螞蟻雖然很微小,整體尋尋覓覓,可是它腳踏實地,弱小的身軀卻在為生活忙碌奔波,從不停歇。而麻雀整天嘰嘰喳喳,嘴從來不閒著,可總是在天上飛,從不沾地。爺爺這是在用兩種動物來教育我,做人呢,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不要做空想主義者,要像螞蟻一樣,勤勤懇懇,一點一點地做事,積累。才能活出生活的希望。不要學習麻雀嘰嘰喳喳,卻很少做事,得不到大家的好評。

這句話雖然看似簡單樸實,卻是句句戳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沒有實際經驗,是怎麼也做不成事的,只有像螞蟻一樣,努力奮鬥,把說出的話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才能得到回報,人生就是這樣,你想要一樣東西,就要去努力,你不努力,就放棄,生活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報。

雖然這句俗語很俗,很樸實,包含的卻是做人和做事的態度。用兩個動物相比,道出了生活中的真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大家,我會持續解答農村的相關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和支持。


生活巷


土妞從小在農村長大,聽到過很多的俗語。記得堂哥畢業後進公司上班,過年回家後滿腹牢騷,說給老闆提建議,老闆不僅不採納,反而臭罵了他一頓。他委屈得很,說明明他提的建議是對的,照這樣做的話,產品一定會更好,公司的前景會更大,結果老闆卻不屑一顧,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這時爺爺語重長心地說,“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說的就是你。在爺爺的一番解釋下,堂哥聽進去了,以後工作慢慢踏入了正規。

那麼“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哪些做人的道理?

具體的意思。

螞蟻是勤勞能幹的象徵,別看它們小,卻能搬得動比自己重很多的東西。麻雀是嘰嘰喳喳的象徵,它們有時間只會喳喳叫,連窩都懶得搭,厚著臉皮去搶別的鳥的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事的時候要腳踏實地,而不是光說不做。

做人的道理。

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做事,少說話,要勤奮務實,而不是高談闊論,要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好高騖遠。特別是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只有做出了成績、自己才會被肯定,才會得到賞識。

這句農村俗語很是樸實通俗,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手法,用螞蟻、麻雀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動物來做比喻,教給人們做人和做事的態度。由此可見,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我們去了解、去學習、去傳承的。


對於這個回答,喜歡的點個贊吧,有不同想法的,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土妞話三農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一下子把我的記憶拉回到二十年前,那時候還小,在農村,有爺爺照看著我。


那時候就經常聽到爺爺給我說:做人要像螞蟻那樣,踏踏實實。不要像枝頭的麻雀嘰嘰喳喳。小時候模模糊糊就這樣記著,也聽不太明白。直到很多年後才明白這其中的真諦。

農村的生活很淳樸,尤其是秋天的時候,在棗園裡會發現很多螞蟻在地上,或者樹上,來來回回一趟一趟的搬運比它個頭大的多的食物。他們不知疲倦,只要沒有大風大雨的天氣,你仔細的觀察,總能發現很多螞蟻的蹤跡。它們沒有偷懶耍滑,好像從來不知道累是什麼一種狀態。所以爺爺說的做人要像螞蟻,現在好像明白了。



麻雀是一種很小的灰色的小鳥,它們總是在枝頭嘰嘰喳喳。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大部分鳥類都不出來,或者南飛度假了。麻雀們依舊在北方,專吃農民的糧食,所以老一輩的農村人,對他們沒有好感,說它們只知道叫喚,不做好事,太虛不務實。這就是不做麻雀嘴的來歷吧。


麻雀現在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了,不能在捕殺了。小時候在農村,我們小孩子都會捉很多麻雀來玩,因為玩具很少,所以大自然給我們的玩具就多了,不是捕鳥蛋,就是去捉魚,還有爬樹掏鳥窩。

“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在農村經常來形容一些勤於耕種,踏踏實實的人,還有好吃懶做,只知道光說不做的沒信用的人。通過俗語,是不是能體會到俗語是老一輩人的智慧結晶呢?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專注農村那些有意思的事。


最三農


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和有著號稱“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的愛因斯坦似乎沒有什麼共通之處,但是處世的大智慧確實想通的。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成功定律那就是“成功=艱苦勞作+正確方法+少說空話”,這個成功公式很早以前就被勤勞智慧的農民伯伯總結成一句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前一句寧做螞蟻腿的意思是:做人要像螞蟻的腿一樣,腳踏實地、勤勞肯幹。眾所周知碼字是十分勤勞的小動物,可以搬運其比自身體重四百倍的物體,可以說螞蟻的腳爪肌肉非常有力。做人也是一樣,要一步一個腳印,培養自己充分的能力、紮實的技術才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尋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後一句不做麻雀嘴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像麻雀的嘴一樣嘰嘰喳喳,只說些毫無意義的空話,聒噪而不實際。其實不光是做人,看人也是一樣,比如很多女孩挑選老公的標準就是不在於男生說了什麼而在於做了什麼,過了用耳朵談戀愛的年齡,更多成熟女性選擇的是肯為她努力上進的好男孩。



拒絕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一步一個腳印用真才實幹取得的成功才會更夯實、更輝煌,當然也會更有底氣。原讀這篇文章的你們都能成為一個有底氣的實幹家。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討論


用戶84986734910


‘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螞蟻那腿不停的動,非常勤懇,麻雀的嘴,嘰嘰喳喳,讓人討厭。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話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



一,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要只說不幹。做任何事情要實打實地不是靠嘴就能完成就能實現的。嘴說的再好聽,不動,任何事情也完不成,任何事情也做不好,也做不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說咱們平常家庭刷碗這麼一個小活吧,如果說光靠嘴刷碗,去刷碗去,去刷碗去。。。。,但是不動還是刷不了。

二,跟人相處我們也要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告訴我們,對人要真誠。不要只來虛的,只靠一個嘴。這裡也舉一個例子,假如說我們孝順自己的父母。我今天說給我媽媽買雙鞋,明天我又說給我媽媽買輛車子,但是始終什麼都沒有買回來?這就是在玩兒虛的,為什麼沒有買回來,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去買,只是動嘴。但是等你想養的時候有句話叫,‘子欲養親不在’,跟自己的父母在玩虛的,當你想養你父母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了,所以做人對待別人一定要真誠。

三,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話也適用於我們夫妻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吵架經常是為了幹活,誰多幹誰少幹,誰沒幹誰又幹了,怎麼我幹活你沒有幹活啊?憑什麼我幹活啊?經常為這些事情吵嘴。。作為夫妻兩個人都要做到像螞蟻一樣,勤勤懇懇的去做家務活兒,去承擔家裡的事情,而不是隻靠一張嘴光說不幹。這樣一來,夫妻關係也會越來越好,人心都是肉長的,你雖然不會說,但是家裡的一切事情你都去幹,都搶著去幹那麼另外一方,他心裡也會心存感激,也會記你的好,那麼夫妻關係只會越來越好。

四,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話,在我們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適用的。比方說自己的老公,生意上出問題的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心情煩躁,這時候你不要只顧著去問去問,光動嘴或者叨叨他叨叨起來,沒完沒了,你不如去做些,在行動上,讓他感到你在關心他,心疼他的一些行為。他自己就會主動說出,他究竟遇到了什麼麻煩事那麼你們溝通起來就會非常流暢。他心裡也會非常感激你,看我自己老婆,我心情煩躁的時候,他會在行動上來關心我,而不是在語言上叨叨我,讓我心更加煩躁。

五,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話也適用於我們朋友之間,街坊四鄰的相處之道。朋友之間街坊四鄰,一定要真誠的去相待。如果對方有事情了,要全心全意的去幫助對方,而不是隻靠耍嘴皮子,光動嘴,不去幹實事。如果你對別人光對嘴,不去幹實事的話,一樣的,當你有事情了,遇到麻煩事兒了,你的朋友,那街坊四鄰也是隻會動嘴不去幫助你,不真心實意的去對待你。

所以呢我們農村常說‘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無論我們對待自己的父母,還是對待朋友,還是對待鄉里鄉親,還是夫妻之間,我們一定要做到‘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你認為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呢?有不同意見的朋友評論區任意評論。


農村紅梅


快成熟的麥子田裡,樹立著竹竿,竿上繩著紅色塑料袋子,稻草紮成形狀各異的樣子,為啥?當然是驅逐,嚇飛到農田裡覓食的麻雀了。為了趕跑到田裡啄食麥粒的麻雀,農民傷神又著急,沒少動腦筋。有的甚至用爆竹一個一個的炸響,去嚇唬那嘰嘰喳喳不停亂叫的麻雀。

農村人煩死了這偷吃,從早上就叫不停的麻雀嘴。為了讓麥粒,未成熟的櫻桃等食糧,果子被大量麻雀襲擊,沒少往田地裡跑,人為或其它辦法驅趕麻雀。每到這個季節,總讓人想起農村這句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其實這句俗語,真正告訴我們的是多做事,少說話。 螞蟻代表勤勞,就像勤勞的農村人,整天忙碌在田地裡,螞蟻腿雖然細,但有幹勁,有力,只要不停息的勞作,螞蟻腿也可搬運一窩的口糧。只要人勤快,多動不偷懶,糧食也會堆滿倉。

麻雀代表聒噪,只說不做,好吃懶做的人群。農村就有一些,只知道門前搬弄是非,背地裡說村鄰們壞話的“長舌婦”。下地不好好幹活,有人多的地方就擠到一塊亂嚼舌根。這樣的人,走到哪就被視為嘰喳不停的麻雀,很是不待人見。


立志要付諸行動,只空嘴談理想,永遠是空想。實幹才會出成效,出業績。不要逞口舌之能,一時的語言功效永遠抵不過做出來的實際效果。“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農村代代相傳的口語,凝鍊出了勞動生活實踐的智慧精華。

做事一定要腳踏實地,點滴小事做起,如螞蟻搬家,日積月累,方可建樹。若只知嘴上叫不停,總想撿別人的便宜,佔言語之能,那真成農村人見人厭的麻雀了。

我是彝家山妮,寫農村身邊事,說農村身邊人。喜歡請關注,交流互動吧。


彝家山妮


在農村很多俗語有能給人一定的教育作用,因為它是人們生活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是通過生活實踐得出的。好的俗語會自然而然的流傳下來,並且被人們所熟知。那麼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



螞蟻在農村一直就是扮演者一個勤奮的代表,它雖然身體小,但是意志力卻絲毫不減。平時在家裡或者路邊都可以看到螞蟻出來覓食,有時候可以看見一隻螞蟻嘴巴刁著一個食物比它個頭還大,但卻絲毫不能阻擋它搬運食物的毅力。因此螞蟻在農村人看來是值得敬佩的,所以才有“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腿”這個俗語。



麻雀在農村依然很常見,在農村生活的人應該都知道,每當稻穀在灌漿期到成熟期這個階段我們都會看到麻雀在時不時的偷吃稻穀,在趁人不在立馬飛下田中進行偷食。因此麻雀在農村給人的印象就是偷懶、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代表,它不會像螞蟻一樣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付出。因此才有“不做麻雀嘴”的俗語出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像麻雀、螞蟻一樣,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角色。具有“螞蟻”品質的人受人愛戴、尊敬和學習的,而具有“麻雀”一類的人是最令人反感、討厭和唾棄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像“螞蟻”一樣的人,而不是像“麻雀”一樣的人。這是一句正能量的俗語值得我們傳頌。


鄉村波比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哪些做人的道理?



俗語是農村貼身經驗和觀察的總結,是一種語言農縮的精華,一句俗語一個道理,一個典故,流傳至今,依舊生命力強勁,警示後人,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寧做螞蟻腿”的意思是寧可願意做事像螞蟻一樣勤快,多跑腿,只有行動了,俯下身身子,腳踏實地跑到現場做事,方能成事。“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即便是才華橫溢,也要身臨其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這個理!



“不做麻雀嘴”的意思是人不要像麻雀那樣好吃懶做,只剩下個嘰嘰喳喳的嘴。麻雀的生活方式就是得過且過,不像松鼠、老鼠等存糧食過冬,它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顧眼前,沒有長遠計劃,剩下的時間就是在一起打嘴架,無所事事!



農村這句“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俗語告訴我們做人要像螞蟻一樣勤快,多動腿,多勞動,善落實到位,方能衣食無憂。而不要像麻雀那樣“茶壺打了梁就剩下嘴了”,好高騖遠,空談闊論,也可以說是紙上談兵,結果一事無成,慘淡一生。



所以對於做事就要身體力行,親力親為,付諸行動,落實到位,不要吃不下苦,還要“煮熟了的鴨子嘴硬”,喳天唬地的,不去行動,不去落實,天天像“高音喇叭”一樣大呼小叫,空號口號!



總之,農村好多俗語、典故、諺語都在告誡我們某一個大道理,或者經驗,警示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該怎麼做。這都是祖祖輩輩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

贊同宗元三農堂觀點就支持點贊關注!拜託🙏


宗元三農堂


問題描述: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農村有很多俗語,源於農民朋友們對於日程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一種感悟總結。農村俗語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通俗易懂,比如說“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農村俗語,其字面意思無非是“寧願做螞蟻的腿,也不要做麻雀的嘴”。那麼“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這句農村俗語蘊含什麼道理呢?

“寧做螞蟻腿”

我們知道,螞蟻是一種很勤快的動物,每天都會外出尋覓食物,常常能搬起比自己身軀還要大好幾倍的食物,要是遇到搬不動的,就會呼叫“隊友”來幫忙運回洞穴。“寧做螞蟻腿”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要踏實勤幹。

“不做麻雀嘴”

麻雀這種動物,在五六十年代被認作是“四害之一”,不過後來翻了身,成了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雖然說麻雀現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不過農村人們還是比較討厭麻雀的,因為它時常禍害莊稼地裡的糧食作物,比如麥子、穀子之類的。為什麼說“不坐麻雀嘴”呢?這是因為麻雀“嘰嘰歪歪”的,被認作是隻會嘴上嘮叨,但是不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