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投資理財平臺p2p崩盤了,投資人的錢怎麼辦?

趙建平62


P2P崩盤的情況下,如果是正規的P2P因為大規模爆發壞賬而引起的,資金投向符合監管要求,那麼投資者風險自擔,主要看相關債權是否有足值的擔保措施,依法執行即可;如果是一些違規的P2P平臺,如果發現及時追討及時,還是可以通過司法手段追回一部分的。



2018年暴雷的P2P平臺暴露出來的信息,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大概有三種。

1.龐氏騙局

這種就是沒有明確標的,純粹為了吸儲,這種平臺一旦暴雷,基本上沒有收回本金的可能性了,大部分資金都被高管揮霍一空,因為本來就是騙錢。

2.自建資金池,挪用資金用於第三方企業自融

按照規定P2P平臺是不允許有自己的資金池的,需要在銀行做存管,然而部分不正規的平臺於和一些上市公司“換股”,吸引大公司的入股,而這些大公司“醉溫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這部分存管的資金。還有甚者通過虛構第三方將資金挪用,用於第三方公司的自融的。企業發生風險,繼而引起平臺暴雷。

這種情況平臺出了問題,還要好一些,主要看這些用於自融的第三方公司有沒有可處置的資產,處置清算後,本金還可以收回一部分,至於怎麼分配這些資金,當地肯定會有具體的安排。

3.資金用於正常的私人借貸業務,爆發大量壞賬,平臺剛性兌付導致資金鍊斷裂

這種是最正規的P2P,只是因為風控體系的問題引發的資金鍊斷裂,尤其去年到今年的經濟下行,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不好,很多民營企業本身週轉困難,而他們就是P2P平臺的主要借款方,債務發生違約,壞賬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資金鍊斷裂,繼而倒閉。 這種情況下,本金也可以收回一部分,不過前提是,借款方有足夠的抵押物或者反擔保措施,待這些資產處置以後,會對投資方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償。

目前P2P處於行業整頓期,即將大洗牌,成熟的風控體系和符合監管政策是很多平臺都不具備的,投資者在這方面要謹慎投資,注重資金安全,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儘量觀望為好。


不立而立


P2P崩盤對於投資者來說就像末日的到來,很多人急於獲得高利息,這邊套現出來,那邊套現出來投資,高利息導致越來越盲目,最後平臺因資金缺口而崩盤,使得投資人虧損。平臺崩盤無非就幾種:


1.平臺股東捲款跑路導致平臺崩盤。這種平臺就是一個融資平臺,平臺只管融資,給投資人高利息,平臺偽造一些數據,前期投資回款基本上以後期投資人的錢還款。等融資盤達到一定高度,數字驚人的時候,一夜之間平臺捲款跑路,公司成為空殼。這投資人的本金一分拿不回來。

2.平臺本身背景好,資金比較雄厚,平臺的借款用戶比較好,風控平臺做的比較不錯的。投資人投出去的錢,借款人差不多都能還,資金不夠還賬的,平臺出資墊款返回給投資人,這種投資人能收到利息與本金。



3.P2P崩盤事件發生後,平臺資金也出現回款不及時,無法墊資的,宣佈不跑路,不失聯,積極與各位投資者聯繫且進入清盤整頓的。這種投資人可以拿到本金,但沒有利息。本金分24個月至36個月分期返還。


五維傅少


P 2P崩盤投資人的錢怎麼辦?

類似的問題,我回答過多次!

P 2P 爆雷潮,怎樣收拾殘局?如何挽回投資人資金?

當借貸人被催收摧殘的時候,當一個個被蓋上“老賴”的帽子的時候。我曾說過:天道好輪迴,蒼天不曾饒恕過誰!如今平臺爆雷,投資人受苦!誰之過?“老賴”麼?

一群P 2P 肆無忌憚的把借貸人摧殘成什麼樣子了?高高在上的“平臺”是否體恤過處在這個階層的人們?

今天一個個搖搖欲墜,還不找出核心原因,依然加強徵信政策依然警告借貸人還款。想法沒錯,方法恰當麼?借貸人是唯一的希望。核心方法在哪?有些事始終糊里糊塗,很多平臺夠資格入徵信麼,夠的話,亮出來 公示出來,誰都可以認可!而然,一面黑社會式的摧殘,一面徵信的強壓?搞什麼?一場怪風毀了多少人的徵信?這似乎是一場拿著誘餌,用徵信和通訊錄綁架的遊戲!

平臺運營、建設,投資人的分潤,催收加入分成,壞賬率覆蓋,這一系列支撐點在哪?在“借貸者”的借貸利率上,這利率得多高才能支撐這一切?而且借貸者是一批什麼階層的人!除此之外,資金託管和資金流向是否明確?

瘋狂時期,多少平臺年利率在百分之百以上,在百分之二百以上?有目共睹,有些還打著“國字號”!他們年利率多少?

就算年利潤在24%-36%,受保護!試問一萬塊錢年一年2400-3600利息還加額外費用,如今的經濟發展那個企業或個人能承受的住?三分息的民間借貸造成多少悲催的結果!互聯網平臺超過幾倍?更何況不留喘氣的餘地!

現在平臺一個個爆雷,跑的跑,保身的保身,當曾經那些無奈以貸養貸的個人,身負多個貸款,個個貸款爆雷的時候,他們如何逃脫。催收窮追不捨,投資人一片謾罵說成“老賴”,恨不得榨乾最後一分的時候。想沒想到今天平臺爆雷投資者受苦!能夠支撐一個行業的永遠都是客戶,而不是手段!都恨不得撈上一筆,立刻上市,走正規!把借貸人當成什麼了?

當出現所謂集體“賴賬”的時候,就應該及時補救!所謂真正的“老賴”能有幾個?能用多少佔比?這部分人影響不了平臺。當時無能力償還的不要暴力催收,設成多次分期!長時間分期!給他們喘氣的機會。有今天的結局嗎?個個慌慌張張恨不得一夜之間各種手段全部收上來?你把他們當成什麼了?

有些投資人和吃瓜群眾,各種批判各種嘲諷借貸人。他們是希望,卻把他們推上深淵!

借錢該還不?必須還!怎麼還?

給他們時間!畢竟是小額貸!統一最低利率,留出充分時間,設成多次分期,哪怕一年三年,有12%-24%的利潤我認為完全可以彌補長時間的分期!一萬塊錢一年有1200的利潤,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樂開花的!

同時暴力催收行業,違規平臺一律加強管制!曾經的不正當行為該處罰就絕不手軟!真正有能力卻不想還的老賴依然加強法律監督甚至強制措施!

這場風要正起來,挽回投資人的損失,還是靠那批所謂的受過摧殘的“老賴”!






水木麗家


投資理財的p2p崩盤,投資人首先應該做的是調整好心態,對事情的結果有一定的預見性,盡最大的努力,考慮最壞的結果。因為這部分錢有可能追回,更有可能追不回,或者只追回一部分。

做好心理預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切不可因此失去信念,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在證據資料的準備上,主要有合同、銀行流水、個人身份證明材料等。

各地市對此事的追查並不持積極態度,但錢是自己的,不管最終的結果怎樣,都要努力去爭取,如果讓壞人逍遙法外,那就太便宜他們了。

如果去研究前幾年的案例就會發現,一般問題平臺的高管特別有錢,甚至炫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中晉系美女炫富事件,直接將中晉系推向了風暴中心,滔天的罪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再比如e租寶ceo,不惜重金給其情人購買別墅、高檔首飾、豪華汽車,並美其名曰“美女總裁”。

雖然這些錢在審判中都要求變現了,但對於流失的資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很多平臺的高管都擁有自己的產業,這些就屬於自融的類型,這些資金或流入自身企業,或流入股市、房地產市場等,除非投入的這些錢是盈利的,不然根本無從追繳。



問題平臺在跑路之前都是有預兆的,如果發現平臺股權無故變更,很可能已經打包好行李準備溜之大吉了。

據最新消息稱,銀行以後的理財產品也不保證剛性兌付了,這更要求投資人必須煉好“火眼金睛”,為自己的錢袋子兜底。


莫得感情的殺手


p2p崩盤,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法律援助.

關於P2P,我們都知道它屬於一種民間借貸行為,面對沿海一帶p2p暴雷,一些平臺發生跑路或資金鍊斷裂,一時討伐聲四起.很多資金出借人是欲哭無淚,深深懊悔.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後悔沒有用,還得靠自己,那怎麼辦呢?投出去的錢怎麼辦?這麼多的人損失怎麼辦?很多人選擇了維權,組隊進行上門拜訪,但是都無功而返.所以我們得尋求國家的法律援助,向監管機構報警備案,讓法律機構進行深入調查,儘可能的追回資金,就算追不回全部的資金,至少可以挽回一部分損失,讓自己的損失減少,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財產.

既然要追回資金,那麼我們還得熟悉P2P行業的法律法規,我們通常把平臺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金融業務許可證資產的P2P平臺;一類是沒有金融業務資質的非法集資平臺.這兩個我們是需要區別對待了,其次我們還要看利息是不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高過這也是屬於無效合同.那麼也追不回高額利息,最多能追回本金和佔用時間內合理利息.

對於有金融資質的平臺,合法合規的平臺,人民法院是給與支持的,那麼平臺出現問題,自然是受法律約束的,是會要求平臺償還本金.

如果平臺屬於非法集資,那麼國家法律也會對平臺進行刑事出發和罰款.至於被吸走的資金,國家也會盡力追繳,無非是多少的問題,能挽回一點算一點,總比血本無歸好,其次也得有心理準備面對追不回來的情況,那麼我們就得承受全部的虧損,但是盡力了,我相信也是心靈的一種安慰.所以朋友們,投資的時候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讓虛假廣告把自己給誤導了.

遭遇跑路和崩盤的朋友,通過法律的途徑儘量挽回損失吧,既然已經出錯了,只能讓損失降低了.有過這樣的投資經歷,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再去貪圖別人高額利息的誘惑了,還是得腳踏實地的做投資,明確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會,也得自己接得住才行.


老鱷魚觀天下


目前崩盤的p2p按照歸類的話分為兩類:正常合規經營因為壞賬率過高導致崩盤;平臺不合規實際控制人跑路。這2類平臺後續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不同情況對應投資人的錢也會有不同的遭遇。但是共同的命運基本上都是回款比例低,回款時間漫長。

平臺“合規經營”,高壞賬導致難以為繼的崩盤,投資人風險自擔

目前爆雷的p2p裡有一部分是“正常合規經營”的,但是因為p2p的客戶群體決定了其貸款的高違約率,時間一長,平臺的資金窟窿越來越大,到後面難以為繼,只能崩盤。

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的錢能回來多少,主要看這批壞賬能追回來多少,壞賬追回比例越多回本比越高。

但是,因為p2p貸款人的垃圾屬性,回款比例本來就不高,再加上平臺爆雷後催收團隊樹倒猢猻散,基本上回款比例低的可憐。

違規跑路p2p按非法集資處理,回款主要看公安機關的追贓挽損

除了合規經營的p2p,不管是自融還是以佔有投資人資產為目的的吸納公眾資金,公安機關的定性都是統一的:非法集資。

目前非法集資案的處理過程中,主要的辦法還是由公安機關出面,查清平臺資金路徑後再進行追繳,將平臺名下及平臺實際控制人名下的資產進行查封,拍賣後按比例返還。

因為目前非法集資案件過多,公安機關警力嚴重不足,因此,大部分案件從立案到清償都要3年以上的時間,包括15年底的e租寶,到現在馬上3年了,依然沒有開始清退工作。

總之,p2p崩盤後回款比例基本上都很低,能回來50%已經很不錯了,時間上基本都要3年以上了。


金融筆記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分成兩種情況:

1. 還不起錢,平臺流動性出現危機而崩盤

這種情況其實平臺並沒有涉及到違法,如果P2P平臺崩盤是由於流動性危機引起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其時間,讓其能以較好的價格處理到手上的資產,變現後解決流動性危機。這樣才是保證投資人利益的最佳方案。

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最好的方法反而是不要擠兌,而且是密切關注平臺流動性情況,不然容易逼平臺賤賣相關資產,最終反而得不償失。

2. 老闆已經跑路,公安部門介入

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是違法犯罪了,投資人能做的就是及時去跟蹤案件進展,準備好相關法律材料,一旦公安機關有突破,第一時間申請賠償。

這種情況時間一般較長,而且損失是肯定會有的,最後只能追回部分錢款。對於能夠追繳回的錢款,將按照債權比例還給投資人。已被消耗掉而追不回來的部分,對投資人而言,就可能形成損失了,所以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


吉富寶


P2P崩盤一般老闆已經跑路或者清盤,從投資人角度出發,投資人的錢需要投資人去爭取,一般幾個靠譜途徑:

1、查看投資是否有保險,包括履約保證保險,一般都可以在債權中查看是否有保險加持,如有有保險加持,通過保險是追回投資的最有效也是最有用的方式。

2、如果沒有保險只能找理財平臺追回投資了,查看平臺的處理方式,是清盤還是債轉股或者其他方式,這是最後的方式。

一般來說理財平臺崩盤,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是比較難催回的,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收益越高,風險越高。


天才眼鏡小強強


團貸網股東萬和 內幕暗箱操作線索參考如下,要求查封和凍結萬和全部資產,抓捕萬和高管,像團貸網高管一樣處理,嚴厲打擊害群之馬: 1.團貸網99.74%股權股東為北京派生科技有限公; 2.2017.11.03,唐軍將北京派生科技股權全轉讓給萬和,團貸網是萬和99.74%控股公司; 3 2018雷潮後進入政策敏感期,2018.10.17-2019.6.30,為防止股東變更導致推卸責任,團貸網被法院凍結,期間禁止股東變更; 4 可是,2019.1.16,萬和再將北京派生科技股權全轉讓給東莞天秤科技,實際股東為唐軍; 5.萬和控股團貸網時間:2017.11.03-2019.1.16 萬和在此期間收取的助貸費用30多億。 以上幾點可以說明: 1.團貸網在18年期間的實控人並非是唐軍,而是萬和盧老闆,萬和從中非法獲取大量資產; 2 由於處於法院凍結期,萬和將派生給天秤科技的股權轉讓不生效,也就是說,直到2019.6.30日,團貸網也仍是萬和99.74%的控股公司; 3 既然歸萬和所有,萬和集團應當負責返還團貸網所有出借人的全部本息! 4 萬和控股期間所發生的非吸和詐騙,必須由萬和兜底!請有關部門深入調查。 有幾個問題需要深挖: 1 法院凍結期,萬和為何能表面上轉讓股權成功?負責審批的是誰? 2018年雷潮之後,有規定p2p公司不能進行股權轉讓,防止股東之間互相推責,熊貓金控想剝離銀湖網就因為股權凍結而無法實現,工商部門是誰允許了團貸網在敏感時期的股權轉讓?! 2 萬和2019年1月違法剝離團貸網,2月派生剝離團貸網,3月團貸網就暴雷,這不得不讓人質疑是一場預謀,並事先為萬和打好掩護,做足準備!請嚴查。 3 為何至今未對萬和進行嚴查並追繳資產,根據萬和團貸網股東的地位,萬和應該是第一個被查封和凍結全部資產的,包括高管!強烈要求嚴厲打擊萬和這種害群之馬!


Zst2


長城資管,央企失信,國家形象,必然受損。

還錢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