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

近期,麥可思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屆中國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分別為本科91.6%,高職高專92.1%,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

大學生就業一直以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每一年的就業狀況都能引起社會的一番討論。接下來,英才君將根據《就業藍皮書: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分別從就業市場對專業的需求、大學生畢業之後都去哪了、選專業時考慮興趣還是市場需求這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1

就業市場對專業的需求分析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其中,本科專業中音樂表演、美術學,高職高專專業中法律事務和語文教育連續三屆都是紅牌專業。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其中,本科專業中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高職高專專業中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連續三屆都是綠牌專業。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從各項數據中不難看出,2016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學科門類就業率最高的是管理學、工學,就業率最低的是法學;專業類就業率最高的是護理學類,最低的是歷史學類、法學類;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專業是軟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2016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專業大類就業率最高的是生化與藥品大類,就業率最低的是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專業類就業率最高的是食品藥品管理類,就業率最低的是畜牧獸醫類;就業率前三位的專業是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

由此可見,只要選對專業,即使學校並不知名,也有獲得好前程的機會。

2

大學生畢業之後都去哪了?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注:就業滿意度包含了勞動強度、人職匹配度、工作穩定性、薪資報酬等看得見的定量指標,同時也包含了工作適應度、生活幸福度、家庭期望值等看不見的定性指標。

眾所周知,“北上廣深”一直是歷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去向的主要選擇之一,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地方的經濟比較發達,也因為這些城市的就業需求和機會大。

由上圖可見,北京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的城市,但杭州也成功晉升為新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以上數據表明:深圳、廣州對畢業生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而杭州、天津、蘇州等城市對外省本科畢業生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3

選專業時考慮興趣還是市場需求?

隨著高考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專業的選擇也越發重要。目前來看,教育業、信息業與醫療業畢業生需求旺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新興行業的人才需求也很旺盛,選擇貼近市場需求的專業也意味著就業的時候能夠更加順利。

那麼,問題來了,選擇專業時,到底是應該考慮興趣還是市場需求呢?英才君認為,興趣是前提,市場需求是方向,二者應該綜合考慮,有機結合。

▶ 專業選擇務必遵循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兩大要素

確定興趣選專業,是填報志願的前提。你是什麼樣的性格類型,你的興趣在哪些方面,瞭解清楚這些,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專業篩選了。

一般來說,外向的人更適合選擇能夠充分發揮自己行動能力和積極性的專業,例如管理、法律、經濟、市場營銷等;內向的人更適合選擇能夠發揮自己的計劃性、敏感性、邏輯性的職業,例如研發人員、會計、技術人員等。人格與職業環境的匹配是形成職業滿意度、成就感的基礎,如果一個人的人格類型與職業環境類型都屬於同一個類型,那麼他的職業滿意度和成就感就會高些。

▶ 以結果為導向,看職業選專業

近年來,各地人事部門都會公佈當地緊缺人才目錄,人才市場、招聘網等機構也會公佈有時效性的人才需求信息。通過這些,可以瞭解各地對人才需求的大致走勢,對選擇專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教育部每年都會公佈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專業,尤其是新增專業備受大家關注。這裡的新增專業包含兩個意思,一個是針對全國而言新開設的專業,也就是首創; 一個是針對某所高校而言新開設的專業。這些新增設的專業大部分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新興產業密切相關,大都屬於目前或將來人才市場上的熱銷人 才、緊缺人才培養領域。因而新增專業透露出的緊缺人才趨勢圖可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選擇專業的參考依據。

大數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原因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