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好多翠友會遇到這個問題,很喜歡水靈的翡翠,可是不太敢買,即使是大商場現在也不那麼靠譜。其實喜歡每一種玉石珠寶,自己還是要懂一些專業知識。這樣就不會被忽悠了。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辨別翡翠。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天然翡翠

翡翠分為天然翡翠、即A貨,酸洗翡翠,即B貨,酸洗加染色翡翠,即B+C貨,翡翠仿品,即D貨,如染色石英岩、岫玉、水沫子、水鈣鋁榴石、馬來玉、人造玻璃等。

在購買翡翠時要認準國檢機構出具的證書,天然翡翠證書上面標註的是翡翠,B貨翡翠證書上標註的是“翡翠(處理)”或“翡翠(注膠)”或“翡翠(B貨)”或“翡翠(優化)”;C貨翡翠會標註“翡翠(染色)”;D貨則直接標註這種代用品的名稱,如染色石英岩、岫玉、水沫子、水鈣鋁榴石、人造玻璃。

B貨、B+C翡翠

染色的翡翠與天然的翡翠區別又在哪裡呢?在高強光手電筒的照射下,通過放大鏡觀察可見人工染色與天然顏色的巨大差別。染色的翡翠顏色浮於表面,分佈在晶體之間極為不自然。同時,還能通過查爾斯濾鏡來觀察顏色真假,用珞鹽染成的翡翠在查爾斯濾鏡下會變成粉紅色和棕紅色。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先將翡翠用強酸(主要是鹽酸)浸泡十天以上,將翡翠原料中瑕疵剔除。強酸浸泡後翡翠內部的結構變得鬆散,而後將環氧樹脂注入翡翠,來提高翡翠的透明度。此類翡翠水頭足,底乾淨,顏色鮮豔,但是結構酥鬆,幾年過後翡翠會出現裂紋。

鑑別方法:強酸破壞了翡翠自然的結構,翡翠的表面光澤模糊,內部顏色呈絲瓜瓤狀分佈,注入樹脂的翡翠在紫光燈的照耀下會出現熒光,聲音聽起來發悶。

染色石英岩

染色石英岩又叫馬來玉,因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綠色也比較濃豔,常用來被冒充高端翡翠。兩者有以下幾點區別: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1、顏色分佈不同。一般染色石英顏色分佈十分的均勻,顏色比較濃豔,底子十分乾淨,底子不帶黃色調,和翡翠相比,它的顏色分佈沒有深淺變化。

2、染色石英岩和翡翠的機構不同,沒有翡翠特有的翠性和色根。

3、翡翠的顏色分佈自然,而石英岩有許多細小的裂隙,所用的染料顆粒分佈在裂隙之中,顏色分佈呈絲瓜瓤狀。

4、二者的相對密度不同,石英岩玉的密度是2.80,翡翠的密度是3.33,所以相對於翡翠,石英岩上手有輕飄飄的感覺。

5、二者的折射率不同,石英岩的折射率是1.55,翡翠折射率是1.66.

岫玉

岫玉最大的特點是硬度明顯低於翡翠。同時,岫玉具有明顯的油脂光澤或蠟狀光,岫玉的顏色多為黃綠色,分佈均勻。而翡翠則為玻璃光澤,顏色分佈多有色根。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水鈣鋁榴石

水鈣鋁榴石屬於石榴石族含水的亞種,其顏色、光澤與翡翠有著驚人的相似。市場上黃色和綠色的水鈣鋁榴石有時會被當作翡翠來賣。

常見到的成品有掛件、戒指、蛋面,顏色從淡黃色到褐黃色都有,多為半透明,玻璃光澤,細粒的隱晶質結構,肉眼及顯微鏡下觀察均無顆粒感,類似於玉髓瑪瑙的隱晶質結構,但是透明度相比要差些,解理不發育,顏色基本均勻一致(圖1)。而黃翡的黃色屬於次生色,沿顆粒間隙或解理分佈,多為褐鐵礦所致,而且翡翠的質地是變化的,可以是細膩的,也可以是粗糙的,當黃翡的礦物結晶顆粒平均直徑大於1mm時,肉眼下會有顆粒感,當結晶顆粒平均直徑在1mm以下時,肉眼很難會有顆粒感,解理髮育,可呈星點狀、片狀或針狀閃光,即“翠性”。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2.綠色水鈣鋁榴石

常見到的成品有蛋面、圓珠、手鐲等,顏色從淺綠色到翠色到暗綠色都有,多為半透明到微透明,玻璃光澤,結構有兩種,一種是整體都表現為細粒的隱晶質結構(圖2、3),一種是不規則方形的點狀綠色色斑分佈在白色或透明的基質上(圖4、5、6)。水鈣鋁榴石在查爾斯濾色鏡下綠色部分會變紅,在461nm處有吸收線。而天然的綠色翡翠在濾色鏡下不會變紅,綠色部分在紅區會有630nm、660nm、690nm吸收線,綠色越濃吸收線越清晰。水鈣鋁榴石的“點狀綠”與翡翠的“色根”也有明顯差異,翡翠的綠色往往呈絲片狀、絲線狀、浸染狀分佈,“點狀綠”是水鈣鋁榴石非常重要的鑑定特徵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水沫子

水沫子是以鈉長石為主要礦物,還含有其他一些礦物的礦物集合體,即為鈉長石玉,它的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點和色帶,分佈不均勻。水沫子常常與緬甸翡翠共生在一起,可以說是翡翠的一個變種。因其具有“滑皮”,透明度好,底杖不韌而脆,等特點稱之“水沫子玉”。 水沫子最大的特點是透明度好,透明到半透明,相當於翡翠的玻璃地到冰地:顏色有白色、藍綠色、墨綠色、少見翠綠色,但是多呈草叢狀、絲狀、青苔狀,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市場出售。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水沫子與翡翠區別 水沫子雖說與翡翠十分相似,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著區別的。 水沫子不顯翠性(無油脂光澤或強玻璃光澤、無透閃狀包裹體—蒼蠅翅),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常常呈局部出現,感覺一堆一堆的。 光澤不強有時候看似膠狀的感覺。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用透光看其顆粒大小均勻,而翡翠呈不均等排布,並呈現長條狀或顆粒狀。 細心觀察可見每部有氣泡串,可能會被雜質充填形成細小飄花。 水沫子和翡翠在外觀上是很相似的,但是價格差距幾十倍,千萬別用買翡翠的錢買個水沫子。水沫子的價格到現在為止,還在起跑線上即便在水沫子裡,最好的料子跟翡翠也是沒辦法比的。

玻璃

翡翠和玻璃的區別:

如何鑑別翡翠真偽

  1. 首先仿翡翠玻璃顏色一般較為均勻,如有色帶,通常呈流紋狀。有一種脫玻化的綠色玻璃。肉眼就可看出有草叢紋的紋路。還有種自稱"馬來玉"的玻璃,稍微放大。就可看到羊齒植物的紋路。該種仿製品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常常會被人對之產生誤解,而當作貴重的翡翠。
  2. 仿翡翠的玻璃製品不能很自然的體現顏色漸變,要不是通體一色,要不就是顏色由深綠區域淡化到淺綠區域顯得十分呆板好像兩塊顏色不同的石頭被強行粘合在一起一樣!
  3. 其次仿翡翠玻璃中常可見到氣泡,特別是早期的科器,氣泡特別明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玻璃仿製品中的氣泡肉眼已經很難分辨,但在高倍放大鏡下微小的氣泡還是無所遁形的。
  4. 玻璃的比重較小,相對密度2.5左右,重量比翡翠輕很多。折射率一般1.54左右,也比翡翠小很多。但是,玻璃的這些物理性質隨著其化學成分的變化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有的玻璃這些性質可以達到與翡翠接近,甚至相同的數值。

翡翠的鑑定方法

1、天平測重量。

2、鑑定者以肉眼觀察翡翠的外觀,看它的顏色、透明度、形狀外觀和光澤。翡翠的光澤應是玻璃光澤,如果有些翡翠外觀是蠟狀光澤,則被懷疑是B貨翡翠。

3、用折射儀測定折射率。折射率是寶石非常重要的光學性質,不同的寶石有不同的折射率,測出準確的折射率就能斷定這是什麼寶石。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而外觀近似翡翠的綠色軟玉折射率為1、61——1、63,而冒充翡翠的石英類玉石折射率為1、54。

4、用顯微鏡觀察翡翠的內部結構。翡翠的特徵是粒狀鑲嵌變晶結構,這是地質學的一個術語,是說翡翠是由很多小礦物顆粒組成,這些小礦物顆粒有粒狀、纖維狀、長柱與短柱狀,成互相鑲嵌的排列。這種結構行家稱之為“翠性”,是行家用肉眼鑑定的重要依據,很多人稱之為“蒼蠅翅”。而在顯微鏡下觀察B貨翡翠,能看出翡翠的結構已經被破壞,結構疏鬆,在小礦物顆料之間還充填有樹脂。

5、用分光鏡測定翡翠的吸收光譜。分光鏡能測出寶石對各個波長的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寶石對光有不同的吸收特點,綠色翡翠對波長489——503nm、690——710nm的光有吸收,這兩條吸收光譜就是翡翠對光的吸收特點。

6、用熒光燈觀察翡翠是否有熒光。純淨的翡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產生熒光,B貨翡翠由於後注膠而發出粉藍色熒光。

7、用比重液測比重。把翡翠放到不同比重的比重液中,在與翡翠比重相同的比重液中,翡翠懸浮其中,既不沉底也不漂浮。翡翠的比重在3、25——3、4之間,而B貨翡翠由於內部注膠,比重會較輕。

8、用濾色鏡檢查。使用人工含鉻染料染色的C貨翡翠,在查爾斯濾色鏡下是紅色,而天然顏色的翡翠不變色。有些特殊染料染色的翡翠在查爾斯濾色鏡下也不變色。

9、用紅外光譜儀測定翡翠的吸收光譜。天然翡翠有特定的吸收光譜,當在吸收光譜中出現明顯的樹脂的吸收帶時,可以肯定為樹脂充填的B貨翡翠。這一方法是鑑定B貨翡翠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上是鑑別翡翠的一些方法,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諮詢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