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季朗友:盤點豐縣城裡的那些歷史遺蹟(後補)

這是一篇來之不易的珍貴文字,作者嘔心瀝血幾十年,厚積薄發,為我們再現了民國時期豐縣城裡的真實景象。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的理解,褒也罷貶也罷,唯有真實性是不可推翻的。

作者簡介:季朗友,豐縣民俗學者,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池塘

司馬遷《史記》載,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壓之。除當年秦始皇派人到豐縣,城四角挖四個大池塘外,還有許多坑塘,大者面積十多畝,小者畝餘。由於這些池塘相依相連,間隔不遠,豐縣城也是名付其實的古城水鄉。經老豐縣秦光雲、程田喜先生等人回憶,在一九六0年代豐縣城,還有十六個大小不等的池塘。

季朗友:盤點豐縣城裡的那些歷史遺蹟(後補)

一:三義店後大池塘。除城四角水塘外,三義店後是最大的池塘。北靠三義店及西關街,南鄰棋杆街西段,東依溫衚衕,西至城隍廟街。

此坑塘在豐縣鄉間裡閭傳說最神秘,“三義店後漂稱砣”幾乎成了一句俗話,有一賣菜人,不小心把稱砣掉在坑邊,滾到水裡不沉底在水面漂著,菜農心想稱砣怎䏻漂,一定有鬼勾我上當,菜農大怒,用扁擔猛擊水面,稱砣沉了下去。這顯然受到《聊齋志異》的影響。又說,此塘有一隻大老鱉如簸箕一般,後來上霧走了。不過此塘確實沒有魚類生長,一九五0年代填平成了菜市場。

二:西關城隍廟後有一旱水池塘,夏天水多,秋冬水少,約四畝。一九三八年日冦侵略豐縣時,把戰死的死屍與看不好的傷兵,在此坑塘架柴火化。塘中只生長一種野生魚黃顙,俗稱“戈也”。一九五四年池塘水少時,縣城居民在坑中摸魚,只有黃顙一種魚,肥胖體大,身長達二十公分。

三:天主教東北角,有一東西長條池塘,裡面長滿池藕。解放後填平,建了郵電局職工宿舍。

四:王敬久將軍住宅處,有一池塘。

五:劉邦廣場南,有東西長條池塘,1950年代豐縣運輸隊,填平做了埸部。後歸豐縣郵電局。

六:入棋杆街路南,今工商銀行有池塘。

七:南關實驗小學後,醫藥公司處,有南北長條池塘。

八:南關火神廟北,今農業銀行有池塘。

九:北關棋杆街東頭路北,有南北大池塘,I957年上大水沒路,一推車人淹死此池塘。

十:文廟東靠欞星門,有方形池塘,再往東有一南北長條池塘。文廟西北方,有大池塘。

季朗友:盤點豐縣城裡的那些歷史遺蹟(後補)

古樹

豐縣城最著名的古樹,莫過於劉邦童年時期栽的雙棗樹,在豐公祠院內,可惜在明朝嘉靖年間被黃水衝倒。一九五O年代,豐縣城內還有古樹,後來因各種運動,革了古樹命。

赤柏

豐縣城西北角,城河外沿。有柳將軍廟,建在河堤上。是豐縣最高點。此處出一種白粘土含砂,經常有小飯鋪的人來此取土,糊鍋框。柳將軍廟為三間西屋門朝東,西屋北窗與堂屋西窗處,有一棵古柏,徑可兩人環包。柏冠有兩個大枝,一枝東南;一枝西北。枝杈遒勁,勢如龍爪,兩枝交替生葉,今年東南,明年西北,世人稱奇。一九四七年國民黨軍隊,大肆蒐集木材做軍事柵欄。派兵去砍赤柏,一斧下去血流染刃,士兵害怕,說是神樹,停止砍伐,實為赤柏紅色液質。文革時被紅衛兵毀掉。

古槐(1)

西關城隍廟路南,王敬久將軍住宅前有古槐,盤根錯節,彎腰扭身,西南長勢。樹冠呈巨傘,遮盈半畝,生機無限,人稱歪槐樹。

古槐(2)

北關張公祠院內,今䢖築公司附近有古槐,可三人環抱,樹身略傾西南,頂如華蓋,技葉茂盛

殘碑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豐縣南關老城門前護城河,拆老橋䢖新橋。北坡挖橋基時,發現幾塊殘碑,其中一塊上半截碑,字體清楚,碑額四個巴掌大的字“萬善同歸”,右上:“重修三大士廟出資姓名碑”,左上:“乾隆四十六年歲次辛丑清和月穀旦立“。碑中前三趟,每趟十六家店鋪名稱,共四十八家。第一趟前四名是:合邑當店、合邑鹽店、安敬店、盛隍店。店鋪後列有捐資人姓名。

後經博物館來人查看,認為殘碑沒有價值,剛見天日的石碑,又被推到坑裡,埋在橋北。筆者當時用筆記錄了部分碑文,帶有商業店鋪名文碑,是十分少見,這塊殘碑對研究乾隆時期豐縣城商業有一定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