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上海郊區的農民生活怎麼樣?

小鹿兒66


上海郊區大概就是崇明,寶山,浦東一些偏遠地區,嘉定,青浦,松江,奉賢,金山。郊區的狀態和市區有很大區別,不管醫療/教育/購物/娛樂等各方面都沒有市區便利。

郊區也分很多種,有的離市區近,會有一些工業區,相對就業比較容易,而崇明這樣的幾乎沒有多少工業,所以找工作不容易。收入水平也是差距巨大,農村有多月入一千多也有,不過還好農村也推行保障,老人怎麼也有一些養老金,所以比起以前還是好多了,醫療保險也基本都覆蓋了,硬要說重大疾病之類的,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郊區的生活節奏要慢很多,所以人不會那麼浮躁和焦慮,至於信息,由於網絡的普及,比以前便捷太多了,十幾二十年前,偏遠郊區連報紙都是隔天的,文化生活相當匱乏。

郊區有的地方環境比較好,綠植很多,現在政府推進河道整治,確實比之前好了很多,水質有提高,垃圾少了很多。

至於工作,很多勞力在市區或近市區工作,各行各業都有,大多在市區購置了房子,郊區住著父母,也只有週末節日偶爾回去看看了,大家都比較忙。

生活水平較之以前也是大大提高了,不管衣食住行都有很大改善,農村還有地的,自己種的菜安全又好吃。











勇氣是首歌


老爸老媽還住在上海郊區,三層,共200多平,雙退休,老媽企業退休現在4000一個月,老爸農民,上班時間短,退休工資不高1500好像,現在單位返聘,5000一個月吧。外面幫人做點事情,事情很少 一年拿一次大概20000一年,一年到手兩個人大概13到15萬吧,沒問,每年會給我女兒一兩萬。

地皮租給外地人了,就一點點地留著種點蔬菜什麼的,大多數蔬菜自家有,雞鴨鴿子那種人家送的,自己也養幾隻雞,女兒吃的蛋有了,大人可以外面買。老媽麼打打牌,看看電視做做家務,平時老爸單位有事情就去去,沒事就打打牌,釣釣魚,有時候外面幫人家家畜打打針看看病,賺點菸錢,和老媽蔬菜弄弄,吃完晚飯村裡健身的地方走走,鍛鍊鍛鍊,生活還是很不錯的,就是一輩子節省了,不懂得享受,帶他們出去都嫌價格貴浪費錢。

還有,房子太大,收拾起來麻煩,外環外有一套房子出租,他們也不想去住,主要家裡沒人照看,養的雞種的菜沒人管,哎,老媽最大的願望就是早點拆遷,鎮上弄個三房就行了,都有自己的房間就可以了,多出來錢外環外房子換好點再租掉,反正養老錢靠他們的退休金也夠用了,郊區也就買點日用品,還有最大的支出就是各種親戚間紅白事的“門頭”錢了。


用戶61311253112


上海郊區的農民生活存在差異性,大部分農戶得到城市改造中的幾套拆遷房。但價值千萬的房子只是紙上富貴,其真正的幸福指數未必很高,這是我今年幾次回上海老家得出的感觸。


我上海寶山好幾位親戚家裡都有別墅,但是,裡面的設施十分簡陋,與別墅勿能配套。而且房子太大之後,清潔衛生工作沒有跟上,導致別墅裡比較凌亂。別墅主人的兒女據說都有大房子,亦很少回家。親戚喜歡在外面的地頭種菜自己吃,說是無機蔬菜,實質上還是為了省錢或者找一點事情做做。

雖然名義上寶山屬於上海,地鐵也慢慢修過來了,但是,沒有大都市的風貌。周邊生活設施短缺,去上海城裡起碼個把小時。我上海寶山學生的微信上,曾經有為了買早餐開車出去購買的圖文,由此可見,上海郊區的生活質量只不過如此。


然而,上海的社區功能非常完備,任何一個小區所有生活日常用品以及服務項目,都可以在本埠得到解決。循規蹈矩乃上海的一大特色,外地人到了上海生活之後,也開始懂得排隊購物,載人的電動“啪啪車”需要排隊等候客人,勿能僭越違規。

上海蔬菜以及副食品,與江蘇浙江相比,各有上下,生活水平倒不是太高。高收入、低消費,家裡有豪車亦不足為奇。疊加高考錄取分數遠遠低於江浙,所以上海還是一房難求。

與上海市中心豪華的西式生活相比,郊區更像農村;農民與市民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點贊關注,順祝工作快樂!


陸燕青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上海是個大城市,然後大城市的消費都非常高,甭管是農村的,還是郊區的,都是喝的水都是從江蘇省浙江省調的店也是從貴州雲南那邊西西東東送到那邊的

上海郊區人掙的錢,80%是存著的,20%是消費。而我們市區人,80%是消費,20%是存著”。也許人家在市區裡邊掙錢的那些上海人都是80%的年輕人都是月光族,你像我們農村人都不敢,我就說贈的,據說一個月三四千塊錢吧,只有五十五十塊錢到60塊錢是充話費的,其餘的錢都是留著交交房租水電費,我的天吶,瞬間壓力山大崩潰

有人說生活在郊區的人也得要有情趣,總不能老省著,總不能說一件衣服穿個3335年全是縫上補丁吧她說生活也得靠質量,光省著也不行,其實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每個人的那個家庭都不一樣,適可而止吧!


遊子宜陽人


上海郊區的農民生活怎麼樣,這個問題得分開看。在上海,有金山、奉賢、青浦、松江、寶山、嘉定、崇明、閔行、浦東9個涉農郊區,也就是說這9個區是有農民的。

但是這九個區的農民生活水平實際上差距還是挺大的。

以寶山、嘉定、閔行為首的近郊地區,很多農民已經通過拆遷等方式住進樓房,有的發展快速的地方,如寶山顧村、閔行七寶等地,實際上與市區生活沒有太大差別,商圈,寫字樓,商品房小區等。這一部分,雖然我們現在可以說不是農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地區至少曾經也是農業地區。

上圖為七寶萬科廣場,你說這裡是農村,肯定沒人信

但是以崇明、金山、奉賢、青浦、浦東南匯等遠郊地區來說,這部分的郊區農民生活還是和近郊地區有著極大的差別。

先用數據來說:2016年崇明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003元。也就是說崇明的農民兄弟人均一年也就掙個2萬來塊錢。什麼概念,同樣是2016年,上海隔壁的浙江省農民可支配收入是22866元。當然崇明在上海來說,本來也是相對收入水平較低的地方,那可以理解為,上海較差的農村比不上浙江的平均水平。

上圖是上海市金山區的農村

如果離開數據,我拿“交通、醫療、購物”來舉一些形象點的例子來說的話:

1.交通,在遠郊地區,如金山區,城鎮之間的公交車密度上課,沒有出行問題。但是由於農村都在遠離鎮中心的位置,如果農民想從家門口出門來到鎮上的集市,可能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的公交轉乘,通常情況下,農村線路的公交車密度還很低。

農村公交車站

2.醫療,青浦、奉賢、金山、崇明、松江都沒有一所三甲醫院

3.購物,崇明沒有大型購物廣場,金山、奉賢等地全區只有在中心城區有一到兩家購物廣場。當然,農民要是想去,坐公交車1小時是至少的。

農民家中

另外,在純農業地區,農民的退休收入只有950元每個月的農保,遠低於市裡的基本工資線。當然,放眼全國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上海農民的生活已經是非常好了,房屋整潔,村裡都已經修好了水泥路,家家戶戶有一輛小轎車問題也不大。所以你問上海郊區的農民生活怎麼樣,這裡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絕對稱不上好!

農民房屋


攝影師也算手藝人吧


我家鄉崇明,我覺得好!老爸老媽退休在家,早上/晚上鍛鍊身體走走路空氣新鮮,待我退休了也一定會待在老家,悠然自得,每天鍛鍊身體,為老爸老媽做做家務養養花卉,這日子不要太好唷。











J112143613


上海近郊農民基本身價都幾千萬以上屬於幾輩子吃不光用不光的富裕農民,也就是新時代的地主老財大戶階層…遠郊農民基本和市區居民差不多沒有太多的可支配財富,遠郊農民三套房不及近郊農民一間房…但遠郊農民起碼還有宅基地和土地這點要比市區居民優越!市區上海人住在老破小蝸居的是最苦逼的…


霧裡看花007006005


我是金山人,一般金山的80後都會在中心城區一套房,鄉下老家一套宅基地房。這是低配,也就是最基本的。多數會有幾套房,或者市區也有房。車子的話80%都有吧。收入的話平均80後的話在7,8千多的樣子。壓力不大,生活比較輕鬆,隨意。想玩就玩,想吃就吃。金山在上海是落後地區,所以金山人過的不錯的話,上海人都應該過的不錯了。


火鳥大爺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成,以前各方面落後衰敗的農村,如今煥然一新了!雖生活水平比不了城市,但住房寬裕,空氣清新,人們悠然自得,不象城裡上班族的快節奏。上海的郊區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靠近長江三角洲,東臨東海,西連江浙,北至長江入海口,交通變利。這裡是再也沒有窮人,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由於土地被徵用時得到一大筆補償費,象城裡人一樣有固定工作,每月領工資,住房也變成了統一規劃的樓房,有寬敞的水泥路。還有的在老宅基地蓋樓房出租給外地打工者,還有的富裕的蓋上小洋樓別墅。這裡的農民生活比二三線城市人的生活還要好!還有好多正在建設中,當年的農村看不到影子嘍,眼睛看到的是環境優美,整齊氣派的樓房!歡迎親們來旅遊度假和投資!


月下小酌


郊區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