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說明:清黃自元著,講解淺顯通俗的書法間架結構技法、揭示漢字筆劃部首之間的內在規律。該帖雖以歐體為本,但其法與諸家書體本質是相通的,是廣大書法愛好者初學入門的一條捷徑。因其註釋為繁體文言文,本人對個別字句且作簡短釋義性理解,個別異體字未能準確錄入,如有疏漏,望請指正。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宇宙定寧 至聖孟蓋 勑部幼即 讀蝀議績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

2、地載者,有畫皆託於其上。

畫即筆劃,多指橫筆,下同

冖、宀等稱稱之天覆,其居上覆下,應罩住其下橫筆。

土、皿等稱之為地載,其居下託上,應穩託其上橫筆

3、讓左者,左高右低。

4、讓右者,右伸左縮。

注意左右結構的主次分配和迎讓穿插,字的每一筆都不能孤立存在,要與其它筆劃精妙配合,方能相得益彰、饒有趣味。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喜吾婁安甲平幹午葡萄蜀葛句勺勻勿

5、橫擔者,中畫(豎)宜長。

6、直卓者,中豎宜正。

筆劃無論多少,都有主次之分,要找準其關鍵筆劃,即主筆,並突出之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8、勾衄法,其勢不可直長。

橫折彎勾有長短之分,寫法應有區分,應彌補其長短之劣

衄讀音:女四聲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左在尤尨右有*灰木本朱東樂棐築柴

9、畫短撇長。

10、畫長撇短。

"左"與"右"字形相似,但書寫順序不一樣,左是先短橫後長撇,右是先短撇後長橫

11、畫短直長,撇捺宜伸。

12、畫長直短,撇捺宜縮。

要找到並體會書寫時的節奏韻律感,輕重疾徐、行停有度,不侷促不彆扭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十上下士才鬥豐井丕正亞並目自因固

13、橫長直短。

14、橫短直長。

15、上下有畫,須上短而下長。

16、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

漢字的間架結構,總體呈現上緊下松、左收右放的規律性。

確定主要筆劃,使字體更挺拔舒展,筆劃主次關係清晰無衝撞。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川升邛邦伊侈僇修亦赤然無三冊冉聿

17、左撇右直,須左縮而右垂。

18、左直右撇,宜左斂而右放。

19、點復者,宜以求變。

20、畫重者,宜鱗羽參差以化板。

灬、火稱之為點復,俯仰以求點劃的意趣

橫筆較多的字,要注意防止行筆的單調重複

偃仰向背,即俯、仰、相向和相背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雖願顧體御謝樹術鑾響需留章意素累

21、兩平者,左右宜均。

22、三合者,中間務正。

23、二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饒減。

24、三聯者,頭尾伸縮間仍要停勻。

掌握和熟悉字的結構特點,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要區別對待、因勢利導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吸呼峰峻和知鈿細 *囂*器齒爾爽*

25、左旁小者,齊其上。

26、右邊少者,齊其下。

27、外四疊者,體格必整方。

28、內四疊者,佈置宜勻密。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此七也乜雲去且旦丈尺史又武成或幾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則失勢。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則無儀。

勒,有力的橫筆。斜橫要陡峭,長橫宜舒放有力

31、縱捺之字,必要攢頭收尾。

縱捺要收放自如,切勿失勢而外洩鋒芒

32、縱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彎。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恩息必志勉旭魁拋天父外文鵷鳩輝頫

33、橫戈不厭曲。

34、伸勾貴抱持。

心字底的上彎勾勿過直,浮鵝勾要抱住內中筆劃

35、承上之乂正中為貴。

字中段的叉筆,能起到找準和穩定重心的作用。

乂讀音:義

36、屈勾之勢退縮斯宜。

光、九、兆等居左之末筆為勾,要以退為進方為適宜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鳥馬焉為師明既野朝故辰後燮談茶黍

37、馬齒法,其拿勾之鋒宜注射四點之半。

若將"馬、鳥、為"(繁體)的末勾畫出延長線,其鋒應射向四點中間方才平穩,過前則籠統,過後則捏放不定

38、上平之字宜齊首。

齊首,上部相平

39、下平之字宜齊足。

40、重捺者須有縮有伸。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禁林森懋棗戈哥柔冠冕寇宅雲普皆齊

41、疊趯者當或挑或駐。

42、上下勾趯者,下勾明而上勾暗。

趯讀音:躍,捺也。重複的捺筆,要有選擇地收放

43、俯仰勾挑者,俯勾縮而仰勾伸。

上有俯勾,下有仰勾,上縮而下伸

44、上佔地多者,聽其上寬。

聽,任由的意思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眾表萬禹施騰讓靖敬獻斂劉弼辯衍仰

45、下佔地多者,任其下闊。

46、右佔者,右不妨獨豐。

47、左佔者,左無嫌偏大。

48、左右佔者,中宜遜。

該大則大,該小則小,無招有招勿強求

遜,稍差一些,此處指略小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蕃筆衝擲鸞鶯驚?風鳳飛氣先見元毛

49、中間佔者,中獨雄。

50、上下佔者,中小。

51、縱腕宜曲勁。

52、橫腕貴圓雋。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庭居尹底友及反皮參修須形治洪流海

53、縱撇惡鼠尾。

54、聯撇惡排牙。

縱向長撇不可尖細如鼠尾,並排之撇切勿象牙齒一樣雷同排列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頂上撇之腹。

"彡"三撇要有來有去,下筆應頂託上筆

56、三點法,以下點提鋒與上點駐筆相應。

氵要注重首尾筆勢的承接關係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

是足走辶者耆老考馨聲繁擊繼灜纏孎

57、卜字直毋偏,與上截中縫相對。

58、土字直毋偏,與下截左豎正對。

毋讀音:務

59、錯綜者,貴迎讓穿插而惡紛紜。

60、縝密者,宜佈置安排而嫌擠雜。

惡,忌諱,此處是不要、防止的意思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車申中巾卓犖單畢易乃毋力正主本王

61、當懸針而垂露則無韻。

62、當垂露而懸針則無力。

豎筆有懸針、垂露之別,要細心思量不可混淆

63、體雖宜斜,而字心必正。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堅。

體斜字心正,形正骨力堅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身目耳貝白工曰四會合金命琴吝各谷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66、身本矮者,用筆宜肥。

長得瘦,高也可,長得矮,肥也可,要有視覺的補充,切勿瘦而小

67、蓋下之法撇捺宜均。

68、趁下之勢左右相稱。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土止山公了寸卜才上下千小嬴齋龜鼉

69、雖宜肥而勿腫。

70、雖宜瘦而勿臞。

71、疏者豐之。

72、密者勻之。

筆劃的輕重,當視字體豐瘦。臞讀音:去

晶磊轟森爨鬱靈糜口日田由丁*宇亭

73、堆疊者消納之。

74、積累者清晰之。

75、下橫宜微長,以承右豎之末。

口、日、田的末豎,要比其平行的首豎長

76、末勾宜微拖,似有帶下之勢。

末勾之順勢微拖,能使字形呈現躍動感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遠邊還逮莫矣矢契作仰衝行臣巨於佳

77、走之中字宜於上略大而下小。

78、畫長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79、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

80、左豎不嫌長,右豎不嫌短。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官空宥宰鷓赫鬥鬻卬印叩卹 *郊鄭鄰

81、寶蓋之勾,如鳥之視胸乃妙。

寶蓋頭末筆之俯勾,如同禽鳥低頭自視胸部

82、排纂之橫,如工之鏤物乃佳。

83、從卩之字准此

84、從阝(右耳旁)之字准此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85~92、從*之字准此,略……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清代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