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經絡”有科學依據嗎?

戰狼凝視


中國的古人認為,經絡是人體裡的通道和聯絡系統,能夠輸送氣和血,也包括某些生命信息。幾千年來,經絡一直是中醫實踐的重要依據,但在現代醫學界裡,經絡並沒有得到證實。

西方的醫學家甚至認為經絡是不存在的,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人認為這是因為中醫和西醫的觀念不一樣,西醫認為結構決定功能,講究的是眼見為實。

而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調養看不見的精氣神,來達到治病的目的,現代醫學找不到經絡的結構,因此就認為經絡是不存在的。

也有的人認為經絡其實是一種哲學概念,是古人虛構出來的一種東西,現實之中根本不存在,科學當然沒有辦法解釋了,比如說按照經絡的理論,脈絡非常重要,如果不小心切斷了經絡,整個人不死也殘廢了。

但是當醫生給病人動手術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經絡是不是存在,手術成功後的病人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另外,生活中有的人因意外失去胳膊或者腿,按照經絡理論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四肢裡關鍵的經絡已經受損了,人很快就會喪命,但許多已經截肢的人,還是活了下來。

因此,經絡到底存不存在,目前醫學界的爭議還是非常大的。當然,經絡目前不能被科學所解釋,也不能馬上下結論說經絡不存在。也有可能是現在的技術還不成熟,人類不具備發現經絡的能力,希望在未來,科技能夠有所突破。


愛問愛答


首先是認識達不到,然後是技術達不到,自然也就無法檢測經絡了。

現有的思考,除中醫外都不知道經絡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東西,當然也就無法用技術手段實現對經絡的探查。

按照西醫的思路,既然經絡呈線狀,也就應該是某種可見的線狀物質,類似於血管呀、神經呀之類的。

但是,實際的探查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實體,於是這種假想不成立。

於是,一些人參照中醫的片語只言,說經絡是血管,說經絡是神經,等等。但是,針刺血管與神經,其實都沒有達到中醫所說的經絡的走向和功能。特別是針刺麻醉,更不是血管/神經能夠解釋的經絡功能。

理論上解釋不了,技術上呢?現在的解剖或者其它技術,也沒有測到經絡線,經絡的實體找不到,自然科學上也無從解釋了。

中醫怎麼看呢?第一,經絡是活體存在的現象;第二,存在經絡敏感人,自己自己感知自己經絡的走向;第三,存在可以“看到/感覺到”他人經絡走向的人;第四,按照中醫經絡穴位位置進行針刺,存在穴位特定的敏感現象;第五,穴位的標定,符合個人“同身寸”的標定法;第六,針刺穴位可以治療相應的疾病。

也就是說,中醫實踐證明經絡的存在。


踏雪無痕5141815


先看一個比較頑固反對中醫藥的,"好像"是美女的西醫"醫師"的看法。





這個美女"醫師",很多時候只會用上面這句話來評論中醫的回答,跟機械似的。😸😹😏不信去看她空間吧。

下面正式答本問題:
經絡有科學依據嗎?裡面有關於中醫針灸治療慢性腎炎等等的試驗研究出來的原理,結果及事例報道(概要)。

高等醫藥院校《針灸學》是1983年,1984年編寫出版。中等中醫藥學校教材《針灸學》則是1987年,1988年編寫出版的,因而資料更詳細,拍的"針灸經絡近代研究簡介"照片就是它。這都是二十多年前,筆者用的教材,二三十年過去,應該有許多新的中醫藥的研究成果了,只不過一般人接觸不到罷了,一些頑固的中醫黑更不會去找來讀唄。


為了回答問題,筆者打亂了《針灸學》的順序,把附錄的"經絡針灸研究簡介,現代科技研發出來供中醫使用的幾種針灸儀器"提到前面來。後面才是本來排在前面的中醫"經絡,穴位,針灸"等等的基本知識。也許能夠算是一次中醫針灸原理的"科普"吧。







這裡上下二圖,就是開頭的:中醫針灸對慢性腎炎,泌尿系統的作用原理,報道簡況。



筆者是接受過中醫的針灸治療的:穴位藥物注射療法(兩次休學都有,這也是傳統中醫針灸與現代製藥科技結合發展出來的,新的針灸方法),電針機的適當電流強度的定時刺激治療(第二次病重休學時)。當然,都是作為輔助治療方法運用的,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主治醫師(中醫醫師)的中藥(清熱化溼,補益等等的湯劑,中成藥,注射劑中藥等等),西醫藥物的治療乃至急救(輸液,抗炎,對症,支持,乃至激素類藥)。

所以,筆者認為,應該說:中醫,西醫都是對抗疾病,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有效醫療方式。都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需要互相尊重,彼此幫助。單純的完全貶低一種,吹捧另一種都是不科學的做法。


上面讀過了 ,還認為中醫的"針灸,經絡,穴位"不科學,是迷信的人,就別往下面繼續讀了,因為下面是傳統中醫知識,部分才與現代醫學結合起來講的,更難懂了!中等中醫藥學校招收的是初中畢業生,就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畢業生,如果連他們的理解能力都不如,那隻能說明你的思維方式已經是西方式的僵化,狹隘的了,中醫的針灸經絡穴位都理解不了,更懂不得學不了中華傳統文明的"陰陽,五行,八卦,干支,農曆,二十四節氣"等等更高更難的知識智慧了。你們的"科學"只是指物理,化學,天文等等狹隘的"自然科學",不包括歷史,文學藝術,美學等等的"社會科學",更不包括心理學,哲學等等的"思維科學"(詳細的可以去看前面我的悟空問答"什麼是科學思維"),眼界灰常狹窄。

上圖簡約介紹了中醫的針灸,經絡,穴位(腧穴)是怎麼起源,怎麼從與疾病鬥爭的經驗教訓中總結,昇華出來。下面幾圖講了又是怎麼發展的,在外國的傳播概況。



下面是中醫經絡,穴位等的總體 ,基本知識。


下圖開頭:陰經屬"髒"絡"腑",陽經相反屬"腑"絡"髒"。

筆者的漢字習寫得不好,尤其快速記筆記時更是不規範難以辨認。這裡重複一次重要歌訣:

十二臟腑,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次序歌訣:

肺交大腸/胃交脾,心交小腸/膀(胱)/腎/續。心包(心包絡)/三焦/膽/傳肝,肝再交肺不停息。

這就是中醫"子午流注"理論的氣血盛衰次序,與現代生物學的"生物鐘學說"不謀而合,異曲同工。子,指子夜,子時(各地"地方時間"23點到次日凌晨1點)。午指中午,午時[當地的"地方時間"(嚴格的說,要把統一的"北京時間"通過現代地理學的"經度"差異,換算成各地的"地方時間,地方時辰")11點至13點]。"子午流注"意思是說不同的時間(子,午;寅,卯等"時辰"),人體各部分的機能功能強弱不同,某一時辰(時間段)某部分 機體功能最強或最弱。肺經是氣血每天第一條開始流注的經絡,意思是說,寅時(清晨天亮前後的地方時間3~5點),是人體"肺經肺臟"生理功能最強(或"肺經肺臟"疾病最嚴重)的時間段,其它十一經脈臟腑的"氣血盛衰",分別對應於十一個"時辰"(時間段)。這與現代科學的"生物鐘學說"本質上是一樣的。不信的去搜索"生物鐘"學說。






下圖開頭:經絡能行氣血(,)而營陰陽,"營氣"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讀不懂的,需要先讀懂《中醫基礎學》(大專教材叫《中醫基礎理論》等等),讀懂"衛,氣,營,血"等等中醫獨有的概念是什麼意思,不能總是隻會以西醫(現代醫學)的狹隘角度來理解,判定中醫藥,中西醫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醫療知識體系,木有足夠的知識水平,較高智慧的思維分析能力,不能隨意進行"中西醫結合"的理解運用,否則,容易錯誤理解中醫藥知識,讓真正懂中醫藥,懂中西醫的人看笑話。














接下來應該詳細講十二條(或加任,督二脈是十四條)正經,奇經八脈,約三百六十個穴位的具體定位,功效,主治,針刺艾灸等的操作手法,研究試驗實例報道(一部分有)。這一點,大專的巜針灸學》每個穴位附有現代醫學解剖學"骨骼,肌肉,神經"等等知識,比中專《針灸學》強,現代人尤其學過西醫"生理學,解剖學"的人更好理解,所以筆者改拍了大專《針灸學》講的,每天氣血流注的第一條經脈:"手太陰肺經"及其穴位。



中醫四診方法"望,聞,問,切"中的切,就是常說的"摸脈",摸的主要就是手腕處的"寸口",基本上就是每天第一條氣血旺盛的手太陰肺經的"太淵穴"及其附近區域,因為"肺朝百脈,(百)脈會(合於)太淵"。

圖片已滿五十張,不能再加。

這都是"中醫(醫)士(學制最長,三或四年制),中醫護士,中藥士"等專業用的一般的針灸教材 ,二三年制的"針灸醫士"專業用的,除了《針灸學》《推拿學》,還有更詳盡的專業獨有的教材:《經絡學》,《腧穴學》,《刺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家針灸學說》等等,會有更多現代科學對針灸,經絡,穴位的研究結果 ,更多科學的認識。針灸士學精通了,憑一把銀針,甚至一雙靈巧的手,就可以對付治療幾十種常見疾病,甚至可以進行心臟病發作,腦出血昏迷等等的現場急救,前不久看過火車上的實例新聞報道的,讓現場的西醫醫學院的學生們都讚歎不已。

筆者讀的那所中醫學校,通過激烈競爭的全省統一"中考",嚴格招生,上面四個專業,都是設全了的。還有"委託培養"的,學費費用高出一二倍的"中西醫結合班,衛生職高班"等,學制卻更短。


半山樵書生


科學不僅僅是解釋不了中醫,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不解之謎,有待人類去認識、去發現、去研究。

如果說這條路你不知道怎麼走,你不知道這條路去的是什麼地方,你會愚蠢地說這條路根本就不存在嗎?

好比方舟子之流,極盡汙衊之能事,詆譭中醫,進而洋洋自得美其名曰:"中醫黑"。我呸!不怪自己無知,還在搖頭晃腦地要"廢醫存藥",簡直就是豬腦髓!

中國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底蘊和浩如煙海的文化內涵,神奇的中醫文化只是這五彩繽紛中的一朵奇葩。

走進中醫的大觀園,你才會覺得自己的渺小;才會感覺到中華民族的祖先們的聰明才智;才會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

我們先不說陰陽五行、六經分治、八綱辨證;更不去說神奇的中醫脈診、治則和治法。因為傳統中醫思想,是建立在嚴謹的“整體觀、系統論、辯證施治"的基礎上的。我只想說:

一.中醫辯證有絕招。

舉例說明,有人頭痛。那個痛,是很要命的,痛者跟我說,他恨不得要用頭撞牆。

要想治頭痛,中醫有句話,叫做:"不懂經絡,動手就錯"!

為什麼呀?因為

A.兩側頭痛,病在膽經;

B.左側偏頭痛、頭頂痛,病在肝經;

C.右側偏頭痛,病在肺經;

D.前額痛,病在胃經;

e.後腦勺痛,病在膀胱經。

中醫會根據各條經絡病症的臨床表現,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A選率谷、太陽、俠溪;

B選內關、太沖、行間;

C選尺澤、孔最、列缺;

D選合谷、上星、頭維;

e選崑崙、天柱、後項。

根據上述穴位,只要你用艾灸方法調理,頭痛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二.人體神奇穴位,百藥俱全。

1.六味地黃丸:復溜穴,滋陰補腎。

2.十全大補丸:太溪穴、復溜穴、腎俞穴、關元穴、氣海穴。他們組成一劑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補丸。世人只知道鹿茸、枸杞、蟲草、河車為補腎佳品,豈知太溪、復溜、湧泉才堪稱生命至寶。

3.逍遙丸:太沖穴、陽陵泉穴。

4.牛黃清心丸:神門穴、大都穴,清除心中發熱、煩燥。

5.麥味地黃丸:肺經尺澤加上腎經復溜,主治肺腎陰虛之咳嗽,對久咳氣喘、痰少而咳或乾咳無痰,伴有腰膝痠軟無力,動則出汗,時發低熱都才效。經常講話太多、咽喉乾燥、咳嗽無痰之人也可選用。

6.通宣理肺散:膀胱經的風門加肺經的孔最穴。

7.牛黃解毒丸:內庭穴是祛胃火的,諸如牙痛、咽喉痛、熱性鼻出血,都可以揉內庭穴以祛熱。

8.補中益氣丸:肺經中府穴乃中氣彙集的地方,也是調補中氣的要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宜補中氣。

9.參岺白朮丸:肺經的大淵穴是輸穴,屬土;肺經屬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經的商丘穴,是經穴,屬金,脾經屬土,也是"土生金"。兩穴配合使用,補肺健脾,是秋天調理的很好方案。

10.大補陰丸:陰虛火旺的體積,心煩不寐,老想喝水,還總愛起急,揉揉然谷穴,能去火補陰。

11.嗎丁啉:大陵穴屬土,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吃的太多喘不上氣來,肚脹,揉揉公孫穴,可以促進腸子蠕動。

12.杞菊地黃丸:曲泉是溝通肝腎的要穴,它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

13.純陽大藥:申脈穴,是身寒多病的純陽大藥,可緩解眩暈、雙眼發紅腫痛、腰痠背疼、足踝關節、腹瀉、消化不良。

14.足三里=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

15.氣海=丹參,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口渴。

16.照海=生地,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17.太沖、太溪、曲池=降壓藥。

18.人中、耳垂=急救藥。

19.迎香、孔最=特效止鼻血藥。

20.三陰交=補陰藥。

21.合谷、太沖=柴胡。疏肝理氣,緩解壓力。

22.合陽=杜仲壯骨丸。

等等,不一而足。

人體自身的這些穴位,你瞭解了,用好了,不吃藥不打針,就把身體的問題解決了。你之所以不能解決,是因為你沒學過。你沒學過反過來指責穴位不能治病,那你不就是一個混蛋嗎?

三.不吃藥、不打針,艾灸幫你護終身。

中醫的技法當中,有針灸、拔罐、按摩、推拿、正骨等非藥物療法。其中的艾灸,用好了可以治大病。

老祖宗幾千年抗天鬥地與大自然拼搏,積累沉澱的中華瑰寶__傳統中醫,是我們健康養生的寶貴財富。(一.)下面這些穴位,你常記在心,你就是養生高手。

1.養生大穴:神闕、足三里、曲池。常灸有澤陰濁、洩風邪之功。

曲池為手陽明之合穴,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

而足三里生髮胃氣,燥化脾溼;

神闕補元陽,有益氣延年之功。

2.二十四節氣灸關元、氣海穴。逢節氣之時灸之,人感天地之氣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氣影響。節氣蒞臨,天地氣機變化極其劇烈,此時灸氣海、關元,可固根本,可收養生之妙用。

3.灸八繆,道家認為骶骨藏先天之精,灸此乃固本大法,對婦科、男科有扶腎陽、補腎精之功效。

下面這些神奇的穴位,就是“止痛開關":

1.八髎穴,治痛經;

2.印堂、太陽穴,治頭痛;

3.合谷、太沖穴,治牙疼;

4.神闕穴,治腹痛;

5.伏兔、膝眼、解溪穴,治腿痛。

(二.)善用八大穴,你就是名醫: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

坐骨刺環跳,腿痛陽陵透。

(三.)熟練地掌握六經分治和六經辯證,你就是專家。

中醫界有位名醫叫楊甲三,他說:“經脈所至,主治所在;經脈為體,腧穴為用"。

就是說:人體十二條正經加上奇經八脈,你的痛所在經脈,就是你要治療的地方。經絡的表裡對應、五行關係,通過穴位的配方和方式,達到消除病痛。

艾灸治病的選穴原則:

1.確定病變部位。

比如,凡腰背病症,皆可取委中通治。然後,分辨其所屬何經,或循行取穴。針灸治病,確定患者部位是關鍵,而不是病或證;

2.灸有反應的穴位,治療和預防都可以用此穴。

比如,胃痛時,胃經的足三里有壓痛,則足三里即是診斷穴,也是治療穴,也是胃病的預防穴;

3.取阿是穴。凡壓痛所在,即是主治所在,中醫講究“以痛為腧"。

局部皮膚的異常變化,或凸或凹,或出疹或見斑塊、或色變或腫脹等等,都是阿是;

肥胖病人某處肥胖,周身各處所感覺、所察覺、所按壓的各種異常都是阿是穴;

4.近、遠端取穴。

近端取穴:

例如,鼻病取鼻子近處的迎香、印堂;

胃病取中脘、梁門等都屬於近端取穴;

遠端取穴:

例如,肩周炎取腿上的條口穴。而且每條經絡的起止穴位,都是起穴和止穴的互為治療穴。

用灸給局部升溫,能疏導患病處的血液循環和淋巴流,增加局部的抗病能力。

本文僅就中醫裡的針灸的灸法,談到科學解釋不了中醫。看不見摸不著的穴位,按照時辰循行的經絡,現在的尖端儀器查不了,現代的西醫更加解釋不了。但它確實是存在於我們的人體,確實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守護著人類的健康!

一句現代科學解釋不了中醫,就要廢除中醫,就要廢醫存藥,只能說你就是一個混蛋!


疑義同析


中醫的經絡理論,是一千多年前古人根據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感知性的撲素主觀認識。用現代解剖學,電生理學,神經生理學來研究,在古書上描述的經絡線路局部組織上暫時末發現任何可探測到的物質或連續的電位變化。但在60年代,朝鮮的生理學家金風漢博士曾通過特殊化學手段發現了和經絡走們相吻合的可見結構:風漢管,一時震驚世界,但他的實驗別的科學家旡法重複,所以,這個發現也不被科學界所認同,曇花一現般被人遺忘了。到底經絡存在否?以什麼形態存在?至今仍然是個迷。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臨床治療中(針炙)有一些沿經絡分佈的穴位確實有特定療効,針紮下去人體反應特別強烈。所以,對中醫的經絡學說尋根問底似乎意義不大,硬要找出科學的實體有形可探測的結構確實困難。但也不必說經絡是偽科學加以全盤否定。畢竟現時中醫藥大學書本上仍有記載,我在醫學院讀書時也讀過的。還是尊重一下古人的經驗之談,學習一下亦旡妨的。


陳生203709473


當然有!所有的經絡其實就是人體內部各個器官部位的銜接網絡,可以把他當成一個水路運輸系統,各個血管經絡都是河流,而運載細胞則是船,細胞上載的營養物質就是貨物。這些物資將直達人體的每個角落。必須保持這個網絡的流動與通暢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假如有部分血管堵塞則將造成區域供血不足導致部分器官會壞死,如果大部分堵塞那麼人體就會沒命了。所以,保持經絡通暢是很有道理的。中醫在這個領域確實研究的比較透徹,像西醫在近年來注重血糖血壓的測試實際上也是類同於中醫研究經絡,只是作用手法不同而已。

人體控制經絡主要靠兩種方式,一個是藉助於心臟泵血;一個是靠半透膜的滲透壓作用來完成。心臟將血液全身泵送,保持血液是鮮活流動的。這種流動是單向並且迴路的,細胞會從能量中心出發,運載營養物質後送達全身。然後把相應的代謝垃圾帶走到排洩排遺器官,排出體外。假如人體經絡不通暢,除了會造成營養供給不上外還會造成代謝垃圾淤積,這會影響血管通透性,進而血壓升高血糖增高。像中醫裡針灸實際上就是疏通這些經絡,把這些代謝淤積清理掉,重新保持血液通暢流通,身體自然健康!


優己


現代科技完全有能力描繪經絡的走向,而且描述的線路會與古人驚人的一致,也就是說經絡可以找到科學依據。其實經絡並不神秘,它描繪的是疾病時穴位的分佈規律,也就是說,找到了穴位分佈的規律也就可以描繪出經絡的線路。

穴位的存在說明疾病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穴位一起組成一個網絡整體,這種認識符合辯證法思維。

經絡研究失敗的原因在於過去研究的思路錯誤。經路的路線,古人有清晰記載,按照當時的條件,可以稱得上非常精準。多年的臨床實踐使我認識到:經絡是一種非物質的“關係結構”,鮮活的存在,不容置疑!臨床發現有以下特徵:

1) 正常狀態下,穴位同周圍組織無特殊不同。

2) 穴位的顯現與疾病症狀緊密聯繫。

3) 疾病相關穴位分佈是有規律的。

4) 穴位分佈規律的連線就是經絡。

5) 顯現的穴位是可以測量的。

疾病的外在表現和相關穴位的集合構成疾病的全體,那麼症狀是顯露的部分,穴位是隱藏的部分,即疾病是一個整體,這種認識才符合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即沒有單獨存在的疾病。現代科技發現:顯現的穴位表現為低電阻的特徵,經絡測量儀早已出現在市面上,這樣就為描繪經絡走向提供可能,剩下的只是構建思路問題。

研究經絡走向的研究者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 臨床實踐經驗,並掌握穴位的分佈規律。

2) 較高的科研水平。

研究思路:

1)研究單種疾病的穴位分佈規律,積累資料。

2)描繪穴位分佈規律。

3) 描繪線條的臨床反覆驗證。

4) 描繪規律線條的應用研究。

經過上述研究後,經絡線路將清晰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又會有新的問題困擾:穴位同疾病是如何聯繫的,可能有後續的更難探討的問題。


馬友明79


看了很多人回覆,對自以為很科學的人只能呵呵了。

就你這認識是問你一下,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技?兩者什麼關係?科學的有很多東西用現有科技手段無法證實太正常不過了,但一定要遵守科學的思想,可以去假設,需要驗證,再去驗證得到結果是不是假設是正確的。當年富蘭克林懷疑打雷時產生了電流,假設電流存在,後來才驗證了。照你的理解,沒驗證之前,他的思想就是愚昧無知了?

我們現在人類能夠掌握的科學技術是很有限的,我們現代沒我們科技證實的東西難道古人就不能發展嗎?比如,在西安兵馬俑用戰車,馬韁繩是由金和銀焊接鏈起來的,你可以去看看。由於金和銀的熔點溫度不同,我們現代科技還是無法實現的。照你的理解,那麼落後的古人如何做到的,類似的事情很多。這不是說古人就比現代人聰明瞭,只是在某這方面各有更科學的一面。


森林醫養e陳志權


提到中醫就想到經絡和穴道,經過幾千年發展完善,到近代,中醫的經絡學說已經很是系統,有理論著作,有實踐操作,是普遍為人所知的東西。隨著幾十年前武俠熱,經絡穴道又套上了更玄幻的色彩,神秘的隱世絕學,高強的武林秘籍,都和經絡有關,它彷彿成為無所不能的存在。

與傳統中醫經絡學說發展年頭絲毫不差的是西方的古代醫學,外科手術,放血療法,這些同樣是西方醫生幾千年總結出來的東西,它們也同樣有理論系統,有著作,有實踐,特別在外科手術和解剖學方面,古代西醫做的嘗試更多,更為優秀。

時間到了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逐漸解開神秘面紗,中醫走進了外國人的視野,中醫推拿針灸在國外越來越多,很多老外也嚐到了甜頭,可是經絡這東西用儀器就是測不出來,國內很多學者因為研究這個把自己折騰進死衚衕,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發現,不希望承認古時候中醫由於缺乏解剖學知識,用陰陽五行學說來總結解釋自己通過體外刺激身體表面獲得的治療經驗。古人對血管和神經瞭解不充分,靠總結實踐經驗反向總結理論,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就像古時候中醫骨科大夫沒有x光,沒有開刀,治好骨折,那不是他願意那麼酷,而是沒有那個條件,現在中醫骨傷科治療前拍個片子,看清楚骨骼受傷位置,肯定比用眼睛看用手摸好的多。

為了讓經絡研究不因為現代科技手段搗亂而崩潰,必然得有強力的理由來證明經絡穴道的存在,這不是中醫西醫之間的戰鬥,實質上是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之間的戰鬥。現代醫學用一兩百年已經全面否定傳統西醫的大多數做法,這點在國外並沒有引起西方老百姓反感,而是欣然接受現代醫學帶來的好處,那麼為什麼在中國會引起區別大的反彈呢?關鍵是搶了飯碗,這是很大一個蛋糕,從幾千年傳下來的,一直到進入現代社會都一直很香的蛋糕。你否定我用陰陽五行哲學思想指導的中醫是大逆不道,你測不出經絡不代表經絡不存在,這說明科學還沒有先進到能解釋中醫的層次,這更加證明了祖國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如果把屁股挪到旁觀者的角度,是不是覺得這種辯解方式有點low?我覺得無論承認不承認中醫經絡穴道的,都可以嘗試著看看中醫藥學的幾本名著,用九年制義務教育畢業的科學基礎眼光來分析一下,親身接受幾次中醫推拿按摩治療,感覺一下是不是舒服了,減輕了病痛。心平氣和才能理性對待,一棒子打死,互相用文革武鬥的激情互相打是沒有意思的,咱們都是文明人,一切立足點還不都是為了讓身體好起來嗎?

反正不論信不信經絡學說,都別被那些賣保健品的發功治癌症的傢伙騙了,都是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你說是吧。


西湖邊的胖老虎


如題

實踐出真知

當代出現一些怪現象,用現代最先進的科技儀器探討經絡的實質,前不久真還報出了,檢測到可能是經絡的實質,初看一喜,思後怪怪。當代科技發達,在古人看來,現代人已屬超人了,因為當代人已發現許許多多古人無法發現和認知的東西。我說怪,怪就怪在現代人把古人捧為超超人,或說是超超超人,真的能穿越時空,幾千年就被古人認識的事,幾千後還沒搞清楚,還在探索。古人如果能借屍還魂,他們看到現代人還在為經絡折騰,我想,古人一定會歸納總結出對人類有致病作用的新病因~科幻毒,從而又豐富了中醫理論病因學說。

中醫和西醫都起源於巫醫,這是人類與疾病作鬥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上升到理論,用理論去解釋人們在與疾病鬥爭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指導人們與疾病作鬥爭,減少痛苦,縮短病程,促進康復,提前預防。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都是循這一規律運行。中醫運用的是樸素辨證法去解釋人與疾病作鬥爭的理論,創造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經洛學說,精氣津液學說等,強調整體觀,天人合一。西醫強調的是微觀,用當代科技去發現並解釋臨床中經驗教訓,非常清楚地告訴醫務工作者,已被當代科技證實的問題,還有哪些目前還不清楚的問題,西醫的發展緊跟科技發展而發展。這是西醫的先進性、科學性。

再說經絡,經絡是什麼?其實我們古代聖賢已經說得很明白,在這我尊稱為聖賢,而不是超超人,能穿越時空。古代聖賢站在古代的科技基礎上,對認識到的人體需要的精氣,津液,氣血,食物精微等營養物質輸送到機體表裡,內外,上下,四肢百骸,必然需要通道,創立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大絡,經別,別絡,浮洛,孫絡等,而且還明白地告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各自管轄區域,使機體的任何部位都有經洛,都能得到滋養,這就是經絡。如果非要用微觀去看宏觀,用現代名稱與套古代名稱,我想,中醫的經絡是西醫的血管,神經,內分泌,甚至肌肉的腱鞘、筋膜的總稱。古代的古人聖賢,對古人生理病理現象,歸納總結提升地創立了經洛學說,已是偉大的成就!當然,受於歷史階段的的侷限,中醫和其它科學一樣,也有許多謬誤,需要後人不斷的修改、補充和完善。

醫學人,特別是中醫人,要向王清運,張錫純等先聖學習,勇於改正中醫的錯誤觀點或認識,吸取現代科技、現代西醫的長處為我所用,特別是中醫的經洛學說和針灸治療學說,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腳踏實地,認真探究,吸取精華,認真實踐,挖掘提高。同時要去除糟粕,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