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SKG公開打出要300萬尋找合作人,做劉傑的合夥人有什麼具體要求?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劉傑:SKG準備在主板上市,所以現在尋求一些給力的合夥人加入加快推進,目前企業發展良好、速度也很快,所以歡迎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士加入團隊,上市之前加入企業是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十年前,他因為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創辦了一個企業;短短數年間,這個企業成為互聯網家電品牌第一品牌。

“黑馬”、“顛覆者”,成為他對這個以“顛覆”為主題的時代最好的註腳。

他是SKG集團董事長劉傑。SKG自2007年創辦以來,一直保持驚人的增長速度,SKG集團在各大電商平臺多款單品銷售量份額佔據榜首,並一度拿下天貓雙11互聯網家電銷量3連冠。

由於他對事物嚴謹、認真的態度,劉傑被同事們稱為“死磕哥”,他因為對顏值設計的追求、極簡主義以及輕奢的推崇成為互聯網電商時代的標杆,併成為互聯網家電第一品牌,被稱為“中國製造業的異數”。

劉傑憑藉全球製造全球銷售的新玩法,給馬雲留下新穎、奇特的深刻印象,後者給他寄語“永不放棄”

互聯網正在加速,但創新是品牌競爭的永恆主題。在消費轉型升級的潮頭浪尖上,企業持續不斷的創新方能繼續前行。如今,SKG正迎來第二個發展的十年。劉傑親自啟動了對品牌創新與顛覆的變革,轉型成為美容健康電器專家。

劉傑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創新?SKG成立的10年間經歷了哪些變化?並將迎來哪些變化?

慕思寢具獨家冠名的社群直播分享互動欄目《CEO說》第九期邀請到了SKG董事長劉傑,就《SKG,互聯網品牌的創新與顛覆》主題與數百位來自全國的文化財經CEO們進行了線上分享互動。以下是劉傑在創新聯盟-孤獨者社群總群的直播採訪的內容(根據錄音整理,有刪節和編輯整理)。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Q:《執行官》等提問者;A:劉傑公司同事都叫我“死磕哥”,對任何事情死磕到底

提及互聯網家電品牌,近年來崛起的SKG絕對是一個行業顛覆者形象。作為電商時代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家電第一品牌。你認為什麼是推動SKG快速崛起的關鍵?

關於這個問題我總結了幾點:

第一,我們順勢而為,抓住了整個行業發展的紅利期;

第二是我們做出了經久耐用的好產品,因為SKG的本質是生產產品的公司,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SKG每一個員工都是產品體驗官,在每一款產品推向市場前,我們要經過員工的實際體驗,不完美的產品是不允許上市的;

第三,儘可能地貼近用戶,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解決他們的真實痛點。

在我的印象中,SKG似乎非常重視設計和顏值。這在你的個人的經歷裡有什麼講究嗎?你認為的最好產品是什麼?

很多用戶都認為SKG的產品設計主要在外觀,比如顏色等方面的亮點,其實這是一個我比較擔心的問題,即用戶或者消費者會不會過度關心我們產品的顏值,而忽略了我們產品的一些內涵。

SKG產品從設計到生產,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嚴格測試。最好的產品不僅是設計好、顏值高,這些只是表面。最好的產品應該是真材實料、性能穩定,並且能夠給用戶帶來精神上的共鳴與愉悅,能夠把消費者內心潛在的藝術情感轉化出來,這是SKG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我和設計團隊每年都有20%的時間拜訪客戶、走訪市場,去學習一些優秀的產品功能設計。優秀的產品設計要能夠解決80%用戶的80%使用痛點,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具備“輕奢、簡單,科技”三個要素,才能成為SKG的產品。

在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中,最核心的是用戶,搞清楚用戶是誰、喜歡什麼。這是我們所有工作的指引,圍繞用戶設計相應的產品。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事物極度認真嚴謹,所以在公司內部,我們是這樣詮釋SKG的:S指“死”,K指“磕”, G是“哥”的首字母,所以公司同事都叫我“死磕哥”,對任何事情死磕到底。我們的研發團隊對這點深有感觸,經常會有被我逼瘋的感覺。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2017年11月1日,開始第二個十年

SKG自創立以來品牌定位經歷了哪些變化?為什麼?近期你們悄然打出“美容健康電器專家”品牌的口號,是否意味著公司將迎來新的重大變革?

SKG在2007年11月1號成立,我們迎來的十週年紀念。在2007年上半年,我看到《世界是平的》這本書,讀完後非常興奮,就創辦了SKG這個品牌。當時想的是一定要創辦一個全球化的品牌,所以SKG這個品牌一開始是沒有中文的。我們從誕生之初就要走國際化道路,創造一個全球性的品牌。

起初, SKG作為自由品牌在海外市場銷售。現在回頭看過去,這是把一件正確的事情選擇在錯誤的時間開始,所以SKG從2007年到2010年,經歷了很痛苦的三年,根據海外用戶習慣設計的一些產品卻難以打開海外市場,留下了大量庫存。於是我們慢慢開始在國內嘗試打開市場。

在國內去庫存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原本針對海外市場的款式、設計,反而在國內獲得了消費者喜愛。加之我們趕上了電子商務發展的高峰時期,我們的產品開始熱銷起來。這十年是我們的野蠻生長期。在這十年中,中國在慢慢發生變化,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比如消費者在日本購買馬桶,標誌著整個中國的消費升級已經悄然展開,SKG也要跟著這股升級的浪潮,進行自我升級。

2017年11月1日,我們開始第二個十年。過去SKG只是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推出的是一些性價比高的產品。隨著消費升級的開始,SKG現在推出的產品更多的目的在於提升生活品質,將美容和健康兩個領域結合,吻合了社會化發展的趨勢,這是我們的第二次定位。在重新定位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減法,砍掉了很多品類,產品方向越來越聚焦。

過去SKG是輕資產、電商模式,現在你們正積極佈局新零售,進行戰略轉型升級。SKG選擇破局的思路是怎樣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SKG整合了大量的第三方資源,整合了過剩的製造和過剩的資源。時至今日,SKG已經不是輕資產公司我們現在有一百多人的研發工程師隊伍負責新品研發、一萬多平米的工業廠房,以及年產能達到百萬臺的新工廠。未來我們還會持續投入、擴大產能。

SKG在大家唱衰中國製造時逆勢而上,跟其它企業走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不斷擴大製造投資,是因為我們看好中國消費升級這個巨大的機遇——國內用戶對精品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經過這十年的摸索和發展,我們對自己的供應鏈掌控能力、用戶需求深入洞察、產品品質控制有充分的自信。

對今天電子商務渠道而言,創造一個全新品牌的成功幾率非常低,電子商務的紅利基本上沒有了。以前馬雲提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現在的情況變成了新品牌要打價格戰,生意很難做。電商經歷了很多個階段,從最初的買便宜、買方便,到現在買品質,每天都在發生改變,用戶的消費行為也在不斷改變。

SKG的變化和大趨勢相同,我們逐漸成長為在美容和健康領域用戶指名購買的品牌,因為我們沒有用低價和大規模廣告的方式去吸引流量、吸引用戶,老用戶佔了SKG很大比例,這些老用戶是通過復購和CRM管理獲得的。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最初的夢想與未來十年的夢想

你曾提出“全球製造、全球銷售”的銷售模式,致力於將SKG品牌走向國際,現在SKG已經走過了第十個年頭,展望未來十年,你最大的夢想是什麼?

這又必須提到創辦SKG的初衷。我創辦SKG的初衷,是想建立一個《世界是平的》中提到的全球性企業,這個目標從2007年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SKG今天的使命是讓人們更美、更健康,讓SKG成為世界名牌,這是我們最初的夢想

未來十年,我們的目標是服務一億家用戶,持續將SKG打造成為美容健康領域裡用戶指名購買的品牌,成為全球美容健康領域的領導者,成為美容電器、健康電器的世界名牌,這是我們未來十年的夢想。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行業裡面的最佳僱主,將SKG打造成一個平臺,讓更多人因為SKG而受益,成為一家用戶尊重、夥伴感動的平臺型企業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下個十年成為順德北滘的‘小三”

最近SKG將總部搬遷至順德北滘,與美的、碧桂園比鄰而居,為什麼下了如此重大的決定?

因為有個理念,每十年一個新起點。我們搬到順德北滘是勵志要做“小三”的,為什麼是北滘的“小三”?

在北滘鎮已經有兩個大哥,第一個是碧桂園,第二個是美的,所以第二個十年的目標是以兩個大哥為標杆,成為北滘鎮的“小三”。

第二點原因是北滘離廣州近,當地政府對人才也非常重視,比如北滘政府準備建設3萬套人才公寓,同時新辦公樓斜對面就是地鐵13號線。當然,我們搬到北滘更重要的目的是有一個更高的起點、更好的周邊環境,為成為“小三”努力奮鬥。

在返璞歸真的熱潮下,美容會不會一陣風?您對市場的判斷是基於什麼因素?

人有三大需求:愛美、怕死、交友,這三大需求在任何時代都不會少,包括這一輪消費升級浪潮。所以愛美不是一種簡單的風潮,而是人一種最基本的需求。

SKG在戰略定位、渠道模式上都不走尋常路,值得眾多企業學習,那麼在產品設計、產品質量、產品運營這三個方向,SKG最核心的是哪個方向?在沒有線下實體店的今天,SKG怎麼做消費者體驗營銷?

SKG的戰略是產品領先型戰略,更多精力放在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研發上。其實現在SKG在電子商務渠道上的銷售佔比不到60%,在很多大城市的Shoppingmall、母嬰系統、藥妝系統等都有SKG的產品在銷售。大家對SKG的理解可能更多還是傳統的電商企業,但實際上我們早就成為全渠道拓展、銷售的企業。

SKG劉傑:“死磕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公開打出要300萬尋找合作人

我們認為中國智造主要體現在技術、工業設計、營銷品牌和模式創新上,這樣利用更多知識的企業可以代表未來的中國智造。您認同嗎?在您看來,哪些企業可以稱為中國智造的代表?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智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中國智造”不應該只是指傳統制造業,更是指從產品研發、生產,到交付給消費者的全流程。這個“智”體現在商業模式和滿足消費者獨特需求上,比如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喜好分析等,製造、加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理解的“智造”是大製造,包含很多方面大家一起聯合生產。目前包括尚品宅配、維意定製,以及青島紅領、SKG等企業,都屬於中國智造的典型代表。

作為CEO,您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我認為第一要務是制定企業的願景和商業方向;第二是建立、完善企業的機制和制度;第三是抓好產品、關注好客戶,只有通過非常棒的產品讓自己的客戶滿意,企業才能真正成功。

你公開打出要300萬尋找合作人,做您的合夥人有什麼具體要求?

SKG準備在主板上市,所以現在尋求一些給力的合夥人加入加快推進,目前企業發展良好、速度也很快,所以歡迎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士加入團隊,上市之前加入企業是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以上文字報道摘自“領教工坊”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