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日本的縣比市大?

三號流水線全蛋張


中國在民國初期時也實行過一個縣管理若干個市的行政區劃。所謂的“市”原本就是集市,大的城鎮或者社區。

後來,把小的市,又改為“鎮”。於是一個地區只有一個“市”了。民國後來行政區劃是“專區”“地區”包含若干個縣或城市。其實,其級別於清朝時的“府”基本差不多,但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只有行政專員公署。如果該專區有一個市,專員公署就設在該城市,這就是“市管縣”的前身。那時,市長只管理城市,而縣長管理農村地區,互不隸屬,都向地區專員負責。這種架構,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

最早的“市管縣”應該追溯到建國後直轄市的重新調整。民國時的直轄市是不包含周邊縣的。比如現在南京市的周邊地區,在解放時是給鎮江管的,包括“江寧縣”。更有趣的是上海市是直轄市,而上海縣是屬於江蘇松江專區的。後來,國家將十幾個直轄市縮減為三個。為了支持直轄市市民的農副產品需求,於是將直轄市周邊的縣劃給直轄市管理。比如現在上海的大部分土地是1958年將江蘇松江專區和南通崇明划進去的。這時,上海縣才歸上海市管轄。

改革開放後,以經濟為中心,於是江蘇率先試行“市管縣”,然後推廣到全國。“地區”改為“地級市”。(不過,即使現在,還有一些“地區”因為經濟、地理、歷史等原因,繼續保留。)市長的權利,不僅管理城市,還管理周邊的農業縣。所以,在中國,市級高於縣級,也只是實行三四十年而已。到了九十年代,很多縣城發展很快,也成為了城市,於是又開始設立“縣級市”。於是,“市”跨越了省級、地級、縣級三個行政級別,以地級為主。主流上,市比縣大。

而日本、美國、臺灣地區等的“縣”是正式行政區,“縣”下的“市”就是自治的“市鎮”“社區”。有的市比較密集,經濟發達,也會合並起來成更大的都市統一管理,於是也會包含多個縣。主流上,縣比市大。


RaymondIT


日本區域行政劃分雖然在名字是和我們國家的叫法相近,但是在功能管轄範圍等等問題上,都是不同於我們國家的。

日本在唐朝時期學習了大唐時期的劃分制度,被稱為五級七道,主要是以縣為最小劃分單位。這一制度維持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進行全盤西化,廢除藩籬制度,推行縣制。

現在的日本主要是以都道府縣為主。

日本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東京都。這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帝都北京。


而第二大行政劃分則是道和府。北海道就是我們熟知的日本唯一一個道,京都府和大阪府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府。


在這裡,道和府類似於我們國家的直轄市。


行政劃分再往下,就是縣,縣雖然與都道府平級,但是對比帝都和直轄市,就平凡一些,類似於我們的省。日本一共有43個縣。


縣往下還有町,類似中國的鎮。


總的來說日本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劃分的還是非常細緻的。,


蒙歌先生


日本的縣,最早出現在中國隋唐時代。當時的日本根據中國的制度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設立了“五幾七道”,下面有眾多的縣。近代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廢藩置縣,繼續推行縣制。如今逐漸演變成了“都道府縣”行政特色。


日本有一個“都”,就是東京都,相當於我們的北京市;一個道(北海道)、兩個府(大阪府和京都府),相當於中國的直轄市。而剩下43個縣與都道府平級,都屬於一級行政區,相當於我們的省、自治區。


世界上縣比市大的地方還有美國、羅馬尼亞與中國臺灣,並非日本獨有。日本縣下的城市,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日本的地級市也分幾個等級),町類似於中國的鎮。這也是日本的國情決定,本來就不大的國土如果設立太多太複雜的行政區劃,會產生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而且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澹奕


1980年江蘇省與日本愛知縣正式締結友好關係,江蘇省省會南京同時與愛知縣縣府駐地名古屋市結為友好城市。按照國際慣例,如果行政級別不對等,任何一方都不大可能心甘情願與另一方締結友好關係,那麼我們中國的一個省難道和日本的一個縣是同一級別嗎?

日本自廢藩置縣以來,國內大大小小數百個藩便陸續合併為幾十個縣,原來世襲罔替的大名由國家統一委派的縣知事取代。這點與始皇帝廢諸侯行郡縣頗有些相似之處,只是中國比日本早了兩千多年。後來又經過數次合併,日本的縣由最初的七十幾個減少到如今的四十多個。縣以上沒有再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而是直接隸屬於日本中央政府,也就是說在日本國內,“縣”就是一級行政單位,其級別和中國的“省”、美國的“州”、印度的“邦”、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沒有區別。

從行政區劃上看,日本分為一都一道兩府四十三縣。“一都”即東京都,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東京自明治維新之後已經是日本事實上的首都。“一道”即北海道,雖然日本有本州、九州、四國和北海道四個大島,但在近代以前日本的主體民族實際上一直龜縮在本州、九州和四國島上,北海道因為終年積雪、氣候寒冷,加上蝦夷人長期佔據,日本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十分薄弱。

在歷代攘夷大將軍的討伐之下,北海道最終被納入日本版圖之內,但地廣人稀,跟西伯利亞在俄羅斯的地位一樣,詳細劃分行政區域的意義不大,所以至今仍是“一道”。“兩府”即京都府和大阪府,兩個日本歷史和現實中最重要的兩個城市,也可以理解為相當於我們的“直轄市”。“四十三縣”就簡單了,如島根縣、山形縣、福島縣等等都屬於四十三縣的範疇。

那麼日本沒有“省”嗎?當然不是。新聞上經常聽說的“外務省”、“文部省”等等就是日本的“省”,但這個“省”與我們在國內理解的廣東、福建等省完全不是一回事。日本的“省”嚴格來說應該叫“部”,所謂“外務省”實質上就是“外交部”,“文部省”實際上也是“教育部”。

那麼日本人何苦這麼彆扭,把“省”、“部”這些名詞弄得這麼複雜呢?其實也怪不得日本人,古代倭國師從中華,認為大唐的一切都是高級的,包括自隋朝就已經形成的“三省六部制”。那個時候中國的“省”就是“部”,如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等等,被日本人學了去便一直延續至今。


地圖帝


在日本的行政區劃縣要市大,這和我們不大一樣。這裡面有它歷史的原因。

1871年,日本政府廢除全國各藩,統一為府縣,建立了獨具特色的行政區劃。

日本共有三級行政區劃。第一級別是都、道、府、縣,這相當於我們的省。這個“都”只有一個,就是首都東京。“道”也只有一個,就是北海道。

北海道是比較特別的存在。

古代日本一貫模仿唐朝,它的行政區劃也如此,全國被劃分為“五畿七道”,但當時的七道是沒有北海道的,因為當時北海道受到歧視,被稱作“蝦夷”。但蝦夷雖然被歧視,但卻忠於幕府將軍,明治維新時,這裡很晚才被降服。為了表達對他們的重視和安撫,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才設立了北海道。隨著廢藩置縣的推進,其他道都逐漸虛化了,唯獨這個北海道仍然保留了下來。

府有2個,即大阪府、京都府。縣比較多有43個,都是廢藩置縣以後,由府和藩改制而成的。

日本的第二級行政區劃是市、郡和特別區。著相當於我國的縣,市。每一個都道府縣下都有幾個市。特別區僅存在於東京,也就是位於東京城區,由東京都直轄的23個區。郡目前已經名存實亡,不具備實際意義。

下面的等級就是町、村、區,相當於我鄉、鎮、街道。是日本的最基層行政單位。

話說回來,縣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是代表極大區域的,大到什麼程度呢?全中國那麼大,所謂“赤縣神州”就是指全中國。作為行政區劃,周之前,縣也是大於郡的。市,就差遠了,一直就不大,基本就是市集和街道這種量級而已。到了辛亥革命後,市才老頭尿尿抖起來了,變成了比縣要大的行政區劃。

市比縣大,其實也是一種資本的勝利吧。


胡笳胡談


國外的行政區劃一般都縣大於市。按道理縣應該是很大一片地區,而市只是一這一大片地區中的一點。縣的管轄範圍應該大於市。天朝卻不同,強調的是官員所在地的致高地位。一般官方設置的辦公地址都設在市裡面,將市的行政級別抬得高於縣,這是強調我當官的地位高於普羅大眾,你們要由我來管轄,這也是強調了官僚的地位。記得兒時看羅馬尼亞電影《爆炸》時,故事中縣長找市長談話髮指示提要求。後來懂事了卻總覺得這事很怪,縣長大於市長。


duh23333


日本行政區劃大致分為都道府縣(廣域地方公共團體)以及市町村(基礎地方公共團體)兩級。現行制度是隨著明治政府於1871年實施的廢藩置縣政策而建立,現今日本全國分為47個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縣;一級行政區內則劃設二級行政區:下劃設市、町、和村這些二級行政區(是市町村中的哪種主要依人口而定),其中東京都下除了市町村還設有23個特別區。


讓瘋子把我帶走


這是歷史淵源的事。只是這裡我實在不知道中國式怎麼想的。那麼多級別的市,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還有鎮級市,這樣很亂的,就別設什麼縣級市、鎮級市了,直轄市用其他稱呼,比如直轄市改叫州,州下轄市、市下轄區,不設縣。縣級市就就叫縣,鎮級市還是叫鎮。


Silence48324597


初中地理中就說過,我國三級行政單位省縣鄉,其實縣是和市同一級的,具體誰大主要還是看直屬單位,如果是省轄縣,那麼這個縣和普通的地級市等級應該是一樣的,若是市轄縣,則縣就和區一級了。其實不止是日本縣比市大,在我國臺灣省依舊是縣比市大,只有臺北臺中臺南高雄這幾個所謂的直轄市,其他的地方都是縣制,而縣府所在地稱為市,如臺灣彰化縣,市區那塊叫彰化市


MOCKEY471


按照歷史和習俗來說,縣比市大。

民革時期,我國提倡民主,認為城市也應無大小等級之分,實行廢府改縣制度,即“縣府”同級,例杭州改為杭縣。

建國後,上海經濟日益發展,普通行政建制已無法滿足城市的需求,於是“上海特別市”應運而生,但那時候的區還是和鄉鎮一級的。

行政級別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目前憲法裡也沒有明確要求市比縣大,也不會這麼做,所有隻是以“市代管縣”的名義方便管理,例如市代管縣級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