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撤銷美國前中情局長布倫南安全許可,特朗普這是打擊報復還是濫用職權?

毛開雲


特朗普是兼而有之,也屬迫不得已!

曾經領導美國中情局整整4年的前局長布倫南,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所宣稱的“上任就廢除伊核協定”時,就指責特朗普此舉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是“愚蠢至極”的行為。

然而,在特朗普2017年1月正式宣誓就職時,布倫南到期卸任了局長一職。但根據美國有關規定,即便離任的國家安全部門的高職人員,也享有接觸涉密信息的權限。

所以,前中情局局長布倫南繼續保持涉密許可。


近日8月15日,特朗普撤銷了布倫南的安全許可。那麼,特朗普是打擊報復還是濫用職權?

同時撤銷安全許可權利的還有美國前聯邦調查局長科米等六名前最高情報和執法部門的官員。

據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撤銷原因是他們毫無根據地指責赫爾辛基峰會中特朗普與普京有不正當接觸。

特別是布倫南竟說特朗普聲稱“自己找不到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理由”的言論是叛國。



倘若回顧圍繞特朗普競選總統伊始就受到布倫南指責的言論,直到今年7月赫爾辛基“普特會”布倫南的再次發難,特朗普顯然是“記仇”了。

再回顧被特朗普解僱的前聯邦調查局長科米的理由,也是有關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原因,特朗普指責科米“無法有效領導聯邦調查局的意見”。

在特朗普極力尊崇“美國第一”的同時,特朗普貫徹的也是“特朗普第一”。

一年以來,從特朗普身邊離職或遭解僱的人不計其數。凡是對特朗普大膽進言的都會被當做心術不正,予以“退群”處理。

再者說了,“退群”處理也是特朗普一貫的執政作風。

有媒體指出,在美國中期選舉即將來臨之際,顯然特朗普是在排除異己。當然以民主黨發聲譴責特朗普的居多。



對於特朗普而言,在碰觸有關“通俄門”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敏感話題時,此時此刻的特朗普是再也不能容忍別人說三道四了。

所以,倘若說特朗普打擊報復,其實也是特朗普實現“自保”不得已的行為;倘若說特朗普濫用職權,特朗普的確有這個權利。

至於特朗普聽不得指責自己的話語,我感覺反而是來自於特朗普的高度自信及要實現“美國第一”的任職目標。

再說了,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圍繞特朗普的各種指責與控訴數不勝數,特朗普也是受夠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利用手裡的權利“瀟灑”一回,我感覺特朗普也是無可指摘!

閱盡世間滄桑,寧靜感悟人生,謝謝閱讀!喜歡可點贊評論及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哦!


寧靜觀世界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前中情局局長布倫南就安全許可問題唇槍舌戰,使得原本就已經十分混亂的美國內政再添風波。特朗普總統到底是假公濟私,故意報復布倫南等人;還是美國的安全許可制度確有改革的需要,布倫南等人涉嫌濫用安全許可,這些爭論在美國國內不絕於耳。

時間在往前回溯,也曾出現了特朗普總統的女婿庫什納因為安全審查不過關而導致安全許可降級的現象,甚至伊萬卡也曾面臨安全許可降級的風險。凡此種種,都折射了安全許可在美國政治中的重要角色,也成為當前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重要籌碼。

美國的安全許可制度由來已久,安全許可被分成多個級別授權給美國官員甚至是一些私人公司。對於一些高級官員特別是情報官員而言,即便是離任之後,也可以享有一定的安全許可,以便為其繼任者提供諮詢或展開其他工作。不過要獲得美國的安全許可並不容易,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安全審查。

美國的旋轉門制度使得離任官員不用過多擔心長期下崗。對於這些下崗再就業的前官員而言,如果依然享有一定的安全許可無疑會被高看一眼,身價大增。換而言之,安全許可給了離任官員重新尋找飯碗的便利。更有甚至,利用安全許可的便利,在媒體上不斷刷存在感甚至是大出風頭。更有甚至是抨擊現任政府的弊端,這也成為導致美國安全許可博弈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目前布倫南、科米等人遭特朗普討厭的原因。

目前看來,特朗普要取消布倫南等人的安全許可,多半是打擊報復,因為布倫南老是攻擊特朗普,不過是不是濫用職權呢?目前看來,總統可以有權這麼做,如果他認為必要的話,而且美國國內也有不少人支持特朗普。不過或多或少還是有公報私仇的成分吧,特別是到特朗普總統身上,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複雜,政治和權力密不可分,濫用權力與否見仁見智吧?


凌勝利


本週三時,也就是8月15日,特朗普總統宣佈對美國中情局前局長約翰•布里南取消安全許可。特朗普之所以要對約翰•布里南啟動取消安全許可,是因為布里南披露了中情局等美國情報機構對俄羅斯干涉美國2016年大選問題調查後的結論。布里南對這一信息的披露讓特朗普非常被動,所以特朗普決定對包括布里南在內的多位奧巴馬時期的官員啟動取消安全許可的調查。

特朗普聲稱,布里南曾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互聯網和電視上發佈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魯莽的言論,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職權範圍。

特朗普宣佈上個月他對部分官員進行了安全調查。被調查的人裡,除了布里南,還有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詹姆斯•科米,前國家情報負責人詹姆斯•科蘭坡、前中情局長邁克爾•海頓,前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和麥卡白。

布里南認為特朗普此舉意在壓制言論自由、懲罰批評言論。

科蘭坡也激烈發對特朗普的安全調查,他聲稱自己將繼續披露所知道的一切,即使無法通過安全調查,被取消安全許可也在所不惜。

一般來說,美國情報機構都會給曾經在這裡工作過的僱員保留安全許可權限,他們可以向在職時一樣接觸機密文件,主要是為了方便他們和繼任者溝通事關國家安全的重要事務。

啟動針對前政府情報官員取消安全許可在美國並不常見。不過,對於向來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來說,做不常見的事早已不是第一次了,這一次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一知


特朗普決定撤銷布倫南的安全許可,主要是因為布倫南批評特朗普與普京的芬蘭會晤是“叛國”。很顯然,這是涉嫌打擊報復。布倫南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回應說,特朗普撤銷他的安全許可屬於濫用職權,意在脅迫和壓制批評特朗普本人及聯邦政府的人。那麼,特朗普此舉到底是打擊報復還是濫用職權?個人認為,兩者皆而有之。

實踐已經反覆證明,特朗普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特朗普將自己競選總統時的有功之臣、有“影子總統”之稱班農趕出白宮,就被人認為是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做法;將與自己經歷相似、臭味相投的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解職,就被認為是特朗普聽不進批評意見而排除異己。確實,特朗普不喜歡的人,要麼被特朗普趕出白宮,要麼知趣者主動離開。

現在的白宮,幾乎是特朗普“一言堂”。以前特朗普還聽聽女兒伊萬卡的勸告,現在幾乎伊萬卡的勸告也聽不進了。既然如此,布倫南批評特朗普“叛國”,特朗普咋能嚥下這口氣?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特朗普現在除了撤銷布倫南的安全許可,已經拿布倫南沒有其他辦法了,所以必須報復布倫南,給布倫南一點顏色看看。

布倫南批評特朗普濫用職權,對,也不全對。在美國,許多國家安全部門高層人士離開公職後仍然可以保留安全許可,以向繼任者就涉密事務提供諮詢支持。一般來說,撤銷原來高層人士的安全許可,要由下發機構來辦,而且需要經過適當的調查和評估。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擅自撤銷布倫南的安全許可,顯然是濫用職權。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總統有權親自撤銷他人的安全許可,但此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既然以前沒有總統這樣做過,特朗普偏要這樣做,既涉嫌濫用職權,更涉嫌打擊報復。不管白宮如何為特朗普開脫,多位民主黨人士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譴責,證明了特朗普的做法不得人心。


毛開雲


“通俄門”始作俑者原來是他!一個前情報高官針對特朗普的陰謀,真相大白的日子或許已不遠!

特朗普日前取消中情局前局長布倫南接觸機密的權限,批評他“行為怪癖”,對政府發表“連串沒根據的指控”。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美國總統基於不滿批評者言論,取消其安全限權。

特朗普和布倫南“兩人同時創造了美國曆史”。

既然拿布倫南先開刀,肯定有其理由。

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7月舉行峰會後,布倫南曾說,特朗普的表現形同“叛國”。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宣佈取消布倫南“安全權限”(security clearance)時,批評他利用其情治高官的身份,接觸機密文件,又在媒體上兜售這些本不應該公開的材料,還給自己賺取數百萬美元。

不過,特朗普的大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爆了一個更大的料。

朱利安尼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接受主持人肖恩•漢尼提(Sean Hannity)採訪時,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推動通俄門調查的正式這位前CIA局長布倫南!

朱利安尼說,布倫南才是推動通俄門調查的幕後推手,是發動進攻的“四分衛”,他是整個事件的“導演”,而特別檢察官穆勒和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史卓克(Peter Strzok)等人都只不過是傀儡而已。

有記錄顯示,2016年8月25日,布倫南曾赴國會山面見當時的參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利•瑞德(Harry Reid)。

布倫南向瑞德簡要彙報了由前英國間諜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所編篡的黑特朗普檔案中的一些內容。

之後,瑞德就把這些布倫南提供的內容,寫進信中並交予FBI,從而啟動了臭名昭著的通俄門調查。

朱利安尼認為,布倫南幕後操縱通俄門調查,應該走上法庭,接受大陪審團裁決。

如果朱利安尼所說屬實,這無疑是一個驚天大料。

在擾攘了這麼久之後,通俄門的風向反轉了!原來針對特朗普團隊的指控,已經變為民主黨對特朗普的陰謀陷害。

有理由相信,朱利安尼作為律師,不會信口開河。

不過,但布倫南隨即於8月16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質疑特朗普撤銷其權限“有政治動機”,是因為面對通俄門調查“為了自保滅聲”,並堅持“特朗普團隊跟俄羅斯有勾結”。

布倫南辯稱,特朗普此舉是打壓言論自由和懲罰批評者,他把特朗普的行為比作“外國暴君”,“如果特朗普總統認為撤銷我的安全許可,將可迫使我閉嘴,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發表在《紐約時報》的文章說,“特朗普聲稱(團隊與俄羅斯)沒有勾結,那是一派胡言”。

白宮還在考慮撤銷其他多名情治高官的安全權限,不讓他們接觸國家機密。

同樣可能被撤銷權限的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發表聲明,說“安全權限”不應在一場小型政治遊戲中被用作抵押品。

特朗普反擊了!

在對通俄門“反調查”掌握證據之後的出擊。

8月15日,《華爾街日報》刊登特朗普的採訪,他揚言布倫南要為此負責。

特朗普說:“我稱這是獵巫,是虛假的。是這些人帶頭的。所以我認為必須做些事……我不信任名單上這些人,我認為他們非常奸詐,他們不是好人”。

美國當局取消安全權限的原因,通常都是那先原有資格的人行為不當,例如酗酒、財務問題或不當處理機密資料。

而“布倫南們”無疑是屬於最嚴重的不當處理機密,外加利用機密,羅織攻擊特朗普的檔案。

這已經不是簡單撤銷安全許可的問題,這是要到法庭上亮相的!(完)


蔣曉峰Terry


權力的任性,古今都有,美國也不例外。

只要這種任性,尚在法律的邊緣之內,移微任性一下,又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副作用,而且又對這個叫約翰.布倫南的人極為不順眼,為何不任性一回呢?!

特郎普也是人,而且是個很記仇的人。

布倫南痛斥特郎普在赫爾辛基會談中的表現,涉嫌"賣國",戳中了特郎普的痛點,特郎普被逼無奈,第二天就改口,食言自肥,,,窩心的很!不敢向黨內大佬發洩,,一個離職的前中情局長,恰是一個合適的靶子,就小小的報復他一下吧,出出這口鳥氣。

至於理由麼?儘可以冠冕堂皇,這是西方政治家的基本功。


bindong1



傑地妙玩


特朗普的個性就是睚眥必報的,跟他作對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特朗普上臺前,美國政界大佬們有幾個看得上他的,全靠美國底層民眾力推才當選的總統,特朗普當選後,包括媒體政界的人士對他時常冷嘲熱諷與批評,特朗普的回應就是不以為然,反唇相譏,發推特怒懟批評他的人!利用手中權力報復對手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如此對待前中情局局長布倫南,還有嘲諷麥凱恩越戰被俘的經歷,說他算不上英雄,對發表文章批評自己的新聞媒體人發推怒懟對方發假新聞造謠誹謗,種種言行都反映出特朗普心胸狹窄,有仇必報的個性。所以說取消布倫南的涉密權限一方面屬於打擊報復,另一方面避免了對方獲取關於自己的私密情報來攻擊自己,真可謂一箭雙鵰,簡單的說打擊報復是目的,濫用職權是手段!


鏡花水月254338211


黨同伐異是任何執政者都會做的一碟小菜。而將執不同政見的人留在身邊,避免偏信偏聽,那就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獨具匠心。特朗普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排除異己經常更換幕僚,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穿著皇上的新衣,幹一些遺笑大方的傻事當然就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