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山水圖卷

龔賢(1618-1689),又名豈賢,字半千,又字野遺、豈賢,號半畝,又號柴丈人,江蘇崑山人,流寓金陵清涼山。“金陵八家”之首。出生於蘇州一個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隨家遷居南京。生活在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13歲習畫,21歲左右在奉淮河畔參加了復社的活動,其時正值明崇禎末年,復社成員在這裡結社賦詩,講學論藝,挽救民族的危機。由於他正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詩,書,畫上的成就,龔賢已在南京士大夫中顯露頭角。

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龔賢懷著慷慨悲憤的心情,隨復社成員離開了南京。在長達20年的漂泊生涯中,他頑強地學習繪畫藝術,還寫了大量深沉悲壯的詩歌,傾吐民族誌士的一腔忠言。清順治二年(1664)前後,龔賢的妻子及其他親人相繼有8人去世,他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龔賢再次返回南京居住,已年屆五十,戰亂洗劫後的家鄉呈現出一幅慘景。國破家亡,他舉起悲憤的筆寫下了《登眺傷心處》一詩:“登眺傷心處,臺城與石城。雄關迷虎踞,破寺入雞鳴。一夕金笳引,天邊秋草生。橐駝為何物,驅入漢家營!”

龔賢的藝術造詣居金陵八家之首,現代著名畫家黃賓虹、李可染都從他的畫法中得到了啟迪。代表作有:《深山飛瀑圖》、《急峽風帆圖》、《木葉丹黃圖》、《重山煙樹圖》、《溪山人家圖》、《雲林西園圖》等,其著作為:《畫訣》、《香草堂集》、《柴丈人畫稿》等。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溪山無盡圖長卷 紙本 墨筆 縱27.4釐米 橫72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寫重山復岫,秋林山溪,亭園屋宇,山泉飛流,氣勢雄偉壯觀。筆墨嫻熟,皴染渾厚,細密工整,層次分明。構圖、經營苦具匠心。峰迴溪曲,既永遠山長,又有高遠、深遠之境,使人有溪山無盡之感。這是作者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結晶。正如作者自題所云:“非遍遊五嶺、行萬里路者,不知山有本支而水有源委也。”為龔賢晚年傑作。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夏山過雨圖 紙本墨筆 縱141.8釐米橫57.5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夏山過雨圖

一般畫人求墨韻往往以溼墨塗抹,而龔賢明確指出:“墨言韻,明其非溼也,潤墨鮮,溼墨死”,具體指出;“皴法先幹後溼,故外潤而有骨,若先溼後幹,則死墨也。” 以其言論參其畫法,可知龔賢之“潤” ,實乃溼度適可,關鍵在於皴染之時能見筆,如太溼,則墨汁粘滯,筆墨相礙,渾沌一片,是為“死墨”。 龔賢的這幅畫,也是潤溼得體,筆墨融融,層次分明,足證其所畫“先幹後溼”、不是“先溼後幹”,“外潤而有骨”,他用積墨法,一層層點染,一層層地積,其韻無窮,無怪乎時人曰“半千之所以獨有千古更在墨”。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山水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全圖為長卷形式,重山復岫橫向展開,綿延起伏,用平遠構圖。山石短筆皴擦,樹木以橫豎排點畫出,整卷結構縝密,氣韻蒼莽,幻景與實境交融,可觀、可遊、可居,“引人著勝地”。後紙行書長題,論及學道、讀書、性情、嗜好,表達了畫家對待藝術和生活的態度,茲錄如下: “畫於眾技中最末。及讀杜老詩,有雲:劉侯天機精,好畫入骨髓。世固有好畫而入骨髓者矣!餘能畫,似不好畫,非不好畫也,無可好之畫也。曾見唐、宋、元、明初諸家真跡,亦何嘗不坐臥其下,寢食其中乎?問之好畫者,曰:士生天地間,學道為上,養氣讀書次之,即遊名山川、出交賢豪長者皆不可少,餘力則工詞賦、書畫、棋琴。夫天生萬物,惟人獨秀,人之所以異於草木瓦礫者,以有性情,有性情便有嗜好,一無嗜好,惟恣飲啖,何異馬牛而襟裾也。不能追禽而之蹤,便當居一小樓,如宗少文張圖繪於四壁,撫弦動操則眾山皆響。前賢之好畫往往如是,烏能悉數!餘此卷借從心中肇造,雲霧、丘壑、屋宇、舟船、梯凳、溪徑,要不背理,使後之玩者可登可涉、可止可安,雖曰幻境,然自道眼觀之,同一實境也。引人著勝地,豈獨酒哉!戊辰秋杪半畝龔賢畫並題。”下鈐“龔賢”朱文印、“鐘山野老”白文印。鑑藏印有“虛齋秘玩”等七方。戊辰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龔賢71歲。《虛齋名畫錄》卷六著錄。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清涼環翠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清涼環翠,龔賢。”鈐“半”、“千”印。引首吳昌碩篆書“言採其薇”四字。龔賢晚年在南京清涼山購置了幾間瓦屋和半畝土地,栽花種草,潛心作畫,名“半畝園”,此圖即描繪龔賢所居的清涼山實景。畫面大江開闊,古城環繞,山巒起伏綿延,清涼臺隱現於雲霧之間,構圖平中寓奇。設色以石綠為主,配以花青大片暈染,濃郁沉厚,水墨淋漓。此圖規格、尺寸、畫法均與其同藏故宮博物院描繪棲霞山景色的《攝山棲霞圖》卷相同,當為同時所作。正如尾紙曾熙題跋所評:“野遺居金陵最久,所寫山皆金陵。二圖尤蒼蒼鬱鬱,讀之如遊棲霞、清涼,擴我壯懷也。”龔賢平生極少作設色畫,廣州美術館藏其《秋山飛瀑圖》軸,自題:“半畝居人年近六十,未嘗一為設色畫,蓋非素習也……。”年款“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龔氏時58歲,故此幅當為其58歲以後晚年所作。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攝山棲霞圖 北京故宮藏

攝山與棲霞寺是南京地區的著名景觀。作者以花青為主色調,石面或皴或染,表現出其向背虛實的塊面體積和山嶺的地貎特徵,以圖中大片的空白巧妙地表現飄緲虛無的雲氣,同時,與層層積染的山石、樹木形成疏密呼應,增強了虛實層次的變化。龔賢平生很少創作設色畫,廣州美術館藏其《秋山飛瀑圖》軸,自題:“半畝居人年近六十,未嘗一為設色畫,蓋非素習也……”。此幅當是其晚年之作。本幅自題五言律詩一首,款署:“題攝山棲霞寺詩,龔野遺。”鈐“龔賢印”朱白文印、“半千”朱文印。右下款署“龔賢”,鈐“野遺”白文印。包首有陸恢題簽,引首有曾熙題,尾紙有吳昌碩跋。鑑藏印有“虛齋審定”等共5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千巖竟秀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山水通景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冬山圖 大都會藝術館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高崗茅屋圖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江村漁隱圖 西冷拍品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群峰石潭圖 保利拍品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山家黃葉圖 旅順博物館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松亭遠山圖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天半峨眉圖軸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雲壑松蔭圖 故宮博物院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雲嶺殘曛圖 (日)私人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雲山結樓圖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 龔賢 一道飛泉圖 遼寧博物館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翠嶂飛泉圖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木葉丹黃圖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山水 冊頁(十二開)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溪山欲雨圖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龔賢 雲山圖 拍品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畫作品集粹

《千巖萬壑圖》畫重山復嶂,平林大江,水村舟橋,洋洋灑灑,連綿無盡。 此圖寫千巖萬壑,氣勢磅礴,山巒、高丘、林木、叢樹、山澗、寒林、漁艇、農舍、清江、葦渚、野渡、空舟……場面繁複,然筆筆不懈,盡顯出一種沉寂蕭疏、清和靜謐的美感。畫風樸實,墨氣深厚。自識[癸丑嘉半畝龔賢寫]。鈐[龔賢]朱文方印。按癸丑為康熙十二年,公元一六七三年,作者時年五十五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