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明朝真的是一個特黑暗的皇朝嗎?

文|陸以外

明朝真的是一個特黑暗的皇朝嗎?


明朝是否黑暗應先從朱元璋的出身去看,他出身底層,然後坐到了最高層,從坐上這個位置的那一刻起,他基本上就在擔心一個事情:失掉江山。朱元璋的理想是要大明江山永葆的。他的這個內心OS,從幾個事就可以一窺究竟了。

廢相。大明初建那會,用的還是前朝的那套,內設中書省,省內設宰相,省下設六部,宰相是胡惟庸。這套制度運行一段時間之後,朱元璋就深感不安了,他找了個藉口給胡惟庸按了個罪名把他殺了,並殺了胡身邊的一批黨羽。鬥掉胡惟庸之後,朱元璋乾脆把中書省撤掉,並立了個法令,規定以後子子孫孫都不準設置宰相這一官職。撤掉中書省不設相職後,朱元璋提升了六部的職權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自己把宰相的活也幹了,權力一手抓。這就是朱元璋的廢相。

錦衣衛。這基本上就是一個特務機構,直接對皇帝負責,表面上是說監督亂權分子,實際執行上還不是“看朕的心情和需要”,也就是皇帝說了算。這個東西的存在,對於各級大臣來說確實是充滿了震懾力的,那些所謂的“冒死直諫”和“跟皇帝講句心理話”,自然就少了,多了的自然是陽奉陰違,即敢怒不敢言。所謂東林黨就是這麼來的,在你身邊我不敢說你,那我就辭官回到千里之外的家裡說你,東林是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院,那些在京都敢怒不敢言,或者言了也沒人應和的官員,很多都辭官回家,這些人都是很有學問的,回家後很多人都到東林書院講學,自然他們會以講學為名對朝政發表議論。後來應和的人越來越多,發展成了一股勢力,即東林黨。可見當時人們的口是被封成什麼樣子,位高權重同一個鼻口出氣的大臣們都如此,草芥黔首們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不過東林黨的興發也已經是萬曆時的事情了,這已是大明後段權力已出現鬆動時。

衛所制。明朝的軍隊管理也是一絕,行衛所制,軍民不同籍,且軍籍世襲制。這套軍制對當時北面蒙敵,東受寇亂,內起不斷的大明來說無疑是有其很現實的意義的,起到了一定的軍事作用。但是,它實在傷民,有多傷民?名義上這套東西運行了兩百多年,但其實運行四十年左右就幾近崩潰了,因為人們不堪其擾,騙的騙,逃的逃,安土重遷的華夏黎民們,為了躲這一劫,情願背井離鄉去覓一生機也不去當這個兵。當了這個兵,就是去受罪的,有仗要打,你上前線,沒仗打,讓你去做勞役、苦差,到後期這些兵還常淪為貴族大地主們的私奴,即為他們幹活,都算了,你還會吃不飽穿不暖,因為上面會剝削你,剋扣你的月糧衣服,層層遞進。吃不飽穿不暖,幹髒活累活,沒有人身自由沒有尊嚴,隨時沒命,更要命的是,別忘了,它是世襲制的,理論上,這份罪,是子子孫孫都要受的,這在已然有了資本主義萌的社會,基本上是比過去的奴隸更慘的,奴隸大概是無意識狀態下的一種認命,但這些兵們不是,他們是有尊嚴的,是有一定程度的意識覺醒的。可想而知,這是一套何等反人性和嚴酷的制度。衛所制看似是一套軍制,其實也是為了對兵權的掌控,因為它規定,將軍帶兵出戰,打完仗後,帥印是要上繳的,如此,兵永遠是皇帝的兵,將軍只有使用權。

大明江山近三百年,區區幾字當然不可能描繪出它的全卷,但一葉知秋嘛,單就從這幾件大明朝內較典型的人事來看,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個私心特重的皇朝,而在這種私心之下所衍生出的種種制度,亦的確是較為嚴苛的,裝逼一點的講法是階級性特別明顯。當然了,這是封建皇朝的一貫性,但,正如前面已提起過的,大明皇朝遇到了一個之前那些皇朝們千年未遇的新情況:資本主義萌芽,在這個新情況之下,大明的那些制度,客觀上對百姓社會造成了極大傷害之餘,還被襯托成了“吃相特別難看的大胖子”,再加上後朝的添油加醋,三位一體,三維全方位打擊,明朝自然就成了那個“史上最黑暗殘酷的皇朝”了。

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客觀事實加社會發展階段襯托加對手添油加醋的結果,它有點印象流,它有搖擺的空間,所以,像金大師的這種看法,你也不能說他錯了,但那些說大明做了很多好事,清朝也繼承了它那套,不說清朝卻偏說明朝的辯駁,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李鴻章不是感嘆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那本來就是一個劇變的時空,對比的效果突然變得特別強烈,在看待明朝時,不管作何種解讀,這都是不應忽略的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