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探索」融媒時代,傳統媒體節目該如何創新?

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唯有通過不斷髮揮自身優勢,並融合新媒體創新發展才能不面臨衰敗。廣播節目要以人為本、崇尚人文精神、弘揚主流價值觀,打動人心接地氣,就需要不斷的創新。縱觀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廣播節目無不以與時俱進為其努力方向。那麼,這樣的創新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呢?

自信是節目創新的基礎

傳統媒體節目創新,首先要充滿自信。素以創新而著稱的美國百年品牌3M,其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企業在擁有一個不怕犯錯與失敗的研發團隊的同時,還有一個能寬容員工試錯的高管團隊。傳統廣播節目在創新過程中也應建立一個勇於創新的研發團隊,以及寬容失敗、包容異見的氛圍。

以FM96.8浙江電臺音樂調頻新創節目《中國新歌榜》為例, 浙江音樂調頻自開播以來一直以倡導“優質音樂生活廣播”為理念,節目設置一貫以經典、優質為原則,將“樂聽樂動聽”“汽車CD”“joy in city” “最佳享受”“心醉爵士”“情歌紀念冊”等風格各異的節目串成了優質的音樂節目鏈。大量優質且成熟的聽眾群體奠定了其“浙江第一音樂廣播”的地位。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蜻蜓FM、考拉FM、喜馬拉雅FM、阿基米德FM、喜歡聽等移動電臺APP應運而生。大批的年輕群體,他們從被動收聽廣播轉向了主動下載各自青睞的移動電臺APP收聽喜歡的節目。這對音樂電臺來說是極大的衝擊。要留住並拓展年輕的聽眾群體,就必須創新節目的結構佈局、製作及傳播方式,更要堅定保持頻道是“浙江第一音樂廣播”的自信心。

「探索」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节目该如何创新?

為提升節目的影響力,浙江音樂調頻專門組建團隊針對最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做了深入周密的調研,通過細緻瞭解他們的收聽愛好、收聽方式及收聽時間。在堅定以創建“優質音樂生活廣播”為宗旨的前提下,鎖定80、90及00後聽眾推出全新的《中國新歌榜》節目。儘管在業界已經有了享有盛名的《中國歌曲排行榜》《東方風雲榜》《音樂先鋒榜》,但是音樂調頻還是勇於創新,敢於創新。在《中國新歌榜》開播之初,就以線上節目、網絡推廣、戶外直播室及線下活動等形式多管齊下,在浙廣集團新媒體廣播APP “喜歡聽”同步在線播出,將節目打造成了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流行音樂品牌項目。同年配套的首屆《中國新歌榜》頒獎禮的成功運作,使得浙江音樂調頻成為中國大陸繼北京、上海、廣東之後第四個擁有舉辦全國性音樂頒獎禮實力的省級廣播媒體。

《中國新歌榜》節目組在創新過程中始終以堅守頻道特色與堅定自信為基礎,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實踐,為頻率、節目及客戶在年輕受眾之間架起了一座多彩的溝通橋樑。

運作模式是節目創新的關鍵

作模式的創新就是對相對固化的節目運作模式進行改良或再造。創新的節目想要超越其他同類節目就必須走出新思路創出新模式。在創新的過程中不管是用怎樣的模式來運行,要達到有效創新的目的就要樹立“利他意識”。這是決定節目創新成功的基礎。馬雲津津樂道的“利他論”越來越被各界高度認可。他在眾多場合闡述過“利他論”的優勢。在他看來,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因為首先幫助了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取得成功,做的是利他的事情,最終才會讓自己受益。廣播節目的“利他模式”,就是要麼幫助聽眾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降低其痛苦和壓力;要麼給聽眾一個與眾不同的體驗,提高其快樂指數。這也是節目要做到有效創新的立足點。

「探索」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节目该如何创新?

以《中國新歌榜》週末版打造“家有大牌”系列為例,《中國新歌榜》週末版節目除了揭曉一週上榜的新歌榜單外,節目組用足了自身藝人資源優勢,著重打造節目版塊。週末版的節目有時很難合上歌手來直播間的時間,所以主持人通常直接在各路明星演出間隙或出通告期間進行採訪,再通過後期製作剪輯以碎片化的形式在節目中播出,碎片化的播出形式又符合當下的收聽習慣,既保證了節目質量,又滿足了聽眾的需求。此外,還配以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方式二次傳播,做到全媒體推送。近幾個月,已經有王力宏、張柏芝、莫文蔚、劉若英、twins等大牌歌手做客《中國新歌榜》家有大牌。

因此,在對節目進行創新設計的過程中,採用“利他”的模式,是節目走向市場並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聽眾區分節目品質高低的主要標誌之一。節目創新需要參與節目創新的人員站在聽眾的立場上去發現他們的需求,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內容為王是節目創新的定律

在媒體融合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必定要迎接新媒體的挑戰。因此,廣播電臺也必須慎重審視自己的特點、繼續保持自己的傳統優勢。而優良的節目內容永遠是廣播電臺所追求的目標之一。節目是為受眾服務的,在對節目進行創新時就要從受眾需求的角度去考慮,明確受眾需求就是節目的核心內容。只有節目內容滿足了受眾的需求,他們才會更忠實於你的節目,併成為節目忠實的擁躉者。有了忠實的受眾群體,節目要打響品牌做好市場推廣就水到渠成了。

以FM96.8浙江電臺音樂調頻《中國新歌榜》的內容架構為例,節目立足於“新”“鮮”這兩個基本元素,以最能吸引學生群體的內容為架構,將潮歌新薦、藝人新訪、樂壇新聲等板塊串成垂直節目帶來適應學生的收聽需求。週一到週日分別由華語揭榜、新歌首發、投票加油、音悅v榜、好歌好心情、娛樂大事件、環球公告牌等不同版塊組成,在最大範圍內傳遞給歌迷聽眾以滿足他們需求。

《中國新歌榜》的血液裡有著年輕的基因,從而使其在媒體激烈競爭的環境中,能不斷提升節目品牌的影響力,在年輕的群體中有著超高的黏合力。據節目組對聽眾進行的深入研究後的信息反饋:現在節目核心聽眾群體已經不再是80後了,也不僅僅是90後、95後,大量的00後已是聽眾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節目採製人員在節目內容的架構上一直堅守用最年輕的心態去發現挖掘年輕聽友的需求和愛好,節目的內容處處體現的都是他們最想知道的事、最愛聽的歌、最崇拜的偶像。只有節目內容得到了他們的認同才能真正俘獲這些新生代人群的心,節目才能充滿活力並保持超高的價值及持久的生命力。因此,一檔品牌節目能吸引受眾的核心就是節目的內容,內容為王是節目在創新過程中唯一不變的定律,任何時候都要謹記。

以FM107浙江城市之聲《阿亮的煩惱生活》為例,該節目曾獲中國廣播娛樂節目金獎,是浙江廣電集團重點品牌欄目,開播至今15年,始終堅持原創,不斷創新,被國內多家電臺交流轉播。這是一檔純粹的娛樂節目。力求給城市生活中的人們帶來輕鬆一笑,並且能在歡樂之後有所感悟。主持人阿亮是浙江廣電集團“六大名嘴”之一,主持風格特色鮮明,嬉笑怒罵、詼諧幽默。從播出第一集起均由主持人阿亮領銜節目組成員共同完成,從選題、編劇、演繹、錄製、剪輯、製作等反覆揣摩而成,一般每期節目製作需要2-3小時,節目播出至今3000餘集,從不馬虎。與浙江衛視合作拍攝十集《阿亮的煩惱生活》電視真人版、以《阿亮的煩惱生活》聲音為參考文本的全國卡通動漫精英等項目均獲得業界高度評價。該節目內容不斷地創新、與時俱進。雖然節目組也有不少新人的加入,但是唯一沒有改變的是節目始終保持著愉悅聽眾的風格,為聽眾製造著快樂。

在媒體融合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廣播電臺要想迅速突圍不僅要充滿自信,保持自身的傳統優勢、張揚自身的優勢,還要擁有順應時代發展以受眾利益為中心敢於創新的勇氣,更要將內容為王的理念根植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