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是種接近死亡時的個人體驗。這種體驗包含多種感覺——靈魂出竅、懸浮感、平靜感、安全感、溫暖感、分裂感、看見光芒,瀕死體驗被認為是超驗主義和宗教世界觀中來生的一部分。

這是維基百科對瀕死體驗的定義,簡單說就是人快死了的時候感知到的一切。

雖然和死亡只有一線之隔,一過火兒就回不來了,但瀕死體驗仍具有致命吸引力。就算你是唯物主義者,「超科學」的解釋也會讓你對這片屬於靈魂與宗教的未知領域著迷。

當年還是少先隊員的貧道,就因為想「靈魂出竅」半夜燒過頭髮。

書歸正轉,閒話休提。在生活中難以經歷,又渴望經歷的瀕死體驗,成為了恐怖片中的常見主題。

這種設定很俗套,出現頻率僅次於「精神分裂」,可我們還是愛看。因為這種電影,劇透無效——告訴你這是瀕死體驗,你還是不知道是誰的瀕死體驗,從哪兒開始是瀕死體驗。

你能參與進一場解謎遊戲,用對隱喻的理解拓寬故事邊界。

馬丁·弗瑞曼主演的新片[鬼故事]就是一部講瀕死體驗的片子,海報上直接寫出“英國年度最佳恐怖片”,毫不客氣。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鬼故事]2018,資源已出

爛番茄82%,IMDb6.5,豆瓣7.1,《綜藝》評價——

“在陰影籠罩中的看得見與看不見之間玩起張力,這些簡單的設置讓恐怖唱起歌來。

不像與之相關的美麗維多利亞,[鬼故事]找到了在英國郊區骯髒的、茶色的陰沉平原。”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這確實是一部襯得上“年度最佳”title的作品。

去年有個叫《通靈之戰》的俄羅斯真人秀,在網絡上火了一把。在此之前,國內觀眾看到的都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反靈異」節目。

這類節目以《走近科學》為代表,相信大家都有過“明知沒鬼還是要看”的心態,以及看完以後想砸電視的衝動——

一男子有神功,從身體的任何部分都能吸出血來,最後專家會診三天得出結論,他牙齦出血;

峨眉山某寺地處樹林之中,可房頂從來沒有落葉,走訪了和尚、遊客、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長,結果發現是被風吹走的。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通靈之戰》就不是這種套路。參賽的都是女巫、薩滿、靈異體質的大神,他們不故弄玄虛,憑實力挑戰你的認知。

比如第十四季中,靈媒亞歷山大現場招魂,傳達了死去少年的話:“他喜歡你,很喜歡你,但從來沒有表現出來過,現在一切都晚了。”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亞歷山大是《通靈之戰》冠軍

溫情脈脈的告白,讓人忘記了鬼魂帶來的恐懼,反而有點感動。

[鬼故事]卻偏要破壞這種氛圍,和《走近科學》站在同一立場。

影片開頭在《通靈明星》節目現場,這位明星看到舞臺上有個小男孩,然後重複了他的話“媽媽,我的血液好疼!”

他還說出了媽媽的名字,斯蒂。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和《通靈之戰》一個套路

斯蒂就坐在觀眾席,聽見這句話後泣不成聲。她的孩子,死於白血病。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緊接著,菲利普·古德曼帶著他的節目組《通靈作弊》出現了。

他揭穿了謊言:觀眾入席前填寫了祈禱卡片,後臺的工作人員通過隱藏的耳機將信息傳給這位通靈明星。

這種行為比《走近科學》殘酷,不僅破壞了氣氛,還直接讓親人對逝者懷有的最後一點幻想都破滅了。

對於他們來說,通靈不是種刺激消遣,而是種深切的渴望。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古德曼教授熱衷於給沉浸在悲痛的人身上潑上一盆冷水。告訴他們:“人死後是沒有靈魂存在的。”

他從事打假工作,對象就是靈異事件。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古德曼有個精神導師——查爾斯·卡梅倫。他將前輩說過的“大腦只會看到它想看到的東西”奉為真理。

這句話就像[盜夢空間]裡的陀螺,[靈異第六感]裡的戒指一樣,是影片的謎底。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你要是真以為這片子講的是打假那就錯了。

當古德曼終於有機會見到兒時偶像時,卻被潑了一身冷水。

查爾斯·卡梅倫,通靈界打假大師,如今蝸居在房車裡、老得像剛從墳墓裡爬出來的,直截了當地對古德曼說:“你的工作都是屎。”

此情此景下,古德曼是透心涼的。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三個無法解釋的案子,讓卡梅倫變了一個人。

他從中得出結論:那些畢生都在證偽的超自然現象,都是真的。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接下來就是古德曼接手這三個案件,開始調查了。

他一定要做出解釋,不然就會成為第二個落荒而逃的卡梅倫——惶惶度日,心懷愧疚。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老、中、青,三個案子

三個故事是重頭戲。

第一個故事像[昆池巖],發生在廢棄女子精神病院,利用大量的黑影和時有時無的微弱燈光,營造出緊張的氛圍。

只是沒有作死的探險隊,只有倒黴的夜巡員;沒有咋咋呼呼的尖叫,只有急促的呼吸聲和心跳。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和[昆池巖]一樣,氛圍取勝

第二個故事像

[靈異第六感],神神叨叨的少年,總處於一種哆哆嗦嗦的狀態。不是因為氣溫低,而是見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1995年出生埃裡克斯·勞瑟,骨骼清奇,天生就是吃演員飯的。看他的電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每個毛孔都在演戲。

在[鬼故事]中,他把恐懼、內疚、敏感表現得深入毛孔骨髓。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勞瑟總演一些特殊人群,都刻畫得很到位

第三個故事像[羅斯瑪麗的嬰兒],妻子懷孕後,和孩子一同到來的是神秘力量。

如果說廢棄精神病院裡鬧事的是鬼魂,那麼光天化日之下作祟的就是惡魔。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一部電影裡有三個故事,涵蓋了鬼、心理恐怖、宗教題材三種類型,對於恐怖片迷就是個超級大禮包。

不過,這片講的是瀕死體驗。

腦為元神之府。沒有腦的人類,就是一灘肉。

人腦過於神奇,以至於「瀕死體驗」、「精神分裂」這類電影都能無限發揮想象力,肆意運用色彩、符號、文字、語言,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想怎麼講就怎麼講。

但就和寫詩一樣,要有一套象徵體系;邏輯上再怎麼跳躍,隱喻也必須可以解釋。當然解釋可以有很多種,宗教的、意識形態的、語言的,最常見的還是精神分析。

典型的[生死停留],經常出現沒有盡頭的樓梯。《夢的解析》稱:“陡坡、階梯和樓梯,上去和下來,是性行為的象徵符號。”

這樣說就很無聊了。更多時候,我們關注的不是弗洛伊德所謂的本原——力比多,而是現象界的存在。

解釋為追尋不到的絕望或者疲憊更真實可感一些。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鬼故事]中有很多這樣的象徵,比如數字和時間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第十個數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92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3:45

英國恐怖年度最佳,帶你瞭解瀕死體驗

3:45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隱喻著什麼呢?

這是誰的瀕死體驗呢?是夜巡員、神經質少年、還是準爸爸?

其實謎底早就揭曉了:大腦只會看到它想看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