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優秀畢業生|他將困難群眾視為自己的親人

優秀畢業生|他將困難群眾視為自己的親人

權威發佈,讀懂蘇警。

英雄模範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姜貴才,男,漢族,中共黨員,1991年8月畢業於江蘇警官學院後參加工作,現任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長西派出所副所長,四級警長。2011年11月市公安局記三等功一次;2012年1月市公安局授予“十大模範警察”稱號,記三等功一次;2012年3月省廳記個人一等功一次;2012年5月公安部表彰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2012年6月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創先爭優•社會管理創新先鋒行動“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3年1月淮安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新淮安衛士”榮譽稱號;2013年1月市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一次;2014年4月被授予“淮安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14年11月,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

1999年5月,姜貴才同志調入清河分局,擔任長西派出所繁榮社區民警至今。在這執著堅守的10多年間,姜貴才同志始終堅持把社區崗位作為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人生舞臺,認真探索總結出獨具特色的“三心四主動”“社區工作五法”“重點人員管控四法”,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贏得了轄區群眾的真心擁護和由衷支持。2011年9月10日,清河區繁榮社區孤寡老人秦愛珍向市委劉書記去信,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姜貴才同志對她幾年來的無私關愛和幫助。9月30日,中共淮安市委劉永忠書記批示:“向優秀警察同志致謝表達謝意。”10月18日,中共清河區委王海平書記代表市委劉書記到繁榮社區警務室看望、慰問姜貴才。2011年,姜貴才同志被評為淮安市“十大模範警察”,並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2012年4月,被省公安廳批准榮立一等功一次。2012年2月,姜貴才被中國文明網“好人榜”正式列為候選人。2012年,姜貴才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2012年3月30日,《人民日報》六版頭條,以《片兒警老薑 比親人還親(身邊的感動)》為題,通過三個感人的鏡頭、用2000多字報道了民警姜貴才為民服務的感人事蹟。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任勞任怨 恪盡職守

10多年來,姜貴才紮根社區警務、情繫轄區百姓,不論嚴寒酷暑,不管風吹雨淋,進社區、解民困,訪民情、惠民生,始終堅持挺直腰桿做事、彎下身來傾聽、俯下身子服務,在平凡的社區崗位上任勞任怨。10多年來,姜貴才同志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一年365天奔走在社區的大街小巷,力所能及地為群眾做好事、設身處地為群眾解難事,深受社區群眾的讚許和好評。姜貴才同志堅持以社區為家,常常是晴天溼透衣背、陰天一身泥水,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忘我地工作、戰鬥在社區一線,被社區群眾親切地稱呼為“社區110”。他身體不好,但他執意帶病工作,堅持任務不減、標準不降,在與疾病作鬥爭的同時,忠於職守、履職盡責。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鏡頭一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老薑揹著秦老太

夏天,秦愛珍老人在家門口摔倒了,動彈不得。鄰居小潘見狀急忙要把老人攙起來。不料,老人咬著牙,手直襬:“姑娘,不攙,不攙喲,我胖,攙不動,讓我歇一刻兒,喘口氣,慢慢爬起來。”“那您別動,我打電話叫‘老薑’來!”

小潘所說的“老薑”,正是姜貴才。一位老人摔倒,幹嘛非得喊姜貴才?難道老人是姜貴才的什麼人?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秦愛珍患有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丈夫早年去世,膝下無兒無女。2005年,姜貴才從一位街坊那裡聽說了老人的情況。從此,秦愛珍成了姜貴才的牽掛。一有空,他就往老人家裡跑,幫老人辦低保,給老人送米、送面、送油、送藥。一送就是十多年。街坊鄰居見了面,都誇老太太有福,“跟白撿個兒子似的”

“嗯哪,有福哩。2008年下大雪,我哪也沒敢去,怕跌跟頭。臘月二十九晚上,隔著門上的紗網子,隱隱約約聽見有人敲門。我老眼昏花看不清,跌跌爬爬打開門,我的親人喲,姜警官拎著大包小包,渾身跟個雪人似的站在門外頭。”怕姜貴才擔心,老人硬是強忍著眼淚沒敢往下掉。“他一走,我這淚就淌,整宿睡不著覺。哪回子來,人家姜警官

不是大包就是小包,還要掏腰包。你說我這老婆子,活在世上成了多大一負擔。”

老人盼他來,又怕他來,心疼拖累他——老人從街坊那裡瞭解到,“姜警官一家老小,日子過得並不比我好。他自己患糖尿病十幾年了,母親又得了重症,媳婦又下崗……可我每次感謝他,他總說要感謝就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心想,我這麼大年紀,也沒能力感謝黨,只有把這份感謝放在姜警官身上了。”

2011年9月10日,不識字的秦愛珍請人代筆給市委書記劉永忠寫了一封信。“姜警官這麼多年關心我,不圖回報,對我比親人還親。感謝黨,感謝你們培養了這麼好的人民警察!

鏡頭二

說起家裡老小,這個整天風裡來雨裡去、幫了東家幫西家的漢子,突然變得沉默了許多。工作20多年,老薑屋裡最值錢的就數兩臺空調——一臺是買二手房時,房東留下來的;一臺則是離休的大舅爺看不下去,掏離休金給買的。“誰家沒個困難?比起困難群眾,我這算不了什麼!”短暫的沉默過後,姜貴才的臉上又恢復了平日的笑容。

家住愛民路的老王,無固定職業,妻子患乳腺癌,家境十分困難。老王的孩子考上大學,眼看著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4000多元學費卻急壞了夫妻倆。姜貴才得知後,積極爭取社會捐款和多方支持,並從自己並不寬裕的工資裡拿出400元錢,最終為老王的孩子攢夠了新學期的學費。

像這樣掏腰包的事情,在姜貴才身上如家常便飯。“也許,你會以為老薑家裡一定挺寬裕。在單位飯堂吃飯,他從來都是大餅子就鹹鴨蛋。”姜貴才的“徒弟”、長西派出所指導員許榮提到老薑,眼淚直打轉。

每個月,除了自己家的花銷,姜貴才還要負擔父母和哥哥姐姐幾家人的部分開銷。算一算,一年下來,能存下的積蓄不到1萬塊。而這1萬塊,不少也被他花在了轄區困難群眾身上。

最讓姜貴才欣慰的,是正在漣水唸書的兒子:“懂事,知道家裡困難,經常跟他媽媽說,‘媽媽,我能省就省一點,爸爸一天到晚太辛苦了,奶奶身體又不好,我一個月300來塊錢生活費,夠花!’”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市婦聯慰問全國文明家庭

鏡頭三

老薑也被人“罵”過。“一次處理糾紛,找當事人問情況,當事人的母親衝上來就一頓臭罵,‘你算什麼東西……’”姜貴才說,“說不委屈是假的。可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乾的是最基層的工作,受點委屈還不太正常了?受了委屈,別放在心上。你看,‘心’字頭上有三點,每點都代表咱老百姓,容不得我有裝委屈的地方。

十多年前,剛到清河區長西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的姜貴才到轄區摸情況,這一轉還真發現了大問題。

“一幫地痞隔三差五到市場上收‘保護費’,少者上千,多者過萬。被訛的生意人大大小小38戶。”姜貴才立即意識到問題嚴重,“不剷除地痞,老百姓別想安生。”

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姜貴才發現地痞來自愛民路上的美容店。他用3天時間,手繪了美容店分佈圖,發動轄區內保安、聯防隊員,對這100多家美容店來了一次大整頓:“請新聞記者隨行跟拍,把店裡的‘遮羞布’一概扯了,店裡僱的‘打手’統統遣散。”從此,轄區恢復了安寧。

一位當年深受地痞欺壓的老闆問姜貴才:“你就不怕他們報復?”

姜貴才的回答是:“誰都只有一條命,警察的命就是用來保護老百姓的!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組織聯防隊開會討論

43歲的張某因受刺激,患上了精神病,經常無緣無故用木棍捅別人家門窗,有時還把大小便潑在鄰居家門上。攤上這事,無可奈何的街坊四鄰找的還是“老薑”。姜貴才袖口一挽,麻利地把潑在居民家門上的糞水收拾乾淨,然後叫了一輛出租車,把張某送到醫院。由於沒有監護人,醫療費成了大難題。第二天,姜貴才找了居委會找街道,又跑到民政局,請他們幫忙解決張某的醫療費。

有人跟老薑開玩笑:“精神病說犯就犯,老這樣下去,你到哪天算個頭!”姜貴才卻說:“有困難找民警,老百姓有事我得管!”

腳踏實地 務實創新

10多年來,姜貴才同志憑著對社區警務工作的熱愛和追求,積極探索和創新社區工作方式方法,認真總結出獨具特色的“託管警務、互動警務和愛心警務”,並初步形成了一套實在管用的工作機制。工作中,他勤于思考,積極探索總結了“三心四主動”(責任心、敬業心、愛心,著眼主動防範、主動交流、主動幫扶、主動化解)工作法“社區工作五法”(悉心幫扶感化法,扶貧助困溫暖法,社區矯正轉化法,主動介入服務法,立足群防織網法)

,努力增進警民之間的互動互信;認真總結探索“重點人員管控四法”(交叉管控法、親情感化法、生計幫扶法、定期規勸法),熟知轄區內百餘名重點人員的基本情況,通過積極開展物質幫扶、思想幫扶和法律幫扶,確保“灰色人物”不走上岐途。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幼兒園裡的民警助教

以苦為樂 樂觀向上

姜貴才同志始終堅持把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當作是自己獲取快樂的動力和源泉。姜貴才同志老家在漣水農村,父母多病體弱,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殘疾,姜貴才要用自己的工資贍養父母、墊付母親醫療費和接濟家庭、供妻兒生活,家庭之苦、經濟負擔之重可想而知。

姜貴才的社區擔負分局“自主警務”試點任務,轄區內有五金市場、食品城等4大市場,有各類場所、行業96個,個體經營戶960多個,流動人口占轄區總人口近三分之一,是矛盾糾紛多發區域、治安管理難點區域和消防工作重點區域,工作之苦、推進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姜貴才同志長期患有糖尿病,每天必須依靠注射胰島素穩定病情,病痛之苦、精神負擔之大可想而知。但姜貴才同志始終以積極、陽光的心態看待家庭、工作和病痛之苦,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業績。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悉心化解 助老扶弱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訪貧問苦

家境的不寬裕,讓姜貴才同志對群眾的困難常常是感同身受,養成了他樂善好施、親切隨和的好品格,被社區群眾親切地稱呼為“貼心人”。10多年來,姜貴才同志利用市場的人脈關係,幫助130名下崗職工聯繫工作;幫助193名“灰色青年”迴歸社會,無一重新犯罪;資助社區困難群眾7名,帶頭和發動社會捐款數萬元,幫助12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主動加強轄區各大市場的治安和消防管理,悉心化解市場裡的各種矛盾糾紛,努力提高經營業主“守法經營、平安經營、和諧經營”理念,真正讓“和氣生財、平安是福”觀念深入人心。始終把群眾疾苦掛在心上,他長期關心、照顧轄區孤寡老人秦愛珍,逢年過節都要送去老人糧油、蔬菜、點心等過節必需品;2007年初,他又想方設法為老人辦理了低保手續,使秦愛珍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母子情深”依依不捨

“他待群眾如親人,幫助130多位下崗職工再就業、12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還資助了7名困難群眾。在轄區群眾心中,這名片兒警,更像親人。

他叫姜貴才,江蘇淮安市清河區社區民警。”

——《人民日報》

优秀毕业生|他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