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安徽,吳頭楚尾、江淮之濱,魚米之鄉。橫貫東西的長江,淮河平原的肥沃,這一切,都使得這片土地得以養育百萬生民。不過,比起繁華的文化領域,安徽的足球發展得並不如意。

在新中國的全國性比賽已經開始了七年之後,“安徽”這兩個字終於出現在了1958年全國足球乙級隊聯賽的賽場之上,而球隊孱弱的實力又更讓球隊連年止步於預賽。直到1979年第4屆全運會安徽才第一次衝入了決賽階段,不過巨大的實力差距還是讓球隊乾脆的敗下陣來,四戰皆墨,沒有進球,沒有積分,安徽隊揹著負七個淨勝球狼狽地離開了。

1989 年,受到當時安徽省制定的“金牌戰略、縮短戰線”的影響,成績平平的安徽足球更是成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省隊解散,足球項目被劃為由地、市運作,毫不誇張的說,安徽足球完全淪落到了自生自滅的境地。

在某篇關於皖籍前國腳趙鵬的特寫裡便用及其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了安徽足球,而也是這一句話,揭開了安徽不願示人的那塊傷疤——“談到這支隊伍,合肥出租車司機的第一反應是,‘安徽有足球隊嗎?’”

所以,這一期的故事註定沒有屬於王者登上榮耀之巔的光輝時刻。安徽足球是小人物的掙扎,是平凡人的奮鬥,是無數遠大的理想被現實揉碎。在無數的狂喜與大悲之下,它顯得並不夢幻。不過,假如我們細心觀看,卻會發現那種屬於足球本身的美好與幸福。

過客:樂普生與海利豐

在闊別了全國聯賽7年之後,在職業化的大潮之下,安徽終於在1996年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職業隊。1996年2月28日,由安徽樂普生商廈注資(一說由海南樂普生集團投資)的安徽省首個男足職業俱樂部安徽樂普生,正式掛牌成立。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在大連籍教練郭新源的帶領下,安徽樂普生參加了1996年在蚌埠進行的全國足球乙級聯賽東區預賽。不過,大部分球員都是來自安徽本土的安徽樂普生並沒有過人的實力,最終以1勝3負的成績僅僅名列小組第4,沒能出線。值得一提的是,生於安徽蚌埠的前國腳趙鵬正是1996年在安徽樂普生成為了職業球員,並在1997年轉會河南建業,從此開啟了一段譭譽參半的漂泊生涯。

雖然第一年衝甲失敗,但是充滿雄心壯志的俱樂部還是提出了“三年甲B,五年甲A。”的口號,並大量引入外地球員增強實力。於是,當1997年乙級聯賽開始時,安徽樂普生早已煥然一新,來自安徽、大連、內蒙古、吉林、雲南的球員一同組成了一支“新”樂普生。不過,球隊的美好願景卻依舊沒能得到實現,在華東區預選賽中,樂普生2勝1平7負名列小組第5無緣決賽階段。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碌碌無為的兩個賽季讓俱樂部只剩一個賽季去實現當初的誓言,於是俱樂部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收購乙級聯賽勁旅廣西銀荔,而這個決定也終於讓樂普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安徽樂普生順利地以華東區第二名的身份進入了1998年的決賽階段,緊接著又在總決賽的小組賽階段以A組小組第一殺入最後的淘汰賽。

然而,面對自己在小組賽裡戰勝過的青島海利豐,球隊卻踢得異常艱難,連續的兩場平局使得安徽樂普生不得不以點球決勝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遺憾的是,似乎幸運女神並沒有站在安徽樂普生這一邊,三罰不中的球隊在點球決勝中敗下陣來,倒在了通向甲B的大門之前。衝甲的三年失敗讓投資商心灰意冷,於是他們選擇將球隊以120萬的低價賣給了武漢雅琪。就這樣,三年衝甲的口號依稀猶在,安徽足球的第一次職業化嘗試卻早早以失敗告終。

在樂普生大旗倒下後的第四年——2002年,安徽職業足球再次迎來一線曙光。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曾經間接“殺死”安徽樂普生的甲B球隊青島海利豐苦於青島有限的球迷資源,在2002年甲B聯賽第五輪之後,青島海利豐選擇了與安徽企業合肥創億集團合作,球隊也因此南下安徽。就這樣,安徽足球的死敵竟然就這樣搖身一變,成為了安徽的本土球隊——“合肥創億”。

對於合肥創億的從天而降,安徽球迷顯得並不抗拒。在得知安徽重新迎來職業足球俱樂部後,一位安徽球迷甚至貢獻出一輛麵包車,買來噴漆在車上噴出“安徽足球有希望了”,並開往火車站迎接新球隊的到來。這樣的熱情讓時任主帥殷立華十分感動,他在日後接受採訪時曾動情的說到,“安徽球迷的熱情,讓我當場流下了眼淚。”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與在青島比賽時看臺上稀稀拉拉的球迷相比,安徽球迷以最真誠的熱情對待著這支從天而降的球隊。合肥創億也並沒有辜負球迷的期望,人心穩定、士氣高漲的他們在安徽省人民體育場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0勝2平10負積32分名列第四,這支第一年征戰甲級聯賽的球隊給球迷們帶來了無數歡樂。可是,這樣的歡樂對於安徽球迷來說,就如同奢侈而不真實的夢幻一般,在短暫的觸及之後又瞬間化為泡影。因為對於投資數額的糾紛,俱樂部與投資商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在賽季末便互相扯皮指責對方的過失,這一切都讓“可以商量”的收購事宜胎死腹中。

最終,雙方不歡而散,合肥創億再度變回青島海利豐,兜兜轉轉的安徽足球又一次回到了起點,只留下了空歡喜一場的安徽球迷。賽季初那輛麵包車上的“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在賽季末成為了最尖酸、最深刻的諷刺。

奮鬥:從旋風到九方

安徽樂普生消失了,合肥創億也走了,安徽職業足球在職業化後的十年裡顯得一事無成。然而時間並不會等待安徽,2003年,時任足協主席閻世鐸大刀闊斧的“中超”聯賽改革已經提上日程,而如果今年不註冊進入乙級聯賽的俱樂部,那麼從以後開始參賽的球隊就只能從丙級聯賽打起了。

這對於甚至還沒有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安徽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為了趕在截止日期之前打造出職業足球俱樂部,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將安徽省足球學校20名中專三年級學生註冊為職業球員,並從各地引進多名球員。而這支匆忙搭建起來的球隊甚至沒能找到一個贊助商,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就已經宣佈“安徽旋風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

萬幸的是,在2003年乙級聯賽開始之前球隊還是得到了本土企業明酒集團的支持,並冠名為安徽老明光征戰當年的比賽。這支匆忙拼湊出來的球隊並沒有給人帶來驚喜,連續兩年在小組賽中排名墊底無緣出線。

直到2005年,安徽足球才再一次迎來了轉機。安徽嘉潤集團收購了安徽旋風俱樂部的乙級聯賽資格,斥資組建了安徽九方足球俱樂部,並請來前國家隊教練李松海指導擔任主教練。就這樣,這個安徽職業足球的獨苗,開始以“安徽九方”的名義征戰乙級聯賽。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煥然一新的安徽九方終於給低迷的安徽足球帶來了不一樣的顏色,在2005年的南區聯賽中安徽九方一改此前安徽球隊的墊底窘態,以7 勝4平3負的成績躍居第四順利殺出重圍。第一次進入決賽階段的安徽九方又在第一輪中淘汰掉了西藏惠通陸華,順利地入圍四強。雖然球隊在面對北京宏登的半決賽裡以5比2的大比分失利,但是安徽九方的出色表現還是讓人們眼前一亮。

2006年,看到了衝甲希望的球隊引進經治國、丁峰等知名球員繼續補強球隊。而球隊也因此而表現得愈發穩定,球隊在南區預賽中以第一名的身份殺入決賽。球隊在第一輪輕鬆碾過河北雪馳,再一次來到了半決賽。然而,兩回合都與哈藥毅騰戰平的安徽九方卻遺憾地同八年前的安徽樂普生一樣,倒在了最後的十二碼前無緣中甲。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鍊著安徽足球人的意志,所以這一次九方並沒有和樂普生一樣輕言放棄,在“買殼衝甲”無果後他們依舊選擇了堅持。而這一次,幸運女神終於眷顧了一次屢遭不順的安徽足球。在經歷了2007年賽季初一段時間的動盪後,球隊請回了前主教練趙昌宏重新擔任主教練,安徽九方也因而得以重新找到了狀態,最終以南區預賽第二名的身份進軍決賽。最終,在三四名決賽中,雖然安徽九方兩回合90分鐘比賽與廣西天基戰成2比2平,但是在加時賽中他們卻突然發力以5比2戰勝對手,拿到了當年的最後一張中甲入場券。

在十一年的漫長等待後,安徽足球終於依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屬於自己的巔峰。這歷史性的一刻只有安徽球迷自己才明白其中的辛酸,親歷了一切的他們明白這一天來得有多麼不易。因為也只有他們,目睹了安徽足球在乙級聯賽十一年中的掙扎和沉浮。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2008年,第一次打入中甲的安徽九方為了力爭保級,不僅引進了守門員歐亞與霍頓,法比奧,埃維頓等三位外援,還租借了高大衛等一干實力球員。然而,進入中甲的球隊卻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並不成熟的足球市場讓安徽九方甚至因為找不到贊助商,而不得不與球場中的廣告牌一起“裸奔”。除此之外,在偌大的合肥之中俱樂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條件的訓練場所,球隊曾經一度只能靠爬大蜀山來進行體能訓練。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半程過後安徽九方卻在第二集團中處於領跑位置,距離升級線只有一分的差距,彷彿曾經遙不可及的中超已經放在了一向平庸的安徽足球人眼前。然而,殘酷的種種現實最終還是讓這支本來志在保級卻一度排名前三的球隊不得不在賽季後半程宣佈放棄衝超,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的處子賽季。

2009年,俱樂部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與便利,選擇了將自己的主場籤往蕪湖。但依舊沒有著落的訓練基地使得球員們卻只能在北京訓練,直到比賽之前再回到安徽參加比賽。四處奔波輾轉的安徽九方失去了第一次參加中甲的銳利,最終排名中游結束了2009賽季。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table><tbody>[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由 Shawx 發表在·中國足球 https://bbs.hupu.com/china-soccer

安徽,吳頭楚尾、江淮之濱,魚米之鄉。橫貫東西的長江,淮河平原的肥沃,這一切,都使得這片土地得以養育百萬生民。不過,比起繁華的文化領域,安徽的足球發展得並不如意。

在新中國的全國性比賽已經開始了七年之後,“安徽”這兩個字終於出現在了1958年全國足球乙級隊聯賽的賽場之上,而球隊孱弱的實力又更讓球隊連年止步於預賽。直到1979年第4屆全運會安徽才第一次衝入了決賽階段,不過巨大的實力差距還是讓球隊乾脆的敗下陣來,四戰皆墨,沒有進球,沒有積分,安徽隊揹著負七個淨勝球狼狽地離開了。

1989 年,受到當時安徽省制定的“金牌戰略、縮短戰線”的影響,成績平平的安徽足球更是成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省隊解散,足球項目被劃為由地、市運作,毫不誇張的說,安徽足球完全淪落到了自生自滅的境地。

在某篇關於皖籍前國腳趙鵬的特寫裡便用及其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了安徽足球,而也是這一句話,揭開了安徽不願示人的那塊傷疤——“談到這支隊伍,合肥出租車司機的第一反應是,‘安徽有足球隊嗎?’”

所以,這一期的故事註定沒有屬於王者登上榮耀之巔的光輝時刻。安徽足球是小人物的掙扎,是平凡人的奮鬥,是無數遠大的理想被現實揉碎。在無數的狂喜與大悲之下,它顯得並不夢幻。不過,假如我們細心觀看,卻會發現那種屬於足球本身的美好與幸福。

過客:樂普生與海利豐

在闊別了全國聯賽7年之後,在職業化的大潮之下,安徽終於在1996年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職業隊。1996年2月28日,由安徽樂普生商廈注資(一說由海南樂普生集團投資)的安徽省首個男足職業俱樂部安徽樂普生,正式掛牌成立。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隊」安徽足球從樂普生到力天,一首獻給球迷的情歌!

保存圖片

在大連籍教練郭新源的帶領下,安徽樂普生參加了1996年在蚌埠進行的全國足球乙級聯賽東區預賽。不過,大部分球員都是來自安徽本土的安徽樂普生並沒有過人的實力,最終以1勝3負的成績僅僅名列小組第4,沒能出線。值得一提的是,生於安徽蚌埠的前國腳趙鵬正是1996年在安徽樂普生成為了職業球員,並在1997年轉會河南建業,從此開啟了一段譭譽參半的漂泊生涯。

雖然第一年衝甲失敗,但是充滿雄心壯志的俱樂部還是提出了“三年甲B,五年甲A。”的口號,並大量引入外地球員增強實力。於是,當1997年乙級聯賽開始時,安徽樂普生早已煥然一新,來自安徽、大連、內蒙古、吉林、雲南的球員一同組成了一支“新”樂普生。不過,球隊的美好願景卻依舊沒能得到實現,在華東區預選賽中,樂普生2勝1平7負名列小組第5無緣決賽階段。

碌碌無為的兩個賽季讓俱樂部只剩一個賽季去實現當初的誓言,於是俱樂部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收購乙級聯賽勁旅廣西銀荔,而這個決定也終於讓樂普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安徽樂普生順利地以華東區第二名的身份進入了1998年的決賽階段,緊接著又在總決賽的小組賽階段以A組小組第一殺入最後的淘汰賽。

然而,面對自己在小組賽裡戰勝過的青島海利豐,球隊卻踢得異常艱難,連續的兩場平局使得安徽樂普生不得不以點球決勝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遺憾的是,似乎幸運女神並沒有站在安徽樂普生這一邊,三罰不中的球隊在點球決勝中敗下陣來,倒在了通向甲B的大門之前。衝甲的三年失敗讓投資商心灰意冷,於是他們選擇將球隊以120萬的低價賣給了武漢雅琪。就這樣,三年衝甲的口號依稀猶在,安徽足球的第一次職業化嘗試卻早早以失敗告終。

在樂普生大旗倒下後的第四年——2002年,安徽職業足球再次迎來一線曙光。

青島海利豐的到來讓安徽球迷短暫的看到了甲B聯賽

曾經間接“殺死”安徽樂普生的甲B球隊青島海利豐苦於青島有限的球迷資源,在2002年甲B聯賽第五輪之後,青島海利豐選擇了與安徽企業合肥創億集團合作,球隊也因此南下安徽。就這樣,安徽足球的死敵竟然就這樣搖身一變,成為了安徽的本土球隊——“合肥創億”。

對於合肥創億的從天而降,安徽球迷顯得並不抗拒。在得知安徽重新迎來職業足球俱樂部後,一位安徽球迷甚至貢獻出一輛麵包車,買來噴漆在車上噴出“安徽足球有希望了”,並開往火車站迎接新球隊的到來。這樣的熱情讓時任主帥殷立華十分感動,他在日後接受採訪時曾動情的說到,“安徽球迷的熱情,讓我當場流下了眼淚。”

安徽球迷用自己的熱情打造出了一個屬於合肥的魔鬼主場

與在青島比賽時看臺上稀稀拉拉的球迷相比,安徽球迷以最真誠的熱情對待著這支從天而降的球隊。合肥創億也並沒有辜負球迷的期望,人心穩定、士氣高漲的他們在安徽省人民體育場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0勝2平10負積32分名列第四,這支第一年征戰甲級聯賽的球隊給球迷們帶來了無數歡樂。可是,這樣的歡樂對於安徽球迷來說,就如同奢侈而不真實的夢幻一般,在短暫的觸及之後又瞬間化為泡影。因為對於投資數額的糾紛,俱樂部與投資商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在賽季末便互相扯皮指責對方的過失,這一切都讓“可以商量”的收購事宜胎死腹中。

最終,雙方不歡而散,合肥創億再度變回青島海利豐,兜兜轉轉的安徽足球又一次回到了起點,只留下了空歡喜一場的安徽球迷。賽季初那輛麵包車上的“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在賽季末成為了最尖酸、最深刻的諷刺。

奮鬥:從旋風到九方

安徽樂普生消失了,合肥創億也走了,安徽職業足球在職業化後的十年裡顯得一事無成。然而時間並不會等待安徽,2003年,時任足協主席閻世鐸大刀闊斧的“中超”聯賽改革已經提上日程,而如果今年不註冊進入乙級聯賽的俱樂部,那麼從以後開始參賽的球隊就只能從丙級聯賽打起了。

這對於甚至還沒有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安徽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為了趕在截止日期之前打造出職業足球俱樂部,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將安徽省足球學校20名中專三年級學生註冊為職業球員,並從各地引進多名球員。而這支匆忙搭建起來的球隊甚至沒能找到一個贊助商,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就已經宣佈“安徽旋風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

萬幸的是,在2003年乙級聯賽開始之前球隊還是得到了本土企業明酒集團的支持,並冠名為安徽老明光征戰當年的比賽。這支匆忙拼湊出來的球隊並沒有給人帶來驚喜,連續兩年在小組賽中排名墊底無緣出線。

直到2005年,安徽足球才再一次迎來了轉機。安徽嘉潤集團收購了安徽旋風俱樂部的乙級聯賽資格,斥資組建了安徽九方足球俱樂部,並請來前國家隊教練李松海指導擔任主教練。就這樣,這個安徽職業足球的獨苗,開始以“安徽九方”的名義征戰乙級聯賽。

煥然一新的安徽九方終於給低迷的安徽足球帶來了不一樣的顏色,在2005年的南區聯賽中安徽九方一改此前安徽球隊的墊底窘態,以7 勝4平3負的成績躍居第四順利殺出重圍。第一次進入決賽階段的安徽九方又在第一輪中淘汰掉了西藏惠通陸華,順利地入圍四強。雖然球隊在面對北京宏登的半決賽裡以5比2的大比分失利,但是安徽九方的出色表現還是讓人們眼前一亮。

2006年,看到了衝甲希望的球隊引進經治國、丁峰等知名球員繼續補強球隊。而球隊也因此而表現得愈發穩定,球隊在南區預賽中以第一名的身份殺入決賽。球隊在第一輪輕鬆碾過河北雪馳,再一次來到了半決賽。然而,兩回合都與哈藥毅騰戰平的安徽九方卻遺憾地同八年前的安徽樂普生一樣,倒在了最後的十二碼前無緣中甲。

安徽九方曾經承載了安徽足球所有的希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鍊著安徽足球人的意志,所以這一次九方並沒有和樂普生一樣輕言放棄,在“買殼衝甲”無果後他們依舊選擇了堅持。而這一次,幸運女神終於眷顧了一次屢遭不順的安徽足球。在經歷了2007年賽季初一段時間的動盪後,球隊請回了前主教練趙昌宏重新擔任主教練,安徽九方也因而得以重新找到了狀態,最終以南區預賽第二名的身份進軍決賽。最終,在三四名決賽中,雖然安徽九方兩回合90分鐘比賽與廣西天基戰成2比2平,但是在加時賽中他們卻突然發力以5比2戰勝對手,拿到了當年的最後一張中甲入場券。

在十一年的漫長等待後,安徽足球終於依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屬於自己的巔峰。這歷史性的一刻只有安徽球迷自己才明白其中的辛酸,親歷了一切的他們明白這一天來得有多麼不易。因為也只有他們,目睹了安徽足球在乙級聯賽十一年中的掙扎和沉浮。

十一年的等待,終於換來了收穫

2008年,第一次打入中甲的安徽九方為了力爭保級,不僅引進了守門員歐亞與霍頓,法比奧,埃維頓等三位外援,還租借了高大衛等一干實力球員。然而,進入中甲的球隊卻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並不成熟的足球市場讓安徽九方甚至因為找不到贊助商,而不得不與球場中的廣告牌一起“裸奔”。除此之外,在偌大的合肥之中俱樂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條件的訓練場所,球隊曾經一度只能靠爬大蜀山來進行體能訓練。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半程過後安徽九方卻在第二集團中處於領跑位置,距離升級線只有一分的差距,彷彿曾經遙不可及的中超已經放在了一向平庸的安徽足球人眼前。然而,殘酷的種種現實最終還是讓這支本來志在保級卻一度排名前三的球隊不得不在賽季後半程宣佈放棄衝超,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的處子賽季。

2009年,俱樂部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與便利,選擇了將自己的主場籤往蕪湖。但依舊沒有著落的訓練基地使得球員們卻只能在北京訓練,直到比賽之前再回到安徽參加比賽。四處奔波輾轉的安徽九方失去了第一次參加中甲的銳利,最終排名中游結束了2009賽季。

冰冷殘酷的現實將安徽九方從美好的衝超夢想中抽離出來

2010年,諸事不順的安徽九方又把主場遷回了合肥。進入中甲三年卻仍然不能解決硬件問題的安徽九方引起了足協的重視。在2010賽季初的足協會議上,時任足協主席韋迪就因為訓練基地對安徽九方進行了嚴重的警告——如果在下賽季還不能解決訓練基地問題,足協將不予安徽九方進行註冊。然而,足協的警告只是讓俱樂部與有關部門陷入了反覆卻無意義的扯皮當中——俱樂部將政府視作“無情無義”,政府則將俱樂部看成“貪得無厭”。

於是,在九方在最後一輪中以0比3乾脆地輸給了廣東日之泉後的第三天,2010年11月2日,俱樂部便在自己的官網上正式宣佈刪去隊名的“安徽”二字,並轉讓球隊。不過,也許是政府的無動於衷讓安徽企業看衰了接手俱樂部的前景,也許是俱樂部在公告中痛陳的不公與辛酸讓他們望而卻步。面對安徽九方開出的“900萬+優先轉讓給安徽企業”的價碼,安徽的企業卻都顯得異常的沉默,反倒是天津潤宇隆足球俱樂部在2011年1月以900萬元的價格完成對安徽九方俱樂部的收購。

在省內無人問津的尷尬情況下,安徽就這樣將自己唯一的中甲資格拱手讓人。而這也意味著,安徽足球人從旋風足球俱樂部到安徽九方俱樂部的8年奮鬥,成為了最徹底的失敗。

起起伏伏廿一年,安徽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最初的起點。正如前文所說的,這裡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安徽職業足球的歷史寫滿的只是小人物的奮鬥與掙扎。正如我們如果回顧關於安徽的足球記憶,那麼我們只會想起無比尷尬的5比1與范志毅對趙鵬的怒罵。

然而,安徽足球依舊以自己的方式活著,安徽球迷依舊依舊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著自己的家鄉。正如安徽球迷林子瑜曾經說的那句話,“人過而立,總結這三十年的人生,發現自己最配的上的是球迷的身份。”

安徽足球,只是一首由某個不知名歌手唱出來的俗套情歌,可是我們卻依舊可以分辨出那些不知所以的歌詞中的笨拙的愛與熱情。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