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脫貧總攻進行時」脫貧攻堅,光山有故事(三)

「脫貧總攻進行時」脫貧攻堅,光山有故事(三)

「脫貧總攻進行時」脫貧攻堅,光山有故事(三)
「脫貧總攻進行時」脫貧攻堅,光山有故事(三)「脫貧總攻進行時」脫貧攻堅,光山有故事(三)

我的幫扶故事之:

梅老的一次午餐

在村裡跑了一上午,眼看快到午餐時刻,肚子早就咕嚕嚕,我腦子一轉,心中竊喜,“走,到梅老家蹭飯去”。於是我在集上買了點菜,徑直奔向村子裡了。

梅老今年80歲,患有氣管炎,因病致貧,是我結對幫扶的貧困戶。

第一次見梅老的情景我仍記憶猶新。由於單位工作繁忙,我只能等到下午快下班時才往村裡趕,在第一書記和村幹部的帶領下,對幫扶對象逐戶走訪,到梅老家裡時,已是夜裡八點多。時值春末,村子裡的夜漆黑而寂靜,空氣中瀰漫著芳草的清香,沁人心脾,白日裡忙完農活的村民們習慣了早早地吃飯、早早地休息。走到梅老的房子前,映入眼簾的是一棟老屋,大門虛掩,房裡低功率的燈泡發出泛黃的光,似乎快要被黑夜吞噬掉。梅老正在鄰居家看電視,聽到村幹部的招呼聲,一個行動緩慢、身形瘦弱的老人走了出來,我心裡一緊,趕緊迎上去攙扶,一再念叨著“慢點慢點,小心別摔著”。我們開手機照路,一直扶著老人進屋。屋裡簡陋,傢俱無幾,但從梅老的打扮來看,我心裡暗想,“是個講究人”。介紹完自己,道明瞭來意,瞭解好情況,便囑咐老人早點休息,夜晚不要再出門,但老人仍執意把我們送到村口。

認清門路後,我便開始常規走訪了,對梅老的情況也越來越熟悉。

老人70歲喪偶,已經獨自生活了十餘年。十年間,都是自己洗衣做飯、上街買菜,打理日常家務。通過長期走訪,我慢慢懂得了老人在物質並不充裕的狀況下還能夠如此安逸地生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樂觀。

“共產黨政策好,看病住院都報銷,親戚鄰居也照顧,麼事都幫忙跑路”,老人有些靦腆,但語氣隨和,見人說話都帶樂呵。

“你們年輕人工作也不容易,家裡都有老人小孩的,沒事別老往我這跑,有事我會給你打電話的”,老人同情道。

“我年輕時家裡條件好的很,是上過學的人”,老人自豪地說。梅老是村裡的老先生。

“要不是發氣管炎,我現在身體也不止這樣……”,這大概是老人唯一抱怨的話了。確實,老人不吸菸不喝酒,但每到天氣轉寒的時候,便咳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家裡的藥大包小包,老人甚至能辨出來是在哪家醫院買的。

每當天氣晴好的時候,總能看到老人在門口溜達、曬太陽,悠閒自在。

於是,我成了梅老家裡的“常客”,老人也多次留我吃飯,但怕添麻煩,便謝絕了。這次主動到梅老家“做客”,我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和梅老邊吃邊敘,拉家常談工作,以茶代酒,敬祝老人活到百歲。吃完飯,梅老又堅持把我送到村口。

返程路上,陽光明媚,田野裡一片生機,此情此景,耳畔又迴響起歌曲《共同奔小康》那熟悉的旋律。我想,此時此刻,梅老一定又坐在門口,旁邊放著小茶杯,安詳地打著盹……

縣委群工部(信訪局) 曹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