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無邊光景日益新——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孝感實踐紀實之六

如何讓孝感百姓收穫更多獲得感?市委六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奮鬥目標——全要素統籌聚焦聚力保障民生。

在“共享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孝感結合市情,順應民意,以民生“雙保”為追求,今年將108項民生事項納入“雙保”項目清單,扎牢織密社保網絡,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建設健康孝感,持續推進文化惠民,共享發展成果,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委、市政府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共享發展理念,鐫刻於競進提質的每一個足跡,化為一系列落地生根的惠民政策,一道道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福祉。

民聲期盼是方向,情懷溫潤民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

老澴河,孝感的母親河。是孝感的城市文化根脈,承載著老孝感人的深遠記憶。長期以來,因兩岸生產生活汙水無序排放,部分河段基本喪失了水體自淨功能,嚴重影響了人居環境。

治理老澴河,改善水環境質量,是沿河兩岸居民多年來的熱切期盼。

治理一條河流,改變一座城市。“整治老澴河,就是造福子孫。”老百姓的訴求與政府工作決策達成一致。

2017年11月20日,孝感重大民生工程——老澴河綜合治理工程正式啟動。

從冬入春,再進夏,市委、市政府密集調研、督辦,加快修復老澴河生態環境,將老澴河綜合治理工程打造成惠民利民的治汙工程、安居工程、民心工程,推動孝感高質量發展。

根據實施方案,老澴河綜合治理將分拆遷安置、截汙清淤、園林景觀、基礎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環節,將建設3.35平方公里老澴河公園、“梳妝”37.33公里水岸線、76.2公里濱水綠帶以及17.5公里綠道,建設10個社區公園、15個街頭公園。

2022年,老澴河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成為城市新名片。屆時,老澴河、澴河、槐蔭河將重塑孝感“兩水夾城,一水中道”的水鄉園林格局。

“等住上新房的那天,打開窗肯定能看到清澈的河水,河裡應該會有很多魚吧?”對未來,城西社區的居民有了更多憧憬。

對於教育而言,共享發展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讓人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權利,經歷平等的教育過程,獲得公平的教育結果。

當前,“擇校熱”“學區房”“大班額”“大校額”等熱點教育問題,無不顯現出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熱切期盼。

促進公平,我市義務教育邁出關鍵步伐。今年7月,我市公佈2018年中小學學區劃分,力促就近入學;首次實施網絡平臺陽光招生,對“學區房”進行限制,促進公平;制定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實施辦法,緩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大校額現象。

民眾安全是首位,共建激發力量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衡量人民幸福的紅線。

今年以來,我市綜治工作(平安建設)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孝感為總要求。市委、市政府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把綜治工作(平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掃黑除惡和提升群眾安全感作為全市38項重點工作之一。

今年被確定為“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提升年,5月和11月為平安建設集中宣傳月。從3月到6月,我市召開5次會議,動員部署,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針對群眾意見大、反映強烈的盜竊、搶劫、詐騙、“黃賭毒”等治安突出問題,開展系列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多發性侵財性犯罪、電詐發案率明顯下降,禁毒形勢明顯好轉。

以問責倒逼平安建設責任落實。強化責任傳導,強化督辦通報,強化約談提醒,強化重點管理,群眾“一感兩度兩率”不斷提升。

共享發展,關鍵在“共”,核心在“享”。

在“平安孝感”建設中,我市集中開展共創共建,營造了人人參與、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社會氛圍。

全面推進“十百千”(即十佳平安鄉鎮,百家平安學校、醫院、內部單位,千家平安村(社區)、小區、工地、場所、路段、企業)“微平安”創建活動,紮實開展13個平安子細胞創建,夯實基層創安基礎。

繼續深入推進“1+5+X”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機制建設,完善了以“三大平臺、四級網絡、五大機制”為主要內容的“345”孝感模式,實現了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解決問題“一竿子到底”。全面升級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市、縣、鄉、村四級平臺平穩運行。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民生才更有溫度,幸福才更有質感,共享發展才更有動力、更可持續。

民生保障是根本,答卷彰顯幸福

2017年,財政用於民生的比重達78.6%,資金達283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繼續高於經濟增速;2018年,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從就業養老到醫療衛生,從就業創業到食藥安全,再到交通建設等民生熱點問題,2018年,一項項民生的新成績,飽含深情;一幕幕生活的美好畫面,充溢幸福。

幸福,從扎牢織密社保網絡折射出來——

1月1日,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成功上線運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城鄉居民戶籍身份界限,實現城鄉繳費標準相同,全市404.26萬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享受一樣待遇。

1月起,我市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惠及248227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1月起,調整慢性病政策,給全市慢性病患者帶來了福音;4月起,我市提高城鄉低保保障線、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孤兒養育標準等五類社會救助標準。

1-6月,城鎮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基本醫保、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分別完成計劃的99%、99.9%、101.3%、101%、100.5%、100.2%。

幸福,從提升創業就業服務質量洋溢出來——

2月7日,我市啟動“春風行動”,陸續舉辦52場系列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0萬多個。且深入縣市、鄉鎮、社區、村,送崗到家門口。1-6月,城鎮新增就業3531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9434人,困難人員就業5712人,均完成了全年目標的72%以上。

近年來,我市相繼出臺《孝感市“槐蔭人才”計劃》《關於實施“我選湖北·立業孝感”計劃大力促進大學生在孝就業創業的實施方案》,打造“1+3+7+N”創業孵化體系等,不斷優化大學生來孝創業服務機制。對引進的優秀人才予以大量資金獎勵、項目支持、房租補貼支持等,初次創業的,還有創業補貼。

幸福,從護航食藥安全保健康體現出來——

“舌尖上的安全”、“針頭上的安全”,普受關注。

2018年,全市開展400家“明廚亮灶”建設和240家放心早餐示範店創建,促進餐飲服務單位規範經營,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從6月底開始,我市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六個規範”建設,加強小作坊日常監管。

1月1日起,我市公立醫療機構採購的藥品都將實施“兩票制”,從藥品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再到醫院,藥品採購只能開具兩次正規發票。壓縮了流通環節,擠壓了藥品虛高水分,進一步減輕人民群眾看病負擔。3月10日起,我市對藥品經營企業實施信用等級管理,規範藥品經營行為。

幸福,從實現交通智能快捷凸顯出來——

3月起,城區公交智能調度系統進入全面運營階段,城區19條線路、300餘臺公交統一納入智能調度系統管理,市民的出行更為快捷方便。下一步,還將積極開發“互聯網+公交”的服務模式,延伸建設電子公交站牌、手機APP等項目,打造城市智慧交通。

今年,我市交通建設大提速。計劃建設高速公路7條、一級公路11條、二級公路8條、旅遊公路5條。各項目正在有計劃、按步驟加快推進。

“人民至上、民生優先”,這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

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奮起改革,是孝感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的必然擔當。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攻堅克難,光景日新。

孝感,聚力前行!(孝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