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原創」徐王墳及朱元璋對岳父家的敘述

徐王墳在宿州城北七十里地的閔子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宿州屬臨濠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宿州屬鳳陽府。宿州今隸屬於安徽省,簡稱“蘄”,別稱蘄城、宿城。

閔子鄉,又稱閔賢集、閔子集,今為閔賢村,因閔子騫而出名。據載,閔賢村有2700多年的歷史,曾是附近村鎮的交通、文化中心,是中華孝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高德與顏淵平齊;生於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卒於閔賢村。

位於抿子鄉的徐王墳,其左邊是龜山,右邊是豐山。

徐王姓馬,閔子鄉新豐里人,孝慈高皇后馬氏(明太祖皇后)的父親,也就是朱元璋的岳父。

根據《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外戚·馬公傳》、卷一百十八·表第九《外戚恩澤侯表》記載:

朱元璋登基後,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追贈外舅(岳父)為徐王。同時,追贈徐王原配鄭氏為徐王夫人。

從史料看,只知道徐王姓馬,並無名字可尋(按照《明史》,可稱之為馬公。)。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下詔,在徐王墳的南邊,設立祠祭之所,歲時祭祀徐王。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徐王墳及祭祀之所改由祠祭署(朝廷官署)管理;並配有祀丞二名(據《明史》志第五十一《職官四》記載:“孝陵、揚王墳、徐王墳各奉祀一,祀丞一”);同時,除授徐王的親戚武氏為其奉祀。

當日,徐王的祭祀事宜,還是由不同地方負責籌備供應的:

春秋兩季的祭祀,由宿州負責;

其餘節令時序的祭祀,由許州負責。

另外,朝廷還為徐王墳置有墳戶九十三家,以供徐灑掃。

需要指出的是,朱元璋之所以要封岳父馬氏為徐王,除了登位後普通封贈之外,還有一點,大約就是他與妻子之間的感情。根據《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后妃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傳》記載:

朱元璋登基之後,想要尋找皇后馬氏的族人,授予他們官爵。但是,馬皇后認為,把朝廷的爵祿授予外戚,算是公器私用,這不合法度,並極力辭謝。於是,朱元璋只好作罷。不過,榮顯之後,馬皇后每次說到自己的父母早卒時,她就會悲哀流淚。因此,朱元璋就追贈皇后的父親馬公為徐王,皇后的母親鄭媼為王夫人。

關於岳父家的情況,朱元璋還曾特別提及過。

那麼,在朱元璋的敘述中,徐王家究竟是如何的狀況呢?

據載,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夏六月丙申,朱元璋的御駕停駐宮門,召見時任禮部侍郎的陶凱,告諭道:

皇后(馬皇后)的父親,朝廷封其為徐王。

徐王姓馬,世代為宿州人,家居閔子鄉新豐裡。

徐王本是農家,平常非常質樸。

徐王的名字,已經不可知了(或許,他根本就沒有名字。)。

按照在兄弟之中的年齡大小排行,人們都稱徐王為“馬三”。

徐王少壯時期,膂力過人。他深沉堅毅,不苟言笑;他信守承諾,性格剛強。

徐王疾惡如仇,平常見到有人做不義之事,他就會視其人如仇讎。

另外,只要有人稍微觸忤了徐王的意願,他就會肆意對其進行毆打,即使把人打死,徐王也毫不畏懼害怕。就因為這樣,所以,徐王的鄉人沒有誰敢冒犯他。

元朝末期,元蒙政府已經無法正常駕馭手中的政權,社會不穩,天下即將大亂。

在這種情況下,徐王因為忿爭,將人殺死。

雖然元蒙即將奔潰,但是,殺人還是犯法行為。

徐王殺人之後,害怕被逮捕入獄、因觸犯法律而被問罪,所以,他就從原籍逃走。

逃離家鄉之後,徐王移家至定遠(今屬安徽省滁州市)。

後來,天下果然大亂。

於是,徐王又帶領馬皇后的母親鄭氏離開定遠,到別處去躲避兵禍戰亂。

離開定遠時,徐王將女兒馬氏託付給定遠郭氏照看。

這個時候,徐王大約就是將女兒送給了郭氏。

於是,馬皇后就成了郭氏的養女。

後來,在元末社會大亂之中,郭氏成為一方首雄。於是,郭氏自立為元帥,他收攏聚集鄉民,作為自己的兵卒。

郭氏得勢的時候,就連我朱元璋也還是他的部下。

再後來,我取得了江山,就立馬氏為皇后,封皇后的父親為徐王,皇后的母親鄭氏為徐王夫人。

因為徐王沒有繼嗣,於是,我就安排,在太廟的東面,為徐王建廟,以便對他進行歲時奉祀。

關於對徐王立廟奉祀的事情,查找記載典禮的資料文獻,自古以來就沒有這樣的範式。於是,我又下令,就在徐王原來所居住的鄉里、其墳塋封地南邊的空地上,重新為他建廟,以安奉他的神主。

每年的春秋仲月(指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五、八、十一月。),就讓朝廷的相關官署負責徐王的奉祀事宜。

你根據我所說的這些,對徐王的事情,寫一個梗概,並篆刻在堅珉之上,以示永垂不朽之意。

朱元璋對岳父家的敘述大約如此。

就記載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窮人出身,曾為富家放過牛,還當過和尚;其岳父家,也是農家。就此而言,面對皇權(或權力)時,其實,完全不必低到塵土裡。如果當權者敬畏權力,那麼,他們就有權威;如果當權者揮霍權力,那麼他們僅有淫威。一切權力的掌握者,都是人,不是神。

二、猜想,朱元璋在掌權後,敘述自己的岳父時,肯定會有心或無意地美化。但是,閱讀歷史的人須知:朱元璋的岳父馬氏,大約連名字都沒;朱元璋的岳父馬氏,是很喜歡打架的;朱元璋的岳父馬氏,在鄉里,幾乎是沒人敢惹的;朱元璋的岳父馬氏,是殺了人之後還逃離的。

關於徐王墳,需要補充的有兩點。

第一點。

根據明代佚名氏所撰的《奉天靖難記》記載: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為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江山,在攻打徐州的過程中,也就是本年農曆二月己卯, 他曾戒止將士,這裡是外祖父徐王的家鄉,墳塋就在此處,不得侵襲騷擾在地的民眾,凡是違反命令者,絕不寬貸。另外,朱棣還派遣都指揮李讓前往徐王墳致祭,並以鈔萬錠賞賜徐王的親族。

猜想,就是因為徐王墳的緣故,堅守不降的徐州,在被攻破後,徐王的鄉里,被兵禍荼毒的程度,大約會比他處較輕一些。

第二點。

據《明太宗寶訓》(明太宗即明成祖朱棣。朱棣廟號初為太宗;明世宗朱厚熜時,改朱棣廟號為成祖)記載: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農曆十一月辛巳,建陽鎮衛撫武戡有罪,被逮。

武戡是馬皇后的戚屬,時守衛徐王墳,期間,他在宿州地方縱恣橫行,違法亂紀。因為是先皇后的親戚,武戡有罪被逮之後,朱棣特別予以赦免。

試看,因戚屬而守墳,有一點權力便縱恣不法;試看,因為是先皇后的戚屬,違法亂紀便可以被赦免。

本文主要部分,據明人宋端儀式所著《立齋閒錄》一中的一節文字。

(全文結束)

「原創」徐王墳及朱元璋對岳父家的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