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文丨不凡商業記者 石富元

如約到達UU跑腿位於望京SOHO的北京總部,並沒有立刻開始採訪,創始人喬松濤剛剛結束上個會議,為了提振精神頭,在進屋前先抓緊時間抽了支菸。

好不容易來一次北京,其行程被安排的相當滿。在採訪的間隙,他又再次抽了兩支菸,喝了兩杯冰咖啡提神。

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UU跑腿完成了2億人民幣B輪融資,上膛了新彈藥的喬松濤,正在馬不停蹄地拓展新城市,欲用一年的時間把當前137個城市的市場規模推高到300個城市,實現二三四線城市全覆蓋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UU跑腿CEO 喬松濤

“從2015年75家眾包跑腿平臺拿到融資,到目前只有4家平臺尚存(2B的達達和點我達,與2C的閃送和UU跑腿),我們也算是經受住市場考驗的團隊。”喬松濤向不凡商業說道。

2015年4月15日,喬松濤決定在鄭州創立UU跑腿,正式進軍河南眾包跑腿市場。

而萌生這個想法是因為,一方面他之前6次創業已經賺到了好幾桶金,一直以來都想做件更有價值的事情;另一方面他是個大宅男,一個月都不出門那種,因此“代買、代取、代送、代辦”等需求是他發現的日常生活中未被滿足的高頻痛點。

在此之前,已經做過兩個服務眾包平臺項目的喬松濤,一開始就明白運力端該如何開拓;而之前的社交與大數據挖掘項目經驗,則讓其知道到哪兒能獲取用戶。

截至目前,UU跑腿註冊的“跑男”(UU跑腿對配送員的叫法)已經有138萬,C端用戶超過2000萬。

目前為止,UU跑腿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融資總規模超過4億人民幣。“我們幾乎是行業內融錢最少和花錢最少的,但我們也最終活了下來。”

與巨頭競爭如何突圍

從公開資料可以瞭解到,雖然UU跑腿還只是一個創業階段的企業,但圍繞主業已經衍生出了2大業務:小程序店鋪開發工具“優小U”和生鮮O2O“有好生鮮”。

據喬松濤介紹,之所以如此多元化佈局,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在競爭中有獨特的優勢和差異化。

“在巨頭的競爭當中,我們首先要保證用戶不丟、商戶不丟、跑男不丟,因此我們需要把他們更深地綁定在我們的平臺上,所以我們要在上下游做更多的佈局。”喬松濤說道。

雖然UU跑腿以服務C端用戶起家,目前C端用戶的訂單量仍佔比高達70%,但喬松濤明白,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B端需求肯定是更高頻的,因此UU跑腿必須擁有自己的上游。

優小U和有好生鮮,便承擔了這個任務。

喬松濤預見,隨著小程序的普及,會加速移動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即商戶會更有動力建立自己的小程序店鋪,而非完全依賴某個中心化的平臺導流。

這樣做的好處是,客戶最終會沉澱在商戶自己手中。“現在大部分的生活服務平臺的常規做法是,交易完成後3天隱藏數據,商戶就會和用戶斷了聯繫。”

優小U的作用在於,可以幫助商戶非常輕鬆地生成自己的小程序店鋪,而這個店鋪不是嵌入自己中心化的平臺之上,而是像有贊、微店那樣獨立的店鋪。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據喬松濤介紹,開發一個小程序店鋪目前收費999元,優小U自7月份上線至今,已經賣出去1000多套。

如果說優小U踩的是小程序的風口,那麼有好生鮮踩的則是新零售的風口。

今年5月份,UU跑腿與國內最大的生鮮物流港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聯合投資了有好生鮮,有好生鮮提供產品,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提供供應鏈,UU跑腿提供獲客和配送。

喬松濤對有好生鮮的定義是,提供最好產品和服務的生鮮O2O,因為UU跑腿的客戶群本身就是相對高端的消費群體。

為了滿足用戶在家就能吃到專業的海鮮料理,有好生鮮在鄭州地區培養了200多名海鮮烹飪廚師,不僅可以配送,還能現場烹飪。

有好生鮮的實體店則和盒馬鮮生相似,前店後倉,既負責線下體驗消費,也負責線上下單配送。只不過有好生鮮店鋪做的更小,只有200多平。

據喬松濤介紹,有好生鮮目前在鄭州已經開了7家店,且已經實現了整體盈利,今年年底之前,將擴展至30家。

無論是優小U還是有好生鮮,都是在為UU跑腿打造自己的上游交易入口。“這樣一來就不會像一些同行一樣被某個交易平臺掐住脖子,完全喪失議價權。”喬松濤向不凡商業記者說道。

物流界最懂社交的UU跑腿

“之所以廣泛佈局,是為了和同行或巨頭競爭時更有底氣,但我們一直以來的原則是不和對手直接競爭。”喬松濤告訴不凡商業記者。

UU跑腿的城市拓展策略是,3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搞自營,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搞加盟,這樣幾乎能實現全城市覆蓋。

但目前一線城市是閃送的地盤,閃送體量較大,作為小個頭的後來者,UU跑腿選擇在二三四線著重發力,不和競爭對手硬碰硬。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我一個做物流的說我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社群運營能力和大數據能力,連投資人都不信,但事實確實如此。”喬松濤說道。

今年上半年滴滴外賣進入鄭州時,依靠大額補貼,不僅打擊了很多外賣平臺,還毀了很多配送平臺的生意。

據喬松濤介紹,有些同行,整個團隊建制都被挖走了,但自己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喬松濤早年有7年的社交產品創業經驗,因此在運力端自打一開始就“重線上輕線下”,不靠地推或補貼獲得跑男用戶,而是靠口碑傳播獲客,再通過社群運營留存。

“我們可能是唯一一家沒有參與補貼大戰的平臺,花錢最少但辦了最多的事。”

在用戶端,UU跑腿也主要靠社群運營和大數據獲客。喬松濤2010年前後,分析過淘寶的大數據,以幫助中小商家獲取流量,因此現在每到一個新城市之前,他都會先把當地用戶數據分析一遍,然後把粉絲做起來。

據喬松濤介紹,在創立UU跑腿前,他手裡已經運營著19個網紅號,總共有2000多萬粉絲,而UU跑腿的第一批用戶就是在這裡面挖掘出來的。

在同行多是快遞出身的背景下,喬松濤的履歷確實比較奇特,但這也幫助其構建起了自己獨特的核心優勢。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對於“物流界最懂社交和社交界最懂物流”的喬松濤而言,更願意在核心能力上與對手賽跑,而非在同一邏輯下與對手打拳擊,而且他還試圖把對手拉到自己的邏輯下,“以己之實攻人之虛”。

“我們幾乎踩中了近年來每一個社交風口,無論是微信小遊戲還是抖音,並且開創了跑男社群運營的玩法。現在包括滴滴在內的共享平臺,都在學習我們。”喬松濤如是說道。

即時服務版的58

喬松濤對UU跑腿的定位並非是眾包跑腿平臺,而是一家同城生活服務平臺,但又與美團這樣的中心化平臺不同,他要做即時服務版的58同城。

整個邏輯是上游自發產生交易行為,而自己主要承擔後續的眾包服務提供。不僅僅侷限於“取送買”,未來還會拓展代人辦事、水電維修等。

除了打造自己的上游外,UU跑腿還會把自己的業務以接口化的形式對接給很多外部平臺,成為社會化的運力提供商。

比如,有廣告公司對接了UU跑腿的接口,需要找人做臨時促銷、派發傳單時,直接在平臺上發佈兼職需求就能搞定。

“小而不倒”的UU跑腿:重點在於“抗揍”

據喬松濤介紹,UU跑腿的發展歷程也並非一帆風順,也曾多次差點因資金鍊斷裂而倒閉。

2016年6月份UU跑腿啟動了A輪融資,本來已經有一家機構決定投資,但就在打錢之前,百度發佈了一個聲明,稱要做國內最大的同城物流平臺,結果一下子把投資人嚇跑了。

接下來的半年裡,正值資本寒冬,喬松濤一直沒能融到資,因此自己貼進去了將近1000萬元。

但到了年底12月份,喬松濤碰上了自己冥冥之中的救星。

“我19號給天明集團的姜總髮了微信,但是他沒理我,到了21號他忽然拉了個群,說幾個人約著聊一聊,22號見面後談了不到2個小時就決定投資,並且趕在31號新年之年未經我們同意就往我們賬上先打了666萬的預付金。”喬松濤告訴不凡商業記者。

可以說就是天明集團這筆及時的投資,幫助喬松濤渡過了最危急的2016年。

發展到目前,UU跑腿已經成長為一個300多人的團隊。此次拿到B輪融資後,將著重在城市的橫向拓展方面做投入。而優小U、有好生鮮,則是在縱深方面的佈局。

商海沉浮將近20年的喬松濤,對如何夾縫求生有自己的一套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