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文|朱曉培

唯品會再次打破電商連續盈利紀錄,連續23個季度盈利。

2018年8月14日,唯品會發布2018年Q2財報。數據顯示,Q2唯品會淨營收207億元(約31億美元),同比增長18.4%;毛利潤為40億元(約6.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8%;淨利潤6.816億元(約1.03億美元),同比增長76.4%。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盈利,對於唯品會已經不新鮮。通過這份財報,人們也發現,成立10年的唯品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電商平臺,而是電商、物流、金融多元化發展。其中,物流倉儲總面積超過290萬平方米,品駿快遞全國直營標準化站點近4000個。

更重要的是,一些證據表明,唯品會正在重回創業期。

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表示,“把‘貨’作為戰略聚焦,以貨找人”,以好貨為核心,進行針對特定客群需求的業務佈局。意味著唯品會要重回創業公司,回到生意本源。

唯品倉瞄準特賣,開發新玩法

8月10日,唯品會上線了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沈亞稱,唯品倉是唯品會特賣模式的延續,旨在服務廣大代購、批發群體,藉助微信社交平臺快速為品牌方清庫存。

模式上,唯品倉與市場上已有的雲集、貝店等平臺有些相似之處,本質上,都是藉助社交平臺,實現S2b2c(供應鏈解決方案)。

而相比其它平臺,10年來有超過60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通過唯品會向3億多用戶提供了海量低價正品好貨。可以說,品牌和用戶存量的天然優勢,幫助唯品會在今天的服飾穿戴品類中構建了較深的護城河。第二季度中,包括Mulberry和Repetto等多個大牌的入駐,也顯示了唯品會對品牌的吸引力。

簡單來說, S2b2c模式中,S是一個大供應鏈的平臺,b(代購、批發商、微商)是數量龐大的分銷渠道,小b會完成對c(消費者)的低成本實時互動,再利用S對B(品牌方、工廠)的設計、生產和運輸等的協同能力,完成對消費者的服務。曾鳴曾認為,S2b2c是智能商業時代第一個突破性的創新模式。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今天,微商市場已經被公認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根據專業市場研究機構艾瑞的數據,2017年微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元,2018年將超過7000億元。

而唯品倉,正是唯品會嘗試利用微商市場,幫助品牌方去庫存。

實際上,早在2015年,唯品會就已經嘗試推出了基於移動端、瞄準低價庫存商品市場、服務個人用戶的平臺APP“花海倉”。而通過花海倉的運營經驗,唯品倉一端對接品牌方,另一端連接專業代購、中小型批發商,藉助微信、QQ等社交平臺,讓消費者購買低價好貨的同時,也幫品牌方打造了一個高效去庫存的渠道。

從過去專注B2C市場直面消費者,到現在試水賦能b客群(代購、批發商、微商),沈亞認為,to b的尾貨批發模式是零售行業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不論是代購、品牌方、消費者還是唯品會自身,都有需求。

唯品倉的上線,可以說極具產業意義。在上游,唯品倉為品牌方開拓了一條新的快速、高效去庫存的渠道,幫助它們加速貨品和資金的流轉。在下游,為小b客群提供了一條物美價廉的優質品牌拿貨渠道,從而服務了更多的消費者。而唯品倉還通過平臺機制,將代購、批發客與普通消費者進行隔離,在幫助品牌快速去庫存的同時,避免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

唯品倉,是唯品會特賣模式基於社交電商新玩法的全新演化。而這兩年來,唯品會基於自己的特賣模式,不斷的開發新的玩法,包括“唯品快搶”、“最後瘋搶”、雲品倉等。其中,唯品快搶改版上線一個多月以來,銷售額、UV等數據呈迅猛增長趨勢。其中,8月上旬銷售額同比增長90%,UV增長71%,轉化率增長22%。

這些不斷翻新的玩法,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熱情,讓唯品會保持了高活躍率和復購率。2018Q2財報顯示,對比去年同期,唯品會人均消費額增長約12%;用戶復購率為85%,復購客戶訂單佔比為96%,都高於去年同期。

回到生意本源,聚焦好貨

唯品會財報中提到,要通過全球買手精選,從“好貨聚焦”核心戰略出發,著眼於“貨”本身,深挖“品質+價格”。

實際上,創業10年來,唯品會一直沒有離開過“品質”二字。

“什麼是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就是做正品。”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說,唯品會一開始就堅持正品,並建立起了一套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一手貨源同樣需要接受唯品會商品入倉和出倉的全面質檢流程,標準與國內同步,保證貨品質量。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在一次溝通會上,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業務部副部長黃雅玫曾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唯品會送檢量在逐年逐月增長,但不合格發現率卻呈下降趨勢。她感慨,在跟唯品會工作人員接觸中,感覺他們工作人員比較厚道務實,質量管控工作也能做在實處,做到細處。

作為深度折扣專家,唯品會專注特賣領域已經10年,在與超過6000家的國內外知名品牌有著長期且深入的合作,形成了“正品、低價、好貨”的核心特色。

2014年,唯品會負重佈局海外業務,也是國內最早佈局海外業務的電商平臺。目前,唯品會已完成了11個海外辦公室,19個大國際貨品倉(含海外倉和保稅倉)的佈局,在國內電商中排名前列。地區覆蓋法國、澳洲、韓國、美國等以時尚和品質著稱的國家和地區,已投入使用的海外倉面積達5.9萬平米,居跨境電商首位。

目前,唯品會在10個國家和地區組建了買手團隊,海外買手團隊中95%以上為資深外籍買手。這些買手們大多有過國外知名零售百貨或品牌的工作經驗,如亞馬遜、梅西百貨、沃爾瑪特、Bloomingdales、Michael Kors等。這些外籍買手還必須在國內接受全方位的培訓:不僅包含技術層面的培訓,也要包含中國消費者一些文化習慣方面的培訓,讓他們接觸到第一線的客戶,更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偏好。

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在發掘海外小眾好物的同時,也深諳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能夠在眾多好物中挖掘到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真正好物。

買手為什麼重要?

唯品會CFO楊東皓曾表示,服裝跟標品不一樣,它有海量的SKU,款式多到個人消費者也沒有辦法選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在C2C的網站,消費者會看評論,但評論裡往往有水分,但在唯品會,買手團隊可以幫助消費者預先篩選一遍海量的SKU,再通過大數據的匹配,可以針對消費者的需要進行挑選。“這個能力,目前只有唯品會自營服裝能做起來。”

唯品會一方面通過與國內外一線大牌深度合作、買斷等方式,獲取獨家低價正品貨源,另一邊又自建物流,保障了消費者的服務質量。

重回創業狀態

很多公司在上市後,由於擔心股價會受到影響,不敢大規模的投入創新,從而慢慢的成了一家“市值管理公司”,最終被時代拋棄。

唯品會要重回創業期!連續23個季度盈利

而在經過持續的上升後,團隊也難免會進入一種“只是打一份工的狀態”,缺少創業精神。周鴻禕就曾經提到,自己在離開雅虎時,預言了它的衰落。別人以為他說的是氣話,其實是因為他看到雅虎把成功視為必然,過早地變成像一家大公司,喪失了創業精神。

“如果公司裡有這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它慢慢地就會喪失鬥志,就會喪失執行力,公司有很多人,但就是做不出好產品,或者產品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富二代,靠著慣性在發展。”周鴻禕說。

幸運的是,從自建物流、海外佈局,再到花海倉,唯品倉等,唯品會不斷打破自己的邊界,保持著一種創業狀態。而且,許多創新玩法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除了“唯品快搶”改版上線後增長趨勢迅猛外,雲品倉在6月28日上線當天,店主也從400多一日暴增至20000多,並吸引了微商團隊前來洽談。

對於一家已經成立10年,上市6年的成熟型公司,要重回創業公司的狀態,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保持創業狀態,離不開三個關鍵詞:創新,創業精神,用戶至上。

一個公司即使有正確的策略,但是如果沒有非常投入的創業精神,沒有強大的執行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從技術水平上,中國互聯網公司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同行,更多的創新是來自於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因此,用戶至上就變得極為關鍵。

所謂用戶至上就是用戶利益至上,用戶體驗至上。今天的用戶,根本不想知道你的公司有什麼偉大的夢想和理念,他們真正在意的是,你能給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在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時候,誰能夠從用戶出發,把體驗做到極致,誰就可以真正地贏得用戶的信任。

唯品會在用戶體驗上力求極致。比如唯品會的客服,有個原則,一線接電話的客服人員,最長的服務時間限制是兩年,要給她轉崗。唯品會覺得,顧客打電話時大部分存有怨氣,大部分問題要解決,客服還要細緻耐心的去回答她的問題,對心理素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客服的辦公環境一定要窗明几淨,讓人感覺到心情愉快,這樣的話,她的好心情才能反映到她跟用戶的溝通當中去。

其實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談到唯品會為什麼能夠把服裝品類做好,楊東皓曾表示,“讓消費者購物的體驗、購物的滿意度最大化,只要把這一點做到了,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到我們這兒購物,我們的業務就會不斷地快速增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