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四川嶽池朱元璋傳說蒐集與考證之19: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採訪:侯立新、邱秋、胡佐斌 攝影、執筆:胡佐斌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廣安市鄰水縣包氏明初入川始祖包元恆墓。

一、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還沒有統一四川

朱元璋趕走元代帝王、在南京稱帝后,十分開明,《明史·太祖本紀》載:“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許擢用……徵元故臣。”也就是說,朱元璋在用人上不分民族,不區卑賤,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要有才能,照樣提拔重用,即便是元朝的舊臣,也可重新徵用。他還詔告天下,勸天下隱士賢達報效朝廷,“朕願與諸儒講明治道。有能輔朕濟民者,有司禮遣。”同時,他還遣使分行天下,訪求賢才。此時天下初定,似有萬物復甦之感。

然而此時,在大明帝國的西邊,還有一個大夏王朝不在他的統治之下。此時的大夏王朝,坐守巴蜀,建國也不過幾十年。

就在元末紅巾軍之亂期間,徐壽輝手下有個大將叫倪文俊,徐壽輝稱帝建國數年後,倪文俊欲謀殺徐壽輝,但沒有成功,被迫離開徐壽輝,自立一方。倪文俊手下,有一將,叫明玉珍,據守成都後,也自立為王,稱隴蜀王,後來又在部將的擁戴下,在重慶稱帝,建大夏國。明玉珍也是一個開明之君,在他的治理下,巴蜀大地一片昇平。然而,明玉珍壽命不長,36歲就病逝了,其年僅10歲的兒子明升繼位,明升母親彭氏聽政協助。不過,明玉珍在去世前就與朱元璋定下了“唇齒之邦”的關係,經常書信往來,並派使者交好。故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遲遲沒有攻打大夏國的意圖。

洪武三年,事情發生了轉機。《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當年7月,蜀將率三萬大軍攻打大明王朝的興元(今陝西漢中),儘管以失敗告終,但還是惹怒了朱元璋。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決定派湯和、周德興、廖永忠、傅友德等,率徵西水陸大軍,大舉伐蜀。徵西大軍出征之前,朱元璋還特別強調:“師行之際,在肅行伍,嚴紀律,以懷降附,無肆殺掠。”

從朱元璋稱帝后的表現來看,朱元璋也非一介武夫,實屬頗有謀略和遠見的人。

二、四川被和平統一後,廣安人幾被殺絕

僅數月,廖永忠便率舟師抵達重慶,明升與群臣大懼,在明升母親彭氏的勸說下,“以免生靈於鋒鏑”,明升便率群臣開城投降。後來,駐守成都的將領也投降了。明升降後,便與眾臣前往南京。不久,明升與受降的陳友諒之子陳理一併遷往高麗(今朝鮮半島)。

朱元璋滅大夏國後,便留廖永忠駐守重慶。然而,廖永忠駐守重慶之後,便對川東一帶百姓大開殺戒,著實令人費解。

廖永忠大肆屠殺川東百姓之事,正史沒有記載,而是出現在地方文獻之中。如寫於清宣統年間的《廣安州新志·僑寓志》記載:“廖永忠,巢縣人,洪武四年以徵西副將軍從湯和帥舟師伐蜀,至瞿塘關斷橫江鐵鎖,直搗重慶,明升出降,承製撫慰廣安等地,頗肆殺戮,復徙楚之黃麻人來實茲土。”這裡的意思很明瞭:明升出降後,廖永忠承製撫慰廣安等地,但所謂的“撫慰”,竟變成了“頗肆殺戮”,而且,似乎還把廣安等地的人都殺絕了,然後再遷楚人來充實這片土地。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廣安州新志》關於廖永忠屠殺廣安及明初楚人遷徙廣安的記載。

對於廖永忠屠殺川東的記載,《廣安州新志》還專門在後面注了出片:“大竹志”。說明這是史實,不是妄傳。查閱大竹縣古代志書,確有這樣的記載。如乾隆《大竹縣誌》記載:“至明太祖遺將取蜀,明升據巴渝。宕渠人相助為亂,廖公永忠率師屠之,其地一空。復遣楚黃人入蜀實其他。故今竹人其先世無不自楚省來者也。”這裡交代得更明白了,“宕渠人相助為亂,廖公永忠率師屠之,其地一空。”

這裡的“宕渠人”,主要指生活在達州、廣安兩地的人,他們確實被廖永忠殺完了,以致“其地一空”。

至於“宕渠人相助為亂”,筆者分析,這只是寫書人對廖永忠大肆屠殺的原因所作的分析。試想:大夏國就沒了,宕渠人還那麼有組織麼?即便是有一小部分人自覺起來反抗,對廖永忠來說,要鎮壓下去也是分分鐘的事,也不至於殺得“其地一空”吧?

因此,廖永忠大肆屠殺廣安等地的這段史實,按常理,怎麼也想不通:既然大夏國皇帝帶著眾臣子都投降了,你廖永忠憑啥還把川東人殺得這麼慘,甚至一個活口就不想留呢?難道說,廖永忠把西征之前朱元璋關於“無肆殺掠”也給忘了?

再看廖永忠在攻打大夏國之前的一些戰事,史料也從沒有關於廖永忠殺人成性的記載呀!而朱元璋軍紀一向嚴明,對廖永忠一向器重,廖永忠也不可能是殺人成性的人呀?再說,你廖永忠即便是殺人成性,也不至於把廣安等地的人殺絕種吧?

三、廣安被大肆屠殺,或與朱元璋秘密有關

在此,筆者認為,廖永忠大肆屠殺宕渠人,若沒有朱元璋的秘密授意,他恐怕沒有這個膽量。這個事,與筆者在第16期所寫《定遠(武勝)縣令被朱元璋下令秘殺的背後》一文所介紹的定遠縣令被秘殺一樣,朱元璋想掩藏他在這一帶的秘密,即朱元璋在華鎣山一帶的生活經歷——這段經歷的背後,興許還藏著更大的秘密。

人們或許要問,廖永忠為何沒對定遠(武勝)人大肆屠殺呢?其實,這也不怪,因為元朝時,定遠縣屬合州,合州又屬重慶路,而當時的廣安府屬順慶路,轄渠江(廣安)、大竹、渠縣、鄰水、嶽池5縣。更為準確地說,乾隆《大竹縣誌》載廖永忠所殺的宕渠人,主要就是廣安府的人。筆者甚至懷疑,假若朱元璋早年的確在廣安府生活,那他整個出川路線上生活的原住民,都可能是他稱帝后屠殺的對象。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清雍正《廣安州志》記載,元朝時,廣安為府,領渠江、渠縣、大竹、鄰水、嶽池5縣。


查閱上述5縣的各姓氏家譜,我們也可以發現,明朝之前入川的土著,十分罕見,即便是被稱為湖廣入川的“老民”,也多是明朝洪武年間入川的。如《鄰水百家姓》一書介紹:“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興兵滅大夏,後移湘楚之民入川,先後有劉、範、賈、黃、談、吳、喻、熊、陳、戴、邱、周、梅、呂、王、姜、甘、鄧、彭、包、遊、查、汪等姓氏遷入鄰水各地落業,謂之‘老民’。”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鄰水百家姓》對明初遷入鄰水姓氏的記載。

鄰水三槐王氏族譜中,還有這樣的記載:“是時,明太祖旨令:三戶遷一,五戶遷二,自願者償予牛、種、糧……不願者,軍士押送;填川者,插界為業。”從“插界為業”也可看出,時廣安府境內,田地荒蕪,幾無人煙。

鄰水包氏族譜對明初遷楚入川的事實則記載得更為詳細:“明洪武四年春二月二十二日,皇榜曉諭,鄉村人民秋後填川,不遵旨徙川者,殺無赦。所有應行徙川人民名號編入清冊,點解填川。消息傳播,人民震驚,眷戀家鄉,不忍遠離,號泣之聲,慘不忍聞。十月十六日,捕役四出,收民上道。不去者,殺無赦;願去者,點解到川。”從此處,我們也看出,廖永忠在洪武四年春之前便已基本完成了朱元璋安排的殺戮行動,而開始皇榜曉諭,讓楚地之人作好入川的準備。


朱元璋和平統一四川后,廣安人幾乎被殺完了

《鄰水百家姓》援引鄰水包氏族譜明初入川的記載。

綜上所述,儘管朱元璋在滅大夏過程中,幾無殘酷的廝殺,但其大將廖永忠入駐重慶後,的確是大肆殺戮,尤其是當時的廣安府境內,幾無活口,正如《大竹縣誌》所載的“其地一空”。至於其背後真正原因,是否如筆者分析所言,切盼國內權威專家予以解讀。

【下期預告】四川嶽池朱元璋傳說蒐集與考證之20:朱元璋身世大揭秘(結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