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肚臍眼裡面的“泥”是什麼,到底能不能摳?

小谷布衣


小時候很好奇肚臍眼這個東西,所以有時會去摳下,這時候我媽看到了,立馬丟下手裡的東西就來阻攔:

“肚臍眼連著腸子,摳壞了爛腸子的!”

就這句話,我從10歲一直記到現在,因為實在是太恐怖了,摳摳肚臍眼,活蹦亂跳的小姑娘,腸子就開始爛了!

大家都知道這種說法很愚蠢,那麼,肚臍眼的泥到底能摳嗎?

首先,要弄明白肚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在胎兒出生前,臍帶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胎兒出生後,臍帶被切斷,原有的作用也就全部消失,此時,原來組成臍帶的胎兒組織就會全部脫落和消失。

所以,肚臍眼實際上根本與任何內臟都不想連。

所以,可以說肚臍眼是個被廢棄的器官。

但就是這個廢棄的器官,如果你用膠帶把它嚴嚴實實的封死,那麼你極有可能會出現便秘。還有,不注意它的保暖,很容易造成腹部的疼痛。

在中醫裡,肚臍還被當做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神闕穴”,可以通經絡,調氣血,治療腹痛,效果極佳。

甚至有研究認為,肚臍可以為腹部的器官提供氧氣。

最後,說回正題!

肚臍裡的泥可不可以摳呢?當然可以,但是你要非常小心,免得弄的肚臍發炎。

其次,肚臍眼雖然髒(1400多種細菌),但這些積攢的泥並不會對你的健康產生什麼影響,反而能幫你的肚臍眼保暖。

所以,肚臍眼可以摳,但沒必要摳!

用心寫回答!讓難懂的科學變有趣,發現生活中的科學,歡迎關注“科學重口味”!


科學重口味


不建議用手,建議用棉籤蘸著碘伏去清理。

肚臍眼算得上人體隱秘的藏汙納垢之地。據分析肚臍眼中生活著多達1400多種細菌,國外還有重口味者,用肚臍眼中的細菌做特殊的酸奶。


由於肚臍眼中有如此多種類的細菌,其中不少是條件性致病菌,一旦摳傷了,那感染髮炎在所難免,在古代,每一次感染都可能是生和死的差別,所以民間一直流傳不要扣肚臍眼的說法,是符合低技術時代,缺乏有效醫學之前的生活智慧。


現在,我們有了棉籤、碘伏和消毒酒精,所以如果有潔癖,那是完全可以安全的清理肚臍眼的。並且在育兒過程中,對新生兒的肚臍眼通常都要進行適當的清潔和消毒護理,以保萬全。


最後,說一下肚臍眼是怎麼來的。

肚臍眼是胎兒的臍帶自然脫落後,形成的一個不完美的結構。

圖示:大約半個月時間,殘留的臍帶完全脫落,肚臍也就此成型。肚臍下的肌肉收縮於是在肚皮上出現一個凹陷。


臍帶的功能

胎兒在肚子上長出臍帶與母體交換營養和廢物,當我們出生後,會發生兩個重大事件。

  1. 心臟中兩個心房間的卵圓孔關閉

  2. 同時體內的臍帶最終也會消失。只有肚皮上的肚臍眼,是臍帶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由於胎兒的肺還沒有啟用,因此從胎兒的肺流回到左心房的血液中是不會有更多氧氣的,但左心房的血液進入左心室,下一步就是進入主動脈。這意味著沒有更多氧氣的血液將流經胎兒全身,這毫無意義,甚至是有害的。但臍帶連接的是下腔靜脈,它只能進入右心房。因此,為了讓來自母體富含氧氣和營養的血液,及時通過主動脈送往全身,,胎兒的左右心房有一個巧妙的翻板,允許右心房的的血液直接流進左心房。這個翻板被稱為卵圓孔。



再說一遍,臍帶連的不是腸子。肚臍眼也不通往腸子。臍帶連的是胎兒的血液循環系統。見下圖。

圖示:紅血代表來自胎盤交換了母體氧氣和營養的血液。藍血代表胎兒的靜脈血。紫血表示紅血和藍血的混合血。


心臟中的卵圓孔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閉合。如果沒有閉合,就是先天性心臟異常,而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在正常人群中大約1/4的人會發現存在這個問題,從前認為問題不大,但現在認為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血壓,並有升高中風的風險。不過,3/4的人在這一步不會發生什麼問題,卵圓孔可以在解剖學上完美閉合,就像它並未存在過一樣。


但肚臍顯然沒享受到最佳待遇,從而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肚臍眼。如果完美癒合,我們的肚子上將一片光滑,不過那樣或許就會少三分風情,沒有肚臍眼,肚皮舞大概也就讓人索然無味了吧。



裸猿的故事


肚臍眼究竟能不能摳?實踐出真知,咱們就先來看看幾位網友摳肚臍後的慘(bao)痛(xiao)經歷吧~

@luren1234:我肚臍眼很深 有的時候能摳出來黑色的小塊塊 超級臭 不過因為我是幹摳的 所以每次都感染往外流水兒orz 不過沒有腹瀉漏風之類的症狀

@神驢拉西:剛才洗澡時手賤了!現在肚子疼、噁心、心慌。我要不要去醫院阿?

@帶著狗狗去流浪:同事因為這個住院了,然後大家都知道了

@豬嚕嚕:前幾天躺在床上沒事做摳摳自己肚臍眼,結果就摳了塊老大的皮下來!媽個雞當時簡直爽呆了 !後來過了幾天上班的時候發現肚臍眼癢癢的,撓了撓,掀開衣服一看,臥槽什麼鬼?!化膿了還巨臭!所以大家都要吸取教訓!摳摳鼻子耳朵腳丫子都行!但不要沒事幹摳肚臍眼!!好了 lz去擦藥了..

為什麼肚臍不能摳?

我們大部分人的肚臍是凹陷的,很容易積存汙垢,比如皮膚代謝脫落的死皮、灰塵、汗液,它們日積月累形成的混合物,不光是看著髒髒的還有點臭~ 但千萬別手欠去摳它,因為這裡的腹壁很薄,沒有皮下結締組織和脂肪的保護,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功能,但還保留了一些內臟的反射神經,用力摳肚臍會對它造成刺激,引起一些消化系統的症狀,比如肚子疼、拉肚子等。上面也有種種例子說明,摳了肚臍確實會不舒服。

肚臍裡有髒東西怎麼辦?

除了新生兒,對一般孩子和成年人來說,肚臍一個月注意清洗一到兩次就好,經常摳或者頻繁清洗反而容易損傷皮膚而引起感染。

① 如果肚臍比較淺,洗澡時順便用毛巾擦擦肚臍就可以;

② 如果肚臍比較深,褶皺的地方就很容易積存汙垢,可以用棉籤塗點沐浴液或者香皂輕輕旋轉擦洗,然後徹底沖洗乾淨;

③ 如果汙垢比較頑固,可以洗澡後在肚臍的凹陷裡倒滿嬰兒油、身體乳或者潤手霜,等3-5分鐘,讓汙垢充分軟化,用紙巾輕輕擦掉大部分乳液,然後用棉籤仔細清潔縫隙,髒東西輕輕一擦就全下來了。如果有擦不下來的汙垢也不要用力摳,把上面這個步驟重複一遍就可以。

照著上面的方法把肚臍洗乾淨之後,別忘了用細軟吸水的毛巾擦乾,保持肚臍清潔、乾燥。要注意的是,“臍炎”可不是新生兒的專利,無論是寶寶或成人,如果發現肚臍紅腫、局部皮膚溫度比較高,甚至有出血、滲出、膿液等,就可能是發生了臍炎,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醫知袋鼠


小時候聽奶奶說,肚臍眼裡的泥不能摳,摳了‘腸子會掉出來’!

在上2年紀的時候也是這個季節,一人在家寫作業,天氣好熱,撩起衣服涼快,哎吆!發現肚臍眼發黑,裡邊好像有黑色的東西,下意識的摳了兩塊黑泥,還真有點痛,皮膚也變紅了,一下想起奶奶說的‘腸子會掉出來’。奶奶說的不會是真的吧?緊張的哭了起來。


還好不大一會老媽從外面回來,說奶奶是為了不讓我去摳它才這麼說的,不過會肚子疼。果然,我不僅肚子疼,接連幾天肚臍眼周圍一觸就疼。

肚臍眼裡的泥是怎麼來的呢?它是我們皮膚新陳代謝產生的皮屑和汗水聚集而成的,由於細菌滋生而產生了臭臭的氣味。

真可怕,有報道說孕婦摳肚臍眼的泥居然導致胎兒流產!

其實在我們每次洗澡後,用棉棒輕輕的擦肚臍眼裡就乾淨了,千萬不要幹摳會肚子疼的!


天道酬勤——20


肚臍窩裡那些黑黑的東西,雖然有的會不經意的發出輕微的臭味,但是也不是什麼太噁心的東西,這些東西並不是從肉裡面長出來,它是周圍皮膚脫落混雜一些汗液,還有衣服在皮膚上摩擦掉落的纖維,洗澡沒有沖洗乾淨肥皂和各種灰塵,這些東西混雜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漸漸變成黑色了,有些人還會散發一點臭味,但是大多數人,如果不貼近肚臍,還是聞不到的。

那麼這些黑黑的東西是否可以摳掉呢?從理論上是可以的,肚臍是嬰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而肚臍在孩子出生後,就封閉起來,只與血管相連,但是在實際摳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如下:

第一,嬰兒的肚臍。嬰兒皮膚較薄而且嫩,在摳的過程中,容易刮破皮膚,產生感染,因此還是不要去摳它。

第二,成年人的肚臍。成年人的肚臍大體是可以摳的,但是也要注意:有的人肚臍比較淺,輕輕一扣,就可以弄出來,沒有什麼感覺;有的人肚臍比較深,摳的過程中注意一下,把表面的弄出l來即可,扣太深容易弄傷,畢竟這個地方的皮膚比較薄。

第三,扣傷後處理。如果在扣的過程中萬一弄破了,流血了,也別慌張,用碘伏消毒,保持衛生,幾天就可以痊癒。

希望以上的答案能夠幫到你。





笑看三國風雲


肚臍就是臍帶脫落的地方形成的,懷孕時,胎兒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是通過臍帶傳送的。寶寶出生後,臍帶脫落後要徹底清潔臍窩,否則可能會發生感染髮炎出現膿液。人每天是要經過新陳代謝的,肚臍當然也是,而且肚臍是“死角”,大部分人洗澡的時候並不會特意去清潔肚臍,長期以往會產生一些“泥”,這些泥就是新陳代謝產生的一些老化和死亡的表皮細胞集聚而形成的。

那麼肚臍裡的“泥”究竟能不能摳?建議不要摳,如果發現有髒汙,可以用碘酊擦拭或者洗澡時清水沖洗泡軟,就可以輕鬆弄出來。手上的細菌很多,用手指摳容易感染流膿,出現腹痛或者小腹不適等症狀。有人說自己經常摳肚臍也沒有什麼不適症狀發生,只能說不同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會出現不同的不良反應。對於嬰兒及孕婦,則更是要避免摳肚臍,臨床有多起嬰兒因肚臍發炎感染出現敗血症和孕婦摳破肚臍導致流產等報道出現。還有些追求時尚的朋友打臍環,則要保持肚臍清潔乾燥,定期將環取出消毒,這點非常重要。

肚臍裡的“泥”有時還會散發出臭味,這是因為肚臍這個“死角”極易積水積汙,且不容易乾燥,加上此處溫度適宜,是細菌良好的生長基地。建議平時要注意肚臍局部衛生,用碘酊局部塗抹消毒,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摳抓,避免穿緊身衣褲,若“臭味”無改善,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本期答主:郭眾眾,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這個“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汙垢,由於肚臍眼位於皮膚的低位,容易藏汙納垢,而我們的皮膚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多的表皮死亡脫落的表皮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汙物等混合,聚集到這裡,而這些汙垢也成了細菌們的“好飼料”。

人本來就是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的環境中。肚臍裡有細菌,與皮膚上有細菌是一個道理,沒有特殊的地方。

人類肚臍是一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其中有80%的細菌身份已得到證實,它們來自40類常見的細菌種群,主要是無害的皮膚寄生細菌。另外,肚臍內的細菌數量,因清洗肚臍的頻率而有差異。

肚臍眼的泥還是不要扣了!因為肚臍的皮膚偏薄,經常摳或者清洗容易引起皮膚破損而引起感染。要是出現肚臍紅腫,膿性分泌物,還有局部疼痛的症狀應該趕緊去醫院進行處理了,再用手去摳,有可能摳出腹部感染了。

通常來說,一個月清洗一到兩次就好 ,一定要對自己溫柔一些哦


智欽孕嬰平臺


所謂的“泥”就是“臍屎”,跟鼻屎、耳屎一樣,都是身體的排洩物,基本上是臭臭的(很多人都聞過)。這些汙垢是皮膚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跟身體其他位置上搓出來的泥團沒有區別,把它們沖掉就好。

摳肯定是可以摳,但不建議沒事去就摳,很容易就受傷,出導致臍炎,也就是大人們說的摳肚臍眼會肚子痛的來源。實在忍受不了,可以用用蘸水的棉籤輕輕地擦乾淨,力道一定要輕,把看得見的地方清洗乾淨就行了。

很多喜歡用力去摳,特別是還用長指甲,這就很容易把這裡的皮膚刮傷,然後引起臍炎,惡化之後可能化膿,導致細菌侵入腹腔內的血管。這個時候,還必須得去醫院才能解決。

所以,不要隨便摳,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但可以想辦法清洗。另外,髒不一定代表就會影響健康,實際上,在你沒有發現之前,這裡一直都是很臭很髒,也沒見得讓人不適。


王醫生談精神病


肚臍俗稱肚臍眼,醫學上稱之為神闕穴。由於肚臍是腸的末端的所在地,人體每一天在新陳代謝中會有一定量的廢物排出,但也有一部分無法及時排出的汙垢就會在臍眼而積累,時間久了就變成了堵在肚臍裡的汙垢,看上去一粒粒黑黑的,還有異味,在潮溼的天氣中有時還會發臭,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但由於肚臍眼是人體最敏感的部位之一,這些讓人看上去極不舒適的泥垢卻偏是肚臍的一個天然屏障。如果僅僅為了心理上的原因或個人衛生而清潔肚臍上的泥垢,就極易引發肚臍發炎、腸胃不適,如果情況嚴重會影起腸膜炎。所以個人不建議用手或者其他物質去摳肚臍上的泥垢,只能建議平時可以用清水沖洗肚臍周圍,或在醫生的指導下用碘伏與過氧化氫溶液消毒與清洗肚臍中的泥垢,但一定不能傷害到或者用異物去觸碰肚臍。


我的名字取不來


肚臍眼當中的“泥”,應該是很多人比較好奇的一件事情,為啥肚臍眼中會有泥?這個泥是什麼?


肚臍眼中為啥會有泥?

其實說來,肚臍眼本身處於身體當中的低位,一不小心就會藏汙納垢;一般情況下,人體臟器會通過肚臍獲取一部分的氧氣物質,然後整個的這個過程就會導致空氣中的雜質、塵埃等物質在肚臍眼停留,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層汙垢。

除此之外,人體本身是一種一直在“新陳代謝”的動物,皮膚在代謝的過程中就會形成一些“死亡的細胞”,這些皮脂、雜物在時間的推移中也會形成一層汙垢物質。


肚臍眼裡的泥,對身體是否有害?

肚臍眼中的泥,也被大家叫做“臍屎”,雖然說它的存在是一種正常行為,但是當它多了之後對於身體反而容易造成威脅。

之前就有美國科學家探索出相應的結果,對於人體的肚臍眼來說,會寄生出1400種左右的細菌。

假設如果這些泥長時間不做清潔處理,那就很有可能導致炎症的發生。 肚臍眼這種部位比較特殊,其肌肉組織本身就非常薄,另外又含有很多毛細血管。

如果您經常摳肚臍眼或者由於操作比較機械很容易導致破皮的發生,輕微後果可能會導致臍炎,可能出現化膿情況;嚴重者還容易導致消化道出現不適的症狀,如果感染繼續擴散,還可能形成腹壁感染、膿腫,或是腹膜炎,嚴重者還容易出現敗血症。


多長時間需要清洗一次?

建議大家一個月可以清洗2~3次,不要太過於頻繁。

怎樣清洗?

清洗肚臍眼的時候,建議大家使用棉籤蘸一點身體乳或橄欖油塗抹於肚臍眼,等到汙垢足夠軟化之後,然後再少量蘸水將其清理乾淨,最後擦乾即可。

在這裡提醒那些總是用手“扣洗”的朋友,可以扣,但是請先洗乾淨您的手,避免感染您的肚臍眼,雖然它比較“隱晦”。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經期階段不建議清洗肚臍眼,避免傷害到周圍的毛細血管,以至於造成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從而可能會引起月經期血流不暢。

肚臍眼裡的泥,很奇怪,但是卻有理解釋,對於它,可以清理,但要科學,對它,請您溫柔點。

注:希望回答對各位有所幫助,營養師王思露,您身邊的健康傳播者,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