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吃在威海 品味蝶變

吃在威海 品味蝶變

吳晨

我愛吃。

從小,只有“好吃的”這個詞語能勾起我的慾望。小時候,詞語沒有現在這麼豐富,長輩們叫我“饞貓子”,現在,我被叫做“吃貨”。

我是“80後”,當時,總是有人說我們這撥人是多麼的幸福,不愁吃、不愁穿,一個個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其實有點言過其實了。我們那時候一般不會餓肚子,但是物質上遠沒有現在這麼豐富。

1990年,我應該上一年級,但是我沒上,因為我們家住在現在的山東大學(威海)周邊,沒有小學。後來,通過父母的單位才聯繫去了鯨園小學。早上,我要5點起床,5點半準時上班車,在路上要顛簸1個半小時才能到學校。因為,那時候的路真的很難走,哪裡有什麼瀝青路,都是土路、石子路。而今天,坐上動車,1個半小時都能到青島了。

那時候,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商店大多是國營的,再加上我住的地方比較偏僻,沒有可以買東西的地方,大家都是自己種著各種蔬菜吃。買肉,就要去趕集市了,但因為它屬於奢侈品,所以也不大買的。

1994年,生活好像在一瞬間變好了,各種燒烤店、拉麵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口腹。小夥伴在乒乓球比賽上得了50元的獎金,請我吃燒烤,我們像大人一樣坐在燒烤攤上點了20根精肉、20根花肉,我還主動去買了汽水。

1995年,市場經濟已經風生水起了,糖酒站超級市場(後來更名為家家悅)開業了,日用品琳琅滿目,幸福的生活讓大家漸漸遺忘了那些年我們貧乏的生活。外地來威海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在現在威高廣場的位置上形成了一大片的自由市場,商家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服裝,並迅速流行開來。我不在乎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我生平第一次吃上了冰淇淋。同時,豐富的物質生活為我們創造了條件,讓我們停下了急促的腳步,到咖啡館、到西餐廳、到書店,找時間,坐下來,去思考,去感受精神層面的愉悅。

進入2000年,時間像坐上了高速列車,快得讓你抓不住,威海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我只是準備了一場高考,威海的整個海岸線就變成了公園。當時,市政部門將很多雕塑的畫稿放到我們學校徵求意見,雖然,我們只是一名學生,但是這種尊重讓我們產生了主人翁的自豪感,威海是我家,美麗靠大家,我和同學們慎重地投下了自己寶貴的一票。生長著各種美麗花草的公園裡,每天都能迎來大量市民和遊客,散步的、賞景的、健身的、嬉戲的、談情說愛的,到處都是歡歌笑語,生活平凡而有意義。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為精神生活創造條件是更重要的課題。這一點,我們各屆政府都做得很好,而且越來越好。我的孩子在一天天地長大,他的生活讓我羨慕,典藏豐富的圖書館、多功能的科技館、大劇院,還有美麗的校園、安全的校車……他健康茁壯地成長著,享受著新社會帶來的一切便利。

故鄉的美食牽引著我們,故鄉的精神更讓我們難忘。我們有召文臺的歷史,威海曾是一個文人雅士彙集的地方,我們是知識分子的後代,我們的方言裡有著歲月和時間也不能抹掉的大量書面語。即使是現代化的今天,我們的身上仍然保留著讀書人的禮儀,遵守交通規則、公交車上讓座、不亂扔紙屑、尊老愛幼等等,我們一直做得很好。文明,時刻在我們的血液裡流淌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