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喬峰,南慕容”,慕容復武功那麼差,為什麼能夠跟喬峰齊名?


首先,慕容博和慕容復,都是金庸先生經典武俠名著,《天龍八部》當中的人物形象,而且慕容博還是慕容復的父親。

按《天龍八部》原著小說的描述,鮮卑慕容氏,乃是昔年的鮮卑“大燕國”,皇室的後裔。因此,慕容氏世世代代,都以光復大燕國為己任。而這在當時來說,就是謀逆誅族的彌天大罪。所以,對於江湖人士而言,慕容氏行事風格,給人感覺總是神神秘秘的,甚至是莫測高深的。

然後,在《天龍八部》原著小說裡,慕容氏有一門家傳絕技,叫做“斗轉星移”,有名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實只是一門很巧妙的,借力打力的功夫而已(類似於武當派的“沾衣十八跌”功夫)。昔年慕容復的先祖慕容龍城,首創“斗轉星移”絕技,結果就天下無敵了。接著,慕容氏“斗轉星移”絕技,傳到慕容博這一代,在慕容博還小的時候,僅用幾招就打敗了大理國鼎鼎大名的“黃眉僧”。再接下來,到了慕容復時期,大概是由於一則是太年輕,修習的時間太短;二則是沒有人指導(慕容博已因為大搞陰謀,而被迫詐死了);三則是太分心於復國大計……總之,斗轉星移絕技傳到慕容復手裡時,威力已大打折扣了,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厲害了。

而且幕容氏與人拚鬥時,只有在有十成以上的把握,能把對方打敗並殺死對方的時候,才會使用“斗轉星移”之技。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而旁人決難知道底細。再加上,在少林寺少室山,蕭峰與慕容復首次正面對決,結果是慕容復的武功,明顯要遜於蕭峰一籌的!所以,有鑑於此,也有觀點認為,“北喬峰,南慕容”這一名號當中,與北喬峰齊名的“南慕容”,其實指的是慕容博而非慕容復,或者說“南慕容”這一名號,主要是靠慕容博,打拚出來的!不是慕容復。慕容復只是這一榮耀你繼承者。


騎蝸牛走高速


這個問題,《天龍八部》書中各位武林好漢已經問過了。

一、『慕容』不單指「慕容復」

慕容覆在少林大敗,書中言:

「群雄本來震於『姑蘇慕容』的威名,但見慕容復一敗於段譽,再敗於蕭峰,心下都想:見面不如聞名!雖不能說浪得虛名,卻也不見得驚世駭俗,藝蓋當代。」

「北喬峰,南慕容」名聲在外,結果少林一戰,不過如此嘛。慕容復也自覺丟人,當場就要自刎,被慕容博救下了。

慕容博露了一手慕容家絕學「參合指」,震懾了群雄,還故意說自己只學了一點皮毛,然後教訓慕容復說:

「慕容氏此外的神妙武功不知還有多少。嘿嘿,難道憑你少年人這一點兒微末道行,便創得下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大名麼?」

群雄見了慕容博露的這一手神功,又聽慕容博說這還只是皮毛,於是「不禁對『姑蘇慕容』四字重生敬意」。

「姑蘇慕容」的名號,不是他慕容復掙來的,而是祖上留下來的。第四十章說得很明白了,「斗轉星移」的絕學,是五代末年慕容龍城所創,「當世無敵,名揚天下」。「姑蘇慕容」在武林中的名聲地位,在五代末年便有了,代代相傳,慕容復只是繼承了祖宗的名聲地位而已。

由於「慕容」多年來在江湖中的名聲地位,慕容復一出道就是帶著光環的,只要自己不是太差,憑著祖宗光環,在江湖中搏一個「南慕容」的名聲,還不是理所當然。而「北喬峰」可不是一出道就有光環,丐幫幫主的光環那也是後來的事,並且也是自己打出來的。

所以,「北喬峰」,是真的指「喬峰」,那是人家打下來的名號。「南慕容」,除了慕容復外,就難免還有歷代慕容家的光環在內了。這兩者雖然齊名,可這「名」當中的含金量,還是有所不同的。

二、慕容復也不算浪得虛名

我們如少林寺中群雄一樣,看見慕容復好像誰都打不過,「也不見得驚世駭俗,藝蓋當代」,就覺得他浪得虛名。這卻錯了。

讓慕容復黯然失色的這夥高手,是《天龍八部》故事開始後才冒出來的,而「北喬峰,南慕容」的名聲,在《天龍八部》故事正式開始前就早已流傳江湖。《天龍八部》開始之前的江湖是怎樣的呢?

段譽和虛竹還一點武功都不會。慕容博和蕭遠山都是已死的人。「天山童姥」終年不下山,江湖中除了旁門左道的傢伙們,基本沒人知道「天山童姥」這號人物,更不用說無崖子,李秋水了。丁春秋作為武林公敵,輕易不踏入中原。遊坦之更是武功稀鬆的頑皮小孩。鳩摩智武功雖高,但終究是吐蕃國師,其所關注的亦在慕容氏和少林的武學藏書,江湖中基本沒有恩怨。掃地僧、玄慈以及天龍寺枯榮大師,足不出寺,就不用說了。

在「北喬峰,南慕容」名聲流傳江湖的時候,上面所說的這夥人,都還沒進入江湖的視野呢。除去這夥人,中原武林,還能有誰可與慕容復一較高下?公冶乾與蕭峰對了三掌,蕭峰都說公冶乾「江南第二,當之無愧」,那麼慕容復「江南第一」,自然更當之無愧了。慕容復頂著個「南慕容」的名頭,其實也不算浪得虛名。

當然,到了《天龍八部》後期,一大夥高手冒出來,「南慕容」就很尷尬了,正所謂「江南第一,天下第屁」。

三、命運的糾纏

三十年前雁門關一戰,起因在慕容博假傳消息。從此,慕容父子與蕭氏父子便註定了命運的糾葛。三十年後,又是慕容博推動了命運齒輪的轉動。慕容博以「斗轉星移」殺人,算在慕容復頭上,蕭峰就此進行調查。慕容復與蕭峰就此一步步走向命中註定的相逢之處。

慕容復和蕭峰對這背後的因由一無所知,實際上,慕容復和蕭峰直到少林寺大戰,才第一次見面,之前從沒見過。蕭峰調查與慕容復有關的江湖殺人事件,而慕容復一直都沒有樓面。直到蕭峰被命運吞沒,慕容復才姍姍來遲的在珍瓏棋局上出現。兩人一明一暗,最終彙集,一見面,便要做個了結。

「北喬峰,南慕容」就有了一種讖語的意味。


孫虛白


首先,慕容復的武功在《天龍八部》裡是很高的了。之所以會讓人覺得他武功差,是因為縱觀全書,他也沒有勝過一場比鬥,甚至處處碰壁,處處被人暴打,實在是有些衰。


其實慕容復的敗績,非是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厲害了!

慕容復都和誰有過交手經歷呢?段譽,烏老大,蕭峰,掃地僧,鳩摩智,段延慶等。這些人中除了烏老大和段延慶與慕容復功力相當之外,其他人都是絕頂高手,大神一級的存在,根本就是金先生寫出來羞辱眾人的,慕容覆敗於他們之手,也算不得什麼了!

其實慕容復的功夫還是很高的,除了一僧二掛三仙四絕,其他人是不可能打敗慕容復的。



更何況慕容復的家傳絕學斗轉星移太過神奇,慕容家的老祖宗慕容龍城曾經憑藉此技稱霸武林。即使到了現在,慕容家的名氣中,也多少含有受祖宗蔭庇的成分。


南慕容,北喬峰,在江湖中名聲遠揚,雖然南慕容比起北喬峰略差,但是在天龍書中也是頂尖的!

假如慕容復和蕭峰同為同班學生,蕭峰同學是天生的學霸,長期霸佔第一名。慕容復同學則是班裡第二名,但是他和第一名差距有些大,更兼慕容同學一心想要課外創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導致成績嚴重下降,以至於和蕭峰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同學就認為慕容復同學不配和蕭峰齊名。


一日風流段延慶


天龍八部中,有北喬峰南慕容的稱呼,江湖上把二人堪稱是並駕齊驅的高手。

喬峰自不必說,是金庸筆下第一大英雄,出場就是巔峰,無論是再如何平淡無奇的武功,到他手裡均能發出去不俗的威力,他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臨敵時自然而然就發揮出威力了,這就是天賦。

他的武學成就,早出超出了兩位授業恩師,汪劍通與玄苦。江湖上也罕逢敵手,除了掃地僧,近乎無敵。

而慕容復,雖然也是一流高手,但先後不敵鳩摩智、丁春秋等,後又在少林寺三人圍攻喬峰還勝不了;後又被段譽單人擊敗;武學成就肯定跟喬峰有一定的差距。

其實,慕容複本身很少在江湖露面,更多的時候是在偷學各門派武功;那江湖上的名聲咋來的?

直接給結果,南慕容的稱號中,慕容氏整個家族至少貢獻了70%的分量;慕容家族是慕容鮮卑的皇族,歷史上曾創建幾個燕國;後來國滅之後隱居江南,後人一直以復國為己任。自從慕容氏先祖慕容龍城創出斗轉星移的功夫之後,慕容家在江湖上便聲名鵲起。

最少到慕容博這代起,江湖上已經有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偌大名聲;而慕容復有極少現身江湖,顯得神秘無比;所以江湖中人就會把很多符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特點的事件計算到慕容復頭上,如天龍開頭的幾個高手死於自己成名武功之下,實際上是鳩摩智、慕容博乾的。

一來二去,慕容復的口碑就建立起來了;但實際上,南慕容這個稱號,更多的是整個慕容家族及慕容博帶來的,慕容復只是享受紅利的那個人。


混沌減壓機


嘿嘿,難道憑你少年人這一點兒微末道行,便創得下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大名麼?”


在五代末期,慕容龍城獨創“斗轉星移”絕技,縱橫江湖,當世無敵,之後慕容氏其世代傳承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斗轉星移武功絕技,威震江湖。顯然,慕容復只是頂著家族的光環,至於他自己武功到底怎樣,江湖上見過的人極少,但大家想當然的認為不會差。


蕭峰為人慷慨豪邁,重情重義,胸襟寬廣,丐幫在他整頓之下,蒸蒸日上,勢力達到高峰,已然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幫派,隱隱有挑戰少林之勢。丐幫在蕭峰領導之下,以俠義為本,鋤強扶弱,幫助大宋抵禦外敵。正是這種為國為民的舉動,為蕭峰贏得了“北喬峰”的美譽。


所以說,二人能在江湖上齊名,並不單單是因為他們本人的武功。天龍八部初期,段譽和虛竹都是菜鳥,玄慈雖然武功高強,但是他是出家人,當了方丈之後,應該很少在江湖上走動,與人爭強好勝,再者他年事已高,江湖中人自然不會把他和兩個年輕人排在一塊。四大惡人裡的段延慶亦非庸手,但他手段兇殘,還專挑仇家下手,想來能見到他武功的人都死了,就算見過,把這麼一個惡貫滿盈之人和蕭峰排在一塊,顯然也不合適。丁春秋江湖人人聞之色變,他身在甘肅星宿海,鳩摩智想來在西域活動,他二人都不是中原人物。靈鷲宮是童姥所創,逍遙派向來行事隱秘低調,還有誰知道他們門派名字,就殺誰的古怪規矩,是以靈鷲宮雖然勢大,但在中原卻無人知曉。


把以上高手,都排除在外,慕容復確實不能算差了。壞就壞在他姑蘇慕容名聲太大,再加上慕容博到處殺人,少林高僧玄悲都命喪其手,還總使用斗轉星移,生怕別人不知道,慕容博早已“仙逝”,那麼江湖中人只能想到是慕容復乾的,對慕容復的武功期望值就高了。


偏偏慕容復倒黴,江湖上的高手他碰了個遍。慕容復這個人沒有韌性,練功時心浮氣躁,但凡練功練到一定境界,再進一步就十分困難,慕容復大概修煉斗轉星移遇到了瓶頸,難以提高,心中焦躁,自覺練無可練,就去涉獵雜七雜八的武功,他根基不牢,練花招自然也發揮不出最大威力。他的武功對付三流好手綽綽有餘,遇到真正的高手,短板暴露無遺。丁老怪的武功雖然駭人聽聞,但是碰到內裡高深的人,發揮不了作用,反而可能反噬自己,但是慕容復顯然沒到這個境界,他和丁老怪相鬥,始終不敢觸碰對方,可是丁老怪心計比他深,賣個破綻,終於抓住了慕容復一隻手,得以施展化功大法,慕容復的斗轉星移沒練到家,無法還施彼身,只能抓住丁老怪的徒弟,將化功大法傳將出去,保護自己,沒料到丁老怪無情無義,根本不在意徒弟,危急之際,丁老怪四下環視,看到阿紫,阿紫嚴重頗有譏諷之色,憤怒之下丁老怪出手襲擊阿紫,就這麼一分神,被慕容復趁機掙脫,逃之夭夭。少室山一戰,被段譽吊打,丟盡顏面,倒黴也沒什麼,段譽身負北冥神功,吸了不少人內力,又學成了六脈神劍,內力震古爍今,劍法驚奇無比,連蕭峰都暗自驚歎難以抵擋,何況是慕容復。而面對鳩摩智和段延慶,他就完全不是對手。鳩摩智全力以赴,慕容復看不清對方如何出手,只能嚴守門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段延慶以一人之力對抗慕容復和四家臣,絲毫不落下風,還傷了風波惡。從這些戰績來看,慕容復雖然不算庸手,但也不過爾爾。


武功高的,人品未必高。南慕容初期能和北喬峰齊名,靠的是祖上的家底。到後來,他是完全比不上了。蕭峰有情有義,光明磊落,心繫天下蒼生,縱然他不會武功,這份悲天憫人之心也令人欽佩,而慕容復,心胸狹窄,貪生怕死,毫無義氣,為人不齒,落得個瘋瘋癲癲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嵩山派左盟主


關於這事,慕容復真是有苦說不出。

本來吧,提這個名號的時候,是江湖前輩有意提攜新人,想弄出個青年才俊來。江湖上南北派別之間問題太多,他們想調和一下,就先選出個代表人物來。

不然以喬峰慕容復這樣的年輕人, 就算真的武功決定,也絕不敢在那麼多前輩面前稱自己是天下第一。慕容復狂,但喬峰身為一幫之主,知道江湖的規矩,自己要是立這麼個名號,早晚被人打。

江湖大佬們為了促進南北武術交流,搞了一個活動,叫武林青年才俊交流計劃。南北各出一個青年才俊,樹個榜樣,讓其他年輕人看看,老輩人不總是死守規矩,年輕人還有有出頭之日的。

南方就選了一個,姑蘇慕容復,他也當之無愧啊。江南青年裡,屬他最能打,長得還帥,二十六七歲,文武雙全,稱得上是青年楷模。

北方犯了難了,他們沒人啊。北方一直處於抗遼前線,各大門派早就消耗得差不多的,而且消耗最多的都是青年人才。只剩個丐幫這個大門派。

但是丐幫也有個大問題,青年弟子都在外面要飯,功夫練不上去,那些長老們功夫倒是高,但都鬍子一大把了。再說丐幫平時討飯為生,不注重儀表,一個個歪瓜裂棗的,怎麼跟人家慕容複比?

本來全冠清儀表不錯,但是武功太渣。剩下武功最好的,又最年輕的,就是老幫主汪劍通的弟子,喬峰了。

但是掐指一算,喬峰超年齡了,30多了。28歲連團員都當不了,30歲你想說你是青年,鬼才信。

怎麼辦?眼瞅著北方武林就要丟人了,拿不出像樣的人才來。

有人支了個招,出個規定,把青年的年齡上限調到45歲,這樣喬峰不就合格了嗎?也有人反對,這不是國足去踢青年組比賽,明擺著欺負人嘛。

但是上層也急了,不管了,就按這個方法來。大家都是青年,不滿45歲,誰欺負誰啊。

北喬峰南慕容名號就這樣出來了。平時大家見不到面,也不知道對方啥樣。這事也就這麼擱下了,大家臉上都好看,江湖一片和氣,共同抗擊大遼。

等到慕容復跟喬峰見了面,心裡頓時一萬頭草泥馬奔過去。說好的青年呢?除了單身這個特點,喬峰哪點跟青年沾邊啊,都快不惑了好嗎?

虧得喬峰還有臉提溜著慕容復衣領說,喬峰大好男兒,竟與你這等人齊名。

“你是男兒嗎,你是男兒嗎?”王語嫣都忍不住吐槽了,“都老臘肉了,還往自己臉上貼嫩肉粉呢?”


林二走江湖


"北喬峰南慕容",從一開始,在喬峰(蕭峰)的強大氣場下,我們不得不對“南慕容”的名頭和期望越來越高,心中不由想,既然齊名,理所應當實力也在伯仲之間。可是不論在書中還是影視劇情中,慕容復從出場後在多次實戰中好像就沒什麼勝績,特別是在蕭峰越戰越勇的反襯下,徹底讓讀者和觀眾失望。

我們也得承認,慕容復也算年少有為。他繼承家傳絕學"斗轉星移"之後,與江湖上的名家屢次比試,都使對方敗在自己招式之下,是以確立姑蘇慕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威名。當然,我們也懷疑這其中的名頭有水分的嫌疑。慕容復能夠與“北喬峰”齊名,是有姑蘇慕容的歷代高手威名支撐的因素,也有江湖中人對慕容復如何贏得比試有誤解的地方,以為慕容復學盡了天下武功,從而推高了姑蘇慕容的聲名。

即便如此,但並不能說慕容復功夫就很差,還是要看相對誰而言。在蕭峰被陷害,段譽、虛竹被捲入各種江湖糾紛,從而牽引出一幫江湖大佬前,慕容復也是年輕高手中的佼佼者了。只是後來,慕容復墮入一心只想復國的魔道而荒廢了武功,而蕭峰不同,蕭峰為了查出真相,是越戰越勇,遇強則強,有如戰神一般。而同為年輕人的段譽、虛竹,人生已經開掛,已超越常人的修為。


除卻蕭峰三兄弟,年輕一輩中也就慕容復和遊坦之了。所以說,慕容復還是不弱的,況且"斗轉星移"神功,真的是不容小覷的,慕容博曾以此卸下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掌力。

金庸先生本人就說過,那"南慕容,北喬峰"六字,終非幸至,慕容氏家傳武功,實有鬼神莫測之妙,慕容復雖致力於中興復國,未能潛心練武,但姑蘇慕容家的嫡系傳人豈同泛泛?

老先生的話我們還是得認真聽聽吧,是不?

歡迎評論區發表不同看法。


看那綠水青山


再說武功,慕容復的武功並不差,後期主角光環太過了,我們總是看慕容覆被段譽吊打,慕容覆被喬峰吊打,慕容覆被鳩摩智吊打,實際上呢,文章開始就有一個腳趾斷了的老僧【不好意思,忘了姓名】告訴我們姑蘇慕容有多牛逼,老僧年輕時耍牛逼,被才十幾歲的慕容復實力打臉!小小年紀就打敗了那個老僧,好像是枯榮大師吧,這大師最起碼也是和段正淳一個級別的,就這還被打了耳光說沒發揮好,再加上王語嫣這小內把自己家武功都告訴親親表哥,所以說慕容復的實力絕對不差!原文中家臣且不提,就一個風波惡,那也是和雲中鶴同級別的高手!雖然雲中鶴隨便被殺,但是四大惡人成名數十年還沒被殺,能說他們武功差??只能說主角光環太牛逼了!再說少林寺一戰!的確,三人圍攻喬峰,但是隻是打了一會就被幹擾了,如果說繼續打下去,百分百喬峰要吃虧!君不見一個遊坦之就能跟喬峰來往數百招才敗,說實話,三個人一起上,反而不好,配合起來自然有所失誤,遊坦之內力驚人,但是完全不會招數,更何況配合了!星宿老怪一身毒功,喬峰主角光環自然不怕,你慕容復能說不怕?打起來礙手礙腳,還不如單挑呢!再說段譽,少林寺一戰被慕容復踩腳底下逼著叫爺爺那一幕你們咋不說,就知道一個六脈神劍射了人家頭髮,扯淡!說實話真心感覺慕容復真心是被坑了!第一坑,他爹!詐死脫身也不想想兒子,家傳絕技就留本書,誰特麼能學會?!喬峰都有玄苦手把手帶!心疼我小復!第二坑,表妹!你特麼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光看不練,學武多苦你知道?一天嗶嗶來嗶嗶去,表哥,這個武功應該這樣,那個武功應該那樣,小復就算天才那麼多武功也學不來好吧!第三坑,家臣!一天沒事不好好練武功,一個個菜的丟人,稍微出點事都要我小復哥自己出馬!特麼的哪有時間練武功!這三坑搞得我小復哥樣樣都會但是樣樣不精,對上喬峰一招萬年降龍十八掌,對上段譽一招六脈神劍,不哭怎麼辦?這一點鳩摩智大師深有體會!七十二絕技全會!有個卵用?對上喬峰來來回回降龍十八掌也得跪!



雜談家


慕容復和喬峰(後期的蕭峰)比,需要分前期,後期兩個階段!

前期,也就是江湖人稱“北喬峰,南慕容”的時候,他們的武功差距不大,也就是伯仲之間。而且,慕容復的斗轉星移也受到了天山童姥的稱讚。

到了後期,慕容復的武功相比蕭峰的確差距有點大,是慕容複本來的武功差嗎?顯然不是!觀眾多看幾遍原著可以發現,不僅僅是慕容復,和喬峰交手的人的武功都在變弱,具有代表性的有:慕容復,段延慶,蕭遠山,慕容博,掃地僧。。。。。。說到掃地僧很多人不服氣了,掃地僧就是個無敵存在啊!不錯,和蕭峰第一次交手的時候,他的確無敵,此時他要用雷霆手段取蕭峰性命易如反掌!但到了第二次,就被蕭峰打斷肋骨,固然是他要出手對付蕭遠山的同時抵擋蕭峰的攻擊,但被打斷肋骨,肯定是他的失誤!那是他鑑於第一次交手,做出的錯誤判斷:蕭峰的武功破不了他的防!我這裡給出原著的三個片段:

1.他雙掌只這麼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頓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

2.鳩摩智雙手攏在衣袖之中,暗暗使用“無相劫指”,神不知、鬼不覺的向那老僧彈去,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外,便似遇上了一層柔軟之極,卻又堅硬之極的屏障,嗤嗤幾聲響,指力便散得無形無蹤,卻也並不反彈而回。鳩摩智大吃一驚,心道:“這老僧果然有些鬼門道,並非大言唬人!”

3.蕭峰大驚,這老僧既能一掌打死慕容博,也能打死父親,大聲喝道:“住手!”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當胸猛擊過去。他對那老僧本來十分敬仰,但這時為了相救父親,只有全力奮擊。那老僧伸出左掌,將蕭峰雙掌推來之力一擋,右掌卻仍是拍向蕭遠山頭頂。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聲一喝,右掌改向蕭峰擊去。蕭峰雙掌之力正與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系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己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便在此時,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這個“一”字一說出,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了出來。

從片段中可以看出來:

1.掃地僧的防連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和鳩摩智的偷襲都破不了!

2.掃地僧的氣牆是持續存在的!

3.掃地僧沒有低估蕭峰,他知道蕭峰必會全力出擊,故以單掌引開蕭峰一掌之力。

那麼,為什麼還是會受傷呢?原因就是貫穿喬峰一生的“遇強則強”!有人會說,這不科學啊。金老寫書很嚴謹的,發現不合理的地方,他會立即修正的!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喬峰的天賦異稟,武功進步神速,和幾個高手的前後幾次交手就可以看出(書中對蕭峰天賦的描述,學武一學就會,一學就精,任何平平無奇的功夫在其手中都能發揮最大的威力,每每與高手過招甚至強於自己的對手時,往往在關鍵時刻能贏個一招半式。)。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喬峰臨場應變能力全書甚至整個金老小說裡的第一(短時間就能發現對方的弱點,破綻攻擊)。兄弟三人對付鐵頭,慕容復,丁春秋的時候,他很快打倒鐵頭,指點段譽打慕容復。連王語嫣,這個精通各家武學,善於發現破綻,指點慕容復無往而不利的人,但喬峰對陣風波惡時,就總是慢喬峰一拍,喬峰的應變速度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掃地僧氣牆的破綻或者說弱點已被蕭峰看出來了:排山倒海的掌力破不了,必須集中一點。另外,掃地僧的單掌之力接不了蕭峰的雙掌之力!掃地僧說的,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併不是這門武功天下第一,而是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使用武功的人太重要了!

綜上所述,慕容復和蕭峰的武功前期大致相當,蕭峰的武功一直在進步,而慕容復由於多重原因進步緩慢,所以後期已不能和蕭峰相提並論了。同時,這裡也可以看出,如果喬峰不死,他就是天下第一,任何武功或多或少都有破綻,這點掃地僧不會看錯的!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投條是先知


天龍里年輕一輩的出名高手有五人,喬峰、慕容復、段譽、虛竹、遊坦之。後面三人沒有童子功,皆是靠成年以後奇遇一蹴而就,成為一等一高手。喬峰、慕容復兩人卻是從小實打實的修煉武功,年紀也要大上幾歲,成名甚早。慕容復與喬峰齊名,一來他確實有實力,二來也找不出第三個年輕一輩比他更強啊,況且那時候兩人並沒有交手記錄,被江湖人說成齊名絲毫不奇怪。

而且,慕容復是姑蘇慕容家的獨苗,他的老爹慕容博實在太厲害,雖然姑蘇慕容不會正大光明的在江湖上挑戰揚名,但私下裡出手的事卻幹個不停。開篇部分,僅在大理國內,就有黃眉僧、崔百泉兩位高手分別自述經歷,回憶起慕容博的以彼之道還之彼身恐懼異常,大大不如。老子英雄兒好漢,江湖人想慕容復當然不會差了。


從慕容復出場以後表現來看,也勉強說得上名副其實。跟丁春秋師門一戰,斗轉星移,當著丁春秋的面乾死他二十多個弟子,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不過這一戰討巧甚多,也暴露了他的弱點,一是斗轉星移練的不到家,連丁春秋化功大法都不能直接應對,還要轉嫁到他的弟子身上,二是臨敵經驗不足,丁春秋使個詐他就上當了。如果他倆一對一的打,鹿死誰手還真的很難說。

後來遇到天山童姥迫害的那些島主洞主,慕容復總算可以大虐四方了。輕輕鬆連打數人,那些人一看,南慕容果然名不虛傳,厲害厲害。

再次露臉就是在少林,他一人獨戰嶽老三和段正淳,嶽老三倒也罷了,段正淳一陽指還是很厲害的,然後他又完勝兩人,這個戰力還是不錯的,那時候天下英雄都在場,雖然剛剛他跟人三打一對付喬峰不光彩,但是立馬就扳回來了。天下人一看南慕容還真有兩下子。

可是馬上打臉就來了,段譽一看老爹受傷,登時急眼,六脈神劍一下子正常發揮了,把慕容復打了個措手不及,披頭散髮,幸虧王語嫣驚叫一聲,慕容復僥倖脫命。慕容覆成名多年,段譽籍籍無名,他如何忍下這口氣,盛怒之下反而偷襲段譽,被喬峰看準穴道,一把抓起,扔了出去,而且喬峰惱怒他卑鄙,一抓之下用了內力,導致他穴道受阻,摔了個四腳朝天。剛才敗給段譽,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現在這狼狽不堪,才更讓天下英雄恥笑,氣的慕容復都要自殺了。

而喬峰卻不同了,出場是個大英雄,就一路是大英雄。開始寫他天生勇武,練武奇才,即使對戰比自己實力高的人,也能打得人家心服口服,實在是天賦異稟,聚賢莊一戰挑戰天下豪傑,十分豪邁。而到了少林一戰,一人對戰三個一流高手還可以在前期隱隱佔上峰,這實力也是絕了。後來三大高手分別被二弟三弟化去兩個,一人對戰內力毒功無比厲害的遊坦之,輕鬆取勝。喬峰在天下英雄面前,可是從來沒有露過一絲怯。這樣一看,跟慕容復確實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慕容復要說實力,年輕一輩,僅次於喬峰,比絕大多數前輩高手也要強,可惜他一心想著復國,心智已經亂了。其實復國這種事,如果真要實施,武功能起的作用是很小的,但他胸襟氣度太窄,對武功名頭這種事都特別在意。段譽王語嫣被假扮李延宗的慕容復困住時,王語嫣說有兩人超過李延宗,她不過先說了北喬峰後說的南慕容,沒想到慕容復對這種小事都極其敏感,還於公於私的講了一堆廢話,明顯不服北喬峰在南慕容前面。就像他這等胸襟氣度,就算有掃地僧的武功,也難以復國。但是喬峰就大大不同了,遭人迫害,被丐幫唾棄,丐幫有難,他還是忍不住出手相助,最後更是為了減免百姓戰亂,以一己之性命逼遼主退戰。

最後可以看出來,喬峰出身草莽,卻胸懷天下,慕容復總想復國,計較的卻是一人一名的得失,這麼大的差距,兩人確實不該齊名。不過日久見人心,開始的時候,大家誰又能瞭解那麼透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