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談天說地:幸福的意義

談天說地:幸福的意義

現代社會中,不乏一些“憤青”和“牢騷一族”,他們一方面感到社會不公,從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另一方面又貪得無厭,對自己的慾望不加節制,盲目的追求享受,遇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就幹出一些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的事情,還洋洋自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就垂頭喪氣地感慨:“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因為牢騷滿腹的緣故,他們從未感受過幸福,他們的人生也在埋怨和憤恨中,一天天的虛度。

或許我們應該問問他們:你思考過自己為什麼過的不幸福嗎?你是否為身邊的人做過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你是否曾讓身邊的人過的快樂呢?你埋怨公交車擁擠,你是否給七十歲的老人讓過座呢?你抱怨小偷太多,那當別人丟了錢,而你撿到時,你是否願意張貼失物招領,而不是把錢收入自己的腰包呢?你埋怨河水太髒太臭,那你經過流溪河時,你是否撿起過眼前的易拉罐和塑料垃圾袋呢?

如果他仔細想想,或許就有點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人的幸福不是索取,不是攀比,不是逃避,更不是佔據了多少的物質和財富,而是對社會、對他人無私的奉獻和付出。如果他懂得了這些道理,那麼他的人生就會有希望,他會感到這個世界很美好,他會熱情地張開雙手,擁抱陽光、擁抱未來。但如果他不明白,那就只能繼續在自怨自棄中、在憤世嫉俗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將人生虛度。

偉大的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曾經說過:“生命的用途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中國現在感到不平和憤恨的人,實在太多了,不平是改造和創新的動力,但在改造社會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改造自己,一個連改造自己勇氣都沒有的人,談何改造世界呢?而憤恨,則對人生毫無用處。

當然,我們更不可藉著“各掃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之類的話,來掩蓋自暴自棄、自私自利的行為,就像西比利亞克說的:“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的一生裡,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是的,人應該像燈塔一樣,為航行在黑夜裡的人們,點亮前進的方向,人應該像螺絲釘一樣,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人更應該像蠟燭一樣,在讓生命和青春絢麗燃燒的同時,也照亮了別人的光明,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的確,現代社會中是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人生也並無夢想中的那般“順風順水”,而是充滿了荊棘和無奈,或許黑夜還很漫長,或許風會更加冰涼,但當我們每一個人像關心自己的幸福那樣,去關注別人的快樂和幸福,當我們像雷鋒一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中,投入到為社會謀利、為他人求福中,而不是抱著一顆冷漠和憎惡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時,那我們在讓別人感到幸福的同時,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所以說:打開心門,天地就寬廣了,幸福的意義就在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湘西野老,QQ:6329542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