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武漢市出臺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政策

【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

武漢市

武汉市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

為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完善武漢市養老服務體系,緩解“未富先老”難題,近日,武漢市民政局、武漢市財政局聯合發文,正式出臺《關於實施武漢市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的通知》。

該《通知》是支撐“互聯網+居家養老”運轉的核心文件,其中心思路是“兩個實現”:通過評估實現補貼精準化,通過平臺實現服務精確化。根據評估分數,確定特殊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標準後,依託“互聯網+居家養老”綜合信息平臺進行服務受理、派單、監管等,確保“補貼”以養老服務的形式實現,並對五個方面內容進行了具體明確。

武汉市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

一是明確了補貼對象。參照借鑑南京、杭州等地做法,綜合考慮國家、湖北省政府文件要求和武漢市實際情況,將補貼對象分為四類,其中第一、二類對象“城鎮低收入和農村低保家庭中80週歲以上或失能的老人”是國家、省政府文件明確要求保障的人群;第三類對象初步設定為“重點優撫對象、計生特扶對象、市級勞模、見義勇為稱號獲得者中失能的老人”;第四類對象為“中心城區個人收入低於上年度人均退休金水平(2018年2525元)重度失能的老人”。

二是明確了補貼標準。標準分為兩檔,第一檔側重於保障,即一、二、三類對象;第二檔側重於扶助,即第四類對象。按照老年人評估分值劃為五個分值段,從800至200元分別制訂了對應標準。對於同時符合多項補貼政策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只享受其中一種補貼,不能重複享受。各區可根據實際情況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

武汉市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

三是明確了補貼方式。在補貼形式上,採取虛擬服務額度方式,充值到“互聯網+居家養老”統分結合平臺的個人賬戶或老年人電子錢包中;在補貼用途上,既可在簽約服務商範圍內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也可用於支付養老機構的護理費用;在補貼項目上,明確了“三助一護”的補貼比例,即遠程照護全額使用、助餐服務每單次定額補助不超過50%、助醫和助潔不超過30%,在突出“補貼”屬性的同時,引導老人購買護理服務,重點解決養老剛需問題;在補貼結算上,實行電子結算,未使用的服務額度將在滿一年後歸零。

四是明確了經費渠道。養老服務補貼按戶籍實行屬地管理,市、區兩級財政按1:1比例配套解決資金。2018年初步測算後,市區兩級財政需要承擔7000餘萬元。

武汉市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

五是明確了發放流程。養老服務補貼的申請與養老評估同時受理、同時建檔,按年度充值,實行零餘額管理,餘額不結轉,一年屆滿自動清零。

在武漢市養老服務補貼制度起步推進階段,養老服務補貼的對象、標準可能偏窄和偏低,按照“小步快跑”的思路,根據執行情況,後期將適時完善調整政策享受人群範圍和相關標準。下一步,將著力從開展老年人評估、平臺電子結算與對接、引入更多為老服務商三個方面,使政策得以落地實施,力爭今年12月開始逐步發放養老服務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