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3點揭露國產文藝片票房疲軟原因,觀眾審美不足成最大原罪

至於出現這種情況是與國產文藝片的受眾情況有關。在國內文藝片一直處於小眾的範圍之內,不過是電影題材還是導演演員的受眾,都不如商業片來的那麼廣泛。加上文藝片本身在投入上並不是大手筆,因此在宣傳方面必然沒有太多的投入。

以至於在電影上映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電影的存在。

3點揭露國產文藝片票房疲軟原因,觀眾審美不足成最大原罪

其次就電影的故事而言,文藝片通常略顯平淡,且沒有太過於強烈的戲劇衝突。反而更多的是,導演和一種自我表達。因文藝片可以看成是一部作者化電影,所以在觀眾溝通上,往往不會考慮觀眾的認知水準,因此,諸多文藝片拍出來之後,觀眾買票看完感覺一頭霧水,有的甚至中途退場。

3點揭露國產文藝片票房疲軟原因,觀眾審美不足成最大原罪

畢竟一部電影好與不好,是每一個觀眾說的算。比如《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在文藝青年心目中十分有地位,且電影的前期營銷也做得十分不錯;然而電影投放給大眾之後,大眾直呼看不懂,是爛片。同樣,在《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之後,更在貓眼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低分。

3點揭露國產文藝片票房疲軟原因,觀眾審美不足成最大原罪


當然這一部分也與國內觀眾的審美有關。電影基礎教育在中小學的薄弱,電影審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以及國內藝術院線的匱乏等等,都造成了文藝片在國內的受眾稀少局面。因此要打開藝術片在國內的票房,必須在觀眾審美層面有大的提升方可。

3點揭露國產文藝片票房疲軟原因,觀眾審美不足成最大原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