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調理脾胃的食譜有哪些?

愛吃肉的璐璐貓


寶媽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家長們就祈禱能生一個健康寶寶,因為孩子代表著父母愛情的結晶,全家的希望。孩子出生後,發育就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作為父母們,衣食住行誰不想給孩子最好的,然而如今的年輕父母們,大多揹負著房貸車貸的壓力,無法為孩子提供闊綽的生活條件,只好省吃儉用。

其實,孩子的業餘愛好可以少培養一個,但是飲食上萬萬不可節約。因為孩子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80%是來自食物,而消化分解運輸這些營養要依靠脾胃來運化,脾胃是寶寶後天發育之本。因此寶寶脾胃運化差,孩子很容易積食,加劇脾虛症狀,影響發育,更不會長高個了。

由此可見,脾胃能力的強弱對孩子的發育尤為重要。因此,這需要我們家長平時要細心觀察,學會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脾虛。

辨別孩子是否脾虛,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

第一:舌苔。脾胃從中醫角度出發,它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第一處辨別孩子脾胃好壞的地方便是舌苔。如果孩子的舌苔又厚又膩,甚至是發黃,這就是孩子脾胃虛弱,從而消化能力弱,影響了血液循環,導致的這一現象,家長可以多留心。

第二:眼部。孩子精神狀態常會表現在眼部周圍。如果孩子脾胃不好,運化差,眼睛底下會有一圈青黑,並且孩子脾虛嚴重,還會伴有眼袋。

第三:鼻子。鼻子周圍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然而如果鼻子周圍出現青筋,說明孩子脾胃已經很不好了,家長必須要及時幫孩子調理脾胃,多留心了。

孩子脾胃虛弱,影響發育,其實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份“粥”,來調理孩子脾胃,助力孩子發育。

這份“粥”指的是山藥乳清地瓜粥。它含有鐵棍山藥、地瓜、雙低聚乳清、小米等食材。《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山藥健脾胃,清肺部,除煩熱,補氣血。而雙低聚乳清含有雙歧因子和多糖蛋白,能夠維持孩子腸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消化菌的活性,促進消化,減輕脾胃負擔,提高孩子免疫力。因此,春天,多給孩子喝山藥乳清地瓜粥,可以讓孩子遠離積食脾胃,個子蹭蹭長,發育好!

山藥乳清地瓜粥

食材:小米20g,大米20g,雙低聚乳清2g,鐵棍山藥30g,山楂一個,地瓜20g

做法:

1. 將小米和大米洗乾淨,浸泡一小時;同時將山楂、地瓜、山藥洗淨;

2. 將山楂去皮去籽、山藥去皮、地瓜去皮,全部切成小丁;

3. 把大米、小米、山楂丁、地瓜丁、山藥丁倒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熟,至粘稠狀態即可;

4. 將煮熟的山藥地瓜粥盛到碗中,涼至溫熱,放入雙低聚乳清,攪拌均勻,酸酸甜甜的很開胃哦~孩子咕嚕咕嚕一大碗,胃裡暖暖的。

親,你學會了嗎?要想孩子遠離脾虛積食,身體發育好,就常給孩子做份山藥乳清地瓜粥吧!


馨雨傾塵


調理腸胃的食譜建議:少吃多餐。

7:30-8:30早餐,可以吃點煮雞蛋,小米粥等,

10:30-11:00可以適當加餐,喝一杯酸奶,吃一個蘋果等,

12:00-13:00午餐,可以吃點麵條,山藥香菇雞等,

15:30-16:00可以加餐,吃點衝藕粉之類的食物,

17:30-19:00晚餐,可以吃點白米粥,蝦皮豆腐,肉末炒青菜等。全日大概進食食鹽6g,植物油25g。

食物要做的細碎軟爛,烹調的方法多以蒸煮燉為主,平時可以多吃些麵食。

飲食要規律,少吃多餐,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暴飲暴食,或者不吃早飯等。

如果飯後需要休息,建議一小時後臥床休息,腰帶不要過緊。

忌油膩、甜食、濃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

還要注意加強鍛鍊,尤其走路跑步等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有助於恢復腸道功能。

#擴展資料:#

胃腸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學毒物或藥品導致。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瀉、噁心、嘔吐及腹痛。對於健康成人,胃腸炎通常只會引起不適感及生活上的不便,並不會導致嚴重後果,但是在病重、虛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卻可以導致威脅生命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預防

1.不食不潔淨的瓜果

瓜果在生長期間要澆水、施肥,噴灑農藥,在採集、搬運和出售過程中,易被細菌感染,以致許多瓜果的表皮都帶有細菌、蟲卵和化學農藥,所以瓜果在吃前必須用清水反覆沖洗數次再吃。凡能削皮的瓜果,應削皮後再吃,否則易發生農藥積蓄中毒。

2.避免進食刺激性飲食

對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據個人條件、原有的飲食習慣和季節選擇,避免進食過量,尤其不應嗜酒。

3.講究飲食衛生

勤洗手,注意餐具衛生,生食和熟食分開放置。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吧。歡迎評論、轉發;頭條關注我或者"咕咚健康",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和運動飲食乾貨!

我接下來整理一些正確的減肥食譜,免費送給大家,獲取,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咕咚健康小助手"。私信回覆:"食譜" 。即可免費領取!


咕咚健康小助手


大家好,我是勁陽先生,這幾天幫助不少的病友舌診,幫助病友們指出了身體存在的問題與病因,如果你也想通過舌診及時瞭解身體健康情況的話,可以評論留言,機會不容錯過哦~

夏季是脾胃最虛弱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脾胃不和的症狀,人們常會出現食慾不振,精神不振的狀態,那麼脾胃不和該如何調理呢?

1、薏米蓮子粥

薏苡仁、蓮子肉(去皮心)、冰糖適量。先煎苡仁,繼入蓮子肉,待粥成後加入冰糖,作早點食用。

2、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3、參棗粥

黨參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再看一個勁陽先生為網友舌診中遇到的一個案例:你的舌體隨時胖大,舌體邊緣齒痕太重,不過看舌體你現在身體主要存在的是脾陽虛氣血虛,體內溼氣太大,身體沉困動動就累,心肺有熱,這也可能就是你咽炎的禍根所在,體內有瘀,看似有火實際還怕冷肢涼,不愛喝水等等。

脾腎陽虛是以怕冷,四肢不溫,腰膝痠軟,性功能障礙,或身上痛,或腫,納差等為主症。氣血兩虛是以體乏無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頭暈,肢麻等為主症。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故脾腎兩虛久者使氣血無生化之源可致氣血二虛。根據你有限的症狀應該為脾腎兩虛可能性大.可服用經方中的真武湯,或桂附地黃丸等。(用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如果你也想通過舌診及時瞭解自己的身體建康情況的話可以關注我頭條號後私信。

記得一定是要先關注頭條號後才可以私信哦!回覆(舌診)或(舌苔)直接獲取聯繫。


勁昭陽


中醫上講“脾主黃色”,且“甘味入脾”。因此黃色、甘味的食物都是入脾經,可調理脾胃的。

大家可以經常吃的補脾食物有粳米、薏米、西米、南瓜、紅薯、蓮子肉、牛肉、牛肚、鱸魚、葡萄等。



下面給大家分享幾款簡單易做的養脾胃的粥:

1、蛋黃南瓜小米粥

做法:用鍋先煮上小米粥,再煮熟一個雞蛋。粥快煮好時,將南瓜洗淨,去皮切小塊,隔水蒸熟後壓成泥,再取一顆蛋黃碾碎。將蛋黃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勻即可。

2、栗子粥

做法:將栗子剝去皮後切碎。鍋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後,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鹽,使其具有淡淡的鹹味即可。栗子一定要剝淨內外皮,煮爛。



3、小米山藥粥

做法:將山藥洗淨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然後加白糖適量,空腹食用。

4、小米香菇粥

做法:小米,淘洗乾淨;香菇,擇洗乾淨,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洗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分次飲用。



脾胃,三分治,七分養,食療雖然比較慢,但大家堅持下來,脾胃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譚雅源


大家好,我是孤塵一粒沙,美食愛好者,調理脾胃的美食給大家推薦五款,大家可以做一下試一下效果。

一、健脾粥

材料

炒紅棗6顆,薏米30克,山藥一小段,大米(粳米)50克

做法

1.薏米、大米洗淨,薏米用水提前泡2小時以上,大米提前泡半小時,也可不泡。

2.山藥去皮洗淨切成粒,泡在鹽水裡,可以防止變色。

3.炒紅棗提前先掰開,一會放在粥裡。

4.剛剛泡薏米的水不要浪費了,倒進鍋裡,再加清水,煮開了水以後放入薏米,轉小火煮半小時。

5.半小時後,放大米和炒紅棗,再煮到米爛時加山藥再煮10分鐘即可。煮粥的時間不要太短,要把米油熬出來,這米油很有營養的。

二、黑木耳瘦肉紅棗湯

材料

豬瘦肉300克,黑木耳30克,紅棗20個。

做法

豬瘦肉洗淨切絲,用調料醃10分鐘;黑木耳浸泡並洗淨,紅棗去核洗淨。把黑木耳、紅棗放入鍋內煮沸,改用文火燉20分鐘,放入瘦豬肉燉熟,加入味精、細鹽即可。

三、山藥燉雞

材料

主料:母雞半隻(2人份,半隻就夠),配料:生薑(切片),花椒,山藥(事先去皮洗淨,滾刀切塊準備好),黨參,當歸,紅棗,枸杞,香蔥,調料:料酒,白醋,碘鹽

做法

1、母雞溫水洗淨,把血跡衝淨,切塊(最好選土雞,這種雞長大不靠飼料催肥,雞肉肥美,雞油澄黃,燉出的雞湯才會營養可口。實在買不到,可選用三黃雞)

2、煲湯,為節約時間節約能源,再加上選用的土雞肉不容易軟,所以我先用高壓鍋壓夠十五分鐘再用砂鍋煲:高壓鍋裝水,倒入雞塊,放入生薑片,花椒7、8顆,白醋一小勺,料酒一小勺。

3、高壓鍋壓好雞湯後,將湯倒入砂鍋,加黨參、當歸、紅棗、枸杞大火燒開,小火煲湯30分鐘後,倒入山藥繼續小火煲湯20分鐘。

4、加少許鹽,盛出撒上蔥花

四、山藥薏米紅棗粥

材料

主料:薏米100克,稻米100克,山藥200克,輔料:棗(幹)15克,調料:冰糖20克,蜂蜜15克

做法

1. 將大米薏米、紅棗分別洗淨;

2. 大米用水浸泡30分分鐘,薏米用水浸泡2小時;

3. 長山藥洗淨,去皮,切成長滾刀塊;

4. 鍋置火上,放入清水與大米、薏米、中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黏稠;

5. 再加入山藥塊和紅棗,熬煮20分鐘左右;

6. 把冰糖放入煮好的粥中,攪拌均勻,稍涼後再澆入蜂蜜即可。

五、花生桂圓紅棗湯

材料

主料:帶膜花生300克,桂圓肉100克,紅棗20顆,

輔料:砂糖80克

做法

1、花生洗淨,入水2小時後瀝乾,和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5碗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40分鐘

2、桂圓肉剝散,加入鍋中續煮5分鐘,加糖調味即成。

以上五道美食對調理脾胃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調理脾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堅持和長期不懈的調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孤塵一粒沙


中醫把脾胃的功能形象的概括為“後天之本”,就是你出生以後的健康與脾胃息息相關!

脾胃功能失調,飲食物不被消化吸收,(腹脹、便溏、倦怠);機體血液生成不足,五臟失養(神疲、頭暈、失眠、消瘦等);水液代謝失常(寒溼、溼熱、痰飲、水腫)。脾胃一旦出現各種症狀,調理脾胃首當其衝要跟上。因為我們的每一餐、一飲.....都離不開脾胃受納、消化,並轉為我們能夠吸收的“營養”。

調理脾胃的食材(含藥食兩用的中藥)

粳米、山藥、大棗、薏苡仁、茯苓、糯米、小米、扁豆、蘑菇、猴頭菌、栗子、菱角、花生、芡實、雞肉、鵝肉、牛肉、牛肚、豬肚、羊肉、鱖魚、鯽魚、鯉魚、蜂蜜、紅糖、黨參、白朮、黃精、草果等。

調理脾胃的食譜

一、粥食類

製法簡單,服用方便,易於消化吸收。

1、薏苡仁扁豆粥

【材料製作】薏苡仁、扁豆各30克與粳米同煎煮為粥。

2、栗子茯苓粥

【材料製作】栗子50克,茯苓20克,大棗10枚,大米60克,共煮粥,加白糖適量。

3、牛肚粥

【材料製作】牛肚250克,薏苡仁120克,煮粥食用。

《日用本草》牛肚:“和中,益脾胃。”

4、扁豆花粥

【材料製作】幹扁豆10-15克,粳米100。煮粥食用。

二、藥膳類

1、燉鱖魚

【材料製作】鱖魚250克,百合、薏苡仁各30克,煮熟後,稍加豬油,食鹽調味服用。

2、鯽魚湯

【材料製作】活鯽魚1條,紫蔻3粒,研末,放入魚肚內,再加胡椒、陳皮、生薑等煮熟食用。

3、黃芪燴什錦

【材料製作】黃芪25克,熟豬肚、熟牛肚各200克,山藥、胡蘿蔔、豇豆、扁豆角各100克,調料適量。各物炒前處理好,黃芪研粉末;油鍋下各物炒變色後加黃芪粉,再把肚條燴入。

4、鵝肉補中湯

【材料製作】鵝1只,黃芪、黨參、山藥、大棗各30克,精鹽適量。4味中藥裝入紗布袋中,放鵝肚子中,燉至大鵝肉酥爛,取出藥袋,即可食用。

蔚姐雜談


這4類豆類食材,幫助您更好地調理脾胃!


1、紅豆

護心臟、養心血、清心火。

李時稱紅豆為“心之谷”,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

現代研究發現,紅豆鉀含量高,維護心肌功能,再有就是紅豆富含的抗氧化物質如黃酮類花青素、植物甾醇、多不飽和脂肪酸等也能對心臟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食用方法:

紅豆粳米粥:

用紅小豆30克、粳米50克洗淨、入鍋,加清水煮至米爛成粥。每日早晚兩次餐食紅小豆粥,久服可利水溼、健脾、減重。



紅豆粥:

將紅小豆2公斤浸於水中24小時,放入沙鍋,加水適量或淹過紅豆,並以大火滾煮,再用小火煮30分鐘,除把紅豆的養分煮出以外,還能讓紅豆的口感更加綿密鬆軟;然後把水倒幹,再度加水用大火煮2個小時,將紅豆煮成泥狀;放少許鹽或蜂蜜攪拌調味,分7天食用,每天一碗,以飯前30分鐘食用效果最好。



2、豌豆

清腸、抗癌、降膽固醇。

新鮮豌豆蛋白質不僅含量豐富,而且質量好,包含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新鮮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具有清腸、降低膽固醇、抗癌的作用。



食用方法:

豌豆炒肉:

材料:豌豆,豬肉,辣椒,生抽,薑末,蒜末,鹽。

做法:

1、豬肉切絲,辣椒切丁,姜蒜切末。

2、鍋內熱油,放入薑末、蒜末爆香,放入切好的豬肉炒至變色,裝盤。

3、鍋內熱油,放人豌豆爆炒一分鐘。

4、再放入青辣椒、紅辣椒,放入炒好的肉絲翻炒。

5、加適量生抽,鹽,炒勻即可。



3、荷蘭豆

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

荷蘭豆是西方國家主要食用的蔬菜品種之一,它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功能,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荷蘭豆還富含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



食用方法:

豬耳炒荷蘭豆:

原料:滷豬耳250克、荷蘭豆100克。

調料:生抽1/3湯匙、鹽1/3小匙、大蒜1瓣。

做法:

1、先將滷豬耳切成片;

2、荷蘭豆摘去蒂、筋,洗淨瀝水;

3、熱鍋冷油,放入蒜蓉炒香;

4、倒入切好的滷豬耳,煸炒1分鐘;

5、加入荷蘭豆,繼續煸炒2分鐘;

6、調入生抽、鹽,炒均即可。



4、豇豆

健脾胃、促消化、降血糖。

豇豆,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制膽鹼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

很適合食少脘脹、嘔逆噯氣的脾胃虛弱者和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而且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食用方法:

麻醬豆角:

材料:長豆角250克、芝麻醬兩大勺、蒜泥一大勺、鹽1克

做法:

1.長豆角洗淨切4-5釐米的段

2.用1大勺涼白開,兌勻芝麻醬,加入鹽攪勻

3.鍋內燒滾水,加幾滴色拉油,倒入切好的豆角焯熟

4.焯好的豆角撈出倒入涼白開中備用。豆角撈出擺盤,倒上芝麻醬,撒上蒜泥,加幾個紅椒圈點綴一下。


注意豆類食物一定要煮熟了才能食用!




杭州梵歌文化


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體需要通過食物來攝取能量和營養來維持生命活動,特別是孩子,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需要的營養多,如果脾胃不好,造成食慾減退或者營養吸收不好,容易使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就會總生病。養脾胃的方法中食療的方法最溫和,下面分享幾個調理脾胃的食譜。

紅棗小米粥

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洗淨上鍋炒成略黃,然後加入水及紅棗小火熬成粥食用。小米粥是最常見的養脾胃食材,特別是小米粥熬出來的米油部分,是很有營養的,小米粥加紅棗熬湯對脾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煮粥食用。山藥是一種平補脾胃的食材,加上粳米的蓮子的作用,能補益脾胃,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參棗粥

黨參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魚肉糊

草魚50克、鹽1克、澱粉2克。將魚肉切成2釐米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裡面,加入鹽煮熟後撈出。除去魚的骨刺和皮後將魚肉放入碗內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用水調勻後倒入鍋裡面,煮至糊狀後盛出晾溫即成餵食。魚肉糊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對孩子生長髮育、骨骼生長、健腦益智、視力維護等都有很好作用,對調理脾胃也很有益處。

粟米山藥粥

粟米50克、淮山藥25克、白糖適量。將粟米淘洗乾淨;山藥去皮洗乾淨後切成小塊。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粟米和山藥塊,用文火煮至粥爛熟,放入白糖調味煮沸即成。慄米山藥粥補脾益氣、安神滋陰,清熱安神的功效。山藥健脾胃補氣陰還利尿益腎。

山楂餅

鮮山楂300克、淮山藥300克、白糖適量。將山楂去皮核洗淨;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成塊。將山楂、山藥塊,放入碗內,加適量白糖調勻後,上籠蒸熟後壓制成小餅即可食用。山楂餅有健脾導滯和胃助食的主要。山楂含大量維生素C和酸性物質,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中酶類,從而助消化、健脾益氣。

胡蘿蔔湯

胡蘿蔔100克、紅糖適量。將胡蘿蔔洗淨切成小塊。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胡蘿蔔塊煮至熟爛再加入紅糖,煮沸後即可以食用。胡蘿蔔湯的作用是健脾消食下氣和中。富含維生素的胡蘿蔔,尤其是胡蘿蔔素A的含量特別多,還有比較多的維生素B2、葉酸等,被稱為“平民人參”。其味甘性平具有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等功效,可以治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女王朱瓊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琦教授帶領體質研究課題組曾經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人群中有9.88%的成人屬於溼熱體質。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溼熱體質的人越來越多。

今天湖南醫聊就帶您一起認識溼熱體質,首先和大家分享二個溼熱體質的病例。

病例一:

張大叔,62歲,近一個月來口乾口苦,進食後腹脹,大便不成形,便後肛門區有灼熱感,小便為黃色,舌紅苔黃厚膩、脈滑。

病例二:

唐女士,26歲,近半年來面部油脂分泌多,容易長痘痘,痘痘顏色發紅,大便偏乾結,小便黃,白帶量多為黃色,平時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和甜品,舌紅苔黃膩、脈滑。

一、溼熱體質的自我診斷

根據溼熱體質的症狀特點,我們設計了下面8組症狀,如果有其中2組或以上的症狀,說明您可能是溼熱體質。

1、面垢油光、易生痤瘡;

2、口苦口乾;

3、身重睏倦;

4、大便黏滯不暢,便後肛門區有灼熱感;

5、小便顏色為黃色;

6、急躁易怒;

7、男性容易陰囊潮溼,女性容易帶下增多顏色偏黃;

8、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二、溼熱體質形成的原因

1、喜歡吃煎炸燒烤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過度吸菸飲酒;

3、長期處於壓抑、憂愁的狀態。

三、溼熱體質的調理方法

1、環境起居調養:

保持居室乾燥;

衣著寬鬆,面料以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為主,不要穿緊身褲和化纖內衣;

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不宜熬夜過勞;

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常曬太陽,暑溼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及感受暑。

2、運動調養:

溼熱體質的人適合做強度大的鍛鍊,如中長跑、游泳、爬山、騎自行車、球類等以祛溼散熱,運動時應避開雨霧、暑熱天氣。

3、精神調養:

多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緩解急躁心理,保持穩定心態。

遇事不宜過度思慮,要想得開,放得下,少生悶氣和斤斤計較。

4、音樂調養:

溼熱體質者容易躁動,可經常聽一些悠閒、和緩的音樂,如《小夜曲》、《搖籃曲》或中國古典音樂中的古琴、蕭獨奏等。

5、飲食調理:

飲食宜清淡。

多吃西紅柿、黃瓜、綠豆、芹菜、苡米、苦瓜、冬瓜、紅小豆、西瓜、海帶、絲瓜、空心菜、蘿蔔、豆角、綠豆芽等。

少食菠蘿、芒果、荔枝、韭菜、辣椒、花椒、生薑、大蒜、羊肉以及火鍋、烹炸、燒烤等食物。

少喝酒少抽菸,少吃海鮮。

可用苦丁茶、蓮子心或者玉米鬚泡茶飲用。

6、藥物調養:

可選用具有清利溼熱作用的中藥,如荷葉、菊花、蓮子心、藿香、黃芩、黃柏、苦參、白鮮皮等。

脾胃溼熱者可選用瀉黃散。

肝膽溼熱者可選用龍膽瀉肝湯。

四、適合溼熱體質的茶飲

1、茶飲方一:荷葉3克、蓮子心3克、甘草2克。

2、茶飲方二:玉米鬚3克、甘草2克。

3、茶飲方三:茵陳3克、甘草2克。

推薦藥膳

1、綠豆蓮藕湯:

將綠豆50克用水浸泡半小時,蓮藕一斤清洗乾淨切塊,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燉湯。

2、扁豆苡米豬肚湯:

扁豆30克、苡米30克、豬肚1個(清洗乾淨)切成條狀、瘦肉50克、生薑5片,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然後改用小火煲3-4小時,加入適量食鹽、油調味。

溫馨提示: 很多人可能是複合體質,所以藥物調養的具體方藥,一定要在中醫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陳豔 主治醫師

湖南醫聊


大膽喝就是了。

“脾主黃色,甘味入脾” 因此只要黃色、甘味的食物都是入脾經,可以調理脾胃的。

1、 五穀養胃粥。

主要是黑豆、紅花生、燕麥、紅豆、黍米、薏仁米、黑香米、綠豆、黑芝麻等五穀粥米為食材製作而成。五穀本身就養脾胃,五穀養胃粥對脾胃有很好的功效。

2、南瓜小米粥。

南瓜皮切薄片,小米洗淨。鍋裡放適量清水,水開後放入南瓜小米,大火煮開。轉小火,慢慢熬到小米開花,南瓜煮化。加入枸杞,拌勻後再煮幾分鐘即可。

3、 鱸魚健脾湯。

材料:鱸魚1條,白朮20克、陳皮5克。做法:鱸魚1條,將鱸魚洗淨、切塊。白朮20克、陳皮放5克洗淨,和鱸魚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用旺火煮開,沸騰後用小火煲2小時,調味可以放些胡椒粉。

4、 猴頭菇燉豆腐。

猴頭菇洗淨,撕塊;豆腐洗淨,切塊,在鹽水中焯燙,撈出待用。炒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猴頭菇、豆腐煎炒片刻,加入適量清水,調入鹽、味精、料酒燒煮。待入味後,放入筍片、油菜心,炒勻至筍片、油菜心熟即可。

也可以經常吃的補脾食物有粳米、薏米、西米、南瓜、紅薯、蓮子肉、牛肉、牛肚、鱸魚、葡萄等。

除了上面的食譜,飲食方面還要注意這些:

1、飲食要規律。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點外賣、吃夜宵。可以少吃多餐,但是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就餐。

2、少吃多餐。

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是古人傳承下來的智慧,按著這個規律,鐵定沒錯的。每頓只吃七分飽,千萬不能暴飲暴食,這樣只會加重我們的腸道負擔。

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養脾胃,吃大量的藥物只會刺激腸道,最後可能又要花時間精力來修復藥物對腸道的影響。

關注我,每天學點養生小知識。孝心康能量按摩鞋,專為亞健康人群設計,調理各種亞健康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