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文|方恨少

飛地,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通俗地講,如果某一行政主體擁有一塊飛地,那麼它無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區域到達該地,只能“飛”過其他行政主體的屬地,才能到達自己的飛地。

小時候,哥哥說,北京和天津之間,有三個縣屬於河北廊坊市,但卻和廊坊不接觸。我查了下地圖,還真的是在北京和天津之間,有三個縣香河、大廠、三河,在行政上屬於廊坊,但卻被京津緊緊包圍著。當時還納悶,為什麼不把這三個縣劃給北京或天津呢?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讓人愛恨交加的燕郊就在這裡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在北京工作或生活的人們心中,大名鼎鼎的燕郊就在這裡。

河南,也有三處飛地:鄭州市的上街區,洛陽的吉利區和平頂山的石龍區。這三個區,雖然和主城區都屬於同一個地級市中,但和主城區之間還是被管轄的縣分開,沒有直接相連。

上街區

鄭州市下轄六個區,五個縣級市,一個縣。主城區包括金水區、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和惠濟區,上街區在主城區的西側,中間被滎陽市隔開。上街區的人們要去市區,必須經過滎陽市。

上街區位於鄭州市下轄的滎陽市和鞏義市之間,原來屬於滎陽市。為什麼在這一區域單獨設置一區,劃歸鄭州市管轄呢?

原來這地方蘊藏著豐富的鋁土礦資源,建國後,在這裡建立了大型的鋁工業基地,河南鋁業公司。

現在區內有中國鋁業河南分公司、長城鋁業公司等大型鋁工業企業,是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建國後,常有一些地方因礦產資源的挖掘和投資,而成為一個城市。如安徽因煤礦而起來的淮北市和淮南市,因鋼鐵而起來的馬鞍山市,因銅礦而起來的銅陵。

河南也有很多城市是這樣起來,如鶴壁、焦作、平頂山因煤炭起來,三門峽因三門峽水利樞紐起來,舞鋼市因鋼鐵從舞陽獨立出來,後舞陽被劃到漯河,舞鋼卻被劃到平頂山。

上街很不幸,因為離省會鄭州太近了,沒有取代滎陽,成為上街市,而被設置為區歸鄭州管轄,成為鄭州的一個“飛地”區。

吉利區

洛陽市下轄六個區、一個縣級市、八個縣。

六個下轄區為: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其中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位於主城區,吉利區位於黃河北岸,與洛陽市主城區不但隔著黃河,度過黃河,還要再經過孟津縣。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吉利區位於洛陽東北部黃河北岸,西和西北與濟源市接壤,北和東與孟州市相鄰,南瀕黃河,與孟津隔河相望。原來屬於焦作的孟縣和濟源縣。1982年因建設洛陽煉油廠(今洛陽石化總廠)而設區。

當時濟源還沒獨立出來,還屬於焦作。

吉利區雖然與洛陽隔河相望,但土地當時屬於焦作市,即使設區,也應該歸屬焦作市啊。但吉利就是被劃給了洛陽,成了洛陽的“飛地”區。即使到現在,各種資源還是向大城市聚集。

想想,吉利區當時要是屬於焦作市,濟源市也沒有從焦作獨立出來,現在焦作雖然因煤炭資源枯竭不得不轉型發展旅遊業,妥妥是河南省的經濟前三強啊。

石龍區

平頂山是一個因煤炭資源而起來的城市。郭德綱2013年上春晚,相聲中說一個敗家子從河南平頂山運煤到山西大同去賣,沒有地理知識的人,是不知道這個“包袱”的笑果在哪呢。

平頂山下轄四區,一個縣級市,四個縣。其中的舞鋼市,首富許家印曾在那裡工作和生活了十年。

四個區分別為: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其中石龍區是一個“飛地”區。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堯山大佛 世界最高的佛像

河南省內的三大“飛地”

這就是平頂山的平頂山

石龍區位於平頂山市的西部,被被魯山和寶豐包圍著。這裡設區,是因為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河南省內這三個“飛地”,是特殊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資源向主城區聚集,與主城區比較遠,礦產資源的價格下降,人口不佔優勢,等等問題,曾經的輝煌慢慢變成了很多怨聲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