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過繁盛也有過沒落,如今的武漢打出了“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口號,我們能夠感覺得出來,武漢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但是我們擁有的一些歷史文化我們並不熟悉,例如:武漢為什麼稱為大武漢?江城武漢是怎麼來的?武漢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銘記!

武漢為什麼被稱之為“大武漢”

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大”的城市沒有幾個,也就聽說過一個是大上海,再就是大武漢了。“大武漢”被叫響應該是在20世紀初期,武漢那時可以說已經是全國的商業集中地,武漢的商業規模在中國也是領先的。而且武漢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長江中游,九省通衢,中國的中心。所以武漢被稱為大武漢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的別稱和李白有關

根據古書記載武漢的“江城”之名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其實與唐代大作家“詩仙”的李白有關。“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詩中的“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江城”就表示的武漢,後來人們感覺這個名字還很符合武漢,所以就一直稱自己是“江城人”。

武漢是街頭文化最發達的內陸城市

武漢有一條街交棋盤街,這裡可以說能和上海莫干山,廣州美院,深圳洪湖等塗鴉聖地齊名。並且武漢藝術人才特別多,這裡的塗鴉愛好者的水準不弱於北上廣深的塗鴉者。並且更加厲害的是國內塗鴉界教父級的大神人物RAY, DALeast來自武漢。不單單是這一條街,長堤街、漢陽兵工廠、漢陽造藝術基地,這些地方都是塗鴉愛好者的聚集地,沒有想到的是武漢這樣一個內陸城市,能夠和沿海城市媲美。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最古老的寺廟

根據歷史記載寶通禪寺始建於南朝,距今有將近1600多年的歷史,後來經歷朝歷代的風雨摧殘,雖然多次損毀重建,但寶通禪寺的風采依然留存,然後就形成如今這座清末保存下來的建築。寺院歷來都是皇家寺院,建築風格和北京故宮非常類似,非常氣派,為武漢四大叢林之一,也是武漢市最古老的寺廟,現在也交通非常便利,武漢地鐵就有一站是寶通寺站。歸元寺是後建的。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的市樹是水杉

1983年,武漢市組織市樹、市花評選,經群眾投票評選,在各10種候選植物中,水杉和梅花當選為市樹、市花。可能很多生活在武漢的小夥伴都不知道,這是因為市樹水杉因在街頭很難看到,長期被人忽略甚至遺忘,但是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武漢的水杉林又火了一把,位於黃陂區的水杉林風靡全國。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漢陽雖然交漢陽但是所處的地理位置並非陽面

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這就話的意思就是說,在水的北岸才能稱為陽面,那漢陽為什麼叫漢陽呢?那是因為起初漢陽確實是位於漢水北面,明成化年間,漢水改由龜山北面注入長江,漢陽跑到了漢水的南面,但漢陽這個名字已經沿用很久了,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說了這些很多人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吧!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最老的橋有三百多歲

保壽橋又名裕麟橋,始建於清朝康熙初年前後,道光十四年由在漢經商的山西、陝西商人集資重修。這又可以看出當年武漢的繁華,全國商人的聚集地。後來解放後,1988年公佈為武漢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很久沒有見過了,現在應該被拆了吧!畢竟已經破損的那麼嚴重了。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漢口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集散地

歷史上,中俄茶道曾盛極一時,這條起源於17世紀的茶道全長13000公里。漢口是當時世界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在俄羅斯茶商心目中,漢口是茶道起點。現在漢口也有很大的茶葉市場,可能武漢人比較喜歡喝茶也是有這些方面的原因吧!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水果湖原本叫水口湖

說到水果湖,武漢的小夥伴都不陌生,水果湖是政府人員聚集地,水果湖隧道堵車嚴重,外地朋友就不去清楚了,聽到水果湖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其實水果湖並不產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嶺,溝壑縱橫,連農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時,丘嶺上的雨水順著溝壑彙集到這裡的湖汊裡,由此出口流入東湖,人們便把這個東湖的湖汊稱為水口湖。由於武漢話口音的原因,日久訛變,諧音轉化為水果湖,覺得水果湖比較好聽,就繼續用這個名字了。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市全世界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大家都知道武漢高校眾多,武漢是重要的科教基地,截止2019年有高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全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50萬人,居全國第一,每天光谷的情況就很能反映武漢學生眾多,每逢週末上班族一般不敢出門,因為確實人太多了。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知音雜誌誕生在武漢

1985年1月《知音》誕生於白雲黃鶴之鄉江城武漢,創刊號即發行了40萬份,當年最高月發行量突破100萬份,創造了中國期刊史上的奇蹟。記得小編上中學時,看的最多的雜誌便是這個了,但是現在雜誌已經不是大家每天抱著的讀物了,《知音》也沒落了,聽到更多的可能是知音號了。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最老的中學距今有300多年

武漢三中,大家並不陌生,可以說是武漢重點中學,在1705年,清朝漢陽府建立晴川學院,也就是今日的三中。在當時,晴川書院是頗具規模的:書院棟宇南面闢崇門,入門為院落,地可五弓。延北為二門,門以內院寬半畝。再北為講堂,宏敞軒豁,勢極堂皇,可以說是當時最好的書院了,在裡面上課的都是豪門達官子弟。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武漢最古老的大學有120多年曆史

武漢大學大家並不陌生,可以說是中國比較厲害的大學,風景也很優美,在1893年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02年更名為方言學堂。1913年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更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1925年又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1926年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大學與其他幾所學校合併,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7月,國民政府改組武昌中山大學,組建國立武漢大學。現在的武漢大學依然不減當年,仍然是眾多學子擠破頭也很難進入的學府。

武漢為什麼被稱為“大武漢”,你知道嗎?


說武漢是一個現代化城市不假,說武漢是一個歷史古城也不假。武漢的輝煌重來沒有減少過,未來的武漢會更加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