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1歲寶寶腦出血,取頭骨保命!醫生提醒:寶寶掉床,謹慎對待

小寶寶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

然而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

總有一些潛在的危險

許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寶寶掉床或是摔倒的情況

如果處理不正確

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巨大的影響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避免悲劇發生

商洛的一個年僅一歲的寶寶軒軒,因為一次墜床,差點喪命。

據軒軒的媽媽講:“那天娃和姐姐在床上玩 ,我在廁所聽見娃哭,娃摔地上了,我抱起來,當時娃就昏迷了。後來趕緊把娃送到醫院,醫生診斷孩子為腦出血,要把頭上的一塊骨頭取了才能保住命,而且必須馬上手術。"

1歲寶寶腦出血,取頭骨保命!醫生提醒:寶寶掉床,謹慎對待

手術後的軒軒身體左側偏癱,一天康復費近一千元。軒軒的媽媽每天都被自責和悔恨所折磨:“都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他。”

孩子意外在生活中並不罕見,相似的悲劇總是在不停發生:

2017年12月,大連市瓦房店泡崖鄉吳屯6個多月的小碩碩,在媽媽轉身去給他衝感冒藥時,一骨碌從床上跌落下來,導致腦血管破裂,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度過了最危險的搶救期,在ICU搶救了15天后,才轉到了普通病房。

2017年5月中旬,重慶一個4個月大的寶寶從30釐米高的床上摔下後神情呆滯,開始嘔吐,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醫生髮現是顱內血腫……

......

為什麼掉床會對孩子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我們該如何應對才能避免呢?

掉床沒有皮外傷不用管嗎?

“內傷”最要命!

寶寶從床上掉下來,一些家長沒有發現寶寶有皮外傷,也就不把它當一回事,但往往一些看不見的“內傷”,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要了孩子的命!

一些兒科醫生表示,小孩特別容易傷到頭部,因為頭比較大,佔比重也大,一旦摔下,頭最容易受傷。再加上頭部不像身體其他部位,有衣服包裹著,而是硬碰硬的,一旦受傷就較重。

而且小孩子的凝血功能比較差,尤其是6個月左右的孩子,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什麼問題,時間久了傷情才會表現出來,那個時候再來治療,病情已經加重。而有些家長往往會覺得孩子哭一會而就沒事了,沒有仔細檢查更別提去醫院,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的。

1歲寶寶腦出血,取頭骨保命!醫生提醒:寶寶掉床,謹慎對待

寶寶掉床怎麼辦?該就醫時別耽誤!

特別提醒

如果孩子掉床摔到出現下面情況請立馬就醫!

● 摔下的當時孩子有昏倒

● 出現完全無法安撫的異常哭鬧

● 前囟門澎出(嬰兒比較能觀察到)

● 摔後不久孩子開始出現明顯噁心嘔吐現象,且越吐越兇

● 手腳出現無力,或是已經會走的孩子變的一直摔倒

● 頭痛越來越厲害(會說的孩子)

● 孩子摔後變的非常嗜睡,突然可以睡過夜,不容易叫醒

先觀察,不能立刻抱起

孩子掉床後,不要馬上將孩子抱起,一定要靜觀10秒鐘,若某側肢體不動或者運動減少,要注意保護,以免摟抱孩子時加重損傷。

●如果是頭部著地

如果確定寶寶是頭部著地,尤其是後腦勺先著地時,媽媽需特別重視,看孩子有沒有出現嗜睡、尖叫、異常動作等。如果出現或懷疑出現,應送醫院檢查。如果神志清楚、行為正常,24小時後仍然沒有任何異樣表現,就基本排除神經系統損傷了。

●如果不是頭部著地

檢查四肢的活動情況,如果未發現異常,可以試著慢慢活動寶寶的手臂和腿,也可以讓寶寶通過玩玩具來活動肢體。

●如果出現出血

如果孩子有活動性出血,要進行按壓止血,並帶到醫院處理。四年內接種過百白破疫苗的孩子,無需進行破傷風注射。

如果寶寶活動自如或只是輕度皮膚擦傷時,可使用碘伏消毒,抱起寶寶安穩情緒,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損傷就好。

●抱起的動作要輕柔

當可以抱寶寶時,動作不要過猛,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蹲下身子,一隻手託在寶寶的頸後,一隻手託在臀下,將寶寶平放在床上,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頸椎和頭部。

1歲寶寶腦出血,取頭骨保命!醫生提醒:寶寶掉床,謹慎對待

如何避免孩子掉床?

3個預防措施要做好

1、可以在床邊的地面上鋪些具有緩衝作用的物品,如海綿墊、棉墊、厚毛毯等,即便寶寶墜床了,也不會出現嚴重損傷。

2、寶寶的活動空間不能放置任何尖銳、危險的物品,尤其是床邊和床上,以防寶寶跌倒碰傷磕傷。

3、寶寶在床上玩耍需全程在家長的看護下進行。如果有事需暫時離開,最好將寶寶移至地面上玩,在媽媽的視線範圍內,同時準備玩具讓寶寶玩,不時地跟寶寶說話,給寶寶心理支持。這樣家長既可以做家務,又可以鍛鍊寶寶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