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在美國商業航天新秀SPACEX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異軍突起之後,歐洲航天局的"阿麗亞娜"系列運載火箭就忽然轉冷,坐上了世界航天市場的"冷板凳"。截至目前,阿麗亞娜-5火箭在2020年度的預定發射客戶數量為零,情況不可謂不嚴峻。

也正因為如此,歐洲航天局和阿麗亞娜火箭公司只能使出下下策來"走量":近日,阿麗亞娜火箭公司負責亞太地區的銷售人員就表示,為對抗SPACEX的"低價衝擊",阿麗亞娜-5火箭將降低4成的發射報價。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圖為發射升空的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

具體來說,阿麗亞娜-5系列火箭的發射報價目前在1.5億到2億美元左右浮動(根據具體載荷確定價格),這一數字幾乎是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報價的3-4倍。再考慮到獵鷹九號火箭和阿麗亞娜-5的運載能力、發射可靠性等指標基本相近,國際航天發射客戶"喜新厭舊",放棄阿麗亞娜選擇獵鷹火箭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能省下一億美元的發射費用,就意味著衛星能多創造一億美元的利潤。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圖為搭載64顆小型衛星進入軌道的SSO-A平臺,由獵鷹九號火箭進行發射。

對"囊中羞澀"的院校和研究機構來說,獵鷹九號火箭低廉的發射成本也降低了他們擁有衛星、應用軌道科學的門檻,換句話說就是圓了窮人的"太空夢"。

當然,歐洲航天局並非眼紅SPACEX開拓了全新的太空市場,而是眼睜睜地看著SPACEX將訂單從手中生生奪走:不僅是歐盟外的客戶,就連歐洲航天局的上游企業都在和SPACEX簽訂發射合同,畢竟便宜才是硬道理。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圖為還在建設中的阿麗亞娜-6火箭發射場。

在此之前,歐洲航天局"押寶"了全新研發的阿麗亞娜-6運載火箭,希望它能夠和當時的獵鷹九號全推力批次火箭相對抗:當時的獵鷹九號火箭僅能使用兩次,若阿麗亞娜-6實現了較前代產品"成本減半"的目標,那歐洲航天局還能有一戰之力。

但短短2年過去,獵鷹九號火箭已經實現了數個版本的迭代。現在的獵鷹九號第五批次火箭已經實現了半年內三次使用,還在向共計十次複用的里程碑邁進。相比之下,阿麗亞娜-6運載火箭仍在慢吞吞地推進首發工作,二者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圖為完成三次發射任務後返回地面的獵鷹九號火箭(編號B1046.3)芯級。

誠然,阿麗亞娜-6標誌著歐洲人已經走上了"如何降低成本"的正道,但美國人顯然已經在上面走得更遠更快:就從當今世界航天市場的情況來看,唯一能和複用火箭對抗的只有複用火箭,一次性火箭在成本方向上根本沒有和獵鷹九號較量的可能。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日本等航天強國已經把目光轉向了複用火箭,而阿麗亞娜-6即便能夠完成降價目標,也只能是一款"出生即過時"的缺憾產品。

全球最強大的私企:它讓歐洲航天局幾乎破產 火箭價格暴跌40%

圖為回收後著陸的藍色起源"新謝潑德"火箭,該火箭長期被戲稱為"杏鮑菇"。

很明顯,歐洲航天局也清楚一次性使用的阿麗亞娜系列火箭有發展瓶頸,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如果不能"降價"讓阿麗亞娜-5火箭繼續走量,以及為阿麗亞娜-6火箭招攬到足夠的未來客戶,歐洲航天局苦心經營六十年的運載火箭產業鏈將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但在人工和政策成本居高不下的歐洲,阿麗亞娜系列火箭的真實成本根本難以降低,這意味著為火箭產業鏈"延壽"的歐洲航天局不得不往裡貼錢,而這不可持續的措施又能持續多久呢?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