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週末去朋友家,她的兩個娃,大的6歲半,小的4歲,各自捧著一個手機在沙發上玩得入迷。

朋友喊了句:“再玩半小時,手機就要沒收了哦。”兩個孩子毫無反應,繼續盯著屏幕看。

一個小時過去了,準備吃飯的時候,朋友走過去把手機奪了過來,此時兩個娃開始大哭,都抓住媽媽胳膊不放,硬把手機搶了過去。

朋友轉身無奈地說:“不管了,我們先吃吧。讓他們玩去,我更省心。”

看到這一幕,我真是百感交集。什麼時候,手機竟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也成了家長的“哄娃神器”。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我想起去年春節回家,有一次小外甥的手機被我姐沒收了,他哭著說:“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我姐是這麼回答的:“媽媽有比手機更好的寶貝給你,你要不要?”

接著就把外甥拉進屋裡,陪他玩遊戲,陪他讀古詩。剛開始外甥還鬧,過一會屋裡就傳出孩子的笑聲了。

我想說,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放下手機的最好方式。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長期看手機的孩子,不僅視力受損,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表達等的發展也會受影響。

手機中充斥著各種短暫的刺激,往往無法給孩子真正有內涵的教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沉溺於手機的孩子,看不到手機之外更美好的世界,得不到真正對他們有益的教育。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1. 豐富的益智遊戲,吸引孩子注意力

有專家認為,孩子喜歡手機,大多是因為手機中有動感的畫面、豐富的聲音、以及競技的刺激。

書正是滿足了以上吸引孩子的點,讓孩子的注意力成功從手機轉向閱讀中來。

例如學《詠鵝》,會通過一個“找倒影”的遊戲來讓孩子記住詩句: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2. 古詩,給孩子受益終身的教育

手機最大的危害,不僅僅是傷害孩子的身體,更是對精神世界的侵蝕。依賴手機的孩子,往往無法真正靜下來心來閱讀,學習有用的知識。

書既能滿足孩子玩的渴望,又能給孩子古詩詞啟蒙教育,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線上: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3. 親子互動,讓陪伴成為孩子的財富

書不僅適合孩子自主閱讀,還有大量親子互動的遊戲和卡片,讓爸爸媽媽們加入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一起玩,更有趣:

“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你的回答很重要,家長必看

讓孩子放下手機的最好方法,並不是一味責備,而是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並陪伴孩子成長。

等他們長大以後,回憶起童年的成長,並不是充滿了焦慮和重擔,而是充滿了歡樂和驚喜;不是充滿了閃爍的手機屏幕,而是充滿了韻味盎然的中華文化。

正值寒假,如果你正為寶寶的“手機成癮”操心,不妨拿著書陪孩子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