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是怎麼回事?

香堂風子


印度與巴基斯坦這次又到了準戰爭的邊緣!

上週,在印度總理威脅要對巴基斯坦發動戰爭之後,巴基斯坦總理昨天授權巴軍方對印度的任何行動都可以進行“全面的回應”。至此,雙方至少在有限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非得來一場不可。

這次的直接衝突是因為“穆罕默德軍”的成員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了自殺襲擊,直接導至至少40名印軍成員死亡,上百人受傷且有上百輛軍車焚燬。印度軍方直指這是巴軍情報局關聯的“穆罕默德軍”發動的襲擊,所以賬要算到巴政府的頭上。在此之前,也就是去年,中國駐卡拉奇領事館遭到恐怖襲擊,而襲擊者被巴方發現,有印度情報機構直接支持的背景,而且成員多數是印度情報局訓練與資金支持的,不久前在阿聯酋落網的襲擊主謀之一也被發現是印度軍隊情報機構訓練的。

因此,印巴雙方的衝突是不會斷掉的,儘管此前雙方的領導人一度想緩和多年來的矛盾與衝突。

因為工作的原因,所以曾經到訪巴控克什米爾多次,與巴前線部隊官兵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各方也打過交道。當地給我的最大感受是:不論印巴雙方多緩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狀態都是一樣的:一觸即發!雙方在此處屯集的兵力往往佔本國軍力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炮擊和滲透是天天在上演與發生。我到訪當天,僅僅因為隔界看了一下對方,印度就立即停止邊境公交車的運營,然後向巴方提出抗議!

克什米爾的歸屬是巴印雙方的心痛與心結所在,這個無解的爭議點是雙方衝突與戰爭戰爭根源;此外,在南亞次大陸,印度本能地繼承了英國殖民的衣缽,認為自己是南亞的主導,而巴基斯坦因為人種、歷史、宗教、國家利益的原因不屈服於印度,所以這一根本的利益衝突也不會讓雙方平和永久;三是如同英國和美國這樣國際大國的介入也讓雙方的衝突不可調和。


邱永崢


一山不容二虎,英國殖民者當年離開南亞留下了“印巴分治”的歹毒之策,至今還在撕裂南亞次大陸,印度認為自己是南亞的霸主,是整個印度洋的主宰。巴基斯坦並不願意屈服於印度,加上克什米爾的爭端,兩國至今還在齟齬不斷。



1947年的“蒙巴頓方案”使得英屬印度分成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部分,而巴基斯坦又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因此造成的流離失所,超過1200萬人,上百萬人因此喪命。

印巴衝突歸根究底是因為“克什米爾問題”,而克什米爾問題也是當年的英國殖民者造成的。印巴分治以後,建立印度教與錫克教為主的國家印度,還有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

而除了英屬印度之外的土邦印度,各土邦王國可以自行決定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當時的印度包括英屬印度11省以及超過550個土邦王國。根據英國的方案,最終大部分土邦加入了印度,唯獨北方的克什米爾土邦產生了問題。

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而當地大部分民眾都是穆斯林,加上這裡戰略地位重要,引起了印巴兩國的爭奪。

印度雖然被英國殖民多年,而且也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倡導者,但是印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仁慈,反而相當霸道。在二戰後吞併自盡,控制不丹,威脅尼泊爾,派兵干涉斯里蘭卡,造成巴基斯坦的解體。

因為民族、宗教等大量複雜因素,加上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擁有核武器,兩國誰都不服誰,衝突到了今天。



澹奕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我曾經說過,印度是一個野心和能力無法匹配的國家,其幻想著統治整個南亞次大陸,牢牢控制著印度洋,但是其無論是國力、軍力、國際局勢都不能支持其實現這個野心。

當年印巴兩國分別擺脫殖民地身份,獨立建國,而克什米爾地區則由當地人自己決定歸屬,印度人認為,克什米爾應當完全屬於印度。

而巴基斯坦當然不會同意,克什米爾將近百分之八十是穆斯林人口,印度教居民在克什米爾是絕對的少數。

克什米爾的戰略位置,決定了它對於印巴兩國都非常重要,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近在咫尺,如果克什米爾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只能聽從印度人的擺佈。

印巴戰爭照片

因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大規模戰爭,總體來看,巴基斯坦損失較大,尤其是第二次印巴戰爭,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幫助下宣佈獨立,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因此損失大量的國土和人口。

雙方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一直戰鬥到今天,邊境摩擦幾乎天天發生。

剛剛獨立的孟加拉國開始和印度關係良好,但是印度企圖控制孟加拉國的野心,使得兩國很快關係惡化。

今天的印度在吞併了不丹、錫金這兩個南亞小國後,仍然在醞釀著吞併不丹,這種擴張的野心一天不改變,它和巴基斯坦就永遠不可能和解,死磕是必然的。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雙方發生戰爭的根源就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

圍繞克什米爾爭奪己經發生了三次大的戰爭了。

印度的貪婪,吃相不好,總想獨佔克什米爾,不承認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領土。因此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之爭,堅信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以後還會有流血發生的。

錯宗複雜的領土之爭和宗教信仰問題,永遠不會有結果的!






中條正能量


這個和英屬印度末代總督“蒙巴頓伯爵”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可以說他的一句話成為了印巴始終兵戎相見的根源。


70多年前的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成為了英聯邦的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成立了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8月15日印度獨立,成為了英聯邦的自治領,1950年1月23日,成立印度共和國。

自此深遠影響南亞乃至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印巴分治”從此開啟。這也是當年英國留給整個世界格局中的又一個巨大的戰爭隱患,那個“蒙巴頓伯爵”作為大英的最後一位印度末代總督用宗教信仰的辦法來劃分國家的做法,簡直就是開啟了潘多拉魔盒。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雖不是特別適合,但是對於印巴兩國來說還是有一些道理的,當然印度憑藉其勒緊褲腰帶組建的萬國牌軍隊,在表面看似強大的基礎上橫行,南亞始終處於戰爭的邊緣。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可謂都是當年資本主義列強殖民主義下的受害者,原本同出一轍的國家,深受英帝國的殖民影響。當年英聯邦採取分而治之的原則,即讓被控制著相互制約,減少統治成本,如此做法帶來了巨大的後患,也為整個世界和平穩定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1947年10月,由於對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引發了長達15個月的第一次印巴戰爭;之後1965至1966,以及1971年兩國又進行了兩次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導致“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國。

克什米爾的爭端和東巴基斯坦的獨立,印度罪不可恕,所以兩國“死磕”會是永遠。


冰雹藍天


西方殖民統治廢除的結果


SAMART


領土宗教糾紛是根本!英國埋下禍根才是根源。


落筆生花123456


那是要看從哪一個方面看 我是中國人 ,在我眼中可以比喻一下 中國 巴基斯坦和印度三方看做是三個人 親近關係來看 中國和巴基斯坦 親近 互助 印度看不慣中國 他又沒有辦法 只能從其他地方起爭執 在加上剛好美國微微引導一下 結果就成這樣


廣佛入戶諮詢王傑


一、土地爭端,尤其是克什米爾歸屬未定,引起長期的戰爭。

二、對各土邦歸屬的爭奪,也引起兩國的爭執。

三、印度支持分裂了東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國。


時光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