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下圖中,皖南和湖州之間的灰色區域為廣德等官話區方言島,這裡的人民大多是太平天國戰亂後從湖北東部和河南等地遷入的,和周邊的江南人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化 ,這個區域的原本的說吳語不吃辣椒的原住民幾乎是消亡逃散殆盡了 遭到多次屠殺的南京早已經不是吳語區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現在的網上的文章,大多號稱太平天國戰略導致了皖贛江浙滬 四省5000萬以上人口的直接減少,今天江西和安徽部分地區的人口都沒有達到西曆1850年水平。這些說法可信麼?分析這個問題 必須考慮兩個因素

一 明清時期江南四省(江浙滬皖贛)在全國的人口比例和現代以及之前的宋元時期的差異

二 統計人口減少的口徑以及得出的差異。是以戰前自然增長率推導作為基數比較,還是直接統計戰爭中的非正常死亡人口-------也很可觀但是會比前者的公式得出的結果少很多

西曆1840年清朝境內的人口幾乎佔了全人類的31% ,吃穀物和蔬菜的清朝人民擁擠在佔世界8%的耕地上 於此同時西洋列強正通過大移民大航海和大殖民把它們過剩的人口壓力通過它們人民的自發性移民擴散到米洲澳洲南非等地區,而清朝除了湖廣填四川和遷海外,並沒有改變明朝的人口密度自然分佈 更多是人口的自然自發流動,不如明初移民來的猛烈。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可以這樣認為,太平天國戰亂根本上改變了明朝以來江南道四省經濟文化一家獨大的格局,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人口比例佔全國的46%降低到了30% ,稅收由佔全國的75%降低到50% (戰前江浙滬就佔了清朝稅收的65%)太平天國使吳語區在全國的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 江南地區人口的減少和經濟文化的塗炭導致了吳語區相對的衰落(吳語區的核心由蘇州杭州轉移到了上海 上海之崛起 因應西洋浸潤 更因長毛大亂)

更悲催的是徹底衰落的皖南和贛北 西曆1850年安慶地區人口650萬 現代安慶地區人口才600萬 皖北平原破壞稍輕該地區人口開始超越了皖南,省會也由江水河谷的安慶遷到淮水流域的廬州

因為元初和元末的戰亂 明朝的人口分佈和現代相比是非常不均衡的,不符合地緣條件決定的天然人口格局,例如狹小的山西汾水河谷380萬人口就超過了河南2倍,江西以1200萬人口獨佔了天下人口的25%,本該富饒的四川盆地只有不到90萬人口(南宋四川1200萬人口 明末恢復到300萬 清初再次跌破90萬)

在元代,江西是非常繁榮的地方,因為靖康騷亂以來北方顯貴一路跟隨康王遷居兩浙 一路跟隨隆佑太后遷居江右 元朝江西文人畫匠幾乎不遜色於江浙滬地區

建文帝在位的時候,舉行過一次科舉殿試,那是他當政的第三個年頭(西力1400)這一場科舉,結果一公佈,整個帝國驚呆了:一甲三人,胡廣、王艮和李貫,都是江西人,而且,還都是江西吉安人。不僅如此,二甲頭名和第二名,依然是江西人。也就是說,這場科舉全國前五名,被江西人承包了。四年後,永樂二年(1404),朱棣在位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前七名,無一不是江西人。江西只有環彭蠡平原和贛水河谷等小平原 地形遠不如江南東路

這樣的人口格局是很不合理的 江西填兩湖和四川成為必然

太平天國之前,江西人口2400萬。

太平天國之後,江西人口減少二百萬,為2200萬。

清末民國初年,江西人口一直穩定增長,為3000萬。

1949年,江西人口1300萬,相比太平天國前,減少1100萬,相比清末,減少1700萬。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元朝初定後的戶籍人口分佈

根據歷史學家曹樹基的測算,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剛爆發,尚未波及江西,江西人口達到2400多萬;1865年,太平天國戰爭結束,江西人口銳減為1200多萬。

也就是說,十餘年間,江西人口大約損失了一半。

在人口即是生產力的年代,一半人口說沒就沒,對這個省的影響絕對是致命的。

當然,太平天國戰爭對整個中國南方的破壞,尤其是江浙兩省的破壞,一點兒不比江西遜色。

江蘇、浙江的人口損失率,也比江西大。

不過,戰後,這兩省憑藉區域優勢,通過外來移民和人口自然增長,元氣恢復比江西快得多。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人口分佈更合理更均衡的北宋人口格局

對比北宋和現代的人口格局可以看出,除了因為首都依舊靠近伊洛谷地導致當時大運河 即京滬線(重合大運河 溝通北平和江南)地帶尚未崛起 廣府平原未崛起外 和現代人口分佈已近比較相似了

太平天國之前皖南和江西的人口真的比現代還多麼?

明朝人口密度主要特點是北洋和四川人口密度遠不如元朝之前 人口比例大幅度集中在江西和江南,這和蒙金戰爭 宋元戰爭有主要關係,和紅巾軍北洋起義導致的戰亂對關東平原(包括華北江淮)的破壞也有關係。

明朝特別是明初的人口分佈是江南地區一家獨大 同時江西北部的江右民系自從靖康戰亂南遷以來的稠密一直保持較好 是人口分佈的前兩個繁榮區域,江西以1200萬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

蘇南和浙北為1800萬人口 ,而經過後來的太平天國戰亂 吳語區和贛語區人口比例地位大幅度下降,西曆1949年江西人口才恢復到1200萬

四川120萬人口

北洋地區則是山西一家獨大 ,洪武年間的山西的汾水河谷和上黨谷地 忻州谷地 代州谷地一起大約400萬人口,而此時河南150萬 山東180萬 河北120萬 人口。

山西 江南 江西也作為後來移民的策源地-----不難理解為什麼明初首都在南京 以及江南地區在明清兩朝的重要性

注意明朝時期珠三角尚未崛起,整個廣府平原人口只和潮汕相當,後者面積只有前者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