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所有的愛與謀殺,也都發生在房子裡。︱建築劇

所有的愛與謀殺,也都發生在房子裡。︱建築劇

所有的愛與謀殺,也都發生在房子裡。︱建築劇
所有的愛與謀殺,也都發生在房子裡。︱建築劇

這個新欄目

致力於挖掘虛構故事裡的物理空間

以及物理空間的故事性

本期片單:《香水》Parfum Season 1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豆瓣評分 8.1 / 4729 人

關鍵詞:落地窗/壁櫃式書架/壁紙/吊頂/巴洛克/哥特風格

文︱狐公子(建築和戲劇和籃球的雜交愛好者)

1984 年,德國文學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香水》,轟動德語文壇;2006 年,改編電影《香水》首次上映,但劇中的香水天才出生在 18 世紀的巴黎魚肆;2018 年底,終於在當代德國的土地和空間中,還原了「殺人取香」的愛與渴望。

德國的空間營造,將會賦予《香水》怎樣的誘惑力?我們從室內裝修和建築設計量方面來觀察一下。

1st

落地窗是德國最愛的裝修之一,大面的落地窗能讓最大視野觀賞到室外風景。他們更在意的是室內外空間能否完美銜接。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心理諮詢師家的走廊。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心理諮詢師家的診療室,正對庭院。

這是劇中心理諮詢師家裡的走廊與診療室,在兩張圖片中都可以在玻璃上看到清晰的人物倒影,室內空間完全地擁抱了室外陽光與風景。這也是全劇最明媚的室內空間,卻發生了最黑暗的謀殺故事。

德國的室內裝修對設計的工藝高度、精確、尺寸性都有極高的要求。注重簡約與使用,不需要多餘的裝飾,並沒有我們國內常見的歐式豪華與奢侈。大面落地窗這種設計幾乎出現在劇中所有場景中。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檢察官家的客廳,一面落地窗。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羅曼家(劇中主人公之一),兩個空間連著使用落地窗。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街角的殯儀館,同樣使用落地窗,打開門做生意。

2nd

我們再把視線聚焦到心理診療室的右手邊。壁櫃式書架是德國室內裝修不可或缺的。劇版《香水》發生在一個小鎮裡,但即便是發生在現代都市中,你應該也可以看到德國人在地鐵上看書的場景。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骨血。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診療室中的壁櫃式書架,頂到天花板。

3rd

牆紙,也是德國室內裝修普遍使用的。牆紙最早發源於意大利,是歐洲貴族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牆紙從來不是一種平庸的裝飾材料,而是視覺藝術,重要到可以對室內空間定性定調。

比如旅館中的這一場劇。大量花瓣、顏色豔麗的牆紙,能讓旅客(或者屏幕前看劇的我們)對這個場景產生深刻的印象。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旅館的牆紙,有點接近中國水墨的花葉,在德國小鎮旅館的場景下,算是異國風情了。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警員調查案件時走入的目擊者家中,因為主人家是一個老太太,牆紙的花樣相對來說就比較普通和傳統。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夜店的牆紙。五人團中唯一的女性(綠色牆紙旅館場景中那一位),少年時,她裙子上的花看上去很簡單,但背後牆紙的富麗濃郁似乎是她心裡滋長出的慾望。

說起來,我們更多使用塗料,這幾年牆壁的顏色雖然有所豐富,但使用牆紙的還是不多。早期的牆紙裝飾工藝沒有那麼先進,容易受氣候及人為因素損壞,相對於塗料來說,需要更加頻繁地更換。

但是在國外,即便牆紙沒有損壞,他們也會主動更換。而且是自己動手,跟家裡幾個人享受一起裝飾自家的感覺。

4th

牆紙的使用會讓室內空間看上去顯得古典精緻,如果是現代的裝修,會以簡約、乾淨、典雅為主,顏色以黑白色居多。因為德意志民族認為黑色具有高貴、靜穆、深沉和永恆的象徵意義,與其多思、自信而又不拘言笑的民族性相吻合。

在卡特玲娜(劇中出現的第一個遇害者)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屬於德式室內最具代表的黑白搭配。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卡特琳娜家的客廳。白牆,黑色傢俱。當然,換個角度也可以看到大面落地窗。

在檢察官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很奇特的吊頂樣式:井格式吊頂。利用井字粱製作假隔粱,若搭配好燈具,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吊頂在國內極少出現。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檢察官家的井格式吊頂。也可以看到環境中的黑白裝修。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女主人公(女警察)家中的吊頂。女警察住在類似我們酒店式公寓的房間中,一居室。立體的吊頂讓房間的光影變得很有意思。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現代裝修的井格式吊頂應用案例。

我們再來看一下羅曼家。壁爐是德國傳統室內的必備裝飾,而羅曼家中的壁爐則被吊頂巧妙地包裹起來,形成一種自然向上伸展的效果。現代很多豪宅中都使用電壁爐,不過羅曼家裡的這一處壁爐,還是直接燒火的。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羅曼家中的吊頂+壁爐。

5th

卡特玲娜,劇中出場即死亡的第一個受害者,她的住所有巴洛克建築的風格。在前人的定義中,巴洛克建築同時代表「世俗情趣」,卡特玲娜也正是一個充滿世俗情趣的女性。

巴洛克的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色彩強烈,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劇中的建築顯然拋棄了繁瑣的裝飾,現代德國建築追求簡約與實用,所以只保留了巴洛克建築外形自由、追求動態的特點。

卡特玲娜家使用了大面積以及連續的弧形落地窗,住所的整體形態也較為柔和。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卡特玲娜家。畫面中間發亮的是水池,露出一個頭頂的就是卡特玲娜。

不加裝飾的磚砌外牆,也是現代德國建築的一大特色。德國的私人住宅不喜歡貼磚,這種直接裸露的磚牆不需要長期維護。而且德國建築工人的時薪是很高的。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卡特玲娜家。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學校的裸磚牆壁。她手上拿的書正是《香水》。

6th

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是聞名的,被譽為「哥特式教堂的典範」。哥特式建築起源於 1140 年左右的法國,從 12 世紀開始流行於德國、英國、意大利等。整體風格高聳削瘦,且帶尖,表現神秘、沉鬱、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在封建時期,這種建築風格體現了皇家權利的高度集中,這與古埃及金字塔異曲同工。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德國科隆大教堂。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尖塔、高聳、花窗玻璃,看上去直升向上,宗教意味濃厚。

在劇中,有兩處建築可以明顯看出哥特式風格。但放在現代來說,這種建築缺少實用性,所以都進行了現代化的處理。

第一處是幾位主人公祭奠好友的教堂:高聳的尖頂由簡潔的平頂代替;保留彩色玻璃,保留廣闊的內部空間;簡化修長的束柱、石材雕刻、飛扶壁,用幾何線條代替。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教堂。在外形上完全看不出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教堂內部空間。可以看到傳統的寬闊空間、彩色玻璃、簡化後的修長束柱。

有意思的是彩色玻璃的設計。顏色飽和度很高,教堂外面也是陽光充足、色彩溫暖。但劇情發展到這裡,正是卡特玲娜去世,另外 5 個人互相猜忌質問,在十字架面前大打出手。教堂七彩玻璃唯獨少了黑色,可能這黑色是由這幾個夥伴來填充的吧。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教堂的彩色玻璃。

第二處哥特式風格體現在學校的建築上。劇中 6 位主人公相識於寄宿學校,這是他們人生開始糾纏、轉向的地方。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學校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河岸對面,是6位主人公少年時常聚會的野地。

學校的屋頂只保留了一部分的飛扶壁作為象徵,將屋頂部分當作閣樓來使用。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因為劇中沒有關於閣樓的場景,我們想象中閣樓的效果圖大致如此。為了增加光線,一般會在閣樓大面積開窗。學校閣樓的窗戶沒有開在坡屋頂上,而是在兩側垂直的牆壁上開小窗,想必也是個少見陽光的地方。

學校使用哥特式風格的建築,給六人未來的生活鋪上了強烈的情緒背景。對「被愛」以及「讓愛停留」的強烈渴望,混合青春荷爾蒙的躁動,讓他們開始製作香水的初次實驗。

劇中揭露真相之後,再來看學校的哥特式建築,這個事件發源地,我們可以感受到從塔尖處溢出的絲絲哀婉。

7th

雖然德劇《香水》的背景是在現代德國,但劇中切了幾次巴黎埃菲爾鐵塔的畫面。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鏡頭中的埃菲爾鐵塔,與旁邊金色拜占庭式的教堂,正是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的鮮明對比。

作為「香水之都」的巴黎,也正是電影版《香水》的拍攝地點。這個巴黎的鏡頭或許是劇版的《香水》的致敬。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德科地產頻道」付費音頻節目

《DK樓市政策日誌》

每個工作日的樓市政策解讀

▼長按二維碼購買▼

DK樓市政策日誌》更新至第330期

【點擊試聽】

No.315 銀保監會給出的最新判斷,會帶來哪些變化?

No.323 房地產稅七個步驟今年最多也就是完成兩步。

No.326 住建部部長說的話,你真的聽懂了嗎?

所有的爱与谋杀,也都发生在房子里。︱建筑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